漢末六大宗室諸侯,一人加速了漢室的滅亡,一人延續了漢室的傳承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東漢末年,自董卓擅權專政後,天下諸侯並起,皇帝成為擺設和各方爭權的工具,無論是董卓之後的李傕郭汜,還是其後的曹操迎逢天子到許都莫不如此。
雖說如此,但是忠於漢室的人還是很多,就連曹操身邊最信任的荀彧等人之所以輔佐曹操,是希望曹操能成為象周公旦那樣的人振興漢室而不是取而代之。
問題是,東漢偌大一個皇室,除了漢獻帝這一支之外,其他的劉姓宗室當時又在哪裡?難道他們就看著祖宗的基業就這樣敗落而無所作為?當時天下十三州,有五個州加上劉備的徐州其實有六個州都在劉姓宗室手中,只是大都因為自己的私心或者是實力不夠只能看著大漢就這樣一步步走向滅亡。
幽州牧劉虞
劉虞是漢光武帝劉秀之子東海恭王劉強之後,算是和漢獻帝關係比較近的宗室,六大諸侯中,劉虞是最忠於漢室的。
劉虞鎮守幽州時為政寬仁,安撫百姓,深得人心。
可惜為人過於寬厚,在和部下公孫瓚意見不和兵戎相見時,不敵公孫瓚被殺。
劉虞忠於漢室,本來他有機會當皇帝的:董卓擅權專政時,冀州刺史韓馥、勃海太守袁紹等人想擁立劉虞為帝,被他堅決拒絕。
他是漢室宗室諸人中最忠於漢室,能力也相當出眾的人物,可惜卻是過早的敗於公孫瓚之手。
益州牧劉焉劉璋父子
劉焉是西漢魯恭王劉余(漢景帝第四子)後裔。
東漢之所以後來諸侯並起,劉焉要承擔一定責任:本來東漢地方上是設立刺史、太守管理地方的,正是劉焉建議漢靈帝廢刺史、太守,設立權柄更重的州牧取而代之(實際上是劉焉自己想當州牧)才導致後面局勢的不可挽回,可以說劉焉的這一建議加速了漢室的滅亡。
劉焉如願以償的當上了益州牧,並且在他父子兩人的經營之下,當時天下最大的兩個州之一的益州(另外一個是荊州)幾乎成了他們父子的半獨立王國,而天下大亂之際,本來權柄日重的州牧們都紛紛割據自立,東漢朝廷名存實亡。
荊州牧劉表
劉表也是西漢魯恭王劉余後裔。
後世對劉表有頗多誤解,以為他能力一般,偏安荊州不思進取,其實這個說法有點偏頗:當初劉表隻身一人單槍匹馬來到荊州,在錯綜複雜的局勢之下,憑一己之力縱橫捭闔,聯合當地大族很快平定荊州局面,豈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而且劉表面對的壓力也比劉焉大得多,他要同時面臨南方的交州和東面的孫策孫權的壓力,這種情況下想要向北發展肯定力有不逮。
而且劉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荊州本土勢力的壓制,所以後面劉表幾乎是難有作為了。
揚州牧劉繇,兗州刺史劉岱
劉繇和漢獻帝關係比較遠,他是劉邦庶長子齊悼惠王劉肥之後,在袁術和孫策的夾擊之下,劉繇很快就敗退了,逃到豫章投靠劉表,不久病死。
劉岱是劉繇的兄長,按三國演義來說,討伐董卓時他也是十八路諸侯之一,討董聯盟的解散和他火併吞併橋瑁有關係,後來死於和黃巾作戰中。
徐州牧劉備
劉備是漢景帝兒子中山靖王之後,他原為豫州刺史,陶謙死後,劉備領徐州牧。
先後敗於呂布和曹操之手,丟了徐州後依附袁紹,袁紹被滅後又南附劉表。
赤壁之戰給了劉備機會,他趁亂奪得荊南四郡,更是以此為根基西進益州奪得西川,最後從曹操手中搶到漢中之地,終於成就霸業,三分天下有其一,延續了漢室的傳承。
194年的關東,曹操呂布為兗州你死我活,袁術剛到揚州四處樹敵
讀《十八路諸侯》,看最真實三國歷史再整體看一下關東諸侯在194年末的整體形勢。從北向南,我們順序介紹。最東北的是公孫度,安穩的在東漢帝國的東北角,悠閒自在的當著自己的海外皇帝,沒什麼人管。再往西...
這兩個諸侯強大的時候,曹操劉備還在流浪,但卻錯失稱霸三國良機
(說歷史的女人之三國系列第44期)導讀:首先我們看一下三國初,即東漢末年的朝局和民間情況。第一我們確定一下東漢末年的時間劃分,根據史載來看東漢末年指的是公元184年到公元220年,這中間的36年...
東漢末年劉氏四大勢力,為啥沒有出來力挽狂瀾?原因叫人又嘆又氣
東漢末年群雄逐鹿,各方勢力爭相鬥爭。最初的時候沒有發現,後來越看越覺得有意思。其中有一點一直沒有明白:在當時不管什麼阿貓阿狗,只要手裡有兵的,都敢出來搶地盤。可是為什麼當時很多手握重兵,身上流淌...
三國演義中,這幾個實力強大的諸侯,為何總是被人們忽略
三國演義中,在東漢末年隨著董卓入駐洛陽,掌控朝政,關東各地群雄並起,隨著袁紹一聲號令,十八路諸侯聯合討董,掀開了東漢末年諸侯紛爭的戰爭大幕。雖然最後魏蜀吳三分天下,曹操、劉備、孫權笑到了最後,各...
東漢末年,漢室之中有4人擔任州牧,能力不錯,卻並沒有拯救漢室
「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是漢高祖劉邦做了皇帝之後,與群臣以殺白馬的方式定立的盟約,又稱白馬之盟。目的是讓劉氏子孫永保江山。同理,如果劉氏子孫中,如果有德才兼備者,比之其他人,則更容易升遷;雖...
三國時期兩個最戲劇性的皇族,一個拒不稱帝,一個趕走了諸葛亮
文 | 江隱龍 作為漢室宗親與一方諸侯的結合體,劉焉、劉表均深刻改變了東漢末年的政治格局,相比之下同為朝廷敇封的州牧,劉虞、劉繇便就只是曇花一現。不過即使是這曇花一現,在亂世之中也足以稱得上不凡...
相比於劉備他們才是根紅苗正的漢室宗親,如若聯合必能興復漢室
東漢末年經過黃巾起義和董卓亂政徹底摧毀了漢王朝對於地方的控制,當時各地州郡的掌管儼然都是一方諸侯,漢獻帝只是成為了一種擺設,然而當時漢室宗親的力量還是很強大,在劉氏皇族裡還有四個漢室宗親擔任四個...
漢室沒落,亂國奸賊除了董卓,還有兩個人不能忽略
說起東漢末年的大亂,一般人總會想到董卓。確實,董卓入京,廢立漢帝,是東漢走向衰亡的一個重要事件。可是,導致東漢的原因很多,說到東漢末年的奸賊,除了董卓,其實還有兩個人不能忽略:袁紹和劉焉。
三國四大大漢室宗親,山大王劉焉,荊州王劉表,蜀漢王劉備!
文-小七說三國,原創圖文,侵權必究!在三國,東漢末年軍閥混戰,各地諸侯都開始割據一方,以圖霸業。然後大漢王朝的統治之下還有不少以漢室宗親為代表的諸侯,益州的劉焉,荊州的劉表,幽州的劉虞,還有四散...
東漢末年還有那麼多掌有兵權的劉氏宗親,卻不合力挽回大漢江山
東漢末年,皇權旁落,軍閥割據。但即使在這種情況下,皇室宗親中還有很多是有權有勢的,他們握有兵權,雄霸一方,但可惜他們並沒有合力來挽回大漢江山。除了後來發展起來的、很有可能是冒牌的劉皇叔劉備不說。...
盤點三國最有可能統一的五大諸侯,劉備、孫權沒上榜!
三國故事遠起漢靈帝年間劉、關、張桃園結義,描述了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近百年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和眾多的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三國時期可謂謀臣如雨,武將如雲,各路諸侯之間充斥著爾虞我詐,紛紛在瓜分大漢...
東漢末年,劉氏皇族有四人擔任州牧,為何還不能拯救東漢?
「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是漢高祖劉邦做了皇帝之後,與群臣以殺白馬的方式定立的盟約,又稱白馬之盟。目的是讓劉氏子孫永保江山。同理,如果劉氏子孫中,如果有德才兼備者,比之其他人,則更容易升遷;雖...
東漢末年,劉備以皇叔自居苦苦支撐,其他的漢室宗親幹什麼去了
讀《三國志》和《三國演義》,漢室宗親是劉備的旗幟。劉備也是高喊著興復漢室的口號,完成割據一方的事業。四百年大漢統治,劉姓天下第一大家族應該遍地漢室宗親才對,劉備的先祖劉勝光兒子就有120多個,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