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讓關羽喪命的戰役究竟是怎麼回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襄陽古城)

三國時期的襄樊之戰,指的是公元211年,隸屬劉備集團的關羽軍團從荊州出兵,進攻曹魏占據的襄樊的戰役。

此戰中,各勢力之間的利益關係錯綜複雜,真正體現了三國的魅力所在。

先來看看戰前的情況吧。

劉備取下益州後,又在漢中擊敗曹軍,接著排除劉封,孟達占據上庸,此時,無論劉備個人的事業還是集團的領地都達到了頂峰,繼而自封漢中王,確立了三足鼎立的局勢。

但是,集團內部的派系矛盾也是逐漸顯現出來,與此戰直接相關的,就是荊州與益州的分裂。

劉備入蜀前並沒有足夠的時間在荊州部身上打上自己的烙印,反而是關羽軍團在荊州經營多年。

相應的,曹操則在漢中遭到了重大失敗,但是這個失敗並不影響曹魏勢力遠勝過孫劉的事實。

真正值得一提的是,此時離曹操去世僅僅只有五個月,如何將權力安全傳承下去成為他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有人稱曹操晚年嗜殺多疑,其實都可以理解為在立嗣關鍵時期除去一切影響穩定的因素。

所謂的「遷都」,我以為也是出於「非常時期穩定壓倒一切」的考慮。

關羽的軍勢即使在最強的階段也不足以威脅許都,但若魏武親征,而行軍時出現意外,那損失可就遠遠不止失去襄樊了。

孫權的立場呢?呂子明白衣渡江,絕非是東吳心血來潮般的背盟。

事實上,早在215年,孫劉就陳兵荊州,蠢蠢欲動,後來是由於曹操攻克漢中張魯勢力,對益州造成直接壓力,雙方才回到談判桌上,達成了分治荊州的妥協。

就後來的發展看,孫權顯然不滿足於在占據部分荊州的情況下與劉備同盟的局面。

於是又有疑問:既然不滿,為何要「遣使為子索羽女」呢?

原因就在於關羽軍團的超然地位。

關羽問孔明「超人才可比誰類」,以及不與黃忠同列之事,我以為這不代表老關一人,而是整個荊州集團對於劉大量重用新人而自身戰功太少的恐慌和不滿,所以荊州方面很希望能夠立下一個比肩成都攻略的戰績出來。

漢中的勝利無疑進一步刺激了關羽和荊州部,這也是關羽發動進攻的重要原因。

但是,反過來講,關羽的不滿和他不滿後的舉動,只是為了爭取了在集團內部更高的地位,並沒有擁兵自重的想法(當然,以他和同僚的關係也做不到這一點)。

而關羽如果與孫權結親,性質就不一樣了——內則擁兵自重對中央不滿,外則結交其他勢力,那劉備方會怎麼看關羽?另外,雖無證據,但我猜測關羽之女可能與劉備之子有婚姻之約(張飛二女為後主妃,而關張情況很相似),如果真是這樣,孫權的目的就更昭然若揭了。

當然,猜測並無根據,沒有說服力。

但是說關羽拒親是因私廢公,未免也考慮得太簡單了。

戰前的情況大致如此,拋開政治的話,這場戰役的軍事內涵也是很豐富的。

首先就從襄樊的地理說起吧。

對於發動戰役的劉備方而言,襄樊是「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所必須占據的橋頭堡。

同時,襄樊能夠與上庸,房陵連成一片,鞏固防守。

反過來,對於曹魏而言,襄樊正是拱衛中原的門戶。

只要曹軍在荊州北部站住腳,無論地盤多小,都能成為其統治中心——洛宛、許都的戰略緩衝。

另外,通過襄樊,南下占據江陵等地,然後順江而下,也是伐吳的必經階段。

這又牽扯到吳的利益了。

歷史的經驗說明,荊州不保,則吳越難安。

直到南北朝時期,荊州地區的主官始終都是南方統治者的心病,乃至後來劃為南北荊州而治。

再者,孫氏若有圖中原之意,從荊州出兵顯然比北渡長江擊合肥要好。

從時機來看,關羽的進攻是否合適呢?從正面看,荊州軍出發時,曹操本人還在漢中,其大量部隊仍在東線,再加之長期作戰需要補充和休息,幾乎不可能短時間內開赴前線。

故而關羽進軍,曹操無法調動主力參戰,而是連續幾次派出於,徐,張等大將調動援軍,雖然總兵力占優勢,但是于禁軍迅速失利,徐晃部集結緩慢,導致魏軍一度在數量上處於絕對的劣勢。

另外,漢水上漲的幫助,也可以勉強算作此時作戰的有利因素。

但是負面的影響無疑更多。

首先,漢中曹軍雖敗,但劉備主力也打得精疲力竭,進入休整期。

況且成都眾人忙於劉備稱王后的人事安排,機構調整,根本不可能對關羽的軍事行動作出呼應。

漢中、上庸皆為初定,更不適合援助。

其次,關羽出戰的軍隊人數不多(通過史書推論,關羽主力約三萬),面對後期既要打援,還要圍城,又要監視俘虜的局面,只能從後方徵調人馬。

如此,則公安,江陵既無強兵,又無良將,後方不穩。

再者,孫劉雖保持表面上的同盟,但荊州問題已經激化,共取一半的妥協只能略為緩和雙方的矛盾,孫劉交兵是一觸即發。

後來的結果也證實了這一點。

這裡不禁想要插一句題外話。

曹劉主力於漢中並未大打,只是長時間對峙,但是按比率算,劉備投入的成本卻遠遠要大。

益州軍全部出動,沒有任何機動兵力配合關羽的行動。

曹操的參戰部隊雖然也已經疲憊,但是仍能夠在其他地方迅速集結數萬部隊(如于禁徐晃軍),以張遼為代表的東線軍團,更是在戰役初期完全沒有動用。

不得不說,整體實力上的差距也是關羽敗亡的重要原因。

從全局來看,襄樊之戰的時機並不合理。

這就讓我想起了襄樊之戰發起人的討論。

史書沒有任何關羽奉中央命令出兵的記載,已經是共識。

如果是劉備命令關羽出戰,根本沒有保密的必要。

關於劉備(或者諸葛亮)害死關羽的說法,我更以為是無稽之談:殺關羽固然對鞏固統治有利,但是代價若是丟失荊州三郡,就太不值得了。

換句話說,荊州三郡在關羽手上,劉備雖不放心,但總好過在曹操或者孫權手上。

另外,就關羽對「受封前將軍」一事的態度來看,很難說劉備的命令對關羽有多大的節製作用。

然關羽雖為假節鉞,但是發動如此規模的進攻,名義上還是要報到一下的,不過這個報到,想必和劉備向獻帝「申請」當漢中王的使節性質差不多。

閒話到此為止,還是回到戰役本身吧。

關羽北進時,曹仁鎮守樊城,總督荊襄軍事,于禁帥援軍駐紮在樊城北,南陽的徐晃則是曹軍的機動兵力。

曹仁兵力只有數千,而襄陽太守呂常地位遠低於曹仁,守軍應該更少,估計兩城相加約萬人左右。

于禁援軍共計超過三萬,沒有太多疑問。

而徐晃兵力不詳。

史料記載,曹操曾派出徐商、呂建歸徐晃部,但仍令徐晃等待殷署,朱蓋等十二營到達後再開戰。

在此後又譴張遼參戰。

依此推測,徐晃部得到增援後,仍然在數量上不占據優勢,再結合徐晃在曹軍中的地位,我個人認為其總兵力不超過兩萬五千。

至於關羽,由於有記載稱他曾在率三萬人與孫權對峙,可以認為這三萬人是荊州軍團主力部隊。

加之三郡留守兵力(依經驗判斷這樣的大城每城應該有數千駐軍)和各地守軍,總共應該是四萬以上。

從兵力來看,戰前曹軍遠遠勝出。

但由於于禁部迅速潰敗,真正參與作戰的是曹仁和徐晃的部隊,數量不占優。

關羽的問題則在於沒有安排(也沒有多餘力量安排)預備隊,後來不得不抽調公安江陵守軍,實在是捉襟見肘。

雖然呂蒙稱病讓關羽放鬆警惕,但若前線兵力足夠,又何須抽調守軍?

關羽率軍到達前線後,雙方並未產生大規模作戰,不過關於龐德的記載中倒是錄入了一些試探性進攻的記錄,也成為演義中龐德大戰關羽的來源。

到八月,降大雨,漢水上漲,淹沒于禁軍,關羽降于禁,斬龐德,俘虜數萬曹軍。

關於羽軍是否刻意開堤放水之事,由於缺乏證據,爭論並不多,普遍認為是羽軍無意水攻。

接著關羽乘勝圍襄樊二城。

這次重大的軍事勝利也導致魏官員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投降。

曹操得知襄樊威脅,才火速從漢中回洛陽。

這時候關羽軍是最強盛的時期,襄樊二城守軍不多,陷入苦戰。

徐晃部兵少且多為新兵,暫時無法出戰。

身居左將軍高位的于禁投降,造成了朝中和軍中的人心惶惶。

而關羽軍正是新勝之師,士氣高昂。

東吳方面,這個時候呂蒙已經計劃奪取荊州,遂稱病麻痹關羽。

由陸遜接替。

如果不考慮吳軍的潛在威脅的話,羽軍唯一的隱患在於接收數萬降兵,補給困難。

這是關羽失敗的又一個重要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這時候吳的態度並不明朗,一向主張奪回荊州的呂蒙已經做好了進攻準備,但孫權並沒有下定與劉備集團翻臉的決心,隨著前線局勢的變化,他也十分猶豫。

在關羽占據上風時,孫權甚至有「援助」蜀軍,以圖分一杯羹的想法。

而關羽擅自「借用」吳軍糧倉之事,才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拋開史實不論的話,關羽此時有機會獲勝——那就是在十月之前攻克襄樊二城,主力回師。

徐晃進軍是為了保住襄樊這個戰略要地,同時解救曹仁、滿寵等重要將領,如果襄樊被羽軍攻克,那麼徐晃乃至張遼的援軍就失去了意義,再換而言之,只要襄樊保住了,徐晃軍損失再大都是值得的。

而襄樊若已經失守,徐晃部進攻只能是無謂的犧牲。

曹魏集團本身正處於新王即位的非常時期,不到一年後,曹丕又忙於自立,更無暇發動大型軍事行動。

不可能短時間內組織軍隊進犯襄樊。

另一方面,吳的呂蒙也必然會重新考慮得失。

呂蒙的部隊數量只有兩萬,再加之陸遜有數千部隊,吳軍總數並不多,進攻的前提就是偷襲。

而目標也明確的放在奪城上面,倘若呂蒙進攻前襄樊之戰已經結束,他只能尋找其他的機會了。

曾聞有人說,此時魏吳已經是聯盟攻蜀,如果徐晃,曹仁同時用兵,關羽仍然危險。

這一觀點顯然是忽略了魏吳短暫同盟的基礎——那就是魏需要不惜一切代價保住襄樊,而吳希望用最少的損失奪得荊州全境。

當這個基礎不復存在時,誰首先發動對蜀軍的進攻,得益的只會是另一方。

以此引起的變化,實在是不可預料的。

呂蒙死後,東吳對待荊州問題的態度會不會變化,以及關劉之間,荊益之間的關係會怎麼發展,曹丕會採取什麼策略等等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問題,三國的歷史會怎樣改寫,就太複雜了。

不過從歷史看,這個假設的前提是難以成立的。

襄樊自春秋起就是楚地的要塞,一直是著名的堅城(尤其是襄陽)。

自關羽後吳軍又曾數次進軍,企圖攻克襄樊,但沒有一次勝利。

吳曾經短暫占據襄樊,但是那是因為魏戰略性地放棄兩城,令曹仁焚城撤兵。

後來曹丕忙於代漢登基,才讓襄樊歸於吳治下。

曹仁隨後收復襄樊,也沒有經過大戰,因為當時東吳與蜀敵對,不能輕易與魏產生大規模的軍事衝突。

三國時期,攻襄樊從來沒有取勝的例子,而且孫堅、關羽均死於此。

吳軍的幾次進犯,除公元230年陸遜指揮得當避免了損失之外,都是損兵折將。

所以,歷史的發展是,曹仁、滿寵、呂常堅守城池,關久不攻不下。

直到徐晃軍集結完畢,參與作戰。

同時,時間越長,則補給問題越突出,關羽擅自「借用」了吳軍的軍糧——這成為了吳軍出戰的導火索。

魏、吳的夾擊令關羽軍迅速崩潰。

其實,此時在前線關羽軍的形勢也在惡化。

攻城不克,援軍又至,關羽作出的決定是以五千人阻援,事實證明他的選擇並不正確,五千人的部隊未能阻止徐晃軍的推進。

此時如果派少數部隊監視守城軍,而以主力打援,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當然,自吳軍參戰後,關羽能不能阻止援軍已經沒有意義了,但是若時間再向前提一下,關羽在圍城久攻不下的時候如果意識到戰役的艱難性和後方可能出現變動,則應果斷撤軍。

因為魏國援軍正在陸續前來,敵人會越來越多,而己方已經沒有任何機動兵力了。

(劉封孟達拒絕援軍,成都又沒有聲音)這樣的話,雖未能占領襄樊,但蜀軍以很少的損失殲滅/俘虜三萬魏軍,還俘獲魏軍重要將領于禁,依然是蜀軍大勝的局面。

事後孔明人人會作,也不深入了,還是回到主題。

選擇撤退以圖保全部隊,說明危機之下關羽還是比較清醒的。

問題在於,撤退往西蜀的路線已經被吳軍切斷了。

從關羽的移動方向來看,他的打算沿長江西進入川,但是,陸訊已經占領夷陵和姊歸,關羽行至當陽,麥城,就無法繼續西行了。

朱然、潘璋再占領北邊的臨沮,關羽就徹底陷入重圍中。

從關羽屢次譴使至吳軍來看,他大概是希望議和,讓出荊州,請求呂蒙讓出入蜀之道。

而呂蒙沒有應允。

我以為,呂蒙堅決要殲滅關羽軍,有三個理由:其一,呂蒙歷來主張武力解決荊州問題,屬於東吳的鷹派;其二,奪取荊州,已經是宣布孫劉徹底敵對,多殺一個關羽,在外交上也沒有什麼損失;其三,關羽軍士兵多為荊州人氏,並不願意入蜀,在呂蒙的心攻之下,紛紛逃散,如此,則關羽軍地利,士氣,兵力,補給皆無,要消滅之並不需要太大代價。

有人提出,關羽可以向上庸、房陵方向移動,也可以入蜀。

那一段路程並沒有被封鎖。

單從軍事上講,論述頗為有理。

但若是結合實際情況,這一舉動就不現實了。

首先,曹軍沒有追擊關羽,正是希望他保留一定實力與吳軍作戰,讓呂蒙也承擔一些損失。

而關羽如西去,曹軍則很可能會進行追擊。

其次,關羽對荊州的局勢判斷失誤,由於呂蒙反動襲擊時成功封鎖消息,關只知道吳軍參與了戰鬥,並不清楚江陵公安已經失陷。

再次,關羽得知後方淪陷後,又對吳軍的戰略目的判斷失誤,誤認為吳軍會允許他入蜀(上已述),而從吳軍的安排看,陸遜、朱然的行動明顯是要全殲羽軍。

(PS:據《中國戰爭史》稱孫權還派遣韓當周泰向房陵移動,不才孤陋寡聞,不知出自何處,但根據二人前後的職務防區看是很有可能的)另外,關羽此戰曾經屢次向上庸請求增援,但劉封孟達沒有出兵,也影響了關羽的考慮。

於是又談到劉封孟達的問題。

「羽迷」們遷怒糜芳還有點道理,歸罪於他們兩個實在是太冤枉了。

他們此時絕對沒有增援的道理。

上庸房陵初定,地理上脫離西蜀,申儀歸服不過是權宜之計,且封達二人不睦,這塊地方實在危機四伏(後來的發展也證明了這一點),自顧尚且不夠,何以救關羽?此其一;兩人所率兵力不過一萬人而已,還有許多是當地的舊部,戰鬥力不值得相信,增援也未必起到作用,此其二;關羽雖官高權重,但所轄只是荊州,沒有指揮劉封等人的權力,關發動戰役可以不經過劉備同意——他手握荊州三萬人馬,劉備也不能輕易動他,而劉封等要是擅自出戰失敗,只能提著腦袋去成都了。

此其三。

再者,關羽選了個劉備益州進入休整期的時間擅自作戰,成都不聞不問的態度也就可以理解了。

荊襄一帶同時有三方勢力存在,相互關係複雜,堪稱是三國勾心鬥角的縮影。

雖然此戰本身在軍事上沒有太多內容(主要是指關羽「水淹七軍」,呂蒙的指揮還是很有水平的),但是各方勢力態度伴隨戰役過程的不斷轉變,盡現了三國不可捉摸的魅力。

蜀國無疑是戰役的最大「受害者」。

東線軍團全軍覆沒之後,隆中對就無從談起,後來武侯北伐,缺乏呼應,讓魏軍戰略布置輕鬆了許多。

另外,益州的東大門也由此打開,而上庸自此更加孤立,日後終於發生了變亂。

外交上連吳抗曹的優勢也就此失去。

從土地,人口上講,劉氏也正是從此坐穩了三國的系軍。

除去了一個權力甚大而又不尊號令的關羽不值得高興,因為劉備集團派系問題之錯綜複雜,遠非關羽一死可以解決。

而且,荊州之失還間接導致了兩年後蜀國的又一場災難——夷陵之敗。

曹魏則是順利的渡過了新王即位與代漢立魏這個關鍵時期,沒有出現動亂就已經是勝利,更何況襄樊未失。

孫劉聯盟的破裂,雖然並非此戰之功,但卻是此戰直接導致。

不過這次受挫給曹魏的印象也是夠深的。

晉書所記載曹丕焚襄樊二城而撤軍之事正源於此:于禁的慘敗嚴重影響了軍心和守住襄樊的信心;大量援軍的到來和當年的水災導致一時間補給不及;孫權以新勝之師全據荊州,令魏朝文武惶恐,擔心孫權進攻襄樊。

事實上曹丕的擔心多餘了。

與劉備撕破臉皮後,孫權根本就沒有力量向北進攻了。

孫權終於如願以償得到荊州,雖然打破孫劉聯盟轉而想魏稱臣,但並沒有什麼直接損失。

掌握長江上游後,天險更加鞏固了。

吳的人口土地也得到了增長。

兩年後的夷陵之戰,吳付出的代價也並不大。

單論此戰孫權是最大得益者,不過若稍微看得長遠一點,也正是由於孫劉的矛盾激化,魏國放棄襄樊時,雙方沒有能夠利用這個機會,直至襄樊復歸於魏。

自荊州北上無疑比攻擊徐州要現實許多,但當孫劉再次聯盟之時,魏早以認識到了放棄襄樊的錯誤,而趁孫劉敵對重新占領。

後吳軍屢伐襄樊不克,武侯北伐亦無甚功績,魏晉根基終不可動搖,三國最終一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關羽丟掉荊州只是因為大意?

看《三國演義》最不忍看到的是第76回「徐公明大戰沔水,關雲長敗走麥城」,這一回里蜀漢五虎上將之首英勇無敵的關羽不僅丟掉了荊州這個戰略要地,自身性命也賠進去了,可以說一世英名毀於一旦。而且失荊州對...

襄樊之戰——蜀漢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劉備得到蜀地之後勢力再一次得到提升,下一個目標就是漢中,漢中由曹魏的大將夏侯淵和張頜等人把手,易守難攻。最後戰爭持續近兩年之久。最後以曹操退出漢中,劉備攻占漢中而結束。

這些原因才導致孫權才要取關羽的性命!

劉備從曹操手中奪下漢中,曹操無奈撤回長安。曹操這邊剛一撤軍,劉備馬上又命令關羽從荊州開始攻打中原。關羽得到命令後,派南郡太守糜芳駐守江陵,將軍傅士仁駐守公安,自己則率軍攻向樊城的曹仁。

關羽的最後一戰

樊城之戰,亦可稱為關羽北伐、襄樊戰役或襄樊戰爭,是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的一場重要戰役。此役中蜀漢大將關羽父子被東吳俘殺,蜀漢失荊州,與東吳關係惡化,最後發生夷陵之戰。

關羽在襄樊戰役中的幾個疑點

關於襄樊之役的幾個疑點  根據史料記載,關羽率軍北上發動襄樊之役的時間是在劉備漢中稱王后不久,這點是確定無疑的。最有爭議的是兩點:一,關羽出兵襄樊是奉劉備旨意出征,還是擅自帶兵出征。二,為什麼在...

關羽出兵襄樊:是為了響應隆中對戰略?

【導讀】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關羽率領劉備留守荊州的軍隊,進攻魏國駐守樊城的曹仁,襄樊之戰打響。戰役開始進展順利,藉助秋天的大雨,漢水泛濫,于禁所率領的七軍都被大水淹沒,關羽擒獲了于禁,還...

科普-決定三國命運的五大戰役-襄樊之戰

數風流人物,還看三國,數著名戰役,還是看三國。小夥伴們好,我是小編豪放菌。回顧三國歲月,為小夥伴們科普三國里決定命運的五大戰役。今日,豪放菌來科普一下五大戰役最後一場——襄樊之戰。戰役背景話說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