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吳之戰劉備為什麼不讓諸葛亮跟隨?僅僅是諸葛亮不贊成伐吳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諸葛亮隆中就計劃三分天下,但是計劃被關羽打亂
諸葛亮號稱臥龍,有管仲,樂毅之才。
劉備當時三次親自前往隆中草廬拜訪才請得諸葛亮出山。
諸葛亮在出山時就已經給劉備量身定做了一條中興大漢的路:先以荊襄為家,後取西川為基業,繼而拿下漢中,挺進中原。
這條路規劃的十分不錯,但是人算不如天算,這個計劃被關羽打亂了。
在劉備剛成為漢中王后,關羽就出兵攻擊魏國了,當時關羽是所向披靡,打的曹操連遷都的想法都有了。
這時司馬懿出謀聯結了東吳,兩面夾攻將關羽擊敗。
並且吳國軍隊長驅直入,拿下了荊襄九郡,並斬殺了關羽。
劉備興兵表面要為兄弟報仇,實際是為了擴大地盤
劉備得知後十分惱怒,當初桃園結義情同手足,如今關羽被害使劉備心痛如絞。
便準備傾舉國之力討伐吳國,立志要為關羽報仇。
但不幸的是,張飛由於飲酒過度鞭打手下,手下謀反,趁張飛睡覺時將張飛殺了,並且將張飛的首級帶到了吳國。
這一下劉備就更加憎恨東吳了,誓不和東吳同日月。
隨即集結大軍,聯合南方蠻族,準備進攻孫權。
但是這次進攻遭到了諸葛亮的強力反對,諸葛亮聯結一幫大臣去勸說劉備,甚至連趙雲都勸劉備,可是劉備還是堅持己見進攻孫權。
一般情況下,劉備是對諸葛亮的建議十分同意的,但是這次卻沒有聽從諸葛亮意見,因為劉備有自己的小心思。
劉備只是借為關羽和張飛報仇為幌子,要拿下江東。
劉備覺得北方曹操十分強大,短時間內不能擊敗曹操,但是孫權相對來說比較弱,假如傾舉國之力一定能攻下,到時就能和曹操相抗衡了。
劉備被陸遜擊敗,十分後悔出兵吳國
劉備想的不錯,但是出兵前卻並沒帶諸葛亮。
要知道劉備自從諸葛亮出山後每次打仗都要諸葛亮出謀劃策的,但是這次卻沒帶,帶的是馬良。
前期還算不錯,劉備帶領大軍一路攻城拔寨,馬上就要打到吳國都城了。
但是這時候劉備卻犯了大錯,由於天氣炎熱,劉備決定帶大軍在樹下安營紮寨乘涼。
不料被陸遜抓到了機會,一把火將劉備的七十萬大軍全部燒掉了。
劉備吃了個大個敗仗,損兵折將,不少將領都死了。
在白帝城,劉備深受打擊,身患重病,在為這次的伐吳後悔不已。
不僅沒消滅吳國,而且自己的軍隊也沒了。
萬一這時候魏國聯結吳國一起攻擊蜀國,那蜀國就完了。
最終劉備在悲憤和懊悔中死去了。
假如伐吳之戰帶上諸葛亮會怎樣
我們先看諸葛亮為什麼不同意伐吳。
因為吳國和蜀國相對來說比較弱小,魏國實力強大,兩小國相拼得利的只能是魏國,假如魏國趁虛而入後果不堪設想。
再者東吳有長江天險,多是水軍,川中士兵不習水戰,連曹操八十萬大軍都交代在江東了,劉備的七十萬更不夠打了。
而劉備不帶諸葛亮原因不僅僅是諸葛亮反對此次伐吳。
首先是諸葛亮兄長諸葛瑾就在江東,假如帶了諸葛亮,孫權一定會派諸葛亮兄長諸葛瑾來對戰。
到時候諸葛亮兩面為難,出謀劃策肯定也有私心,不如不帶。
其次是因為劉備也想到了自己進攻東吳時曹操會趁機攻打蜀國,所以所讓諸葛亮、馬超、趙雲等等留下守好蜀國的城池,有諸葛亮在魏國絕對打不進來。
而自己靠著人數眾多將吳國一舉殲滅後就可以夾攻魏國。
那麼假如劉備帶了諸葛亮伐吳結果會怎樣?很簡單,東吳肯定是不保了,畢竟諸葛亮向來小心謹慎,肯定不會在樹林中下寨。
外加諸葛亮謀略碾壓陸遜好幾個等級,陸遜完全不是對手。
但是劉備得到東吳後蜀國肯定就被曹丕拿下了,加上劉備在江東立足不穩,很快就會被消滅。
所以說,在不得不伐吳的情況下將諸葛亮留在蜀國是十分正確的。
三國時期,魏國和蜀國在交戰的時候,為什麼感覺吳國掉線了一樣?
三國時期的時候,魏蜀吳三國之間,表面上是分足而立之勢,感覺是穩定的局面。其實,蜀國和吳國都非常清楚,魏國的國力是遠勝於自己的。並且一時的穩定,不是代表永久的,天下的大勢總歸是要統一在一起的。但...
孫權眼中,為什麼東吳和關羽只能活其一,而不能並存
公元220年,東吳呂蒙殺關羽,其後九年,孫權建立東吳稱帝,這是為何?想必很多人不曾發現其中隱藏的秘密。《三國演義》我們都看過,講實話,說真事,在當時魏、蜀、吳三個國家,以魏國的國力最為強大,吳國...
劉備伐吳的夷陵之戰,成全了諸葛亮與陸遜嗎?
三國大家都很熟悉吧,由於受到三國演義的影響,肯定很多人還是把蜀漢當成正統。最後看到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肯定都扼腕嘆息吧。那麼蜀漢為什麼不能統一呢?歸根到底是人才太少了,甚至有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
孫權為何敢殺關羽,他殺關羽是感情用事嗎?
關羽之死在三國時期是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他的死應該說是徹底促成了三分天下的形勢,劉備徹底丟失了在荊州的占領區,從此蜀國的勢力再也無法伸及荊州地區,諸葛亮在隆中替劉備規劃的兩路大軍伐魏的計劃也徹...
回到三國當皇帝,魏國曹操最累,蜀國劉備還行,吳國孫權最爽
如果讓你回到三國替換一個皇帝,魏國曹操,蜀國劉備,吳國孫權,你選哪個國家呢?相信很多人都會選曹操或者劉備,但如果小編有這個機會的話,我定選孫權,為什麼呢?替換皇帝不是玩一場遊戲,我們需要分析一下...
他號稱蜀國最大剋星,實力遠超周瑜,諸葛亮始終不敢與其交手!
東漢末年,世間大亂,各地梟雄紛紛起義想來當這一世的梟雄 經過多年的戰亂之後,天下終於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分別是曹操的魏國,孫權的吳國再加上劉備的蜀國 。這三個國家其中屬於魏國最強,吳國第二,蜀...
劉備死後,蜀國要滅亡,諸葛亮無計可施,此人做了啥?拯救了蜀國
在東漢開國之初,存在著許多的優秀將領,其中就包括了神算鄧禹在內,鄧禹的成名之戰地點在河東,當時他以弱勝強,佐以奇謀,用三千兵破萬人,在平定河東之後,劉秀大喜過望。
剛剛出道的陸遜能夠擊敗身經百戰劉備?細數其中的關鍵原因
時間回到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當時關羽身死呂蒙之手。張飛急於為二哥報仇,責令手下,最終導致手下叛逃江東,張飛也死於手下之手。劉備怒髮衝冠,不顧諸葛亮趙子龍等人的勸誡,執意先伐吳,再伐魏,帶...
劉備為什麼要傾全國之力攻打東吳,只因關羽嗎?
劉備攻打吳國以下幾個原因一、戰略上比進攻魏國更可行。從實力和地理位置上來講,蜀國如果傾全國之力去進攻魏國,獲勝的幾率不能說沒有,但一定是極小的,但面對吳國就不一樣了,蜀國居於吳國的上游,從地理位...
盤點三國時期:劉備不聽勸阻伐吳,真的是要為關羽報仇?
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一片三國題材的文章,此文僅限個人見解,如有不同意見歡迎來評論去進行交流。東漢末年時期的諸侯割據中原,到後來的天下三分。這期間征伐不斷,民不聊生,在三國鼎立期間孫、劉聯盟可謂是讓...
吳蜀同盟為何消滅不了曹魏?名為同盟,實則各懷鬼胎
司馬歷史觀:東漢末年,曹操、劉備和孫權成為群雄割據最後的勝利者,三人建立的國家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從此以後中國歷史上便多了一段三國時代的記載。三國之中,魏國占據半壁江山,實力最強;蜀國和吳國結成同...
身為諸葛亮的岳父,黃承彥為何救陸遜於八陣圖?真相讓人不可思議
讀過《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因為關羽在荊州被殺,讓孫劉兩家徹底鬧翻了。張飛整天喊著要為關羽報仇,劉備也有報仇的想法。更為奇葩的是,張飛因打罵屬下被割掉了頭顱,劉備更是忍無可忍,不顧眾人的反對,...
揭秘:桃園三結義關羽張飛是怎麼禍害蜀國的
他的一生基業,靠的就是兄弟同心,其利斷金。這兩個兄弟就是關羽、張飛。關羽、張飛和劉備是過命的交情,同床睡的好基友。戰場上為大哥衝鋒陷陣,被俘後還千里尋主重回團隊。劉關張的故事,經《三國演義》桃...
無限膨脹的慾望讓劉備死在了白帝城
劉備,歷史上來看也算是個梟雄。從一個沒落的皇族中慢慢的打下了一片江山,成為蜀國之主。劉備取完「天府之國」巴蜀之地,荊州未失時,經過幾年的發展,實力瘋狂上漲,不在像以前那樣碰到別人只能跑路了。荊州...
中國一地方,戰略位置很重要,孫權搶奪後,緣何諸葛亮不敢再奪?
三國之後民間有一句諺語,這句諺語就是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一開始荊州便不屬於劉備,而是屬於吳國,荊州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吳國絕對不能放棄的一環,於是劉備才會用借這個字來占領這片地盤,否則他們時...
蜀國丟了荊州,從此開始由盛轉衰,荊州為什麼這麼重要?
喜歡三國的朋友都知道,劉備進入漢中後便派遣關雲長鎮守荊州,但由於雲長的大意讓荊州丟失了,從而使蜀國開始走向衰敗,可見荊州對蜀國來說有多麼重要,而早在孔明剛出山之時,便讓劉備拿下荊州,說能得荊州者...
諸葛瑾一生沒辦成過一件事卻為何步步高升?
諸葛瑾的一生,沒有辦成過一件事兒,卻步步高升,善始善終。他的故事沒有什麼精彩之處,卻極為耐人尋味。乍一看,諸葛瑾除了是諸葛亮的哥哥什麼都不是;再一看,他的另類、他的反常識,是那麼的無與倫比、登峰...
夷陵之戰後孫權為什麼不趁勢消滅蜀國?東吳拿下蜀漢能打贏曹魏麼?
夷陵之戰是三國歷史前期最大的轉折點,蜀漢步入到了寒冬期,而東吳和曹魏的國力依舊強盛。主要是劉備伐吳實在太過衝動,雖然整備了幾年,但似乎太急於求勝,每一步都在陸遜的算計當中,最後陸遜一把火將蜀軍...
劉備率70萬大軍攻吳,來勢洶洶,卻被一青年「火燒七百里連營」
東漢末年,豪傑並起,經過數年諸侯亂戰,如大浪淘沙,最終只剩下魏、蜀、吳三國,成鼎立之勢。蜀國地處偏遠,算是三國中占地最差的一個,但好在還有荊州。不過關羽卻大意失荊州,將蜀國最富饒的咽喉之地拱手讓...
陸遜深陷八陣圖不得出時,為何卻被諸葛亮的岳父救出?
陸遜是東吳孫權的」社稷之臣「,他統領吳國軍政十餘年,深得孫權器重,深謀遠慮,忠誠耿直。他與呂蒙襲荊州,致使關羽潰敗逃亡被殺。又親自指揮抵禦劉備前來報仇的傾國之軍,最終火燒連營七百里,大勝劉備使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