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後,周瑜在這個地方被困一年多,錯失兩大發展機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周瑜在正史當中的形象堪稱完美,不但身形俊美(「瑜長壯有姿貌」),對主上忠誠(孫權繼位的主要支持者,「瑜將兵赴喪」),而且軍事才能出眾(征黃祖、打赤壁,都是周瑜擔任總指揮)。
這和《三國演義》把周瑜刻畫成鼠肚雞腸、妒賢嫉能的負面形象,大相逕庭。
但是,人無完人,在赤壁大勝之後,周瑜在戰略上也還是犯了大錯,錯失幫助擴大東吳實力上一個台階的良機。
戰略主攻目標錯誤,被曹仁拖住在江陵
赤壁大戰結束後,周瑜帶領東吳大軍,乘勝西進(大約是208年11月)。
曹操留下曹仁、徐晃收江陵,樂進守襄陽,自己就退回北方去了。
江陵的地位重要自不待言(劉表苦心經營的軍事重鎮),取得江陵,東吳就在長江北岸取得了一個重要支點,對進一步北上攻擊曹魏大有好處。
周瑜可能想,曹軍新近大敗,主力已撤,快速攻下江陵並非難事。
但是周瑜完全錯判了,曹魏雖然赤壁大敗,但陸軍的實力並沒有受到傷筋動骨的損傷,曹軍主將曹仁的能力又非常出眾,會帶兵(親自殺出城外,救回牛金的敢死隊,士氣大振),會守城(看穿周瑜進攻夷陵包抄江陵的意圖,主動分兵攻夷陵),攻城戰陷入僵持之中。
"瑜、仁相守歲余,所殺傷甚眾。
"足足攻了一年多以後(大約是209年11月),曹仁得到曹操命令主動撤出江陵,周瑜才算拿下江陵。
周瑜真不應該把曹操作為當時的戰略主攻目標,周圍好多誘人的大肥肉正等著他。
錯誤之一:放任劉備攻取荊南四郡
周瑜在硬攻江陵的時候,劉備在做什麼呢?208年12月,劉備南下攻占荊州南部四郡,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將當時這些處於自治狀態的領地都歸於自己名下。
雖然荊南四郡的重要性,遠遠不如南郡(治所就是江陵),但也是一大片廣闊的領地,絕對可以成為東吳事業發展的重要保障基地。
而且荊南四郡的防守薄弱,如果周瑜率軍南征的話,相信可以輕鬆拿下。
如果劉備手中沒有荊南四郡,日後也就根本沒有所謂「借荊州」的資本了。
孫權、魯肅後來之所以同意「借荊州」,主要就是因為劉備已經據有荊南四郡,與其讓劉備躲在東吳後面舒舒服服搞發展,不如把劉備頂到抗曹的第一線,幫助東吳分擔壓力,於是才把與曹魏控制區接壤的南郡「借」給劉備。
自己啃硬骨頭,卻把大肥肉讓給別人,周瑜事後肯定追悔莫及。
不過當初將戰略主攻目標定為江陵,除了看重江陵的重要性外,想必也有信心膨脹的因素,我周瑜連曹操都打得屁滾尿流,區區一個曹仁算得了啥。
可惜周郎聰明一世,糊塗一時。
戰爭整體上是綜合實力的競爭,東吳和曹魏的綜合實力還是有差距的,一場赤壁之勝,並不能就消除這一差距,最重要是及時擴大自己的地盤,增加兵力、糧食、稅賦等基礎資源,而不是爭一城一地之得失。
錯誤之二:沒有及時進攻益州
諸葛亮看到了益州疲弱,如果劉備拿下荊州後,再能拿下益州,就擁有了三足鼎立的實力。
這一點其實周瑜也看到了。
210年12月,周瑜建議孫權攻蜀,「乞與奮威(指奮威將軍孫瑜)俱進取蜀,得蜀而並張魯,因留奮威固守其地,好與馬超結援。
瑜還與將軍據襄陽以蹙操,北方可圖也。
權許之」。
可惜啊,周瑜為什麼不早提這樣的建議呢!正當周瑜準備攻蜀前期工作時,他卻半路上在巴丘英年早逝了,年僅三十六歲。
劉璋其實參與了曹操對孫劉的進攻,「益州牧劉璋始受征役,遣兵給軍」(三國志《武帝紀》)。
赤壁之戰後,攻打江陵之前,還有益州將領襲肅投降,「舉兵來附」。
這麼好的機會,連帶路黨都有了,可偏偏周瑜沒有重視,當時他的眼中只有江陵。
當時劉璋在益州的日子並不好過,張魯獨立,劉璋多次派兵去攻,都被張魯擊敗。
如果周瑜攜赤壁新勝之餘威,直取西川,甚至都有可能傳檄而定,連曹操都能打敗的人來了,益州還用得著抵抗嗎?
摸金校尉曰:
不管是南下荊南,還是西進益州,都是周瑜赤壁大勝後的發展良機。
並且不用太過擔心曹仁乘荊州北部空虛,渡江南下主動攻擊東吳,畢竟赤壁新敗,當時曹魏整體上處於戰略守勢地位。
可惜一代英才周瑜,在江陵被死死拖住了一年多,等到他得以脫身時,荊南已經名花有主,西進也來不及實施了。
一步走錯,滿盤皆變,周瑜之失,東吳之失啊!
本文由三國摸金探秘記出品。
歡迎關注。
赤壁之戰後的周瑜:囚劉備伐益州,欲與曹操爭天下?(三)
三國時各路英雄輩出,一旦潛身代入,必是一番妙事;而談起周瑜,除了被《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奪取大半光輝的赤壁之戰,似乎其他印象並不深刻?非也!悅史君之前寫了兩篇文章,前一篇「遙想公瑾當年」:回顧了...
赤壁慘敗後,曹操還有一次機會稱霸中原,卻被夏侯淵白白葬送
曹操當年赤壁大戰吃了敗仗以後,一直沒有南下,再一次發動對東吳和蜀漢的戰爭,雖然當時曹操的大軍吃了敗仗,但是並沒有消耗曹魏的元氣,所以經過幾年的恢復以後,曹軍又恢復實力了,這個時候,曹操並沒有南下...
氣死周瑜的另有其人,諸葛亮沒那麼大能耐!
《三國演義》周瑜被描寫成諸葛亮的一大勁敵,嚴格地說應該是一個陪襯。在羅貫中眼裡,周瑜就是用來烘托諸葛亮神機妙算的綠葉。但事實可能會讓大家大跌眼鏡,歷史上的周瑜可比諸葛亮高明太多。首先從軍事上來說...
周瑜天下二分計的失敗,是東吳敗亡的開始|文史宴
文/羅海林東吳的地緣形勢遠不如看上去美好,所謂長江之險並不如想像中牢靠。東吳爭天下的機會只有一次,就是周瑜奪取荊、益二州的天下二分之計,之後則只能在與劉備的和戰中糾結,直至最終敗亡。本文分析東吳...
孫權嫁妹給劉備,沒換來劉備的保護,還引來了曹操的四十萬大軍
赤壁之戰後,孫劉聯盟處於蜜月期。這期間,雙方合力攻打南郡;孫權嫁妹給劉備;孫權借荊州(南郡治所江陵)給劉備,曹操想用兵都無處下手。孫權乾的最蠢的一件事,就是借荊州,從此劉備扼住長江咽喉,孫權不可...
三國時期周瑜的二分天下戰略能成功嗎?
周瑜,三國時期東吳大都督,赤壁之戰力挽狂瀾,聯合劉備以五萬大軍大敗曹操二十三萬大軍,使曹操不敢輕易南下,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大環境。歷史上的周瑜曾提出過一個非常有名的戰略,二分天下,與諸葛亮三分天下...
二選一,如果孫權採納了周瑜的計策,東吳早就滅亡了
赤壁大戰,大都督周瑜率領東吳水師,聯合劉備,大敗曹操。曹操的船艦都被大火焚毀,將士丟盔棄甲,狼狽逃回了南郡。這次失利後,曹操不得不調整了戰略,由主動進攻轉為被動防禦,養精蓄銳,休養生息。短時之內...
孫權若用好周瑜,「跨有荊益」就被東吳實現了,天下沒劉備的份
「總角之好,孫策與周瑜」。兩人關係非常之好,又是同年,分別娶了大喬、小喬為妻,可謂是春風得意。古代「郎」不僅是帥哥的意思,有才有貌才稱為「郎」。當時的江東,「孫郎」與「周郎」是明星式的人物。千年...
「劉備借荊州不還」,孫權這是「高利貸」行徑?透過表象看本質!
民間傳說「劉備借荊州,一借不還」,從此劉備被不少人認為是老賴行徑,臉皮不要太厚,這也一度成為劉備被後世之人所詬病的污點之一。那麼借荊州這一事件的歷史真相是什麼呢?為什麼劉備會為此背負了千年罵名呢?
隆中對的三個重大戰略失誤
諸葛亮是我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年僅二十七歲的諸葛亮初出茅廬,就向劉備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戰略構想,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隆中對》準確預見了漢末天下三分的歷史發展趨勢,為蜀漢立國提...
此人不死諸葛亮劉備將永無出頭之日,三分天下根本無法實現
人皆言「諸葛亮未出茅廬而知三分天下」,似乎諸葛亮是神機妙算,無所不能的存在。可實際上,在歷史上,有一個人,若他活著,諸葛亮為劉備籌劃的三分天下就無從談起,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假如這個人活著,劉備諸...
益州計劃的啟動和一個歷史上真實的周瑜
荊州之戰結束以後,大家將目光投向了益州。劉備需要一塊更大的根據地孫權需要一個穩定的長江上游。曹操,當然不會任由益州陷入敵人之手。於是乎,三個益州計劃便幾乎同時拉開了帷幕。劉焉死後,繼承劉焉益州州...
誰才是三國最強大腦?曹操、劉備、孫權?
一、赤壁戰後曹操的戰略選擇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曹操戰敗後,孫、劉聯軍進逼江陵,與曹操守將曹仁相持大戰。劉備利用周瑜和曹仁相持的機會,平定荊州南部武陵(治所臨沅,今湖南常德)、零陵(治...
要不是周瑜死的早,孫權早就拿下四川,讓劉備雞飛蛋打
劉備兵屯新野的時候,徐庶向他推薦了諸葛亮。三顧茅廬時,諸葛亮就向劉備提出了奪取天下的方略。諸葛亮認為,當時北方的曹操有百萬雄師,挾天子以令諸侯,尚無法與之爭鋒。東吳已經歷父子三人經營,有長江天險...
周瑜與魯肅,二分天下還是三分天下?
三國裡面,魯肅是一個謀略家。他較諸葛亮早提出三分天下,與諸葛亮的三分之策不同,變成了曹操、孫權、劉表。而周瑜更多的是一個軍事家,他的目標是二分天下,取荊州、益州與漢中,與曹操共分天下,而且可以結...
劉備奪荊州的背後故事 益州劉璋為何主動請劉備入蜀 ?
赤壁之戰曹操戰敗撤回北方,孫權就在江東率軍攻打曹操領地合肥但屢攻不下。至於另一端,孫權麾下大都督周瑜就率軍,花了一年攻陷曹軍固守的江陵,劉備順利的攻占荊南四郡。孫權為向劉備拉近關係,將其妹嫁給劉...
為什麼赤壁之戰東吳出力最多、功勞最大,但蜀漢卻得到最多好處?
所謂誰得到的好處最多,無非就是赤壁之戰後,荊州這塊「大蛋糕」如何瓜分的問題。而要弄清楚劉備,孫權到底得到多少好處?孫權是否吃虧?那就得分析下劉琮投降後,赤壁之戰前的荊州狀態和孫吳的整個大的長江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