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與古隆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諸葛亮(181—234),字孔明、號臥龍,山東琅琊(今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發明家。

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政權特追封他為武興王,唐代封為武靈王。

諸葛亮為匡扶蜀漢政權,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

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

234年於寶雞五丈原逝世。

諸葛亮在後世受到極大尊崇,成為後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

諸葛亮幼失雙親,跟隨叔父至荊州。

建安2年(197)叔父過世後,諸葛亮來到襄陽城西的隆中山村定居長達10年之久(198—208),躬耕隴畝,博覽群書,他以博學多才和遠見卓識而受到世人器重,被號稱「臥龍先生」。

就在這裡,諸葛亮為劉備(161—223)全面分析了天下群雄割據局勢,提出了三分天下,而後一統天下的謀略,這就是著名的《草廬對》……

古隆中位於襄陽城西13千米處的鄂西北襄陽市與南漳縣、谷城縣之交界處,景點起源於西晉,明代就形成了「隆中十景」(即草廬亭、躬耕田、三顧堂、小虹橋、六角井、武侯祠、半月溪、老龍洞、梁父岩、抱膝石),山巒疊翠,溪水潺流,有著豐富的人文景觀和優美的自然景觀,是一個以諸葛亮故居為主體的風景名勝區,總面積209平方千米。

在我國名著《三國演義》中,羅貫中(約1330—約1400)曾這樣描述隆中: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

猿鶴相親,松篁交翠。

古隆中牌坊是長江水師提督程文炳(1833—1910)建於清光緒19年(1893),為隆中的標誌性景觀之一。

石牌坊高約6米,長約10米,其建造材料為青石開榫組裝而成,依外觀形式為柱不出頭有樓,四柱三牌樓式,四柱腳深埋土中,柱前後及旁側以10個紋頭砷石支撐;牌坊定盤枋鬥口架正昂板,兩正昂間置花板以雕流空花紋為裝飾;正昂上平鋪脊筒檐板,其檐板叉出發戧,戧角作鴿尾形;牌坊脊板兩端並飾魚龍吻,中央置火焰珠。

古隆中牌坊的中間上、下枋以「古隆中」字碑分隔,枋面浮雕漁樵耕讀及二龍戲珠,兩邊門柱正面上雕刻「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在牌坊背面的字碑上則刻著「三代下一人」,兩邊門柱上雕刻「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牌坊次間上、下枋浮雕雙鳳朝日、鹿鶴同壽、麒麟送子、赤虎朋壽等,中間字碑雕刻「澹泊明志;寧靜致遠。

草廬亭建於清康熙年間,明襄王朱見淑(1451—1490)仰慕隆中山水,於弘治2年(1489)毀草廬,為自己修建一座占地約100平方米的陵墓(襄王陵)。

清康熙59年(1794),鄖襄觀察使趙宏恩為紀念諸葛亮而於草廬故址再建了草廬亭。

六角井是諸葛亮當年隱居隆中時生活用水井

諸葛草廬,當年諸葛亮就在這方寸之地洞明世事,縱論天下。

現草廬為1987年再建的仿漢建築,磚木結構,分前後兩個院落,建築面積463.5平方米,一琴一劍,幾卷書簡,陳設簡單,再現了諸葛亮寓居隆中時的生活場景。

抱膝亭位於三顧堂前面約100米處,建築為六角形,三檐三層,檐角高翹,造形挺秀端莊;亭內有木梯可登樓賞景,另有一番情趣;亭前立有「抱膝處」三個大字的石碑,據說字為書法家張裕釗(1823—1894)所書。

諸葛亮在隆中時常抱膝長吟,後將其常坐之石稱為「抱膝石」。

清康熙58年(1719)趙宏恩在此處修抱膝亭;現在的抱膝亭是光緒14—19年(1888—1893)程文炳重修的。

三顧堂位於諸葛草廬前方,是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作隆中對策的紀念堂。

三顧堂有前廳3間和後堂5間,均是硬山起脊的仿古建築,兩側迴廊鑲嵌著歷代石刻和維修記事碑文;中堂掛有三顧茅廬的古畫作和名人題詞;前門有古柏3棵,象徵劉備、關羽(160-220)和張飛(?—221)三顧茅廬的拴馬樹。

這裡的一景一物都顯得古樸雅致,能引起人們對「魚水三分合,風雲四海生」之歷史畫卷的回顧,也體現了人們對劉備禮賢下士精神的讚揚和對諸葛亮聰明才智的崇敬之情。

武侯祠是供奉諸葛亮的祠宇,始建於唐,清康熙年間重建,坐落在隆中山的東山樑上,有大門、二門、劉備殿、過廳、諸葛亮殿等主要建築,依次排列在南北中軸線上;諸葛亮、劉備、關羽、張飛及蜀漢政權中功勳顯赫的文、武大臣塑像分列兩廂,栩栩如生,威武雄壯。

隆中書院原為隆中武靈王學業堂,建於五代晉天福3年(938);明代成化年間,吳緩視師荊南重修武侯祠時,寫了一篇《隆中書院記》;現建築為1987年重建,有靜礪堂、致遠堂、古隆中陳列館等。

騰龍閣坐落於海拔306米的隆中山頂,依山取勢、拔地擎天。

通高34米,建築面積1,108平方米。

外觀5層寶塔形仿漢建築,實際10層。

閣內陳列有歷代讚頌諸葛亮的詩文、諸葛亮在隆中10年的成長曆程及他在襄陽的社會關係、三國主要人物的雕或像畫像,詩畫琳琅滿目,處處洋溢著濃厚的文化氛圍。

3、5、7、9層是瞭望台,站在塔頂上,遠山近水盡收眼底。

古隆中至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因諸葛亮「躬耕隴畝」、劉備「三顧茅廬」,引發《隆中對》,被世人稱為智者搖籃和三分天下的策源地;諸葛亮從這裡結束其隱居生活,輔佐劉備成就了一番奪天下的大業,地因人而名,古隆中便成為了「垂千古」、「永清幽」的勝地……

(文+圖:王永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因諸葛亮隱居而流芳千古的「古隆中」

諸葛亮(181—234),字孔明、號臥龍,山東琅琊(今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政權特追封他為武興王,唐代封為...

襄樊古隆中 踏雪三顧堂

等待了一個冬天的雪,卻在立春之後迎來了這場大雪。雪後美景當然是不容錯過的。於是便有了這次的古隆中之行。早上起個大早,拿著相機迫不及待的走進雪中的古隆中。畢竟,雪花落地之後還是不會保留太長時間的,...

煙雨襄陽——三顧頻煩天下計

對於襄陽的嚮往與期望,由來已久。不止是出於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孔明的崇拜,也是期待對「山水觀形勝,襄陽美會稽」的印證。行走在襄陽的大街小巷,在長滿青苔的方磚之上,厚重的歷史元素撲面而來。這...

匆匆而過——古城襄樊

去襄樊第一要去古隆中,是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距襄樊市區13公里,已有1700年的歷史,諸葛亮17歲至27歲在此隱居躬耕。劉備「三顧茅廬」和「隆中對」的千古佳話就發生在這裡。去古隆中也方便,火車...

三顧茅廬隆中對 臥龍已乘祥雲歸

古隆中位於襄陽城以西13公里處,「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諸葛亮本是山東琅琊人,17歲隨叔父來到襄陽隆中,躬耕苦讀,留意世事,被稱為「臥龍」。後來劉備三顧茅廬,來了個《隆中對》,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