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瑞雪映襄陽 踏雪尋梅古隆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2018年,多年難遇的一場大雪讓古城襄陽驚艷了時光,美的讓人心醉。
趁著周末踏雪而行,走進位於襄陽城西郊的古隆中,難免會想起三國舊事: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冒著鵝毛大雪去尋訪有著「臥龍」之名的諸葛亮,恰遇他的岳父黃承彥老先生在大雪紛飛的小虹橋上高吟「騎驢過小橋,獨吟梅花瘦」。
故事裡的人和事如在身邊,真是別具一番景致。
古隆中有著豐富的人文景觀和優美的自然環境,是三國時期諸葛亮青年時代和其叔父躬耕隱居之地,諸葛亮在此地抱膝高吟躬耕隴畝隱居長達10年之久,之後的劉備三顧茅廬被世人傳為佳話。
隆中牌坊作為古隆中景區的標誌性景觀之一,始建於清光緒十九年。
石牌坊高約六米,長約十米,其建造材料為青石開榫組裝而成,依外觀形式為柱不出頭有樓,四柱三牌樓式。
背陰寫著「三代下一人」,意思是說:諸葛亮是夏、商、周以後的近千年來唯一的人物,也是中華民族智慧的象徵。
穿過牌坊,來到了諸葛亮年輕時的躬耕田,只見小山坡上梅花開得正旺,一陣陣暗香浮動。
雪是對梅最好的讚美,梅是對雪深沉的思考。
雪中的梅,並不會變成一個哲人,詩情畫意中,它只是一支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梅。
當年駐軍新野的劉備三次到隆中拜訪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才得見,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繼而圖取中原的戰略構想。
可以說,隆中就是三國文化的源頭。
隆中景點起源於西晉。
明代形成了"隆中十景",即草廬亭、躬耕田、三顧堂、小虹橋、六角井、武侯祠、半月溪、老龍洞、梁父岩、抱膝石。
主峰隆中山海拔306米,隔谷相望的大旗山,一頭高昂,一頭緩緩下垂,型如臥虎;山上茂林修竹,鬱鬱蔥蔥,望之巍然深秀;山下泉水、池塘,山澗小溪流水潺潺。
雪後景更美。
隆中山巒疊翠,溪水潺流,一派田園風光,羅貫中曾這樣描寫到「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
猿鶴相親,松篁交翠」。
明朝吳綬在題三顧堂的詩中說「賢人隱岩穴,帝子再三尋,野處終身志,雄談濟世心。
路回山隱隱,樹鎖晝陰陰,千載稱魚水,高風冠古今。
」 三顧堂體現了人們對劉備禮賢下士精神的讚揚和對諸葛亮聰明才智的崇敬。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寫道:「臣本布衣,躬耕於襄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與古隆中毗鄰的還有一處幽靜之處——廣德寺,也是湖北省佛教歷史上著名的十方叢林。
廣德寺始建於唐代貞觀年間,初名「雲居禪寺」。
明代成化年間因明憲宗御筆親賜「廣德禪林」牌匾,遂改稱「廣德寺」至今。
多寶佛塔為寺中最具特色的建築之一,其建於明弘治七年,為磚石仿木結構,通高約17米,由塔座、塔峰兩部分組成。
塔座高7米,成八角形,塔的上下內外共嵌有石雕坐佛45尊,故稱多寶佛塔。
煙雨襄陽——三顧頻煩天下計
對於襄陽的嚮往與期望,由來已久。不止是出於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孔明的崇拜,也是期待對「山水觀形勝,襄陽美會稽」的印證。行走在襄陽的大街小巷,在長滿青苔的方磚之上,厚重的歷史元素撲面而來。這...
去尋找三顧草廬,隆中對的記憶
古隆中風景區位於襄陽市襄州區和襄城區、南漳、谷城交界處,距襄陽市13公里,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從火車站廣場有公交班車,1元直達景區。古隆中是三國時期的諸葛亮青年時代躬耕隱居地,歷史上著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