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將要滅亡,是誰力挽狂瀾,救他於水深火熱之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看到標題,大家首先猜到的人肯定是諸葛亮。

因為諸葛亮出山以前,劉備疲於奔命,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

天天打仗,天天敗仗。

自從諸葛亮出山以後,曹操一直追著劉備從新野到博望再到夏口。

雖然諸葛亮幫著劉備放了兩把火,火燒新野、火燒博望但這在正史當中是不存在的。

是三國演義中的描述,屬於文學作品。

在夏口,劉備遭遇了自己人生中最大危機,已經退守江邊,北臨曹操大軍。

曹操一心想幹掉劉備,心氣很高。

而對於劉備而言,這時候處了聯合孫權,別無出路。

諸葛亮這個時候主動出使吳國,力爭能夠聯合孫吳來抗擊曹操。

諸葛亮到了東吳後,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揚長避短、只講利不講害。

說動了孫權,使得孫權下定決心聯劉抗曹。

但是東吳的籌碼很多,選擇的餘地也多,可以投遞曹操、可以聯合劉備抗曹,也可以自己抗曹、甚至可以保持中立,作壁上觀。

當時孫權還是選擇聯劉抗曹。

後來人都以為是諸葛亮說動了孫權,讓其下的決心。

其實說的動孫權的是另有人在:魯肅。

因為在諸葛亮來東吳做說客的時候,孫權就收到了一封曹操給的親筆信,信的內容就是咋唬,說我有四十萬大軍將要打劉備,你可以選擇投降,也可以選擇中立,但是不能去聯合劉備跟我做敵人之類的。

但是這份信的反響很大,東吳的大臣都主張投降,因為40萬大軍,東吳根本抵擋不住,東吳人馬不到5萬。

諸葛亮勸說孫權的時候只說了聯合劉備的利在哪裡?害處隻字不提。

這也是一種策略。

那又那些利呢?1、孫劉聯合抗曹。

勝算比較大;2、是劉備還有些威望,還有兩員大將,聯合可以度過難關。

3、是可以成全孫權的帝王夢。

但是弊端在那裡呢?諸葛亮也沒有將,孫權也沒有問。

充分說明了,孫權對弊的把握心裡有底。

而說弊的人是誰 呢?就是魯肅。

魯肅是主戰的,他只講了一句。

投降了,我還是可以做個官,對我的影響不大。

而孫權你呢?不再是一國之主,將來有不可能稱帝的。

這樣的一句話說到孫權的心裡了,孫權自江東起事,有雄心壯志。

就想的一天能夠稱王稱霸。

投降就意味著理想破滅,不投降還有一線希望。

剩下的這一線希望中,聯合劉備抗曹是把握最大的。

所以他選擇後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深度揭秘火燒博望坡細節 三國迷們不可錯過

火燒博望坡,是三國演義中的經典場景。很多電視劇和連環畫都十分著重火燒博望坡這一場故事。火燒博望坡,有人說是諸葛亮初出茅廬的第一個計謀。關於火燒博望波這一計謀有多妙?一起往下看。大家就知道了。

三國里那些你不知道的事(第二集)

一:先講講周瑜 周瑜是器量狹窄的,所以他每次都要與諸葛亮鬥氣;偏偏他的智慧又不如諸葛亮,所以他的各種計策都被諸葛亮看穿,最後「賠了夫人又折兵」,被諸葛亮活活氣死。實際情況是,周瑜出身官宦之家,儀...

東吳建國路:東吳戰略猜想

對劉政策,周瑜主張吞劉自大,孫權(魯肅)主張聯劉抗曹,這兩個方針對東吳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用周瑜的話說,劉備「必非久屈為人用者」,如果「猥割土地以資業之,聚此三人(劉關張),俱在疆埸,恐蛟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