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群雄之中,袁術也許是最差的一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時期,群星薈萃,各種風流人物粉墨登場,展示了一幅千姿百態的人物畫卷。

在這眾多的人物之中,有一個人的沉浮興亡頗為耐人尋味,給後世者諸多警示,這個人就是早期不可一世的群雄之——袁術。

袁術(?—199年),字公路,汝南汝陽(今河南周口西南)人。

袁術出身豪門,家世顯赫。

可以說,古往今來,像袁家這樣的望族簡直是鳳毛麟角。

古龍筆下的小李飛刀李尋歡,人稱「一門七進士,兩朝三探花」,清代海寧查家也有「一門七進士,叔侄兩翰林」之說,清末常熟翁氏號稱「狀元門第,帝師世家」,不難想見,像這樣的家世,說起來是何等的氣派和榮耀,但跟袁家比起來,就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了。

一提到老袁家,有個很流行的說法叫做「四世三公」,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因為袁術的高祖父袁安是東漢的司徒,袁安的第二個兒子袁敞做過司空,袁安的大兒子袁京雖然只做到蜀郡太守,但袁京的兒子,也就是袁安的孫子袁湯卻官至太尉,並且袁湯的第三子袁逢、第四子袁隗也都位至三公,所以人們說袁家是「自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由是勢傾天下」,意思就是自袁安這一輩下來,連續四代人都位至三公,這就是四世三公之說的由來了。

或許也正是因為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所以袁術和袁紹兩弟兄才會暗生不臣之心。

群雄割據時期,他們兄弟二人一南一北,成為各路諸侯之中實力之最強者。

以他們二人的實力及家族的名望,照道理莫說是復興漢室,就算是兄弟聯手、另起爐灶,統一華夏也不是件很困難的事情,但最後卻都落得個身敗名裂、遺臭萬年的下場。

袁術早期的仕途可謂是一帆風順,仗著家族的背景和當時在朝中擔任司空的父親袁逢,袁術年輕時便舉孝廉為郎,史書上說他「歷職內外」,在很多職位上有過歷練,後來又擔任過折衝校尉、虎賁中郎將等職務。

董卓專權時期,為了拉攏袁術,還特意任命他為後將軍。

袁術的頭腦這時倒是十分清醒,看出了董卓的狼子野心,便和兄弟袁紹一樣,藉機逃出洛陽並迅速組織各大割據勢力聯合討董。

這時的袁術應該說是很有號召力的,他最為成功的一招就是將當時的長沙太守孫堅拉到了自己身邊。

孫堅人稱「江東猛虎」,忠勇善戰,其軍事才能在討董諸侯中算得上是首屈一指,連董卓也要懼他三分。

孫堅自長沙起兵之後,一路北上,還沒跟董卓交戰,就先後殺了荊州刺史王睿和南陽太守張咨,不但幫助袁術穩穩噹噹地占據了荊州最靠北的南陽郡,而且幾乎將身後整個荊州都劃入勢力範圍。

根據《後漢書》記載,南陽有三十七城,五十萬戶,總計超過二百四十萬的人口,不論是農業、手工業還是商業都十分發達,是東漢第一大郡,南陽郡旁邊的汝南也有三十七城,擁有四十萬戶,二百一十萬人口,是規模僅次於南陽的第二大郡。

袁術自己占據著南陽,而汝南恰恰又是袁氏一族的鄉里所在,毫無疑義地成為袁術強有力的後盾。

就在孫堅北上後不久,新任荊州刺史劉表上表天子,讓袁術名正言順地以後將軍的身份領南陽太守,而袁術也趁機上表,讓孫堅做豫州刺史。

於是我們便看到了這樣的情景:家世顯赫的袁術逢此亂世,可謂得天時;喜獲孫堅為前驅,可謂有人和;兼跨荊、豫二州,可謂得地利,此時的袁術,已經大有天下誰與爭鋒之勢了。

正因如此,在其他諸侯戰事不利的情況下,孫堅卻能在袁術的支持之下,逼走董卓,一路殺進洛陽。

但這還不是袁術最為輝煌的時刻,因為很快,袁術勢力集團與袁紹勢力集團間的較量就開始了。

袁紹對董卓是恨之入骨的,也不準備承認由董卓冊立的漢獻帝,於是準備另外立一個皇帝,但袁術隨著自己地盤的擴大,狼子野心逐漸暴露出來,開始做起了皇帝夢,於是找了個藉口拒絕與袁紹合作,哥倆的關係原本就一般,這樣一來,漸漸就有些勢如水火了。

前面已經提到過,袁術堅持讓孫堅做了豫州刺史,但袁紹對這個任命卻不承認,而且還另外任命了一個叫周喁的人來做豫州刺史。

一山不容二虎,衝突是避免不了的,論打仗,周喁當然不是孫堅的對手,屢戰屢敗,被打得灰頭土臉地跑了。

不過袁術的的胃口並不僅僅就是眼前的這塊地盤,就在孫堅跟周喁打得熱火朝天的時候,他又把勢力範圍擴充到了揚州一帶,周喁的哥哥——九江太守周昴,就被袁術敲打了一通,那位周喁打不過孫堅,於是便跑過來幫哥哥跟袁術打仗,結果又是大敗而回。

袁氏兄弟間的這一番較量,袁術大獲全勝。

但袁紹也不是省油的燈,他針對袁術展開了一系列的外交行動,使得袁術成為眾矢之的,加上袁術自身的種種缺陷,一些潛在的危機開始出現。

袁術先後占領了揚州、豫州、司隸和荊州一部,儼然成為南方霸主。

這時的他開始沾沾自喜,不但忘了槍打出頭鳥的道理,還擺出了一副群雄領袖的臭架子,到處煽風點火,製造出各種事端,弄了個損人不利己,不但和堂兄袁紹反目成仇,又同近鄰劉表翻了臉。

筆者認為,樹敵過多過快,是袁術的一大敗筆。

袁術在占據南陽後,身上那種紈絝子弟不學無術、眼高手低的劣根也漸漸顯露,原本富庶的南陽郡根本沒有得到有效管轄。

袁術奢淫肆欲,征斂無度,鬧得民不聊生,百姓怨聲載道。

這樣一來,袁術的那些「看上去挺美」的軍事擴張就大有窮兵黷武的味道了。

史書上說他「舍近交遠」,認為他政治眼光和手段過於拙劣。

對於這個評價,筆者以為有些值得商榷之處。

或許袁術以為自己回到了戰國時期,想來個「遠交近攻」,這樣的想法其實倒也無可厚非,只可惜他內德不修,那外受其辱也就是遲早要發生的事了。

漢獻帝初平三年(192年),這是對袁術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一年。

之前表薦袁術領南陽郡的那位劉表,他對於荊州的混亂狀況是不滿的,於是在蒯良、蒯越兄弟還有蔡瑁等人的支持之下,對荊州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結果是「南據江陵,北守襄陽」,居然在袁術的後方建了個根據地出來。

這當然是袁術所不能容忍的,而袁術解決問題的途徑只有一條,那就是打仗。

如果袁術真的打敗了劉表,那將真是件悲哀的事,不過還好,就算是常勝將軍,也會有吃敗仗的時候——即使是孫武再世的孫堅也不能例外。

這年冬天,孫堅率軍隊包圍了襄陽,戰局對劉表極為不利,但就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孫堅卻在峴山一戰中死於亂箭之下,劉表趁機奮起反擊,幸運地贏得了生死之戰。

孫堅死後,袁術失掉了最有力的武器,沒有了武力的掩飾,他的弱點更是暴露無遺。

結果在劉表、曹操和袁紹三面夾擊之下,袁術一路敗北,被迫跑到了揚州一帶,意圖東山再起。

就在這期間,發生了兩件事,讓袁術仿佛又看到了希望。

一件是因為呂布殺死董卓而導致長安陷入混亂,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把呂布趕出武關,這時袁術還沒有敗走到揚州,但他拒絕接納逃亡出來的呂布,這讓李傕、郭汜等人看到了與袁術結盟的希望。

而事實上,袁術對於關中勢力和漢獻帝的態度,跟袁紹是有明顯不同的,於是李傕以朝廷的名義派了太傅馬日磾前去冊封袁術,拜袁術為左將軍,封陽翟侯,假節。

另一件事就是孫堅的長子孫策的出現,孫策的軍事才幹甚至比孫堅更突出,讓袁術眼前一亮,甚至還說出「使術有子如孫郎,死復何恨」的話來。

可惜袁術為人言而無信,重利寡義,說的是一套,做出來的卻是另一套,令不少曾經投靠他的人失去信心而離去,孫策自然也不例外。

袁術曾經許諾孫策,讓他出任九江太守,但不久又變卦轉而任命丹陽人陳紀為九江太守。

袁術派孫策進攻廬江,又對孫策說:「以前用錯了陳紀,現在如果打敗了陸康,廬江太守一職就非你莫屬了。

」結果當孫策占領廬江以後,袁術卻又派自己的心腹劉勛為廬江太守。

逼得孫策終於無奈離去,之後轉戰江東,奠定了東吳政權。

袁術雖然把揚州治理得一團糟,但他的皇帝夢卻反而愈做愈烈。

為了滿足自己的野心,獲得手下的支持,袁術利用漢獻帝被李、郭劫持之機,召集手下,恬不知恥地提出稱帝的夢想,完全暴露出他亂臣賊子的嘴臉。

據《三國志?袁術傳》記載,袁術當時對手下說「今劉氏微弱,海內鼎沸。

吾家四世公輔,百姓所歸,欲應天順民,於諸君意如何?」

袁術的荒誕提議不但是無人響應,反倒是招來主簿閻象的公開反對:「昔周自后稷至於文王,積德累功,三分天下有其二,猶服事殷。

明公雖奕世克昌,未若有周之盛,漢室雖微,未若殷紂之暴也。

」閻象拿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都沒有稱帝這事來做比較,然後說袁術的實力還沒達到周那麼強盛,而漢室也沒有殷紂王那麼暴虐無德,其實這話說得還是非常客氣的,因為此時的袁術手裡不過區區幾個郡,實力不要說跟周相比,連袁紹、曹操都比不過,居然想著要當皇帝,這種話說出來不是要笑掉大牙嘛。

袁術一看在內部得不到支持,轉而寫信給孫策,想得到他的支持,而此時已是威鎮江東的孫策根本就不吃他這一套,對袁術的野心進行了嚴厲駁斥。

袁術不但不清醒,反而還為此氣得生了一場大病。

為了能當上皇帝,袁術已經到了利令智昏的地步。

當公元196年9月,曹操迎獻帝定都許昌以後,袁術再也忍不住了,他決定孤注一擲,死也要實現自己的皇帝夢。

公元197年2月,袁術不顧手下的反對,在壽春正式登基,當上了皇帝。

袁術改九江為淮南,任用九江太守為淮南尹,設置公卿百官,郊祀天地,做得是像模像樣,可惜袁術根本就沒有看清楚當時的形勢。

此時的袁術已經不復當年的風光了,自己的地盤僅僅只有兩個郡,本錢少得可憐,加上袁術的荒淫奢侈,把富裕的淮南地區糟蹋得殘敗不堪。

公元197年正值大旱,土地顆粒無收,百姓流離失所,甚至出現人吃人的慘況,連袁術手下的士兵都是饑寒交迫,苦不堪言。

而袁術卻仍然花天酒地,在後宮養了數百嬪妃,個個都綾羅綢緞,衣著華麗,整天山珍海味,享受不盡。

結果自然是「資實空盡,不能自立」,不用別人來打,自己都混不下去了,成了歷史上最窮的皇帝。

袁術稱帝,立刻又得罪了其他的割據勢力,遭到曹操、呂布、劉備的圍攻,戰場上損兵折將,僅有的地盤不斷被蠶食。

公元199年,袁術放火燒宮,帶上一大幫隨從想去投靠部下陳簡、雷薄。

陳、雷二人一早就知道這位皇上的德行,唯恐惹禍上身,加以拒絕。

這一下袁術走投無路,只好厚著臉皮派人去求原本已是反目成仇的兄弟袁紹收留。

多虧袁紹心裡還有他這麼一個弟弟,派長子袁譚前往青州迎接。

不料在趕往青州途中,袁術遭到曹操、劉備的截擊。

無奈之下,袁術只好掉頭逃往壽春。

在距離壽春還有八十里的江亭,他終於一病不起,一命嗚呼。

袁術至死都沒弄明白自己失敗的原因。

其實,袁術此人,既無治國安邦之策,又無稱霸天下之才,只是仰仗自己「四世三公」之後便懷問鼎天下之志,實在是自不量力,咎由自取。

曹操曾經感嘆「生子當如孫仲謀」,當我們看到袁術的下場,是否也應該發出這樣的感嘆:「生子莫似袁公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袁術敢稱帝,就是因為這些底牌!

在197年初袁術僣號時,是當時實力最強的軍閥。而袁紹、曹操則各自陷入困境。下圖就可以看出袁術是當時最強勢力,紫色粗線範圍內,為袁術僣號時的極盛勢力範圍。紅色字體為袁術任命的各郡太守,藍色字體的呂...

漢末最強軍閥,袁紹、曹操都要靠邊站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逐鹿中原——袁紹虎踞冀州、曹操雄霸兗州,劉表割據荊州……但漢末最強軍閥卻不是他們,而是雄踞淮南的袁術。袁術是漢末及其重要的軍閥,但受到演義故事的影響,很多人都沒能認...

《小劉說三國》東漢末年僭越稱帝第一人:袁術

眾所周知,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諸侯割據,群雄並起。其中勢力最大的莫過於袁氏兄弟——袁紹袁術,他們兄弟二人一南一北,成為各路諸侯之中實力之最強者。以他們二人的實力及家族的名望,照道理莫說是復興漢室...

孫堅逼死荊州刺史王睿內幕,為何不吞併荊州

荊州本不是孫權的,也不是劉備的,是漢朝的皇帝的。 在東漢末年,靈帝既死,少帝既廢,獻帝初立之時,各州、各郡的長官於袁紹等人的號召之下,紛紛出兵討伐董卓。當時,荊州的刺史是王睿,長沙的太守是孫堅。...

孫堅與劉表衝突,非為傳國玉璽,而是另有隱情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昨天說到孫堅勢力的形成,今天接下來談談孫堅勢力的發展及最終的結局。關東聯軍討董,聲勢浩大,時間長達一年之久。但真正發生的戰鬥並不多。期間最為賣力的只有曹操和孫堅。與...

袁術其實是死於「割韭菜」

三國演義里第一個稱帝的便是袁術,大家公認的袁術失敗的原因就是「太早稱帝」,眾叛親離,最後被四面圍攻。其實,「稱帝」只是表面現象,袁術失敗更深層的原因是「割韭菜」太兇了。 大家都知道,袁術和袁紹是...

討伐董卓的十八路諸侯結局

東漢末年,朝綱腐敗,民不聊生,黃巾起義爆發。漢室威信受挫,權力下放,各地方諸侯自組勢力。河東太守董卓利用漢末戰亂和朝廷勢弱占據京城,廢少帝立漢獻帝並挾持號令,東漢政權從此名存實亡。而且他生性兇...

孫堅:夾縫中奮發生存的英雄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紛起,逐鹿中原。無論是奸詐如董卓袁術,仁德如劉備陶謙,寬宏如袁紹劉表,還是奸雄曹操英傑孫權,那都是盼著裂土分茅,割據一方。而在三國群雄中,有那麼一個另類人物,被後世史家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