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對兄弟是真的好,一步步將多才多藝的孩子王趙光義擺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01

按照史書記載的套路,但凡開國之君出生的時候,總會發生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以證明此人是來解救蒼生的,總之不是一般人。

宋太宗趙光義雖不是開國之君,但他是以兄終弟及的方式繼承兄長趙匡胤的帝位,當然也不是一般人,畢竟一般人辦不成這個事兒。

後晉天福四年十月七日(公元939年11月20日),趙光義生於開封的一個官舍之內,是宋宣祖趙弘殷和杜太后的第三個兒子。

杜太后說自己夢見神仙捧著太陽要授予她,然後就有娠懷孕。

趙光義出生的那天晚上,屋頂冒紅光,像火一樣,街巷充滿異香。

宋太宗趙光義

這個時候中原的統治者是石敬瑭,雖然政權不穩定,皇帝隨時面臨跑路,但也並不妨礙少年趙光義能擁有一個牛逼哄哄的童年。

趙弘殷是官宦世家,父祖幾代人從唐朝起就一直有官職,到了趙弘殷這一代,雖處在亂世,但足以給予趙匡胤和趙光義兄弟幾個比較好的生活條件了。

而趙光義本人自小就與其他孩童不同,他卓爾不群,英氣逼人,有高高的鼻樑,走到哪都是一副莊重威嚴的樣子。

與其他小孩玩遊戲,大家都害怕他並服從他,天生就是當領導的命。

然而當孩子王並不是趙光義同志最拿手的,最可怕的是他竟然天性喜歡學習,領悟力還很高,這要是放現在高考成績一定賊溜。

趙弘殷統兵淮南的時候,攻破城池後也不忘了給兒子帶幾本古書回去。

在父親趙弘殷的勉勵下,趙光義學問精深,能文能武,用多才多藝來形容也不為過。

轉眼間,趙光義二十歲了,這一年是後周顯德六年,父兄也換了老闆,家族事業蒸蒸日上。

終於,搞事情的機會來了。

周世宗柴榮

02

這一年,雄才大略的後周世宗柴榮北伐契丹,勢如破竹,卻不幸染病回京,撒手人寰。

第二年,趙光義參與策劃陳橋兵變,擁立其兄趙匡胤上位。

趙光義的春天來了。

大宋的招牌立起來後,太祖任命趙光義為殿前都虞候,後來又領泰寧軍節度使。

太祖親征討逆,任命趙光義為東京留守。

可見,趙匡胤對這個弟弟是相當信任的,畢竟還是自家人親。

後來李重進叛亂,太祖又親征,趙光義被封為大內都部署,加同平章事、開封府尹,再兼中書令。

太祖親征太原,任命趙光義為東都留守,賜府邸、列儀仗,封為晉王,位列宰相之上。

看到沒有,皇恩浩蕩啊,搞半天太祖的主要工作是出去打群架,同時硬是把趙光義提拔到繼承人的位置上去。

宋太祖和宋太宗(影視)

一切都是那麼順利,兄長三下五除二南平荊湖、南漢,西滅後蜀,再平江南的南唐,只剩下北邊的北漢和契丹了,留給趙光義的是一片大好河山。

可是,二把手坐的畢竟不是頭把交椅,要等多久才能上位呢?

03

這一次,老天同樣不想讓趙光義同志等很久。

宋軍攻破金陵滅亡南唐的那一年,開寶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太祖趙匡胤大病一場,詔兄弟趙光義到宮中飲酒議事。

兄弟倆屏退左右侍從,你一杯我一杯竟忘了時間,至少前半夜趙光義沒有回去。

這個事情《湘山野錄》中有記載,即所謂「斧聲燭影」的離奇故事:

席間有人遙見得燭光下光義時而離席,有遜避之狀,又聽見太祖引柱斧戳地,並大聲說:「好為之」(另有記載說「好做,好做」)。

解釋一下,這段說的是侍從雖然不能進去打擾,但有人從窗外隱約能從燭光里看見趙光義有離席躲避的動作,又聽見斧擊地上的聲音,而且太祖說:「好為之」。

即「好自為之」。

很明顯這哥倆是幹起來了啊。

「斧聲燭影」

更加離奇的是,趙光義回去之後,太祖就駕崩了。

宋皇后讓王繼恩去叫太祖之子秦王趙德芳來。

忽然,王繼恩叫了一聲「晉王來了!」宋皇后見趙光義,大吃一驚!果然,這趙光義的消息真是靈通,來得也及時。

宋皇后對趙光義用近乎乞求的語氣說道:

「吾母子之命,皆托於官家。

趙光義哭著回答道:

「共保富貴,勿憂也!」

晉王趙光義於太祖靈前即位,改元太平興國。

新的時代開始了。

下一個主要的敵人——北漢,是時候要抽空修理修理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小議燭影斧聲 金匱之盟(趙二上位)

宋太祖趙匡胤共有兄弟5人,他本人行2,大哥趙匡濟和小弟趙匡贊都早死,三弟是趙匡義,也就是後來的宋太宗,四弟是趙匡美。趙匡胤稱帝後,為了避諱幾個弟兄紛紛改名,宋太宗的改成了我們熟悉的趙光義,老四趙...

趙匡胤之死與「燭影斧聲」

宋開寶九年(976年)10月,趙匡胤一夜間猝然離世,趙匡胤行伍出身,死時年方五十。趙匡胤身體非常強健,而且正史上並沒有其患病的記錄,因此趙匡胤的死因成為了千古之謎。

斧聲燭影——被歷史掩埋的真相

斧聲燭影,是指由於宋太祖趙匡胤暴斃,宋太宗趙光義莫名即位,世人懷疑趙光義弒兄奪位而形成的一個千古謎案。有關記載以僧文瑩的野史《續湘山野錄》最為著名。

公元976趙氏兄弟的皇權之爭!

人們自古以來就熱衷於追逐權利,而在古代社會,作為權利之最的皇權自然更是引起人們的爭奪!在1000多年前的北宋初期,正上演著皇權的爭奪戰,而戰爭的雙方正是趙匡胤趙光義兩兄弟!

趙光義即位疑雲 趙匡胤是被趙光義害死的嗎

趙光義即位之事頗有疑雲,是為「燭影斧聲」事件,民間也一直傳說趙匡胤是被趙光義害死的。為確保政權的合法性,趙光義拋出其母杜太后遺命之說,即「金匱之盟」。趙光義穩固統治皇位後,繼續國家統一事業,先是...

燭影斧聲什麼意思?燭影斧聲和宋太宗

燭影斧聲,也稱斧聲燭影,是指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趙匡胤大病,召晉王趙光義議事(另有記載說,是召太祖第四子趙德芳進宮商議後事,被晉王知曉後未召進宮),左右不得聞。席間有人遙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