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顧茅廬的前因後果,其中滿含著劉備的血與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袁尚被殺,曹操大致統一了北方,接下來就是南下打荊州,然後就是著名的赤壁之戰,這場戰役的對陣雙方是曹操和孫劉聯軍。

昨天我們寫了孫劉聯軍的孫,著重講述了孫權如何整合內部。

今天開始,我們講孫劉聯軍的劉,著重講述官渡之後和赤壁之前的劉備集團。

這一段其實很不好寫,因為有一位神仙似的人物在這個關鍵節點橫空出世了,他的名字叫諸葛亮。

之所以說這一段不好寫,並不是說劉備不好寫,而是說諸葛亮不好寫。

武侯的光環實在太耀眼,如果要按照唯物史觀的手法來寫,難免會招致諸多罵聲。

但寫三國,卻不能不寫諸葛亮。

今天我先寫諸葛亮出山前的一些關鍵問題和劉備的選擇動機。

如有疑義,歡迎留言探討。

因為三顧茅廬的故事太過深入人心。

所以大家都有一種錯覺:劉備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聽說南陽有一位非常有才華的年青人,名叫諸葛亮。

於是就親自去拜訪這位毫無背景的年青人(他住在草廬之中,躬耕於南陽)。

在一番交談之後,立刻重用了這位年青人。

實際上,諸葛亮的背景非常深厚。

劉備拜訪諸葛亮,是公元207年的事。

我在昨天的文章里寫了一件事:早在公元200年時,諸葛亮的哥哥諸葛謹就已經被孫權破格提拔了。

諸葛亮的岳父叫黃承彥,黃承彥的老婆是蔡諷的大女兒,劉表的老婆是蔡諷的小女兒,黃承彥和劉表是連襟,蔡諷的姐夫則是從前的太尉張溫。

諸葛亮的娘家有多煊赫?看看這種婚姻關係你就明白了。

諸葛亮的大姐夫是蒯祺,蒯祺的哥哥是蒯良和蒯越。

蒯氏家族則是荊州士族的旗幟。

劉表之所以能夠在荊州立足,就是得到了蒯氏和蔡氏的支持。

順便說一句,之前提到的蔡諷,就出身於蔡氏。

蒯氏和蔡氏在荊州有多牛?就算是曹操入主荊州,也必須重用這兩個家族的人。

諸葛亮的二姐夫是龐山民,龐山民的父親是龐德公。

龐德公是什麼人?我稱之為荊州的地下組織部大佬。

他和許劭一樣,都以擅長品評人物而著稱。

諸葛亮和龐統的「臥龍」、「鳳雛」稱號,都是龐德公評定的。

由此可見,龐德公的評語對於荊州當地的青年才俊有多麼重要。

諸葛亮有幾位好朋友:崔州平、徐庶、石韜和孟建。

崔州平的父親叫崔烈,曾經是大漢帝國的太尉。

徐庶、石韜和孟建最後都成為了州郡級的官員。

而這幾位朋友對於諸葛亮一直都佩服得五體投地。

他們曾經坐在一起聊天,諸葛亮說:你們幾個都能做到州郡級。

幾位朋友問諸葛亮,你能做到什麼級別?諸葛亮笑而不語。

而徐庶追隨劉備的時候,更是直接進入了劉備的決策中心。

當徐庶說起諸葛亮的時候,永遠都是一臉敬佩。

讀我文章的各位,請問你們有誰能讓市長級別的人物敬佩呢?

再遠一點的背景我們隨便羅列吧:諸葛亮的爺爺是司隸校尉(省部級官員);諸葛亮的父親當年是郡丞(副市級);諸葛亮的叔叔是郡守(市級)。

看看諸葛亮的哥哥,看看諸葛亮的岳父,看看諸葛亮的姐夫,看看諸葛亮的朋友圈,再看看諸葛亮的長輩。

其中任何一層關係罩在我們普通人的頭上,也夠吹噓一輩子了。

而被五層關係籠罩的諸葛亮,誰敢說他是一個在鄉下種地的小人物?

劉備在南陽一住就是六七年,對於背景如此深厚的諸葛亮,為什麼需要一個偶然的時機才能聽說呢?劉備的信息渠道是不是太爛了?

在我看來,劉備三顧茅廬的背景大致如此:以諸葛亮為核心的一群人不但才華橫溢,而且家境優越,他們希望通過互相造勢的方式組團上位。

而為了讓核心諸葛亮有一個更高的起點,徐庶最先出山,給諸葛亮抬轎子。

當徐庶投奔劉備以後,直接進入了決策中心。

再通過貶低自己抬高諸葛亮的方式,讓劉備對諸葛亮感興趣。

經過徐庶的包裝,劉備就算不相信諸葛亮的才華,也必須認可諸葛亮的地位。

畢竟能夠讓徐庶這樣的人自貶身價,諸葛亮本人的地位是絕對不會低的。

諸葛亮如此出眾,你劉備如果不親自拜訪,那你劉備肯定也就是個浪得虛名的人。

用象棋術語來解釋,徐庶的做法就是「將軍」:我已經將軍了,接下來你作為老帥難道還沒反應?那你的水平也太低了。

劉備此時並沒有什麼雄厚的根基,按理說他不該拒絕諸葛亮這樣家境優越的大才。

可為什麼劉備在南陽一住就是六七年,卻始終也沒有拜訪過諸葛亮,還要徐庶搞出這種興師動眾的玩法?

在我看來,劉備很早就知道了諸葛亮的存在,但他並不想去拜訪諸葛亮。

原因有以下三點:

首先,對於劉備這樣的創業者而言,權力來源於下層,而非上層。

不如諸葛亮的徐庶進入劉備集團,都可以直接進入決策中心。

如果諸葛亮本人親至,二把手的位置就要留給他。

在這種情況下,追隨劉備多年的老部下們難道會沒有想法嗎?

我們看看東吳的情況:當初周瑜進入孫策集團的時候,立刻就與孫堅舊部程普的地位不相上下了。

程普對此相當不服氣,到了赤壁之戰的時候這股矛盾也是險些爆發。

而諸葛亮一旦坐在了關羽和張飛的前面,關羽和張飛難道不會有脾氣?一旦劉備集團內部不穩,劉備還怎麼創業呢?事實也證明這種擔心絕非空穴來風。

當諸葛亮進入劉備集團以後,關羽和張飛一直都是很不服氣的,劉備也經常安撫兩位老部下。

就事論事地說:關羽和張飛的地位都是刀頭舔血換來的,而諸葛亮一加盟就能成為劉備集團的二把手,憑什麼?如果你是關羽或張飛,屍山血海拼殺十幾年,地位卻比不上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你能服氣嗎?想清楚自己的身份,再來回答我這個問題。

其次,對於劉備本人來說,他也未必喜歡那個素未蒙面的諸葛亮。

劉備是從底層一步一個腳印爬上來的。

在黃巾叛亂時,劉備浴血奮戰,才得了一個副縣級職務。

而督郵一見面就說劉備是個兵痞,根本就配不上這個副縣級職務。

劉備的做法是把這個督郵綁起來用鞭子抽,差點沒把這督郵打死。

此時的劉備,心態一定是極不平衡的:那些狗屁官二代什麼事都沒幹,只是因為家境好,一入仕就能成為縣級甚至廳級的官員。

我劉備刀頭舔血地拼殺好幾年,也只能混個副縣級,你這督郵現在跑來跟我說,我不配當這個副縣級的官,這世上還有天理嗎?

當初孔融希望劉備幫忙時,劉備很驚喜地問道:「孔融還知道這世界上有劉備這麼一號人物啊?」這既是驚喜,也是心酸。

劉備眼中高不可攀的孔融,在某些官二代眼裡,或許只是「孔伯父」。

官二代們有很多這樣的「伯父」和「叔叔」,而劉備一個都沒有。

在我看來,諸葛亮這種背景煊赫的官二代,正是劉備所厭惡的人。

後來加入劉備集團的龐統和蔣琬,也都因為這種原因而受到劉備的打壓。

劉備進益州的時候還想打壓許靖,被諸葛亮所勸阻。

曾經也有一些豪門子弟試圖融入劉備集團,比如陳群、陳登和袁渙等人。

但他們最終都放棄了,就是因為他們感受到了劉備在隱約中對他們的排斥,這讓他們心生不滿。

但漢末貴族政治的序幕已經拉開,如果劉備繼續排斥豪門子弟,恐怕很難有所成就。

所以此時的劉備也只能打開大門,歡迎豪門子弟的加入。

人力畢竟難勝天啊!

最後,劉備不願意搭理諸葛亮,也是因為劉備身份尷尬。

劉備在荊州沒有任何根基,就是一支客軍,暫居荊州境內。

如果他跟諸葛亮這些荊州少壯派來往密切,劉表恐怕是不會太高興的。

所以劉備和荊州實力派的接觸從來都是點到為止,避免引起劉表的不滿。

但隨著劉表日漸衰老,劉備也開始試著挑戰劉表的底線了。

安撫了老部下,壓下了心結,蟄伏日久蠢蠢欲動,劉備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開始了與諸葛亮的接觸。

結果如何?我們明天再說。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親自面試未來的老闆

說來神奇,一個男人如果想要成就一番事業就會有極其巨大的恆心和毅力去等待和實現。劉備和諸葛亮都是這樣的人,從劉備三顧茅廬就看得出來。終於等到老闆的諸葛亮小小考驗了劉備一番後親自面試決定出山。劉備三...

劉備為何「三顧茅廬」?

劉備何以三顧茅廬?難道僅因諸葛亮有「逸群之才」嗎?不,「三顧茅廬」的發生,有其具體的歷史背景,只要分析一下當時荊襄地區的各方政治力量,就可看出,先主「三枉駕以見孔明」,真正的目的是為了利用諸葛亮...

惜才? 劉備為何一定要請諸葛亮出山

導讀:三國時期群雄奮起爭霸,都想為自己謀得一處江山。可是單憑自身的實力是不行的,於是人才變成了珍惜之物,因此才有了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可是三國奇才眾多,劉備為何單單看中了諸葛亮,三顧茅廬背後還有...

水鏡先生是誰?水鏡先生司馬徽簡介

司馬徽(?—208年),字德操。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年著名名士,精通經學。有「水鏡」之稱。司馬徽為人清雅,有知人之明,並向劉備推薦諸葛亮、龐統。其才華始終未得施展,一生湮沒不彰。桑下...

「三顧茅廬」背後隱藏的秘密

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說:「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史載,劉備靠討黃巾起事,先後依附公孫瓚、袁紹、陶謙、曹操等,顛沛流離,幾經沉...

三顧茅廬是諸葛亮自編自演的政治秀?

《三國演義》中最詩情畫意、最一波三折的故事,應當算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了。先是徐庶臨去曹營之際的走馬舉薦,接著又有司馬徽的造訪再薦。一個說諸葛亮好比麒麟鸞鳳,有經天緯地之才,若得此人相助,不愁...

60後劉備招聘80後諸葛亮的啟示

作者:曾雙喜(人才管理專家,著有《破譯人才密碼》一書,新書《西遊領導力》即將出版),該文曾於2014年和2016年在網絡上瘋狂轉載,標題為《劉備面試諸葛亮(看完腦洞大開)》

與劉備相應的成語故事的由來,你知道幾個

今天就講講關於劉備的成語故事,你知道多少?【縱虎歸山】意思是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壞人放回老巢,留下禍根。東漢末年劉備處境艱難就去投奔曹操。曹操的謀士程昱知道劉備不是等閒之輩,勸曹操儘早除掉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