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手下五子良將之一,卻因戰敗關羽,投降蜀漢,致使晚節不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五子良將是指三國時期,曹魏勢力的五位將軍,即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左將軍于禁、征西車騎將軍張郃以及右將軍徐晃。

曹操在行軍作戰時,進攻時常常用這五個人為先鋒,撤軍時常用這個五個人斷後。

陳壽在撰寫《三國志》時將這五個人列為一傳,在進行總評時說:「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近現代以來人們開始將其合稱為五子良將。

于禁最早是鮑信的手下,後來曹操接任兗州牧,他作為鮑信舊部屬曹操。

本是鮑信身邊的人,于禁為什麼也會忠心追隨曹操,因為鮑信與曹操就是老相識,于禁信得過鮑信的為人,也就相信曹操其人,並一心追隨。

《于禁傳》「是時,禁與張遼、樂進、張郃、徐晃俱為名將,太祖每征伐,咸遞行為軍鋒,還為後拒;而禁持軍嚴整,得賊財物,無所私入,由是賞賜特重。

由此可知,于禁是個十分謹慎的人,他很遵守法,他立下最嚴格的軍法,就是為了約束戰士的行為,」圍而後降者不赦「嚴守軍規就連他的好朋友昌豨犯法也不能饒恕,這樣于禁在軍中的威望就高了起來,將士很聽他的話。

于禁的毅重是出自於他本人的,也就是說,忠誠是他的性格,就算他的主子不是曹操換做是其他人,他也一樣會這樣毅重。

于禁除了作戰勇猛之外,曹操還欣賞于禁作戰時的沉著、穩重。

《三國志·于禁傳》:」獨勒所將數百人,且戰且引,雖有死傷不相離。

虜追稍緩,禁徐整行隊,鳴鼓而還。

曹操討伐張繡失利的時候,全軍上下一遍混亂。

唯獨于禁率領手下的數百人,臨危不亂,即使是處於劣勢,全軍撤退之時多有傷亡,整支隊伍始終保持沒有潰散。

讓曹操對於禁領兵作戰的能力是大為稱讚。

歷史上最著名的降將遭遇,莫過於東漢三國時期的于禁與龐德了。

在東漢末年的混戰中,曹操集團能夠亂中崛起,很大程度上是曹操善於「招降納叛」,于禁就是戰俘出身的將軍。

他原來是黃巾軍的士卒,193年隨青州黃巾軍投降曹操,得到曹操手下謀臣王朗的欣賞,推薦給曹操,說此人有「大將之才」。

曹操果然信任有加,于禁從此也確實戰功卓著。

然而,219年,蜀漢大將關羽進攻曹操的戰略基地樊城,樊城主帥曹仁派于禁、龐德分別在樊城外圍設防。

關羽利用夏季暴雨機會,掘開漢江大堤壩,「水淹七軍」。

于禁軍營被淹,關羽軍隊乘船猛攻,于禁無法抵擋,只得放下武器投降。

曹操聯絡了孫權襲擊關羽的後路,得以保住樊城。

孫權軍隊殺死關羽,得以全取荊州。

為了與曹操聯合對付劉備的進攻,孫權將于禁等原來曹操的部下都送還給曹操。

不過這批戰俘到達鄴城時,曹操已經去世,曹丕繼位魏王。

曹丕接見於禁,于禁「鬚髮皓白,形容憔悴」,見了曹丕,「泣涕頓首」。

曹丕表面上溫言撫慰,仍然拜于禁為「安遠將軍」,但命令他先去拜謁曹操的陵墓,預先在陵墓的房屋裡畫上了龐德發憤作戰、于禁俯首投降的壁畫。

于禁見了壁畫,羞愧難當,發病而亡。

北宋歷史學家司馬光在《資治通鑑》里評論說:于禁「敗不能死,生降於敵」,回來後曹丕可以把他廢了、可以把他殺了,這樣去侮辱他卻是有失君主的風度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五子良將≠五虎上將

東方剪報:五子良將是指三國時期,曹魏勢力的五位將軍,即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左將軍于禁、征西車騎將軍張郃以及右將軍徐晃。

三國時期魏國的十虎上將是誰

No.1悍將無敵-- 夏侯惇[字 元讓] 《三國志 夏侯惇傳》中記載沛國譙人,夏侯嬰之後也。年十四,就師學。人有辱其師者,惇殺之,由是以烈氣聞。太祖自徐州還,惇從征呂布。為流矢所中,傷左目。復領...

曹魏五子良將(三國志篇)

曹魏五子良將和蜀漢的五虎上將「關張趙馬黃」相比,曹魏的五子良將似乎我們對他們還是比較陌生的,本次報導就向大家介紹曹魏的五位異姓虎將,其實曹魏的五子良將的實力同樣強勁,雖然比不上蜀漢的五虎上將,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