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手下五子良將,勇猛無比且戰功赫赫,卻有一人做錯事晚節不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想必大家都知道,三國時期戰將如雲,他們分別屬於不同陣營,曹操手下戰將最多,其中以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左將軍于禁、征西車騎將軍張郃以及後將軍徐晃最佳。

曹操在行軍作戰時,進攻時常常用這五個人為先鋒,撤軍時也常用這個五個人斷後,後人稱這五人為「五子良將」。

張遼字文遠,曾從屬丁原、董卓、呂布。

下邳之戰後,歸順曹操。

曾擔任先鋒,於白狼山斬殺烏桓單于蹋頓。

曹操赤壁敗退,任命張遼、李典、樂進等鎮守合肥,成功擊退孫權十萬大軍,他南征北戰,戰功累累,曾創造七千之眾大破十萬大軍的奇蹟,威震逍遙津,讓孫權聞風喪膽。

樂進字文謙,最早跟隨曹操的部將,為人膽識英烈,南征北討,先登陷陣,戰功無數。

從擊袁紹於官渡,奮勇力戰,斬袁紹部將淳于瓊。

之後樂進分別擊黃巾、雍奴、管承,南郡諸郡的山谷蠻夷都前往樂進處投降。

曹操赤壁敗退,樂進和張遼、李典據守合肥,成功擊退孫權十萬大軍。

張郃字儁乂,隨曹操攻烏桓、破馬超、降張魯,屢建戰功。

全軍危急之際,張郃代帥,率部安全撤退。

曹丕稱帝後,張郃奉命跟從曹真擊平安定羌胡,之後隨曹真西拒諸葛亮,在街亭大敗蜀軍,迫其退回漢中。

他是五子良將中,為將最久的一位,歷經曹操、曹丕、曹叡三代君主。

徐晃字公明,本為楊奉帳下騎都尉,楊奉被曹操擊敗後轉投曹操,在曹操手下多立功勳,參與官渡、赤壁、關中征伐、漢中征伐等幾次重大戰役。

樊城之戰中徐晃作為曹仁的援軍擊敗關羽,因於此役中治軍嚴整而被曹操稱讚「有周亞夫之風」。

曹丕稱帝後,徐晃被封為右將軍。

于禁字文則,曾在張繡造反時討伐不守軍紀的青州兵,同時為迎擊敵軍而固守營壘,因此曹操稱讚他可與古代名將相比。

隨同曹操討伐呂布,于禁單獨率兵在城南攻破了呂布兩座營寨。

黃邵等夜襲曹營,于禁率領部下打敗了黃巾軍,斬殺黃邵等,迫使黃巾軍全部投降。

五子良將中前面四位都名垂青史,唯獨于禁在襄樊之戰時被關羽擊敗後被俘投降,歸國後被羞辱至死,可以說是晚節不保啊!關羽率軍進攻樊城,樊城守將曹仁不敵,急忙向曹操告急求援,曹操派大將于禁督七軍救援抵禦關羽軍隊的進攻。

八月恰逢陰雨連綿,漢水暴漲,水深平地五六丈深,于禁等七軍皆被大水淹沒。

于禁被迫向關羽投降,而龐德卻頑強抵抗,被擒後為關羽所殺。

其實襄樊之戰的失敗不能全怪于禁,他也是為保全實力,迫不得已做的決定,大家覺得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五子良將中,是誰最厲害

大家好,小編今天要和大家來討論一個話題,那便是在東漢末年的三國時期,曹魏集團軍裡面赫赫有名的五子良將到底誰是最厲害的,也許大家都只知道五虎上將,但是五子良將在曹魏集團軍裡面,亦是如同蜀漢的五虎...

三國時期魏國的十虎上將是誰

No.1悍將無敵-- 夏侯惇[字 元讓] 《三國志 夏侯惇傳》中記載沛國譙人,夏侯嬰之後也。年十四,就師學。人有辱其師者,惇殺之,由是以烈氣聞。太祖自徐州還,惇從征呂布。為流矢所中,傷左目。復領...

五子良將≠五虎上將

東方剪報:五子良將是指三國時期,曹魏勢力的五位將軍,即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左將軍于禁、征西車騎將軍張郃以及右將軍徐晃。

五子良將誰掌握的兵權最大?

蜀漢有五虎將,對應著曹魏便有了五子良將。其實這並非當時已有的稱呼,而是在《三國志》出現之後,人們進行的總結和演義。陳壽在著史時,將關張馬黃趙並傳,又稱關羽和張飛是「世之虎臣」,於是有了五虎將的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