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嘯龍吟》馬謖失街亭,其實是諸葛亮對不起馬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演義》上說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把第一次北伐失敗主要責任歸在馬謖身上,因為馬謖沒有按照諸葛亮的軍事安排,到達街亭後應依山當道紮營,可是馬謖卻把軍隊駐紮在山上,司馬懿率領10萬大軍圍山,斷了馬謖軍隊的水源,結果馬謖軍隊不戰自亂,遭受慘敗。

戰略要地街亭被魏軍占領,諸葛亮的北伐軍隊喪失前進的據點,若魏軍從背後包抄,蜀軍將全軍覆沒,無奈諸葛亮只能撤回漢中,第一次北伐失敗。

那麼馬謖真如《三國演義》上講的那麼愚蠢?歷史的真相又是什麼呢?我們一起探究下。

馬謖,字幼常,兄弟五人,排行老小,馬謖兄弟五人都很有才華和名望,並稱「馬氏五常」。

馬謖擅長軍事謀略,諸葛亮對他很器重,時常和他談論軍略,有時候一談就從白天談到夜裡。

諸葛亮何等聰慧之人,馬謖沒有兩把驚人的刷子不可能得到諸葛亮的賞識,他的才能不比諸葛亮差,而且有可能還在諸葛亮之上,比如諸葛亮南下攻打孟獲等人,馬謖建議「攻心為上,攻城為下,以心理戰為上,以短兵相接為下」,諸葛亮接受了他的建議。

這種戰略部署非常好,南方地區如果能心悅誠服歸順蜀國,那麼就消除了蜀國的南方之患,同時獲得了孟獲等人軍事和物資的支援,對吳國的進犯也起到了防範作用,為以後集中精力北伐魏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軍事路線圖

公元228年春天,諸葛亮出兵北伐。

這次北伐時機成熟嗎?從時機上講是成熟的,理由如下:

一、蜀國劉備經"夷陵之戰」大敗後病故,蜀國國力大減,諸葛亮用了3年時間平叛南中,穩固了蜀國後方,然後把兵力調到漢中,休戰養兵,等待時機,攻打中原。

二、吳國占領荊州,又打敗劉備,此時魏國視吳國為心中大敵,曹丕率大軍多次攻打吳國,兩軍交戰激烈,無暇顧及蜀國,給蜀國充足的時間發展,恢復軍力。

三、公元226年,魏國國君曹丕病故,曹睿繼位,政局不穩,此時正是蜀國攻打魏國的大好時機。

四、曹睿繼位後,吳國派大軍攻打魏國,兩國各有死傷,為蜀國從中取利提供了良好的戰略局面。

五、魏國新城太守孟達是蜀國舊將,因關羽被殺之事無奈投降曹魏,北伐前,諸葛亮勸降孟達,一起攻打長安。

這五種理由為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提供了良好的局面,那為什麼第一次北伐失敗了呢?

從諸葛亮第一次北伐軍事路線圖可以看出,攻打長安有三條路可以走:第一條近路是從箕谷出發,攻打郿城,然後攻打長安。

第二條長路是走祁山,經天水等地,一直到街亭,才能走出大山攻打長安。

第三條險路就是走子午谷這條小道,突襲長安。

這三條路,諸葛亮選擇用趙雲和鄧芝在箕谷佯裝攻打郿城,自己帶主力大軍出祁山,收復天山、南安、安定三郡。

至於子午谷那條路,絕不能走,一是大部隊行軍困難,二是派小部隊騎兵突襲,就算到了長安,長安城高池厚,一時難以攻下,假如真如魏延所說長安太守夏侯楙會投降,占領長安後,後續部隊跟不上,長安也是守不住的,諸葛亮沒有走這條險路是正確的,突襲等於白送性命,還會打草驚蛇。

這種軍事戰略部署是高明的,可是存在極大危險,諸葛亮善於用謀,聲東擊西,故作疑陣,如果敵人真中計,那麼拿下長安指日可待。

可惜敵人太狡猾了,沒有讓諸葛亮得逞,險些讓蜀軍陷入萬劫不復的局面,我只能說多虧了馬謖,不然漢中之地盡失,蜀國面臨亡國的危險。

為什麼說諸葛亮的軍事部署存在極大危險呢?假如敵人不中計,魏國率領兩路大軍,一路攻打趙雲的佯攻部隊,徹底擊潰趙雲部隊,拿下漢中,一路急速攻打街亭,堵住諸葛亮主力進軍,那麼蜀國軍隊就會陷入前無進軍之路,後無退軍之地的兩難局面,蜀道艱難,沒有糧食補給,將會不戰而亡,蜀國的大門就會徹底被魏國攻破,面臨著亡國的危險。

馬謖不可能沒有意識到這種危險,大多數人認為馬謖是為了獲得軍功才去請戰,我覺得馬謖正是意識到這種危險,才主動要求去守街亭,諸葛亮難道不明白這種危險嗎?他肯定也知道,所以才同意馬謖去街亭,相機行事。

接下來的戰勢對諸葛亮非常不利,先是司馬懿意識到孟達要造反,派兵突襲新城,殺了孟達,讓諸葛亮失去了強有力外援。

曹真率領十萬大軍攻打趙雲的佯攻部隊,趙雲苦戰不敵,燒毀斜谷道,退回漢中。

魏國的安定、天水、南安三郡投降,肯定得知諸葛亮的主力部隊是要經過街亭攻打長安,立刻派名將張郃率領5萬大軍,奔襲街亭,一來占領街亭要地,二要收復安定、天水、南安等失地。

馬謖和張郃兩軍遭遇,幾乎是同時到達街亭,諸葛亮之前讓馬謖依山當道紮營的目的是阻止魏軍通過街亭,馬謖應該知道諸葛亮的意圖,那為什麼沒有當道紮營呢,如果不按諸葛亮的安排去做,將來怪罪下來,馬謖肯定吃不了兜著走,那麼馬謖為什麼沒有執行軍令,冒著殺頭的危險,把部隊拉倒山上呢?

我分析原因有兩種,第一、馬謖到達街亭之後,發現街亭不像之前所想像的那樣易守難攻,當道紮營修建防禦工事,需要很長時間,而且發現張郃的大軍即將到來,當道紮營根本阻止不了敵軍進攻。

第二、他發現敵軍識破了諸葛亮的佯攻之計,此時蜀軍大難臨頭,只有拖住魏軍行軍步伐,才能給蜀軍撤退創造時間。

於是馬謖選擇把部隊轉移到山上,準備與魏軍背水一戰,為蜀軍撤退爭取時間,至於水源問題,這是軍事常識,馬謖何嘗沒有想過,況且王平也勸諫過,可以想像當時馬謖心情多麼複雜,如果換了其他貪生怕死的人,那麼問題很好解決,直接撤退,丟掉街亭,部隊可以安然無恙。

馬謖沒有貪生怕死,採取這種悲烈的方式和魏軍周旋,即便全軍覆沒,也是為了顧全大局,為蜀軍的撤退提供條件。

這裡我要說下諸葛亮,其實諸葛亮可以派兵去解馬謖之圍,可是發現攻打街亭的部隊實在太多,如果派主力去解圍,那麼趙雲那股佯攻部隊就會遭受魏軍更猛烈的攻擊,漢中也有可能失守。

諸葛亮表面說馬謖不聽他的話,內心豈能不知道馬謖是為了創造時間讓蜀軍撤退,只能眼巴巴看著馬謖的部隊在街亭苦戰,沒有派部隊去救援,率全軍退回漢中,保住大本營,馬謖的部隊等不了援軍,基本全軍覆沒,馬謖幾人突圍回到蜀國。

事後,陳壽的《三國志》記載:馬謖的結局並不像《三國演義》說的那樣「諸葛亮揮淚斬馬謖」,而是有三種不同結果,後經人們研究得出結論,馬謖戰敗後被關在牢房裡,諸葛亮下令斬首他,沒有等到斬首那天,馬謖病死在牢里(也有可能是他殺)。

街亭之戰,蜀國敗在諸葛亮太過激進,用計不成,反被計謀所害,魏國反應迅速,曹睿親自坐鎮長安,力克蜀軍。

馬謖在街亭的所作所為對得起天地,更對得起蜀國,也對得起諸葛亮,這個歷史的「大黑鍋」,馬謖背起來實在是太冤枉了,諸葛亮應該對馬謖說聲對不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馬謖失街亭敗給了誰?

諸葛亮平定南中之後,經過兩年準備,公元227年冬天,就帶領大軍駐守漢中。漢中接近魏、蜀的邊界,可以隨時找機會進攻魏國。

論夢三國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兵敗始末!

在夷嶺之戰遭到慘敗之後,經過了六年多苦心準備,蜀國的兵力重新發展為鼎盛,全國兵力達12~13萬之多,而且,由於蜀國天然封閉的地理形勢,其兵力除了成都地區留一些,及監視盟國東吳用去少量兵力外,絕大...

三國:蜀漢五次北伐與諸葛司馬的鬥智

三國時的諸葛亮和司馬懿幾乎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當然絕大多數人都是從《三國演義》中知曉他們二人的,「多智近妖」的孔明和司馬「老烏龜」,但總的來說,還是諸葛亮壓著司馬懿喘不過氣來,就是打了敗仗,也...

由諸葛亮北伐出祁山經過天水所想到的

三國那段歷史,也許因為羅貫中那本《三國演義》而被民間廣為熟知,而祁山也因為《三國演義》中諸葛孔明六出祁山興蜀伐魏而沾上了幾分神秘色彩。作為一個天水人,正好生活在這片三國古戰場之上,就讓我們翻開歷...

閒話街亭之戰,諸葛亮馬謖誰之過?

公元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魏,諸葛亮派馬謖督率軍大軍和張郃在街亮大戰,被張郃打的大敗諸葛亮隨後率軍回到漢中接著斬殺馬謖以謝三軍。整個北伐以馬謖街亭大敗而宣告失敗,那麼馬謖之死到底冤不冤呢?那...

街亭秘史:馬謖絕非紙上談兵

文/靜修公元228年春天,蜀國漢中軍營。「快喚幼常速來見我,我有要事與他相商!」諸葛亮對傳令兵說。「是,丞相,我速去傳達!」傳令兵說完就急沖沖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