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如果晚死二十年,他有沒有機會北定中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有毛僧

諸葛亮從公元227年開始不斷出兵曹魏,一直到死。

諸葛亮死後,蜀漢堅持了二十九年。

前面的十九年基本上是蔣琬、費禕執政。

然而,這十九年基本上是曹魏內部最混亂的時代,汝潁集團與沛國譙集團斗得也最為激烈。

對蜀漢來說,有將近二十年的戰略機遇期。

諸葛亮死的時候,魏延死活不願意退兵,就是因為他心裡清楚,雖然蜀國面積狹小,人口不足,但是曹魏內部混亂的時候,突然襲擊,可以獲得很多明顯的戰略優勢,說不定能占據更多土地,以圖中原。

在諸葛亮的眾多繼承人中,姜維繼承了他在軍事上的果敢,但是姜維一直沒有機會。

等姜維上台的時候,司馬懿已經完全掌控了曹魏的軍政大權。

曹魏政權內部,自官渡之戰之後一直鬥爭不休的汝潁集團與沛國譙集團終於分出了勝負。

對蜀國來說,只能以進攻圖防守,而不可以偏安一隅。

一旦偏安一隅,很容易被曹魏軍事打擊。

蜀漢的滅亡也與最終沒能在軍事上運用好策略而最終被滅。

雖然姜維當政後,也制定了北伐的策略,也準備對外用兵,可是那個時候雙方的力量差距已經拉得很大了。

有很多史學家認為,蜀國的滅亡是姜維掌權後的對外用兵,這種觀點被史學大家呂思勉所駁斥。

呂思勉先生在《三國史話》中認為:

「從魏齊王芳之立,至高貴鄉公的被拭,其間共計二十一年,即系入三國後之第二十一年至第四十一年,正是魏國多事之秋,蜀漢若要北伐,其機會斷在此間,而其機會又是愈早愈妙,因為愈早則魏國的政局愈不安定。

然此中強半的時間。

都在蔣碗、費偉乘政之日,到姜維掌握兵權,已經失之太晚了。

所以把蜀國的滅亡,歸咎到姜維,實在是冤枉的。

倒是蔣瑰、費煒應當負較大的資任。

綜合呂思勉的觀點可看出,如果諸葛亮晚死二十年,或許蜀漢面臨的局面就不同了。

諸葛亮死的時候才53歲。

對一個政治家來說,這是壯年。

如果他晚死二十年,帶領蜀國軍隊繼續攻擊魏國,恰好能趕上曹魏內部混亂的機遇期。

不過,即便如此,他北定中原的可能性不大,畢竟雙方力量對比方面,蜀漢差距比較大。

蜀漢晚期,大致的兵力在十萬人左右,更何況還要守衛各個地方。

而魏國征服蜀國的戰爭大約動用了二十萬人。

一一倍的兵力壓倒式的撲向蜀國,蜀國不可能不滅。

在諸葛亮時代,蜀國北上進攻長安一帶,最終拿下三秦之地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一旦拿下三秦之地,北上結好戎狄,然後東進,還有很大的戰略想像空間。

遺憾的是,歷史不能假設。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蜀國大將姜維北伐的目的是要滅亡魏國嗎

眾所周知,姜維北伐最後的結果是比較失敗的,估計姜維自己也知道自己北伐不會取得什麼成果,至多不過是拖延幾年蜀國的壽命,那麼姜維為什麼還要堅持北伐,以至於他的一生總共北伐多達十餘次,北伐的目的又在哪裡呢?

三國武將20大排名

上回小編和大家已經說了前面的武將。1。呂布2。關羽3。張飛4。趙雲5。典韋6。許褚7。馬超8。黃忠9。顏良10文丑11。龐德12。張遼13孫策14太史慈。下面小編和大家說說最後這幾位勇士。夏侯惇...

蜀國國力最弱,為何卻頻繁出兵北伐

三國時期,魏、蜀、吳時期蜀國是國家實力最弱的國家。但是在蜀國政權40多年間,先後發動十數次北伐戰爭,最終都已失敗告終或無攻而返。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六出祁山」,他的繼承者「姜維九伐中原」。蜀漢國...

蜀漢北伐是對是錯?

我認為諸葛亮北伐就是賭博,北伐的成功率太低,不是有個優秀的軍事指揮能彌補的。魏國拉長戰線都能拖死諸葛亮。不過賭博也要賭,因為不賭就是滅亡。王業不偏安是正確的,因為魏國早晚會把蜀國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