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條件篡權卻沒有篡,這才顯示出諸葛亮比司馬懿人品更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諸葛亮對劉備陣營來說,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雖然在取西川的時候,法正對劉備的貢獻更大一些,一度勢力很大,他自己也很招搖,但諸葛亮的地位仍然是法正沒有辦法取代的。

比如說漢中之戰,劉備出征,法正作為軍師隨行,諸葛亮卻被留下來留守成都。

留守意味著什麼呢?以為主公的絕對信任。

因為,主公在前線作戰,一旦陷入僵局,後方如果不穩定,出現叛亂,或者在敵方的引誘下投降,前方就會突然陷入進退無據的困境。

所以,留下留守的人一般都被主公認為有能力穩定後方,並且不會輕易背叛自己。

一般而言,皇帝出征,就會留下太子監國。

也就是說,皇帝在前線期間,朝廷的日常事務太子都可以自己臨機決斷。

如果太子還年幼,沒有能力,就會選重臣輔佐,或者是皇帝信任的兄弟親王輔佐。

如果皇帝沒有兒子,那麼被選中監國的,往往也就是皇帝認為最有資格在自己出現問題的時候繼位的兄弟子侄。

比如澶淵之盟之前,宋真宗出征的時候,留下的東京留守是他的弟弟雍王元份,但元份忽然暴病,宋真宗就讓隨行的參知政事王旦馬上趕回去,擔任權東京留守。

王旦就問真宗,如果十天之內沒有捷報,怎麼辦?這意思就是說,如果十天之內還沒有捷報,就意味著前線可能出了問題,真宗遇到危險了。

宋真宗沉默了一會兒說,立皇太子。

又比如明英宗親征瓦剌,出征的時候就讓他唯一的弟弟郕王留守。

雖然他這時候已經有兒子了,但年齡還比較小,郕王年長一些。

所以,英宗就讓郕王留守。

英宗在土木堡之變中被俘,郕王先監國,然後就在大臣的擁護下登基為帝,是為景帝。

劉備和諸葛亮的關係更像劉邦和蕭何的關係,劉邦率軍出征,一般留下來主持後方事務的都是蕭何。

蕭何一方面主持後方的日常行政管理事務,一方面在後方組織戰爭資源,輸送到前線,來支持劉邦的戰爭。

劉備也一樣。

劉備出征,諸葛亮留下來主持後方,組織資源,向前線輸送,來支持前方的戰爭。

劉備從荊州出發,奪取益州,諸葛亮留守荊州。

劉備在益州陷入僵局,諸葛亮率軍馳援,關羽又被留下來鎮守荊州。

對劉備來說,在他在荊州站住腳之前,一直四處流浪,吃夠了沒有根據地的苦頭。

而且,在徐州時,他曾遇到過讓張飛留守,結果被呂布偷襲。

讓關羽留守,結果他戰敗後,關羽被騙中計。

所以,在他出征益州的時候,他留下諸葛亮留守。

後來出征漢中,還是諸葛亮留守,興兵伐吳,又是諸葛亮留守。

從這個角度說,諸葛亮在劉備集團的地位是歷史形成的,舉足輕重,是任何人都無法替代的。

所以,雖然劉備臨終時也讓李嚴和諸葛亮一起輔政,但李嚴的地位顯然是在任何意義上都無法與諸葛亮相提並論的。

劉備去世的時候,劉禪十七歲,其實已經可以自己親政了。

但基於劉備對諸葛亮的信任,卻仍然是諸葛亮輔政。

劉禪登基後,諸葛亮也是蜀漢的實際掌權者,事無巨細,都由諸葛亮處置,也就是劉禪後來說的「政由葛氏,祭則寡人」。

蜀漢政權的這個狀態一直持續到諸葛亮去世。

這個時期,諸葛亮在蜀漢的權力之大其實是超狗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懿在曹魏的地位的。

而且,司馬懿在高平陵之變後雖然控制了曹魏中樞,但仍然出現了王凌這樣的元老重臣起兵反對司馬懿的情況,而諸葛亮在蜀漢掌權時,除了李嚴企圖在北伐問題上掣肘外,並沒有遇到嚴重的反對和挑戰,劉禪也始終沒有懷疑過諸葛亮。

東漢不設丞相,董卓專政後才拜相國,享受蕭何的待遇,也就是劍履上殿,封侯,建三代之廟。

董卓死後,曹操迎接漢獻帝到許都後,曹操也只是司空,到消滅袁紹後,才改為丞相。

司馬懿則是在高平陵之變後,才拜相國,劍履上殿,封侯,建三代宗廟。

諸葛亮在劉備當皇帝後就拜諸葛亮,實際上就是由諸葛亮處理日常行政事務。

劉備去世後,劉禪沒有親政,更是大小事情都要由諸葛亮處理,地位尊崇。

但諸葛亮作為丞相與董卓、曹操和司馬懿不同的地方在於,諸葛亮的丞相是劉備所拜,諸葛亮的地位也是在劉備集團發展壯大過程中以他自己的功勞和才能取得的,諸葛亮雖然獨攬大權,但從來沒有人懷疑過諸葛亮有架空皇帝、篡奪皇權的意圖。

而董卓、曹操和司馬懿在當丞相的時候,就是在為了將全部權力集中到自己手中,徹底控制朝廷,也就是篡權。

從這個意義上說,諸葛亮是有篡位的條件但他卻並沒有做,董卓、曹操和司馬懿則是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董卓為了篡權,殺戮大臣,廢立皇帝,曹操則是不斷殺戮和清洗仍然終於漢室的人,加強對漢獻帝的控制,司馬懿更是不惜以戰爭來清除異己。

在對待同僚的態度上,諸葛亮和董卓、曹操、司馬懿也完全相反。

董卓、曹操和司馬懿在用人的時候,首先看的是是否忠於自己,如果忠於王室,即便名望再高,能力再強,也要誅之而後快。

諸葛亮則相反,並不任用私人,他一直在努力挖掘和培養的,也是能夠終於王室,又有才幹的人才。

更重要的是,衡量一個人控制朝廷大權究竟是為公還是為私,最主要的標準當然是,他們死後,由誰來繼承他們的權力。

董卓、曹操和司馬懿在得勢之後,大肆提拔、任用自己的親屬,讓他們擔任重要職位,幫助他們掌控權力。

曹操晚期,確立曹丕的繼承人地位後,就開始讓他擔任五官中郎將,實際上是副丞相。

曹操死後,曹丕就自然而然地繼位了。

司馬懿在高平陵之變前,就開始重點培養自己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

司馬懿死後,司馬師繼位。

司馬師死後,司馬昭又繼位。

而諸葛亮在蜀漢當政時,並沒有任用私人。

諸葛瞻出生前,他過繼了諸葛瑾的兒子諸葛喬,也是讓他先從基礎性的運送糧草的工作開始做起,並沒有直接給予高官顯爵。

諸葛亮死的時候,諸葛瞻才只有八歲。

他十七歲的時候,才由劉禪自己開始提拔。

所以,雖然諸葛亮對蜀漢政權的掌控程度超過司馬懿在高平陵之變後對曹魏政權的掌控程度,但從來沒有人把諸葛亮稱為權臣。

而董卓、曹操和司馬懿在生前就已經被人視為權臣,更不用說後來的歷史評價了。

諸葛亮後來成為人臣楷模,也不僅僅是因為他聰慧過人,或者他的成就,首要的恰恰是因為他的忠誠。

他本人沒有私心,而是完全把劉備的事業當作自己的事業,把完成劉備的志願當成自己畢生的志願,恪盡職守,盡心竭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所以說,考驗一個人的人品,最重要的考驗不是在沒有條件的時候假設他有條件了會不會做某件事,而是在他真正有條件之後,是否會去做。

諸葛亮有條件做權臣,卻選擇了做忠臣,曹操和司馬懿有條件做忠臣,卻寧願選擇做權臣,人品高下,判若霄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劉備沒有讓諸葛亮篡位!

章武二年(222年)冬,猇亭慘敗後沒過多久,62歲的劉備身患重病,隱隱約約感到大限將至,是安排後事的時候知子莫如父,接班人劉禪能力不強,學問不好,劉備是清楚的。再加上劉禪只是個十五六歲的半大小子...

劉禪並非昏君,諸葛亮實為不忠

劉禪又叫阿斗是蜀漢第二位皇帝,在很多人看來阿斗是傻與蠢的代名詞,那麼歷史上的劉禪真的只是個傻瓜,還是個大智若愚之人?事實上歷史上的劉禪大多數時間都只是在裝傻,因為他知道只有這樣他才能活命,從劉...

三國時代最完美的英雄,一定非他莫屬!

三國時代,英雄輩出,燦若明星,交相輝映,曹操、劉備、孫策、周瑜、魯肅、關羽、張飛、趙雲、黃忠等等,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英雄事跡和獨特風采,在三國時代的英雄裡面,誰最完美呢?誰最值得稱讚呢?我覺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