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雜的帥哥:姜維(三國風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小關平,出生於「神奇的交界」雙子巨蟹座,喜愛文學、歷史、動漫和影視,目前從事與謎題、犯罪鬥智鬥勇的刑偵探案工作。
三國風雲、歷史解讀、讀書筆記、短篇小說、動漫札記、電影評論、藝術感悟、哲學思考、金庸研究、星座解謎、生活趣談——創作不懈,驚喜不斷,歡迎讀者訂閱和留言。
————
文/小關平
很多人認為,三國故事自諸葛亮死後就索然無味。
實際上,後諸葛時代也有很多能人,值得讀者去喜愛和研究。
比如魏的鄧艾、鍾會,晉的羊祜、杜預,吳的陸抗,和蜀漢的姜維。
三國後期,能和鄧艾、鍾會、羊祜、杜預、陸抗置於同一檔次的蜀漢名將,只有姜維一人。
羅貫中的筆下,姜伯約相貌英俊、文武兼備、忠義雙全,又是作為正面人物詳寫,能力似乎超過了以上五人,然則在歷史上,這幾人的能力不相上下,論到敗仗,反倒是姜伯約吃的最多。
但我認為,姜維因其獨有的人生經歷和人格魅力,而理應成為六人中的主角,其複雜的性格和因此帶來的結局就像古希臘悲劇一樣讓人喟嘆。
說姜伯約,先從他性格的兩面性說起。
————
△兩面性
一方面,姜維本為魏將,因被諸葛亮折服,感激其知遇之恩,才投奔蜀漢,後來知恩圖報,對蜀漢大計兢兢業業,忠於理想與感情至死未休,十分感人。
可是另一方面他又頑固執著,不善變通,甚至到了剛愎自用的境地。
因其對諸葛亮的盲目崇拜,導致自己不切實際的自信心爆棚,反而把優點轉化為劣勢。
我曾歸納蜀漢四位悲劇人物魏延、馬超、姜維、龐統的負面性格,其中對姜維的評價是:天真、理想主義、固執、重功名、獨斷、輕敵。
我寫人物,喜歡錶現人物與眾不同的個性,這一點學的是施耐庵與金庸,金聖嘆評《水滸傳》:「只是寫人粗鹵處,便有許多寫法。
如魯達粗鹵是性急,史進粗鹵是少年任氣,李逵粗鹵是蠻,武松粗鹵是豪傑不受羈靮,阮小七粗鹵是悲憤無說處,焦挺粗鹵是氣質不好。
」金庸寫張無忌與段譽,同樣是愛心泛濫的多情男子,但兩人各有特色,不能混為一談。
同種類型的人物,即使同樣是自負和天真,不同人物的心理成因也不盡相同。
項羽的自負來源於貴族出身和個人能力,而姜維並非如此,他的出身遠遜同是西涼的馬超,能力也不如一生的敵手鄧艾,究其心理性格上的變化,主要是因為他錯估了諸葛亮的能力,把自己當成「神的傳人」,才會成為眾叛親離的獨行俠。
姜維隱藏在內心深處的陰暗複雜可能連他自己都不知道,這與其單純陽光的表面形成了強烈對比,作家在刻畫人物時,要認真思考這種複雜性格的深度。
————
△說說楊儀
論及對諸葛亮的崇拜,不得不說楊儀。
三國的讀者大多都不喜歡楊儀,認為他心胸狹窄,陰險狠毒,對諸葛亮奉承拍馬、挑撥是非等等……但這些都是先入為主的錯覺,如此評價歷史人物很不公平。
楊儀確實有「性狷狹」的一面,和魏延的矛盾也千真萬確,然而不可因此否定他的才能。
這有點像日本戰國石田三成和福島正則的關係:豐臣秀吉死後,石田和福島分裂成兩派,進而引發了關原之戰,石田三成因為戰敗得到了後人的同情,在文藝作品中呈現出正義的一面。
楊儀因為是獲勝方,反而使人們的天平轉向了魏延。
三國小說和電視劇中,魏延並不是以一個腦後反骨的叛徒形象出現,作者也重點表現出他的才能不被重視、受到擠壓從而孤憤失落的一面。
這種塑造人物的手法全面而高明,如同希臘史詩和莎翁戲劇,表現出魏延複雜的性格和悲劇的命運。
我們在評價和分析楊儀時,也應注意到這一點,至少楊儀對諸葛亮的敬仰和對蜀漢的忠誠絕非虛話。
————
△戚其義的商戰劇
我從小看戚其義的家族商戰劇長大,受其影響比較喜歡看男人之間的愛恨情仇。
比如《天地男兒》中的古天樂、羅嘉良、鄭少秋、張智霖,《天地豪情》中的羅嘉良、黃日華、陳錦鴻、張家輝,《創世紀》中的羅嘉良、古天樂、陳錦鴻、郭晉安……這些劇作著力點是刻畫人物,描寫了大千世界男子間的勾心鬥角,善於探討人性的複雜。
而三國時代恰恰就是計策與陰謀輪番登場的大舞台,英雄們的明爭暗鬥充斥著整個三國歷史,其間不乏刻畫人性深度的東西,也反映了古代人物的智慧。
在我的舊作《三國版「潛行狙擊」——諸葛亮謀殺魏延》一文中,曾簡單提及過演義中的姜維,我稱其「是諸葛亮最信任的人,可惜太過年輕、資歷尚淺,諸葛亮不敢將一切權力交給伯約。
演義中也是個缺乏個性的提線玩偶,完全聽諸葛亮的話,在整個明爭暗鬥中只起到故事講述者的作用。
」在諸葛亮死之前,涉世未深的姜維確實沒有主動參與蜀漢政局的內亂,那時楊儀、魏延爭權,他只是陪著諸葛武侯一起煩惱罷了。
魏楊之爭牽涉的人很多,就連持重的蔣琬、費禕、董允也沒逃脫干係,更別說最後獲利的王平、馬岱了,姜維因為資歷較淺反而沒有捲入政治鬥爭。
實際上他也不算是諸葛亮的第一接班人,至少排在馬謖(已死)、魏延、楊儀、蔣琬、費禕五人之後,地位非常尷尬,雖是孔明的授業弟子,卻因資歷尚淺不足立威,展現出了小心謹慎的複雜心理。
————
△與姜維有關的三組人物
1諸葛亮
諸葛亮是影響姜維人生和命運最重要的人,姜維甚至可以看作是諸葛亮生命的延續。
27歲,與諸葛亮相遇,那一年姜維開始其在蜀漢的軍事生涯,而27歲也恰是諸葛亮被劉備請出山的年齡。
從此,姜維沿著諸葛亮預定的軌跡永遠無悔地走下去,直到55歲自刎而死,只比諸葛亮多活了一歲。
2鄧艾、鍾會
這兩個是要了姜維命的人,雖然之前的郭淮、陳泰也都是魏國名將,且能力都不在姜維之下,然則真正影響姜維命運結局的,僅此「二士」(鄧士載、鍾士季)而已。
這三人的愛恨情仇非常精彩。
鄧艾、姜維是徹底敵對的冤家,二人在戰場上常年交手,卻毫無互相敬佩、憐惜之意,都是心高氣傲,認為自己天下無敵。
他們缺少諸葛亮和司馬懿謙虛謹慎、互相敬佩的大家風範。
姜維當年聽夏侯霸介紹魏國新秀鄧艾、鍾會時,對此二人不屑一顧,最後卻輸在了他倆手上。
鄧艾也是個頑固的將軍,對姜維恨得咬牙切齒,最後姜維在鍾會的幫助下見到被俘的鄧艾時,他對鄧艾也充滿了輕蔑和侮辱,這在諸葛、司馬身上沒有出現過,曹操對待關羽、沮授、陳宮等人更不會如此。
這就是詩人政治家與普通武將的區別。
姜維雖然是個永不言敗的勇士,但從英雄豪情的大格局上來說,他還遠遠不夠。
再說鍾會和姜維。
鍾會被姜維的俊朗風度所折服,對其恭恭敬敬,姜維腹中暗生復國大計,表面上卻和鍾會稱兄道弟,假意示好。
但實際上他與鍾會的矛盾沒有那麼大,鍾會主要活躍於對吳作戰和內部平叛的戰役中,而且不是滅蜀的關鍵人物,所以姜維把鍾會當成戰友和利用的對象,真正的敵人是鄧艾和背後的司馬氏。
姜維當年問夏侯霸魏國有哪些人才時,夏侯霸說:「魏國新有二人,正在妙齡之際,若使領兵馬,實吳、蜀之大患也。
」接著介紹了鍾會、鄧艾的能力,並言「此二人深可畏也。
」而姜維卻大笑說:「量此孺子,何足道哉!」。
夏侯霸說二人正值妙齡,意為他們都在建功立業的年紀,而非說他們都很年輕,而姜維沒有調查,就主觀地認為鄧艾、鍾會都是黃口孺子,後來在一次遭遇戰中,他把鄧艾之子鄧忠當成鄧艾,鬧了不少笑話。
這也可以看出姜維的邏輯思維實際上是經常受到局限的,右腦優於左腦,過於自信,固執,輕浮,缺少思想深度。
這從姜維之後急功近利的表現(疑似派人刺殺上司費禕)和九伐中原的窮兵黷武中也可看出。
3廖化、張翼、夏侯霸
雖然前期和王平、馬岱、魏延等人都有過合作,但姜維真正的左右手是張翼和廖化。
他們都是蜀漢老將,從昭烈建國一直持續到蜀漢覆滅,而姜維北伐中原的主要助手就是此二人。
然而這兩位不光是普通的勇將,他們經過參加諸葛亮的南征北戰,積累了很多實戰經驗和一定的謀略。
後期投降的夏侯霸,熟悉魏國的地理環境和內部關係,從而成為姜維的軍師。
在是否北伐的戰略方針上,姜維和剛直氣烈的張翼產生分歧,在朝堂上各執一詞,造成蜀漢內部矛盾。
張翼雖顧全大局隨維出征,但將帥失和肯定會影響戰局。
廖化在我心中是個性格開朗洒脫之人,他從黃巾後期就開始登上歷史舞台,一直活到蜀漢滅亡,年過八旬,在那個時代是極為罕見的現象,而且他還不是在山林隱居,而是出沒於血與刀的戰場之上,可以說除了運氣好之外,性格與能力也很重要。
戰場上不可能永遠幸運,必須要有強大的作戰能力和自我保護的本事才能活下去,而沒有樂觀豁達的心情,也不可能如此年邁仍上戰場。
我寫小說總是把廖化設定成樂觀洒脫如令狐沖、前田慶次一般的人物,在小說中,這樣的一位福將,和姜維也不可避免地產生了矛盾,受不了姜維而離軍出走,獨自漂泊去了。
但廖化是從關羽時代就忠於蜀漢的人物,在蜀漢最危險的時刻,廖化又像不死鳥一樣復活在西川大地之上,和姜維同生共死,恩怨一笑了之,攜手共度蜀漢的患難。
想到這一幕,心中感動不已。
————
△孤獨的戰鬥
諸葛亮之所以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連年北伐,甚至不惜任何代價,就是因為「隆中對」的戰略計劃無法實施(因荊州失陷),而他認為,蜀國除自己之外,可以統一中原的人才寥寥無幾,他為了劉備的遺願,必須用自己的生命作賭注,爭取最大可能的成功。
其實當時還有一員名將魏延,其軍事能力與魏五子良將不相上下,但諸葛亮與魏延天生就有莫名的宿怨,不願對其重用,直到見到姜伯約後,才覺得找到了可以繼承自己的人才。
緊接著的街亭戰敗,讓諸葛亮幡然醒悟,原來和自己一樣書生出身的馬謖,只會紙上談兵,無法擔任統帥大任,為了加強姜維的實戰經驗,諸葛亮這才著手讓他與王平、馬岱、廖化、張翼等人一樣放在實戰中去鍛鍊。
同時孔明留有後招,把蔣琬、費禕等穩重的文臣也作為繼承人的培養對象,使蜀軍不至於孤注一擲。
《魏略》記載:諸葛亮病,謂延等云:「我之死後,但謹自守,慎勿復來也。
」這是諸葛亮對魏延等人說的,其中最聽話應當是蔣琬、費禕二人,尤其是費禕(有點像蕭何死後的曹參),完全依照諸葛亮的遺囑,謹慎固守,甚至在魏國多次內亂時期,手握兵權的他也沒有趁機北伐,才導致了姜維對他的失望與怨恨,後來甚至安排了一場驚人的謀殺。
要知道,姜維在諸葛亮去世後又經營了將近三十年,在這些歲月里,姜維幾乎沒什麼朋友,他是獨自一個人在支撐著苟延殘喘的北伐。
————
△總結
說到姜維,我們不能只認為他是那個陪伴在諸葛亮身邊的陽光少年,結合各項史料來看,姜維其實是個品格單純卻又富有心機的複雜人物。
他為人簡樸清貧,不求富貴安逸,只希望能夠完成諸葛亮的理想,報答知遇之恩。
其人生目的是要光復漢室,雖然這與他其實毫無關係,他所記得的就是諸葛亮曾給過他的期許和鼓勵,二人之間已有了超越生死的情誼。
這是寫姜維時最應注意的地方。
而他的剛愎自用、天真輕敵、獨斷固執等弱點,也恰好和他的優點一起構成了姜維獨特的個性。
他追求功名、陰養死士、謀殺同僚等事跡,可以說是為達成偉大理想而採用的卑劣手段。
正因為姜維身上存在著種種複雜與矛盾,才使這個人物更加真實生動,其動機、行為、結果的強烈反差也給讀者帶來了無盡的思考。
諸葛亮死後,姜維為何刺殺費禕投降鍾會導致蜀國率先滅亡?
一直以來,人們都普遍認為諸葛亮死後,姜維開始成為諸葛亮的接班人,其實真實的情況不是這樣的,除了諸葛亮為後主劉禪留下幾名能臣之外,在軍事上,諸葛亮也進行了周密的部署。
三國最憋屈的名將,明明打了勝仗,卻不得不降,結果被剖腹分屍
三國時期,著名的武將舉不勝舉,這些猛士中,有人得以善終,例如趙雲;有人戰死沙場,例如孫堅;有人死於宵小之手,例如孫策、張飛等。除了這些人之外,還有一些武將,結局非常憋屈,例如溫侯呂布,遭部下出...
他是三國罕見的英才,仁與智的完美結合,諸葛亮點名要他做接班人
陳老師趣說三國第五十八講,獨家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諸葛亮作為中國智慧人物的代表,我們都不陌生。但是要選出諸葛亮的接班人,大家各說紛紜。自從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後,不僅是魏國和吳國虎視眈眈,就...
被譽為諸葛亮傳人的名將——姜維
姜維(202年-264年),字伯約,天水冀縣(今甘肅甘谷東南)人。三國時蜀漢名將,官至大將軍。少年時和母親住在一起,喜歡儒家大師鄭玄的學說。因為父親姜冏戰死,姜維被郡里任命為中郎。 諸葛亮北伐時...
他本是仁君,為何卻被唾棄了一千多年
說到劉禪,大家可能想到的都是"此間樂,不思蜀也!","扶不起的阿斗"的昏庸形象,但是今天我們要聊一聊正史中的劉禪,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君王?劉禪,蜀漢皇帝劉備的長子(劉備還有兩個孩子,魯王劉永,梁...
蜀漢最終滅亡,姜維是否要背鍋?
公元263年,姜維得到鍾會治兵關中的消息,上表劉禪調遣張翼、廖化駐守險要,但黃皓聽信鬼神之說,告訴劉禪敵人不會來,蜀漢大臣也不知道此事,直到魏軍五路伐蜀,攻入漢中,劉禪才派張翼、廖化等人前去救援...
諸葛亮死後誰接班?諸葛亮遺命中指定繼承人是誰?
諸葛亮死後誰接班?三國時不管文官還是武將,人才最多的就是蜀漢。劉備不僅擁有了關張趙,還有一個天才軍事家諸葛亮,不得不讓人眼紅。而本文要分析的諸葛亮的這些接班人也是個個不凡。
姜維北伐時的「五虎上將」,廖化排名第三,第一立功後銷聲匿跡
熟讀三國歷史,姜維本來是曹魏一員小將,後來投降諸葛亮,成為諸葛亮重點培養的對象。諸葛亮去世後姜維在蜀漢開始嶄露頭角,費禕死後姜維開始獨掌軍權,開始了他的北伐時期。姜維到底北伐了多少次呢? 姜維北...
盤點:那些有趣的三國人物
不管是陳壽的《三國志》,還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都對三國這個特定的歷史時期進行了非常栩栩如生地刻畫,這些人物,不但躍然紙上,還通過電視、遊戲進入了廣大群眾的視野。下面,我來點評一下三國中自認為...
後諸葛亮時代有多亂?兩人公然火併,兩人質疑國策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請勿轉載)前一段寫了幾篇關於諸葛亮對蜀漢帝國滅亡所應承擔的責任問題,有不少回復在問:諸葛亮死後,蜀漢帝國還維持了二十多年,這責任還應該由諸葛亮來承擔嗎?關於這個問題,有兩個名...
解析姜維與諸葛亮趙雲鄧艾魏延之間的關係
公元228年(建興六年),蜀國丞相諸葛亮第一次出兵祁山,蜀國軍隊所到之處,眾多郡縣響應。魏國將領郭淮聽聞後準備東行,回上邽守備。而馬遵等人也跟隨郭淮一起,但是當時他們懷疑姜維有異心,所以並沒有告...
後諸葛時代——繼承者的面壁計劃
對中國歷史的敘述,不外乎以人物為主線的紀傳體和圍繞時間軸展開的編年體。然而這一篇文字若採用紀傳體,則有很多三位主要人物共同經歷的歷史事件不得不重複敘述。若採用編年體,則無法講述人物的早期經歷。...
其膽大如雞卵的姜維,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三國演義》說到,諸葛亮死後,大將軍姜維繼承其北伐遺志,多次率兵攻魏,但終未能改變形勢對比。魏將鄧艾、鍾會分兵攻擊。鄧艾出奇兵偷襲涪城,威脅成都,後主驚惶無措而投降。姜維見大勢已去,設計率部假...
諸葛亮死後發生了什麼?姜維為什麼煽動鍾會自立
曉知識,大世界。三國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三國時期人才輩出,各種傳奇到今天還被人津津樂道,但是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