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歷史走勢的三國的三大戰役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與其他戰爭相比,它的規模要宏大,戰爭要複雜,影響要深遠。

那麼,所有戰爭中可位列三甲的一定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

官渡一戰,北方初定,曹操才有南顧之舉;赤壁一炬,天下三分,三家要爭江漢之地;夷陵一役,益州疲敝,興漢已成黃梁之夢。

從中還可以看出三個戰役的聯繫:

官渡之戰後,曹操勝袁紹,割據北方;劉備倚劉表,暫屯新野;孫權繼孫策,坐領江東。

青梅渚酒論英雄時,曹操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爾!」可見曹操早視劉備為心腹大患。

況且伐劉表、據長江、下東吳都是必然,那麼乘劉備還羽翼未豐,把他也一勺燴了,曹操是非常願意的。

結果「劉琮束手」,劉備撤到夏口,與東吳「共有長江之險」。

孫權當然知道曹操不是來和他「會獵」的,那麼孫劉聯盟的形成就是必然了。

赤壁後,曹操退回北方修整,孫權急於擴大戰果,而不是穩定戰局。

戰略上不算錯,但是小看了劉備集團,劉備乘虛取南郡、襄陽、荊州。

又乘魏吳交兵合肥得零陵等四郡,為取川奠定了基礎。

劉備取川後,對孫權的威脅暴增,對於荊州問題,外交的態度強硬。

此時劉備集團談荊州問題,已經不用畏縮著說「借」。

孫劉聯盟破裂又成了必然。

陸遜和呂蒙的低姿態,蒙住了關羽的眼睛。

接著,白衣渡江,敗走麥城,關公就義…… 荊州和關羽的失去,讓劉備痛徹心肺。

本就貌合神離的孫劉徹徹底底翻臉了。

那麼「夷陵之戰」爆發。

最後蜀漢基本是完敗。

一次戰爭徹底削弱了蜀的國力,之後孔明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均感後力不濟,便是此役留下的後遺症。

三場戰役,都是以發動者失敗而告終。

官渡之戰前,曹操「奉天子衣以令不臣」或「挾天子以令諸侯」,取得了得天獨厚的政治優勢,作為北方最強的勢力,袁紹當然不能坐等曹操壯大,所以發動戰爭。

可見,官渡之戰是因為袁紹要保持優勢。


再說赤壁之戰,曹操已經取得了絕對的強勢,北方的統一,讓曹操野心的膨脹,想要一鼓作氣打垮劉備,蕩平江南,剩下的川、隴就不在話下了。

所以赤壁之戰是曹操要擴大強勢。

而夷陵之戰又是一番光景。

本來據荊襄、跨兩川的劉備又得了漢中,已經是漸入佳境。

剛要宏圖大展,卻被東吳襲取了荊州,僅剩巴蜀四十州,仗險自保還可以,展什麼大志卻不能了,加之關羽被害,所以才起兵伐吳。

那麼劉備的戰爭意圖是要挽回劣勢。

可是發動者卻都在看似優勢中輸了,曹操不復望南,劉備損兵折將,袁紹不但兵敗身亡,自己的家當也幾乎賠的精光。

官渡之戰後,北方取得了統一,並且幾乎再無大的戰爭出現。

赤壁之戰,則徹底的開創出天下三分的局面。

夷陵之戰,徹底將三國的強弱定型。

所謂的《隆中對》成了永遠的夢,只能是「長使英雄淚滿襟」。

三次戰爭,一次次為魏代漢滅蜀,晉取魏吞吳,到最後的三分歸一統奠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在三國歷史上 三大戰役的意義

在三國那段精彩紛呈而又短暫的歷史中,發生過三場具有特殊意義的戰役,按時間順序分別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也叫猇亭之戰。每一場戰役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都是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都是用火攻取勝...

真·三國之「三戰」

漢末,外戚篡權、宦官亂政,終致黃巾之禍。歷史總是相似,想那劉秀原是趁著「赤眉綠林」而起,王朝亦由民間暴動乃覆——「時也,運也,命也。」東漢除去「光武中興」,鮮有作為;其後「三國」,紛亂之餘,卻是...

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居然都是靠它取勝的?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一場戰役往往成為歷史進程的重要節點。比如在戰國時期的長平之戰,徹底奠定了秦國統一天下的基礎。而東晉時期的淝水之戰,幫東晉則趁此北伐,把邊界線推進到了黃河,並且此後數十年間東晉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