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相呂端大事不糊塗 平息宮廷政變確保權力交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1、上世紀70年代,毛澤東再一次召見元帥葉劍英時,口述了一句詩相贈:「諸葛一生惟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
」這裡與千古名相諸葛亮相提並論的「呂端」,便是北宋太宗雍熙年間的宰相、曾任蔡州知州的呂端。
2、為什麼說呂端大事不糊塗呢?這裡有一個典故。
宋太宗至道元年(公元995年),太宗趙光義想啟用呂端為相,代替當朝宰相呂蒙正。
呂蒙正持反對意見。
他說,「呂端為人糊塗,不能為相。
」太宗回答,「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
」
在一次皇宮裡舉辦的宴會上,太宗寫了一首詩《釣魚詩》,稱「欲餌金鉤深未達,石番溪須問釣魚人。
」表示自己一定要立呂端為相的決心。
呂蒙正見事已至此,不得不於幾天後讓出宰相的位置。
呂端擔任宰相後,沒有辜負太宗的厚望。
他為官持重,頗識大體,屢屢在大是大非面前堅持自己的主張,常常讓宋太宗「猶恨任用之晚」。
3、當然,呂蒙正說呂端「為人糊塗」,也不是無中生有的誣陷之詞。
呂端在很多小事上,的確表現得很「糊塗」。
宋太宗雍熙元年(公元984年),呂端在魏王趙廷美手下為官。
當時,王府親吏喬璉找到呂端,希望能利用關係幫助他們私販竹木,為王府謀取暴利。
呂端與魏王關係向來不錯,又在他手下做官。
礙於面子就答應了,給這些私自販賣竹木的人開了一次綠燈。
按當時的大宋律,私販竹木為嚴重違法行為。
沒過多久,此事就東窗事發。
牽涉到的十幾個達官顯貴都受到了處罰。
呂端只是給有關部門打了個招呼,本身沒有利益在裡面。
饒是如此,他依然受到了懲處,被貶到商州做商州司戶參軍。
4、「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
」呂端因一時糊塗犯了錯誤被貶官,卻並不一定就是壞事。
太平興國七年(公元982年)3月,魏王趙廷美涉嫌謀劃篡奪皇位,被趙光義罷免了開封府尹職務,謫任西京留守。
4月,群臣上奏趙廷美「顧望咒詛,大逆不道,宜行誅滅,以正刑章」。
趙光義乃削去趙廷美的官職,遷至房州。
他的王府親吏被全部處斬,並籍沒家產。
開封府屬官也被悉數罷免,貶斥遠方。
唯獨呂端因為此前已被貶到商州,躲過了一劫。
5、做了宰相之後的呂端,堪稱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傾一時。
不過,呂端並不一幅睥睨眾生的樣子,而是繼續保持謙虛、謹慎的作風。
當時在朝廷中,除了呂端,另外還有一名大臣,參知政事(副宰相)寇準,其聲望不在呂端之下,且也具備了做宰相的實力和資格。
呂端擔任宰相後,擔心寇準心中不服,就請太宗下詔,請寇準到政事堂議事。
也就是說,雖然寇準不是宰相,但是給他宰相的政治待遇。
太宗同意了。
這件事讓呂端在朝中的威信更高了。
他也獲得了太宗的信賴。
一次,太宗親自下詔:「自今中書事必經呂端詳酌,乃得聞奏。
」看起來是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卻很不得了。
這就意味著,朝廷中的大大小小事情,都必須由呂端把守第一道關。
他說了算。
6、有一年,太宗將樞密使李惟清調任御史中丞。
這是一次很平常的平調,因為樞密使和御史中丞的級別是一樣的,都是正部級。
不過,由於樞密使是掌管全國軍事,而御史中丞是監察百官,前者顯得更為重要。
李惟清心中不平,以為是宰相呂端在暗中搞鬼,就趁呂端一次有病請假在家休息,上朝告了呂端一狀。
此事傳到呂端那裡。
呂端不以為然。
他既沒有找機會向太宗表白,也沒有找李惟清算帳,而是淡淡地說:「我一輩子行得正、坐得直,沒有做什麼對不起人的事,又怕什麼風言風語呢?」
7、按《宋史》等記載,宋代宰相等高官的俸祿是相當優厚的,至今很多人猶稱羨不已。
從歷史記錄看,呂端俸祿雖多,卻沒有存下多少家底。
呂端的俸祿去了哪裡?
前朝宰相馮道是呂端的老鄉,關係一向較好。
馮道為官清廉節儉,其死後家道中落,兒子馮正因病癱臥在床,喪失了生活能力。
呂端便每月將自己的俸銀分一部分給他。
呂端還有一個同鄉叫趙玉,對呂家有恩。
趙玉的後代落難,呂端將其視如己子,撫養他長大成人,還推薦他做官。
由於呂端「輕財好施」(《宋史》語),常常是薪奉剛發下來,轉眼便口袋空空了。
這樣,呂端去世後,他兩個兒子居然連結婚的錢都沒有,不得不將房產抵押給別人。
宋真宗知道後,大為感動,從皇宮的開支中拿出500萬錢贖回房產,又賞賜不少金銀和絲綢,總算替呂家還清了債務。
8、真正考驗呂端「大事不糊塗」的,是宋太宗的權力交替。
眾所周知,宋太宗的皇位來得有些蹊蹺——他是以弟弟的身份,從哥哥趙匡胤手中獲得權力。
期間發生的「燭影斧聲」,更是一樁千古疑案。
因此,太宗臨死,一場詭譎的宮廷政變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劃之中。
宦官王繼恩暗中勾結皇后以及參知政事李昌齡、殿前都指揮使李繼勛、知制誥胡旦等人,意圖擁立楚王趙元佐(太宗的長子)為君。
對於王繼恩等人的密謀,呂端已經有所耳聞。
太宗病危之際,呂端每天帶著太子趙恆到太宗榻前請安,探望病情。
太宗一死,皇后馬上派王繼恩召見呂端,計劃逼他同意立楚王為君。
當王繼恩來宣呂端進宮時,他當機立斷,將王繼恩鎖在自家的書房裡,才入宮晉見皇后。
皇后向他提出改立楚王為君的問題,呂端不客氣地說:「先帝在的時候已經明確了太子,我們怎麼能不聽他的話呢?」皇后無話可說,王繼恩又不在場,一時沒了主意。
呂端見此,馬上率領大臣擁立太子趙恆為君。
這就是北宋的第三位皇帝——宋真宗。
宋真宗登基後,坐在大殿的垂簾後面接受大臣朝拜。
呂端再次表現出謹慎的風格。
他擔心裏面有詐,讓人把捲簾打開,自己走上前去,確認坐在後面的是趙恆本人無誤後,他才走下台階,率領群臣拜見皇帝。
隨後,呂端將王繼恩等人貶謫到外地,徹底平息了這場宮廷政變,確保了北宋王朝最高權力的順利交接。
宋太宗(趙光義)和他的宰相們
宋太宗在位二十二年,共用過九人為相,他們是薛居正、沈倫、盧多遜、趙普、宋琪、李昉、呂蒙正、張齊賢和呂端,其中趙普、李昉和呂蒙正兩次任相。薛居正與沈倫是太祖朝的舊相,太宗前期忙於鞏固帝位,留用他...
宋真宗即位,宰相呂端遲遲不肯跪拜,彰顯「大事不糊塗」
北宋至道三年 (997年)三月,宋太宗趙光義駕崩,繼位者應當是兩年前被冊立為太子的皇三子趙恆。即位儀式在寢宮福寧殿中進行,群臣們齊集在大殿下,等待參拜新君。然而,高高的台階之上,一幕珠簾把御座上...
大臣:您不能讓他做宰相,他糊塗!皇帝: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
大家都知道,毛 主席曾經評價葉帥「呂端大事不糊塗」,這是經過多年革命鬥爭對葉帥的高度評價,那呂端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呂端是宋代初期的宰相,他不計名利地位,遇事顧全大局,深受宋太宗的賞識和信任...
宋朝一位侍衛出身的宰相,阻止了再一次「燭影斧聲」
說起燭影斧聲,大家也都比較了解:宋太祖的兒子都已經成人,宋太祖暴卒,當時的皇后派太監王繼恩去召趙德芳進宮繼承大統,沒想到王繼恩召來的是趙光義,就這樣趙光義當上了皇帝,也就是宋太宗。
宋真宗差點失去皇位 多虧呂端機智平息政變
宋真宗差點失去皇位 多虧呂端機智平息政變宋真宗趙恆,原名德昌,後改名元侃,被冊封為太子後又改名為趙恆。他本是宋太宗趙光義第三個兒子,即使是被冊封為太子之後,也差一點沒能繼承皇位,一場未遂的政變後...
呂端糊塗?錯!他只是在裝糊塗
今天呢,小編想給大家說的是呂端這個人物。他本就是官臣出生,從小就很聰明,他這一生還輔佐了兩個皇帝,干出了不少業績。呂端老成穩重,辦事幹練,為宋太宗所信任。當時,朝中還有一位名臣寇準,才華橫溢,...
如果沒有此人,宋朝第三任皇帝可能是個瘋子!
之前文章中,國史君(國史通論)講到,宋太宗趙光義是一個不幸的父親,他好不容易當上皇帝,除掉了弟弟趙廷美、侄子趙德昭和趙德芳,把皇位限定在自己一家,但是他的兒子卻出了問題:大兒子趙元佐因為叔叔趙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