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雛」之殤:龐統命喪落鳳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演義》中的龐統是一個極具悲劇色彩的人物。

論才氣,與諸葛亮齊名。

論德操,同樣難分伯仲。

為什麼諸葛亮功成名就,澤被四方,留下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千古佳話。

而龐統卻命運多舛,過早隕落,曇花一現般地消失在了歷史的滾滾煙雲中。

我想,單是一句天妒英才恐怕是講不過去的。

龐統有才,世所共知。

當時可與之爭鋒者唯有諸葛亮一人而已。

在兩人尚未出道之時,就已經是聲名遠播了,諸葛亮號「臥龍」,龐統號「鳳雛」。

當年劉備劉皇叔被打得走投無路、寄居荊州的時候,水鏡先生(司馬徽)就曾點撥於他——「臥龍鳳雛,得此一人,可安天下」。

可見,龐統之才絕非浪得虛名。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龐統陷入了如此尷尬的境地,導致出師未捷身先死呢?這還要從其求職的坎坷經歷說起。

雖說龐統與諸葛亮齊名,但很顯然,龐統推銷自己的能力還是有些欠缺的。

換句話說,就是遠不如諸葛亮會做廣告。

想諸葛亮尚在隆中之時,就已經是卯足了勁的要干一番大事業的。

平日裡,總喜歡與春秋時期的名相「管仲、樂毅」相比,並大張旗鼓地進行宣傳。

這種「名人效應」,為諸葛亮順利推銷自己勾勒出了一個非常直觀的形象,讓人未見其人,先聞其名。

後來,聽說劉皇叔要來請自己出山(司馬徽有通風報信的嫌疑),知道出頭的日子就要到了。

換成一般人,可能一高興也就跟著人家走了。

但諸葛亮卻不按常規出牌。

為了做到奇貨可居,先是拿了極度饑渴的劉皇叔一把——你來你的,俺就是躲著不見。

後來,直到把劉皇叔的胃口吊足了,才不慌不忙地浮出水面——一個英俊瀟洒的青年才俊出現在了劉備的面前,這讓劉皇叔頓時眼前一亮,還沒顧得上提問,面試就已經通過了(印象分)。

接下來的就是如何表演、走走形式的問題了。

於是,諸葛亮將自己多年來不知背誦了多少遍的腹稿在劉備面前聲情並茂、慷慨激昂地演講了一番,這讓劉皇叔大開眼界,茅塞頓開。

要知道,在此前可是從來都沒人給他如此分析天下形勢的。

世上的事就是這樣的。

越是得不到的就越是倍加珍惜,因為把諸葛亮請出來不容易(三顧茅廬),這就讓我們的劉皇叔更加看重,對諸葛亮那是一個「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

再加上諸葛亮一出山就幫劉備打了幾次大勝仗,儘管仗不是很大,可挨慣了打的劉皇叔哪裡見過這樣的陣勢,自然就像看到了救命草,對諸葛亮更是推崇備至,依賴有加,以至於情不自禁地說出了「我得孔明,如魚得水也!」。

試想,這樣的出場,讓劉備怎麼會不另眼相看呢?

諸葛亮是閃亮登場。

而龐統則不然,名氣雖然也不小,但缺少推銷自己的能力,再加上相貌奇醜。

故而一沒人主動請,二也沒有參與謀劃作戰的機會。

雖然在赤壁大戰前夕偶然獻了一個連環計,但有他不多,無他不少,充其量就是一個幫襯打雜的角色。

仗一打完,人家也就忘記了,戰功還是歸於周郎一人。

到哪裡去混呢?曹操是死敵,孫權又不待見,下一步還能投靠誰呢?要不是諸葛亮幫忙推薦到劉備帳下,龐統自己還真找不到一個吃飯的地方。

或許正是因為如此,才讓龐統孤傲的心理上又多了一些自卑感。

及至輾轉到了劉備帳下,雖說屈居孔明之後做了一名副軍師,卻也算是一步登天了。

以前的懷才不遇,在此時得了極大地滿足與釋放。

對劉備自然是感恩戴德,五體投地,時刻想著要一展身手報知遇之恩,同時也好儘快得到別人的認可,實現自我價值。

但幹著幹著卻發現,劉備對諸葛亮總是言聽計從,自己反而成了隨聲附和的人物,心中滋味可想而知。

更為嚴重的是,劉皇叔每逢與自己商量事情的時候,總會自覺不自覺地說一些「諸葛軍師如何如何」、「諸葛軍師是怎麼交代的」諸如此類的話,這讓我們的龐副軍師受到了很大的刺激,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過的壓力,心中不免酸溜溜的。

這樣下去怎麼能行呢?不成了擺設了嗎!於是在劉備面前更是急於表現,好壓一下諸葛亮的風頭。

也合當龐統有難,命運不濟。

在進軍西川的路上,龐統為表現自己的能力,不顧蜀道艱險的客觀事實,三番五次要求進軍。

遠在荊州的諸葛亮顯然是清醒的,一再提醒劉備要多加謹慎,不可盲動。

這時的龐統心裡又犯了嘀咕:怎麼回事,是不是你孔明怕我取了西川搶了你的功勞,故意扯我的肘啊!於是不顧勸阻,屢屢催促劉備下令前進。

劉備沒辦法,只能是反覆叮囑,讓龐軍師小心行事。

臨行前,龐統戰馬受驚,出於對龐軍師的關心,劉備將自己的坐騎贈給了龐統。

這讓龐統更是感激涕零,建功心切,恨不能一下子取下西川送到劉備手上。

這時的龐統,感情顯然戰勝了理智,只想著如何儘快取了西川,報答劉備的大恩,也好給孔明一個顏色看看。

卻不曾想正是因為求功心切,反中了人家的埋伏,被張任射死在了落鳳坡。

一代將星,從此隕落!

龐統之死,與才氣似乎沒有多大關係,反倒是此人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將自己推上了不歸路。

性格決定命運,有時不無道理。

縱觀二人之成敗,我們不難看出,兩人的行為方式還是有著很大的差別的。

諸葛亮一生謹慎,智慮深遠,且未雨綢繆,重視長遠發展。

無論是帶兵打仗,還是治理內政,從來都是謀求萬全之策,講究萬無一失。

不到萬不得已,從不弄險。

後人有詩為證:「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由此可見一斑。

而龐統則恰恰相反,性格張揚,傲慢自負,且心胸偏狹。

更為嚴重的是意氣用事,尤喜爭一時之短長。

有什麼樣的秉性就會有什麼樣的行為方式,平常人倒也無關大礙,而作為統兵打仗的將軍就不足取了。

這是龐統的致命傷。

回過頭來再看其剛投靠劉備時在耒陽縣令上的所作所為,就不難看出此人的孤傲與清高。

按說初來乍到,給個縣令做做也很不錯了。

但龐統卻不這麼看,因為嫌官小,到了任上百餘日不理政事,終日飲酒。

及至張飛前來詰問的時候,還滿不在乎,振振有詞——「量百里小縣,些小公事,何難決斷?」,嘴上這麼說,心裡卻想給張將軍留一個好印象。

於是喚來公吏,將百餘日所有公文訴詞一併呈上。

不到半日,將百餘日的公務一一剖斷,沒有分毫差錯。

此事,雖然讓龐士元展示了才華,得到了重用,卻也讓其乖張的性格展露無遺。

想(耒陽)百里小縣固然不大,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且正值戰亂時期,一應政務軍務定然不會少,哪是半日之內就能做得好的。

身為一縣之長,不到民眾之中噓寒問暖,勞軍撫民,卻身居縣衙,終日宴飲,偏重詞訟,荒廢政務,豈不就是在玩忽職守!

如此看來,龐統死於落鳳坡,與其說是一種宿命,倒不如說是性格使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性格決定命運:臥龍鳳雛之爭

論才氣,龐統與諸葛亮齊名。論德操,同樣難分伯仲。為什麼諸葛亮功成名就,留下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千古佳話。而龐統卻命運多舛,過早隕落,曇花一現般地消失在了歷史的滾滾煙雲中。單是一句天妒英才恐...

龐統到底哪不如諸葛亮,這方面諸葛亮勝他百倍

低情商真的會死人,看龐統就知道智商跟情商誰更重要?一直以來都是備受爭議的問題。智商高在處理事情方面總能盡善盡美,情商高則在處理事情時事半功倍,所以大多數國人會覺得智商高就能有所建樹,對情商的培養...

「鳳雛」龐統死亡之謎:一山不容二虎

對於「鳳雛」龐統的死,史載「劉備軍進圍雒縣,統率眾攻城,為流矢所中,卒,時年三十六。」 史書的記載可謂簡潔明了,一語中的。但是,龐統的死只是意外中箭這麼簡單嗎? 為您揭秘龐統死亡歷史真相,其實龐...

鳳雛龐統和臥龍諸葛亮究竟誰的智謀更勝一籌?

在《三國演義》中司馬徽老先生早已明言:「臥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眾所周知,臥龍指的就是諸葛亮。那麼,鳳雛是誰?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詳細介紹了鳳雛是誰。鳳雛就是三國謀士龐統。了解龐統簡介得...

鳳雛龐統簡介:三國龐統究竟有多厲害?

鳳雛龐統,三國謀士的一個特例,他出場次數不多,但每次都至關重要,甚至可以說,他才是三國局面徹底形成的推手。投奔劉備僅僅三年,就從耒陽一名小吏成為和諸葛亮地位相等的軍事中郎將,他是怎樣實現的?為何...

三國演義中鳳雛龐統怎麼死的:鳳雛活到了幾歲

在《三國演義》中司馬徽老先生早已明言:「臥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眾所周知,臥龍指的就是諸葛亮。那麼,鳳雛是誰?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詳細介紹了鳳雛是誰。鳳雛就是三國謀士龐統。了解龐統簡介得...

三國英雄嘆之龐士元的落鳳哀鳴

說到龐統龐士元,熟悉三國演義的人會想到兩個詞:一個是與臥龍諸葛亮齊名的鳳雛之名,另外一個,則是龐統隕落之地落鳳坡。雖然說,正史中龐統是在攻城的時候死於流矢,落鳳坡不過是因為他葬在這裡而得名;但是...

鳳雛龐統死於落鳳坡?

龐統(179年-214年),字士元,號鳳雛,漢時荊州襄陽(治今湖北襄陽)人。為三國時期劉備手下的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與劉備一同入川,於劉備與劉璋決裂之際,獻上上中下三條計策,劉備...

《三國演義》中,誰該為龐統之死負責

《三國演義》小說中,劉備與劉璋翻臉,帶領軍隊攻打西川,身為副軍師的龐統帶領魏延從小路進軍,被劉璋大將張任伏擊與落鳳坡,龐統和劉備的的盧寶馬身中數箭而忘。當時有童謠曰:」一鳳並一龍,相將到蜀中。才...

「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沒有下一句

最近看很多人寫三國的司馬徽說的那句話「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還有下句「子初、孝直亡一人則漢室難興」,這完全是寫文章的人為博人眼球,譁眾取寵而已,我也可以加一句關羽張飛亡一人則漢室難興了,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