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談談學習中醫的那些讀書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學習離不開讀書。

關於讀書,實在難以一言蔽之。

今天,來談談學習中醫的那些讀書事。

每年三四月前後,看到準備研究生複試的醫學生們也在忙著應對考試,想到各位最終大都要走上臨床一線,那麼在攻讀學位期間能夠騰出多少精力來好好思考一下、多讀一些中醫經典?畢竟做醫生尤其是搞中醫註定是要多讀書的,學中醫的過程可以說是從前人經驗中汲取養分加上自身的不斷實踐的過程。

不止學生階段,這應該是一個終生的過程。

知道該讀書,但是具體讀什麼,怎麼讀,也是有講究的。


重視經典

王永炎院士曾連續發表醫苑叢談:談治學、談素質、談診療、談境界、談發心等,很有見地,都是王院士醫教研辛勤一生的經驗、體會,這其中也重點談到如何讀書的問題,值得後學跟進效法。

王永炎非常重視中醫經典的研讀和臨床實踐的結合,曾作過多次演講,儘管演講的主題不同,但表達的中心思想卻基本如一。

那就是,無論臨床、教學、還是科研,熟讀經典,勤於臨床是培養高級中醫藥人才的必由之路,是自主創新的先導,是創新人才培養的搖籃,是可持續發展的保障。


學習目錄學、文獻學,打好基礎

中醫經典,浩如煙海,汗牛充棟,學者常有望洋之嘆。

丹波元簡編著的《醫籍考》收錄中國古代醫書2880餘種,薛清錄研究員等主編的《全國中醫圖書聯合目錄》共收錄中醫圖書12124種,郭靄春教授主編的《中國分省醫籍考》共著錄醫籍8000餘種,裘沛然教授主編的《中國醫籍大辭典》共收錄上自先秦,下迄20世紀末的中醫藥書目2萬3000餘種。

如此眾多的書籍,雖盡平生之力,亦難盡其一二。

研究中醫經典,首先應該學習目錄學的有關知識,它是連接文獻系統與讀者之間橋樑的理論基礎和技術手段,能告訴讀者中醫的「家底」有多厚,從經典著作中各取所需。

其次還要學習中醫文獻學知識,如馬繼興先生主編的《中醫文獻學》。

此外,還應當本著「繼承—驗證—質疑—創新」的原則,勤于思考,勇於實踐,敢於質疑,從中悟出中醫學經典中蘊藏的微言大義。

是學好中醫,當好醫生的基礎。


根據專業方向,鎖定精讀書目

所謂精讀書,是指需要字斟句酌、反覆品味的書籍。

古人治學,強調「博學無所弗瞡」,重視選擇精讀書。

孫思邈在「大醫習業」中指出,要想使自己成為一名德才兼備的名醫,必須精讀《素問》、《甲乙經》、《黃帝針經》、《明堂流注》以及張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東陽、張苗、靳邵等人的著作。

此外還要精研《周易》,通讀五經三史以及《莊子》、《老子》。

王旭高在《醫論拾遺·雜說》提出:「看病工夫在讀書,書不在多,如《內經》、仲景《傷寒論》、《金匱玉函》、《本草》、《藥性》、《脈訣》、吳又可《溫疫論》、薛生白《濕熱論》,方解、(《明醫方論》最好,《醫方集解》略選。

)葉天士《溫熱論》(要宜熟讀)。

此數種書,三年可以讀完,再加玩索揣摩,已可日進於高明矣。

他如劉河間、朱丹溪、李東垣、張子和亦有好書,雖不必熟讀,亦須細閱。

《寓意草》亦好書也。

」劉仕廉纂輯的《醫學集成》也推薦了一些精讀書目,較《醫論拾遺》補充了《周易》、《難經》、《脈經》,同時主張先要熟讀儒家經典著作。

以上所列書籍,都應該屬於精讀之書的範疇。

好書要反覆讀直至讀透並能在該書基礎上有所創建,黃凱鈞曾謂:「為醫者根柢,然非經年累月,難以窮其奧旨」。

劉完素從26歲開始研讀《黃帝內經》一生而金元四家之首,葉天士雖經親拜十七師、讀書萬卷,但對家傳的陶節庵《傷寒全生集》居然68歲還在反覆研讀。

至於,讀過《臨證指南醫案》人很多很多,但為什麼只有吳鞠通一個人從中寫出《溫病條辨》。

王孟英讀書亦多但尤其對葉天士經驗與思想的掌握達到爐火純青之境地,可知其讀天士書必然作為床頭書反覆玩味的。

張璐反覆讀書、臨證、揣摩50年、修改十遍方成《張氏醫通》。


結合時代特點,補充精讀書目

古代醫家列出的以上精讀書目具有較強的代表性,真正做到精讀,就能有效提高理論思維能力和臨床診療水平。

當代中醫,還應該與時俱進。

當前中國傳統文化熱潮遍及全球,對於國學基礎不夠紮實的中醫,也應該補上這一課,可考慮研讀《十三經》,其中以清代阮元的《十三經註疏》為首選。

若臨床診務繁忙,難有時間讀「經」,如能兼通文史,確是提高醫生悟性不可或缺的治學門徑。

例如,當今社會結核病死灰復燃,抗結核藥物都不同程度的產生耐藥性,古人對「癆病」的診療經驗,值得我們今天借鑑。

可考慮精讀《理虛元鑒》和《紅爐點雪》。

通過幾年的不斷學習,即可對以上精讀書有較深的理解,對中醫藥學也就會有全新的認識。

此時可以考慮擴大讀書範圍,選擇一些泛讀書來閱讀。


博觀約取,舉一反三

讀書學習的最高境界,是做到由博返約,舉一反三。

研讀中醫經典,也必須經過精讀—泛讀—再精讀—再泛讀的過程。

「再精讀」,就是要「精中選精」,選擇案頭書,手不釋卷,一有空暇,即取出閱讀。

孫思邈「青衿之歲,高尚茲典;白首之年,未嘗釋卷」,講的就是對案頭書的重視、喜愛與研讀。

眾名醫案頭書舉隅

案頭書,顧名思義,就是放在床頭、案邊,或者隨身攜帶,可以隨時取來翻檢閱讀的書籍。

案頭書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專業、主攻方向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閱讀山東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名老中醫之路》可知,大凡中醫名家,無不重視案頭書的研讀;名家的案頭書,可以說是豐富多彩,不一而足。

但是,每一位名家的成功,都是既博覽群書,又重視案頭書的學習,有些人甚至讀案頭書一輩子。

例如,岳美中的案頭書為《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熟讀的標準是「做到不假思索,張口就來」。

金壽山尤喜《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熱論》;姜春華重視《內經》、《傷寒論》,認為其重要性猶如儒家經典的「四書」;李聰甫讀《醫宗必讀》、《士材三書》和《醫門法律》;朱仁康選定《瘍科心得集》等等。


最後的話

今人再沒有葉天士那種博學、多師、勤實踐的機會,也沒有徐大椿那種泛讀萬餘本精讀千餘部的能力,多讀醫書的同時還要學會對古書中的經驗與學術觀點進行客觀評價和吸收的功底。

王孟英、徐大椿都曾批評古代如蘇軾、呂晚村那種搞文學儒學的高手隨便來寫醫書,後者誤人無數。

在讀書過程中,還要謹記袁枚《隨園詩話》謂「雙眼自將秋水洗,一生不受古人欺」,這不僅要後人在讀史中要謹慎之處,讀醫書更要如此。

讀書學習,最終還是要在臨床實踐中去證實去發現,否則,書讀得再多,反而僨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2017年想晉升閱讀達人?你還差六件事的距離!

美妝達人?電玩大人?滑板達人?閱讀達人?新的一年,你期待自己成為哪種達人類型?對於熱愛閱讀的人來說,自然沒什麼比成為「閱讀達人」,更稱得上是完美的新年寄願。閱讀達人,不僅意味著讀書多,更重要的是...

十六位名人讀書法,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毛澤東的讀書法 :「三復四溫」式閱讀和「不動筆墨不讀書」是毛澤東主要讀書方法。他在青年時期就熟讀了《史記》、《漢書》等古籍,並不斷重溫;就是到了晚年,對他喜愛的同一本史書,也是反覆研讀,並有讀過...

自學中醫,你只需做到這幾點

《名老中醫之路》記載了許多讀書原則與方法,「寧澀勿滑」便是其中之一。所謂寧澀勿滑,就是強調讀書宜用心精讀,在細節上下功夫。尤其是經典著作,不僅要讀熟、背熟,還應該精研字詞,弄清含義。1岳美中先生...

細談名人讀書方法(二)

楊振寧的「滲透」讀書法:楊振寧教授認為:既然知識是互相滲透和擴展的,掌握知識的方法也應該與 此相適應。當我們專心學習一門課程或潛心鑽研一個課題時,如果有意識地把智慧的觸角伸向鄰近的知識領域,必然...

書籍泛濫的今天,最有效的3+6讀書法看了才知道

浩如煙海、書籍泛濫的今天,我們怎麼讀書,讀什麼書才能讓我們更大意義上去汲取知識的養分呢?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書讀好,以書為友,多讀書,常讀書,總有好處。這些真理永遠不會被歲月的屐痕所泯滅,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