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大轉折—軍事角度解析關羽北伐始末(1)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爭衡,事態百變;戰火紛揚,波瀾壯闊。

相對於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發生於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的關羽北伐襄樊之戰,是一場著名而又被低估的大型戰役。

說它著名,是因為水淹七軍、白衣渡江、長驅直入、敗走麥城、大意失荊州等一系列耳熟能詳的典故都出自於這場戰役;說它被低估,是因為此戰對於中國歷史走向的巨大影響,幾乎完全掩蓋於一代英雄關羽窮途末路的悲情色彩之中。

由於蜀漢不置史官,很多事跡都已湮沒,只能參考魏吳二國史書的零星記載進行探究,而這兩國大多又都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講話,導致此戰真相被籠罩於重重迷霧之中。

作者搜集閱讀了大量歷史文獻,從軍事角度,研究關羽北伐之戰的起源和經過,分析關羽最終失敗的原因,挖掘此戰對中國歷史走向的深遠影響。

本文中,所有歷史資料均取自於《三國志》、《資治通鑑》、《後漢書》、《華陽國志》、《水經注》等較為可信的歷史典籍,力求為讀者撥開迷霧,還原此戰真實全貌。

(1)天下三分局面的形成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冬,孫劉聯軍在赤壁擊破曹操大軍,終止了曹操勢力向長江以南擴張的趨勢。

赤壁之戰後,曹劉孫三家均致力於擴張己方勢力:曹操揮軍西向,花費數年時間,逐步殲滅馬超、韓遂、張魯等割據軍閥,兼并關中、雍涼、漢中地區,實力進一步增強。

劉備運用政治、軍事、外交等一系列手段,占據了江陵、武陵、桂陽、長沙地區,並於建安二十年和建安二十四年分別奪取了益州和漢中地區。

孫權除獲得江夏之外,還在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時,從劉備手中強行索取長沙、桂陽兩郡。

中國版圖曹劉孫三足鼎立的局面初步形成。

襄樊之戰前三分形勢

(2)荊州問題的由來

荊州即現在的湖南、湖北一帶,其中部是廣袤的江漢平原,地勢開闊,水道縱橫,有灌溉之利和舟楫之便;其北面通往秦嶺、大別山、大巴山包圍形成的南陽盆地,是中原門戶;西北可經陸路入武關抵達關中盆地;其南面是武陵山、南嶺、雲蕭山包圍形成的湘江盆地;其東面可沿長江順流而下,穿過大別山直指江東腹地;其西面有大巴山與武陵山夾江而立,控扼蜀地進出咽喉。

荊州幅員廣闊,土地肥沃,物產豐盛,人口稠密,而且是東進西出、南上北下的樞紐之地,自古有天下腹心之稱。

荊州的戰略地位

荊州原屬劉表管轄,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被曹操吞併。

赤壁之戰後,曹操留曹仁駐守江陵,樂進駐守襄陽。

周瑜又花費了一年時間,攻占江陵,曹仁退守樊城。

而劉備則趁機占據長沙、武陵、零陵、桂陽四郡。

此時,孫權還在淮南一帶與曹軍對峙,無力承受兩線作戰的巨大壓力,就將江陵一帶「借」給劉備,讓劉備在荊州抵抗曹軍。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劉備留關羽鎮守荊州,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人先後入蜀,至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攻占益州。

短短數年之間,劉備實力急劇膨脹,而孫權進攻合肥卻接連失利,心懷不忿。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十月,孫權突然背盟發難,派魯肅、呂蒙率軍三萬突襲長沙、零陵、桂陽三郡。

劉備率五萬大軍進駐公安,並命令關羽率軍三萬進入益陽與魯肅對峙。

此時,曹操已經攻取漢中,並派夏侯淵、張郃、徐晃攻入益州境內,劉備擔心益州有失,被迫與孫權湘水劃界,江夏、長沙、桂陽三郡屬孫權;南郡(江陵、公安)、零陵、桂陽屬劉備。

至此,曹操占據荊州的南陽和襄樊一帶,劉備占據荊州的武陵、零陵及江陵一帶,孫權則占據荊州的江夏、長沙、貴陽三郡。

這樣,在天下整體三分的大勢之下,又在荊州形成了一個小三分的局面。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劉備舉全國之兵,經三年苦戰攻占漢中,並順勢攻取魏興、上庸、新城三郡,達到發展巔峰,呈現咄咄逼人之勢,引起曹操和孫權的同時忌憚,曹孫雙方開始暗中媾和。

另一方面,劉備孫權自湘水劃界之後,雖然在理論上已經沒有領土爭端,但同盟關係已然名存實亡。

至此,建安十三年以來孫劉聯合抗曹的戰略格局即將打破,新一輪的紛爭正在醞釀。

地處天下之腹、三方競逐的荊州,自然就成為矛盾的焦點。

三方勢力在這一地區縱橫激盪,形成了一個利益相爭的巨大漩渦,而處於漩渦中心的,就是劉備手下第一名將——關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吳蜀湘水劃界

湘水劃界,又稱湘水之盟,是三國時期建安二十年(215年),劉備、孫權雙方為解決荊州土地歸屬問題而達成的劃分邊界的協議。協議中重要內容為:劉備和孫權平分荊州,即以湘水為界,分荊州的江夏郡、長沙郡、...

此地被譽為國之巨防,成魏蜀吳爭奪之焦點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獻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在西線曹操平定漢中,在東線張遼威鎮逍遙津,曹操的威勢達到了頂點,然而,在勝利掩蓋下的是暗流洶湧,殺機四伏。這段時間孫權和劉備的實力躥...

夢三國歷史上究竟該派誰來守荊州?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聯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在《隆中對》中,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當時形勢後,又為劉備謀劃了「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

三國的恩恩怨怨:孫權為啥非要找劉備索要荊州

東吳拚命的要劉備歸還荊州,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啊!俗語: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荊州可是東漢末年的大地盤,包括:湖北、湖南全境還有河南、廣東、廣西、貴州的部分。在東漢以長江為界,南陽、南郡、江夏郡在江...

劉備借荊州,實屬千古奇冤!

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意思是說劉備在耍賴,借東西不還。千百年來,人們都錯認為他借的是整個荊州,事實並非如此,實際上,他所借荊州的部分地方,早已經加倍償還給東吳了東漢末年,劉表占據荊州,下轄南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