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昭伐蜀,為什麼統軍主將是謀臣鍾會,而不是名將鄧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熟讀漢末三國史,我們不難發現,自從劉備去世之後,諸葛亮多次揮師北上,主動伐魏,在他之後,姜維也堅持北伐。
雖然大多數情況下,他們都是無功而返,但卻一直是主動出擊的一方。
反觀曹魏,在滅蜀之戰發生前則很少主動招惹蜀漢,畢竟蜀道難不是說說而已,即使蜀漢實力最弱,想要拿下卻不容易,所以他們多年來一直致力於跟東吳較量。
然而就在時人都認為曹魏會先滅東吳的時候,司馬昭卻提出了占領蜀國的計劃,並在大多數朝臣持反對意見的情況下,毅然發動了滅蜀之戰。
這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這與司馬昭當時所處的政治環境有關,公元249年,裝病在家韜光養晦的司馬懿突然發動高平陵之變,誅殺了曹爽,開啟了司馬家族把持朝政的時代。
然而公元251年就爆發了淮南一叛,司馬懿親征平叛之後不久便病逝了。
之後司馬師接過重任,隨即爆發了淮南二叛。
司馬師去世後,司馬昭當權,原本幫助司馬氏平叛多次的諸葛誕卻突然起兵,引發了三國時期規模最大的戰爭,也就是淮南三叛。
司馬昭歷史九個月後終於穩定了局勢,被加封為晉公。
這時司馬昭平叛有功,並不著急發動戰爭,可是一件事情的發生,打亂了他的計劃——傀儡皇帝曹髦不甘被他控制,想要率兵誅殺他,結果被他的部下殺死。
司馬家族經過兩代三人的努力,終於把持了朝政,他也因平叛有功被加封為晉公,原本慢慢積累戰功就能夠像曹操一樣封王,甚至可以學曹丕,逼迫皇帝禪位。
可是此事之後,他大失民心,如果強行上位,則名不正且言不順,所以他選擇了以退為進,辭掉了晉公這一封號。
退容易,再進則很難,他需要等待機會,建立功勳。
此時魏國內部已經相對平定,他想要立戰功,只能拿吳蜀兩國開刀。
當時曹魏與東吳已經暗中較量多年,一直無法拿下,蜀漢又易守難攻,司馬昭也無法決斷到底該先攻哪方。
不過他想瞌睡的時候,有人送來了枕頭,公元262年,蜀漢大將軍姜維再一次北伐,被鄧艾擊敗,回國之後又誅殺宦官不成,只得到沓中屯田避禍。
此時姜維已經相當於蜀國的頂樑柱,他離開朝堂之後,司馬昭知道自己攻打蜀國的機會到來了。
畢竟他此時的目的並非滅蜀,而是在此戰中取得拿得出手的戰績。
可是了解他的人並不多,朝中大多數人都認為先攻蜀漢是不明智的選擇。
司馬昭當然不會把自己的真實想法說出口,他分析了魏蜀兩方的兵力,提出了兵分兩路的想法,並暗示可以輕輕滅掉蜀國,給諸位畫了一張大餅。
另外他為了說服眾人攻蜀,還列舉了不宜先滅孫吳的兩個原因:
一、攻打東吳需製造大量的船隻,此事不但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還需要時間,一時半會根本無法實現。
二、南方過於濕熱,而曹魏的士兵常年生活在北方,不適應當地的氣候,如果貿然攻打,很可能因為出現瘟疫而敗退。
雖然他的理由很充分,但是眾人依舊認為伐蜀不是明智的選擇,連剛剛擊敗姜維不久的鄧艾也持反對意見。
可是別人看不透的東西,鍾會看透了。
鍾會是名將鍾繇之子,他自幼聰慧,又是司馬家族的親信,所以他明白了司馬昭所圖之後,大力支持伐蜀,被司馬昭任命為鎮西將軍,率主力出征,而一直與蜀漢打交道的鄧艾則為征西將軍,統領偏軍與其配合。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發現,司馬昭伐蜀的本心並非一統天下,而且獲取戰功,重獲晉公之位。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弒帝一事,蜀漢可能並不會在此時滅亡。
而鍾會能夠在此戰中擔任主帥,則是因為他是司馬氏親信,深得司馬昭倚重,又大力支持司馬昭的決定。
不過鄧艾通率的偏軍機動性較高,承擔著更重大的責任,或許這一點,也是司馬昭將沒有領兵經驗的鐘會,任命為主將的原因之一。
不過司馬昭雖倚重鍾會,卻也不是完全放心,他在大軍出發之前,又選取了監軍衛灌和護軍對出征之人進行監視,最終在鍾會反叛之時及時阻止了禍亂的發生。
由此可見,司馬昭不愧是能夠笑到最後的人物。
本文所有史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一書,小編保證史料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公元263年魏伐蜀之戰,為何統兵主帥不是大將鄧艾,而是鍾會?
熟讀漢末三國史,我們不難發現,自從劉備去世之後,諸葛亮多次揮師北上,主動伐魏,在他之後,姜維也堅持北伐。雖然大多數情況下,他們都是無功而返,但卻一直是主動出擊的一方。反觀曹魏,在滅蜀之戰發生前...
幫助司馬家族統一三國的五大名將,第一位深得司馬懿父子的信任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曹魏軍政大權從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之後,就開始被司馬氏篡奪,司馬懿病逝之後,司馬師、司馬昭相繼輔政,掌握大權。曹魏的軍政大權,司馬師和司馬昭兄弟的努力下,徹底掌握在司馬兄弟手...
不要被歷史所蒙蔽,三國時期最厲害的謀士不是諸葛亮,而是他
三國魏晉時期,老一輩英雄人物已成追憶,新一代的人才走上前台。司馬師兄弟掌握曹魏的實權,漸成取代之勢,其幕府中人才濟濟,藏龍臥虎。其中最有名,就是《虎嘯龍吟》中司馬懿的學生鍾會。1、少年得志鍾會是...
三國末期,司馬家族是如何一統天下的(含軍事作戰圖)
三國鼎力時代後期,公元249年,司馬懿趁曹爽去高平陵給魏明帝掃墓的機會,發動高平陵事變。消滅曹爽勢力,夷其三族,剪除了曹魏陣營帝王曹芳的巨大羽翼。從此,曹魏政權旁落司馬氏。司馬家族拉開了統一天下...
鄧艾——一個結巴的放牛娃
今天來說鄧艾,字士載,今河南人,而且有個特點,就是說話結巴。一想起鄧艾,我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另兩個人,鍾會和姜維,這三個人在我腦海中是連成一體的,都是屬於三國後期的人物,而且三人之間的故事也非常...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是最後做皇帝的卻不是他,另有其人
人人皆知「司馬昭之心」。但是僅僅以謀反來評價司馬昭似乎有些有失偏頗,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假,但是出現這種情況也是必然,司馬昭其兄司馬師其父司馬懿已經把司馬氏稱帝的路鋪的很明白了,所以,司馬昭...
此人謀略堪比張良,他若不死定能一統三國,司馬氏將慘遭滅族!
說到三國名將,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劉備的五虎上將:關羽、張飛、趙雲。更早之前的便是勇冠三軍的呂布。而他說到三國謀略過人的大家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諸葛亮、周
這才是三國最毒辣的家族,為當皇帝竟把所有的潛在對手都夷族
司馬懿父子奪取曹家政權,同曹操父子最大不同之處,是司馬氏著重於對內誅鋤異己,而對外還無赫赫的功業。他們誅鋤異己,手段也夠慘毒。司馬懿誅曹爽,共誅滅曹爽和曹義、曹訓、何晏、丁謐等八族;跟著嘉平三...
三國時期的鐘會之亂,根本不是為了復興魏國的曹魏政權!
神童鍾會鍾會,字士季,三國時期魏國人,自幼才華橫溢,上至皇帝,下至群臣無不對其讚賞有加。 司馬師評價其為:真正輔佐皇帝的大才,可見對他是相當的器重。下面我們先來看看鐘會是如何被稱為神童的。有一次...
都說他是「叛賊」,其實他是最後一個舉起曹魏旗幟反抗司馬氏的人
司馬氏篡魏,歷經三代。每一代司馬氏的當家領袖,都需面對曹魏王朝軍事政治上的反撲。司馬懿通過高平陵政變,消滅大將軍曹爽勢力。在第一次壽春反抗中,司馬懿降服王凌,逼死楚王曹彪。司馬師繼位後遭遇第二...
自幼才華橫溢,被司馬氏賞識,破蜀國大將鍾會
今天小編跟大家聊聊三國時期,魏國著名將領鍾會,鍾會,字士季。鍾會因為出生於士族,所以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而且不僅他勤奮好學,還聰慧過人,所以鍾會自幼的才名就非常有大。而此時鐘會的父親在當時的朝...
他滅了蜀國,還欲居蜀自立?卻死於部將兵變?夢三國傳奇人物鍾會
鍾會(225年-264年1月),字士季,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東)人。三國時期魏國名將、書法家。太傅鍾繇之幼子,鍾會生於其父鍾繇七十四歲那年,母親張菖蒲是鍾繇的妾。張夫人溫柔嫻淑,又很有才學,因...
一代軍事奇才,立下滅國大功,只因為出身不好被冤殺後也不被平反
鄧艾是三國時的曹魏名將,傑出的軍事家、將領。其人文武全才,深諳兵法,對內政也頗有建樹。他的家族曾經也很壯大,但他這一支卻已經衰落了,雖然受過良好的教育,可鄧艾小時候家窮,還做過放牛娃。
親手終結劉備蜀漢政權的最大功臣,為何結局卻是家破人滅?
公元263年,初冬。陰平的崇山峻岭里,出現了一支疲憊不堪的兵馬。一位老將用毛氈將自己裹了個嚴嚴實實,看了看眼前陡峭向下的斜坡,一咬牙,滾了下去。後面的軍士騷動了一陣,但最終還是學著老將的樣子,或...
三國:滅蜀第一功臣鄧艾,起於司馬懿,卻死於司馬昭
鄧艾(197-264年)是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軍事家、將領,就是他最終帶兵滅掉了蜀國,迫使劉嬋投降,是滅蜀第一功臣,卻被以謀反罪名抓捕,以至於被冤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