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諸葛亮及趙雲阻止劉備伐吳的真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家好,今天繼續為大家扒一扒「夷陵之戰」的前前後後。

上一期我們說到劉備發動伐吳之戰是符合蜀國自身發展的政治需求的,是必要而迫切的。

然而據一些史料記載,諸葛亮趙雲等重臣對於劉備的決定是有異議的,那麼真相究竟如何呢?讓我們一起開始今天的探索吧!

《三國志》中,關於諫阻劉備伐吳的記錄主要有四處,其一見於《法正傳》;其二見於《秦宓傳》;其三見於《黃權傳》;其四見於裴松之引注的《雲別傳》。

涉及的有勸阻之意的四人依次為諸葛亮、秦宓、黃權、趙雲。

因此,我們對這四處記錄依次進行分析。

這一處記錄是後世認為蜀漢內部反對劉備東征的最重要依據。

主流觀點認為:第一,群臣反對討伐東吳;第二,諸葛亮也反對討伐東吳。

然而這種邏輯卻是有問題的。

首先,這一處的記錄主要目的是要凸顯法正在蜀國的地位,在劉備心中的分量。

基於這麼一種目的的記錄,所謂的「群臣多諫」到底覆蓋了多少人就比較值得懷疑了。

通過翻閱《三國志》中的記錄,我們其實已經知道只有秦宓一人明確提出反對。

而《三國志》中,除秦宓、黃權外,沒有記載其他上表或諫言之人,可見上諫之人或是身份輕微,或是所言無稽。

其次,諸葛亮感慨法正之事,並不能作為諸葛亮反對伐吳的理由。

這一點近年來已引起了史學界的重新認識。

主要有兩點理由:一是諸葛亮傳記中無任何反對的諫言記載。

二是重奪荊州符合諸葛亮為劉備設計的戰略路線。

因此既沒有諸葛亮反對的直接證據,也沒有諸葛亮反對的直接理由。

陳壽記錄諸葛亮這番感慨,其目的只是為了刻畫法正,並沒有其他隱層含義。

若諸葛亮真的反對過東征伐吳之事,肯定會有相關的言論記載的,而不至於在其傳記之中隻字未提。

第二處記錄是秦宓的諫言。

這一處記錄是很容易理解的。

秦宓反對東征,並成為唯一一個因此被懲罰的人。

但秦宓反對的理由其實是很沒有說服力的,所謂「天時必無其利」,這顯然是在質疑劉備出兵的合理性。

然而秦宓這個人身份是很尷尬的。

他很有才學,是蜀中名士,而且是蜀中土生土長之人,因此是有些聲望的,可以算作蜀漢政權「益州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而這個人其實是個純粹的文化人,沒有什麼政治覺悟,但他的諫言卻有可能代表「益州派」的一種政治意見。

即認為關羽丟失荊州後,蜀國的基礎只剩下益州,而「益州派」可能認為用益州子弟的性命去彌補關羽的失誤是不值得的。

況且,「益州派」本身就是比較反戰的,這可能也就是秦宓所說的「天時不利」的本意。

如果是這樣,很多疑問就解決了。

所謂「群臣多諫」,主要就是「益州派」;而沒有太多諫言的記錄,是因為「益州派」本就在蜀漢政權中地位不高,人微言輕,不被記錄也就正常了;至於劉備懲處秦宓,這一有違常理的舉動是劉備對「益州派」的一個警告,而非其喪失理智的表現。

第三處記錄是黃權對劉備的諫言。

這一處也是比較好理解的,黃權的諫言的著眼點是不想劉備親征。

即使黃權所言也有委婉表達勸阻之意,顯然也是不強烈的。

此外從《黃權傳》多處記錄中可以看到黃權與劉備關係很好,雖然是劉備入蜀後才跟隨的新臣,也屬於「益州派」,但其地位很高。

那麼能做到這一點的本質原因就是黃權的很多政治主張應該是比較符合劉備的價值觀的。

因此,黃權應該不會在大是大非上與劉備有太明顯的牴觸。

最後一處記錄,來源於《雲別傳》中的記載,是裴松之注釋《三國志》時引用的。

這一條記錄通常是被看作凸顯趙雲政治素養的證據。

然而我們且不論這條記錄的可信性,單從諫言中的論點來說,也是有問題的。

第一,我們在上一期也提到過,吳國已經成為魏國的屬國,那如果「國賊是曹操」,那魏國的分封的吳國不是「國賊」的助紂者嗎?

第二,如果攻破了魏國,吳國確實有投降的可能,畢竟如果存在這種情況的話蜀國就占領天下的九分之七了,吳國不投降也很難對抗。

但問題是,你如何保障攻打魏國的時候吳國不來搗亂呢?無論處於魏國藩屬的身份,還是出於其自身的利益,吳國都不會坐視蜀國攻魏吧,吳國總要對蜀或對魏做出點動作,而具體是站在哪一邊,這就太難以掌控了。

因此,趙雲的話是有道理的,但更像是蜀國發展的一個長遠思路,卻不能解決蜀國面臨兩大國夾擊的眼前危機,所謂「遠水不能解近火」,對於蜀國來說,最要緊的自然是先度過眼下危機。

魏文帝曹丕在與群臣議論蜀國是否會發動對吳國的戰爭時,劉曄曾說「蜀雖狹弱,而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其有餘。

且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羽死不能為興軍報敵,於終始之分不足。

」這一席話,其實就指出了,在兵敗荊州、劉備稱帝這一微妙的政治局面下,顯示蜀國的兵威是很有必要的,也符合劉備武力爭奪天下的戰略目標。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將得到的信息整合,大概有以下四點:

1.「益州派」中,以秦宓為代表的部分人反對發動戰爭,並且態度很直接,但這部分人沒有實權,或地位不高。

2.「益州派」中,以黃權為代表的部分人態度比較曖昧,不支持戰爭,但態度比較委婉,不過,若必須開戰,他們也願意貢獻力量,這部分人在蜀漢政權中是有一定的實權和分量的。

3.「荊州派」中,諸葛亮為代表的部分人,選擇沉默,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諸葛亮勸阻過劉備,而伐吳奪取荊州是符合諸葛亮的戰略布局的。

這部分人是蜀漢政權的核心力量。

4.「荊州派」中,以趙云為代表的的部分人,可能發表過反對意見,但其主張無法解決蜀漢的眼前危機。

這部分人在蜀漢政權中也舉足輕重,但顯然不屬於決策層。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在蜀漢政權中,處於核心位置,特別是決策層的官員,對於伐吳是沒有明顯的反對意見的。

而後世多認為諸葛亮趙雲反對伐吳,多半是被「益州派」的言論「綁架」所致。

而《三國志·法正傳》及裴松之所引注《雲別傳》中的記錄也對這種觀點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然而,通過我們的分析,「諸葛亮及趙雲反對伐吳」這種觀點極有可能是謬傳,或者即使這二人有反對過,也絕對不可能如同秦宓等「益州派」這樣直接。

那麼如果諸葛亮、趙雲不反對討伐東吳,那麼為什麼劉備在夷陵之戰如此重要的戰役中,沒有把這二位重臣帶往第一線呢?請繼續關注本頭條號,將繼續為大家帶來夷陵之戰的始末。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演義》中的趙子龍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諸葛亮作為千古明君賢相的典型,已經為人們所公認,但除此之外,羅貫中又塑造了一個典型形象,即趙雲。《三國演義》中有關趙雲情節的具體分析,認為趙雲是一個深明大義、擇主而事;膽略...

諸葛亮明知蜀國勢小,為何一直堅持北伐?

諸葛亮一生主要有三大功績,為劉備謀劃了「三分天下」的戰略目標,幫助劉備建立了蜀漢政權,最後是兵出祁山北伐中原。就魏蜀吳三國來說,劉備建立的蜀國最晚,人口兵力最少,地域最小,經濟也是最弱。劉備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