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典故|古代學霸的十大學習方法,你知道幾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說起古人刻苦學習的典故,大家首先就會想到懸樑刺股、聞雞起舞等等,這些故事的主人公最後都通過自己的勤奮用功而學有所成,用現代的詞語形容,他們都是當之無愧的「學霸」!

1、鑿壁借光——匡衡

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鄰家有蠟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牆壁上鑿了洞引來鄰家的光亮,照在書上讀書。

縣裡有個大戶人家名叫文不識,家中富有,有很多書。

匡衡就到他家去做僱工,但不要報酬。

主人感到很奇怪,匡衡說:「我希望讀遍主人家的書。

」主人聽了,深為感嘆,就借給匡衡書(用書資助匡衡),並不要報酬。

後來通過自己的勤奮學習,匡衡成了一代大學問家。

2、懸樑刺股——孫敬、蘇秦

東漢時,有一個叫孫敬的年輕人,孜孜不倦勤奮好學,閉門從早讀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時候到了三更半夜的時候很容易打盹(瞌睡),為了不因此而影響學習,孫敬找來一根繩子,一頭綁在自己的頭髮上,另一頭綁在房子的房樑上,這樣讀書疲勞打瞌睡的時候只要頭一低,繩子牽住頭髮扯痛頭皮,他就會因疼痛而清醒起來再繼續讀書,後來他終於成為了赫赫有名的政治家。

戰國時期的蘇秦是一個有名的政治家,但是他在年輕的時候學問並不多,到了好多地方都沒有人關注,即使有雄心壯志也得不到重用,於是他下定決心發憤圖強努力讀書。

由於他經常讀書讀到深夜,疲倦到想要打盹的時候就用事先準備好的錐子往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突然的痛感使他猛然清醒起來,振作精神繼續讀書。

3、聞雞起舞——祖逖

東晉時期將領祖逖他年輕時就很有抱負,每次和好友劉琨談論時局,總是慷慨激昂,滿懷義憤,為了報效國家,他們在半夜一聽到雞鳴,就披衣起床,拔劍練武,刻苦鍛鍊。

4、韋編三絕——孔丘

春秋時期的書,主要是以竹子為一根竹簡上寫字,多則幾十個字,少則八九個字。

一部書要用許多竹簡,通過牢固的繩子之類的東西按次序編連起來才最後成書,用絲線編連的叫「絲編」,用麻繩編連的叫「繩編」,用熟牛皮繩編連的叫「韋編」,其中為熟牛皮繩最為結實。

像《周易》這樣厚重的書,當然是由許許多多竹簡通過熟牛皮繩編連起來的。

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覆復把《周易》全部讀了許多遍,又附註了許多內容,不知翻開來又卷回去地閱讀了多少遍。

通常認為,孔子這樣讀來讀去,把串連竹簡的牛皮帶子也給磨斷了幾次,不得不多次換上新的再使用。

以此比喻讀書勤奮用功。

5、囊螢夜讀——車胤

晉朝人車胤謹慎勤勞而不知疲倦,知識廣博,學問精通。

車胤家境貧寒,不能經常點燈。

夏天的夜晚,車胤就用白絹做成透光的袋子,裝幾十個螢火蟲照著書本,夜晚接著白天學習。

6、手不釋卷——呂蒙

三國時期吳國大將呂蒙沒有文化知識,孫權鼓勵他學習史書與兵法。

呂蒙總是推說軍隊事多沒有時間學習,孫權說:「時間要自己去擠出來。

從前漢光武帝在行軍作戰的緊張關頭,手裡還總是拿著一本書不肯放下來呢,為什麼你就沒有時間呢?」後來呂蒙聽了孫權的話,回去便開始讀書學習,從此手不釋卷,並堅持不懈。

最後做了吳國的主將,有勇有謀,屢建奇功。

7、牛角掛書——李密

李密用薄草做的鞍韉騎牛,在牛角上掛一卷《漢書》,一邊走一邊看書。

越國公楊素正巧在路上看見,慢慢地跟在他後面,問:「哪來的書生這般勤奮?」李密認識楊素,從牛背上下來參拜。

楊素問他讀的是什麼,他回答說:「《項羽傳》。

」楊素於是和他交談,覺得很驚奇。

回家後對兒子楊玄感說:「我看李密的見識風度,不是你們這些等閒之輩所具有的。

」玄感因此就傾心結交李密。

隋煬帝九年,玄感在黎陽起兵,派人入函谷關迎接李密。

8、目不窺園——董仲舒

在西漢時期,大儒學家董仲舒在年少時就讀書非常刻苦認真,經常讀書到黎明前才睡,然後雞一叫,就又來讀書,總共也就睡不到3小時。

他的書房緊靠著奼紫嫣紅的花園,他三年沒有進過花園,甚至連一眼都沒瞧過,總是讀書。

有人勸他出去走走,不要老呆在家裡讀書。

他卻說:「我不讀書,只顧去玩,就算我出去,也只是和其他人討論詩書。

」後來他長大了,是有名的高等博士,公開聚眾講學,弟子遍布四方。

9、警枕勵志——司馬光

相傳,宋代史學家司馬光著《資治通鑑》時,天天秉燭到深夜,凌晨又伏案提筆,十九年如一日。

他怕因睏乏睡過了頭,就睡在一個光滑的圓木枕上,只要一翻身,頭便落枕,即被驚醒,繼續伏案,故名曰「警枕」。

10、程門立雪——楊時

宋代有個叫楊時的人,是理學家程頤的學生,他40多歲時到洛陽去拜見程頤,當他與另一位同學來到程頤家的時候,天下起了大雪,程頤正在睡午覺,他們就站在門外靜靜地等候,直到程頤醒來,這時雪已經下了一尺多深。

雖然這些典故告訴我們廢寢忘食地刻苦學習是值得提倡的,但也要認識到為了學習不能一直努力到累垮自己的身體,讀書也是需要適可而止的。

我們在學習這些典故時,並不是一定要照搬他們的做法,因為時代和環境都不同了,我們應該學習的,是他們勤奮好學的精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你在熬夜看頭條,古人熬夜在幹什麼?

可以說現在的我們熬夜是一種生活的常態,特別是很多的年輕人,幾乎每天都在熬夜,熬夜看電視、熬夜玩直播、熬夜撩妹子、熬夜打遊戲,還有苦逼的夜班族!那麼很多人也會好奇在古代的那個時候,沒有一些電子的設...

寓言故事兩則(關於勤奮)

晉時,有一個叫孫敬的年輕人,孜孜不倦勤奮好學,閉門從早讀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時侯到了三更半夜的時侯很容易打盹瞌睡,為了不因此而影響學習,孫敬想出一個辦法,他找來一根繩子,一頭綁在自已的頭髮上,另一...

古代的13個「勤學典故」,你知道多少?

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年,中華文明燦若星河,觀妙絕倫,博大精深,在這五千年文明中,出現了無數的名人軼事,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今天,我們就先講講其中幾則關於勤學的歷史典故: 1、囊蟲映雪囊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