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宋文人治國,思考我們今天讀書的意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之前趙匡胤把年號改為「乾德」,發現年號撞車後趙匡胤十分惱怒,發出了「宰相需用讀書人」的感嘆,把年號改為「開寶」。

這件事讓趙匡胤深深的意識到,自己的手下大多行伍出身,缺少學識淵博之人,治理天下力不從心,於是精心導演了一出「杯酒釋兵權」。

事實上,促使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重用讀書人的原因,還有許多更重要,也更為複雜的社會因素,但不管出於何種原因,宋太祖所倡導的「重用讀書人」的理念開創了宋朝「文人治國」的新格局。

為了響應皇帝的號召,大臣們都開始認真讀書了。

原本小吏出身,並不怎麼看書的宰相趙普從此每天下朝後就鑽進自家書屋,手不釋卷。

後來家裡人發現他的書箱裡藏得不過是一部《論語》。

於是後人傳說,趙普是半部《論語》治天下。

讀書的風氣盛行一時,甚至影響到了武將。

党進就是這樣一員武將。

他驍勇善戰,掌管皇家禁軍多年,卻是個目不識丁的大老粗。

有一次,党進即將率領隊伍離京戍邊,臨行前,他去向皇帝趙匡胤辭行,按照規矩見到皇帝時,他應該感謝皇帝委以重任,並表示不辱使命。

為了避免說錯話有些官員會把要說的話寫在上朝時隨身攜帶的笏板上,到時候照本宣科就行了。

但問題是党進不識字,他的部下於是勸他說:按照朝廷的慣例,武將可以不用向官家致辭。

宋朝時,大臣稱皇帝為官家,可党進是個要強的人,覺得文官在朝堂上侃侃而談,自己怎麼能一句話不說呢。

沒辦法,他手下的官員只好教他把要說的話一字一句背熟了。

這天,党進到了大殿上,跪在那裡要致辭了,可偏偏這時大腦一片空白,原先背熟了的詞兒此時一個字都想不起來,可老是跪在那裡不說話也不是個事兒,情急之下党進抬起頭來看著趙匡胤慈祥的面容,大聲說道:臣聞上古其風朴略,願官家好好將息。

意思是說:我聽說古人崇尚簡樸,希望皇上好好休息。

此話一出在場的官員都被逗笑了。

大家都奇怪,大字不識一個的党進怎麼忽然咬文嚼字起來。

党進解釋說:我看見那些讀書人經常在官家面前掉書袋,我也掉一兩句,要官家知道我也讀書呢!

正是在這種朝野上下,文武百官的讀書熱潮中,宋朝在立國之初就形成了濃厚的文化氛圍。

為了廣攬天下讀書人入朝為官。

宋太祖又完善了科舉制度,讓出身寒微的讀書人可以通過科舉考試進身仕途。

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館的《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畫家張澤端的名作,圖中描繪了北宋時期東京汴梁的眾多生活場景,在這些場景中,可以看到很多讀書人的身影。

人們之所以喜歡《清明上河圖》是因為《清明上河圖》是活的。

我們在這些生活場景當中就能找到非常多的趣事。

每逢進京趕考之際,東京汴梁就會湧入大量讀書人,他們借住在酒店或是租賃房屋,使得京城房價上漲,人滿為患。

在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裡面,我們可以看到,有一個王員外家,這個王員外家就是姓王的這個人開的一家私人賓館,而且我們可以看到樓上有一個人在那兒讀書,而這個人據研究就是當時到開封來參加科舉考試的一個士子,在那兒秉燭夜讀。

很多出身寒微的讀書人像歐陽修、范仲淹等人都是通過科舉考試改變了命運,成為文人治國的典範。

他們既是文化領袖,又是政壇主宰。

他們白天處理政務,左右著北宋的政治、經濟和百姓生活,夜晚詩詞歌賦,引領著北宋的精神風尚和文化潮流。

現藏於開封博物館的開封府題名記碑上密密麻麻銘刻著歷任開封府尹,也就是開封市長的名字。

先天下之憂而憂的范仲淹,《醉翁亭記》的作者歐陽修、寫出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等諸多名句的大詞人晏殊等等都可以在石碑上一一找到,以這些文化名人為代表的文人政治家如同一支強心劑,使得在軍事上積弱的北宋王朝爆發出勃勃生機,打造出世界都為之驚異的繁榮文化盛世!

范仲淹

歐陽修

晏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為什麼說宋朝是文人的天堂

北宋可謂是是中國古代經濟文化的巔峰,在中後期呈現了文化大家「井噴」的罕有現象。這主要得益於宋太祖趙匡胤大力推行偃武修文政策。從經歷了半個世紀之久的五代戰亂,趙匡胤作為軍人出身的皇帝,深切感受到武...

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簡單介紹 結果如何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是發生在宋朝時候的事情,在宋朝剛建立的時候,趙匡胤想到自己是被部下擁戴當上皇帝的,他一直擔心自己手下的武將也有可能被手下們黃袍加身。後來,趙匡胤用杯酒釋兵權的方法解除了這些武將對...

細說 史學界對宋朝杯酒釋兵權的爭議

有人認為:幾乎所有的開國皇帝都有殺功臣的行為,但宋太祖「杯酒釋兵權」卻使用和平手段,不傷君臣和氣就解除了大臣的軍權威脅,成功地防止了軍隊的政變,這是歷史上有名的安內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