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這句話,劉備一輩子都沒弄明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劉備最早聞知世間有諸葛亮,是通過司馬徽提起的:「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
之後又經過徐庶「回馬薦諸葛」,才徹底知道諸葛亮是曠世奇才。
緊接著就是劉備「三顧茅廬」,請得了臥龍出山,拜為軍師。
劉備既得諸葛亮,而司馬徽卻又說了一句「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
讓劉備迷惑不解了一輩子,最終也沒有弄明白這句話的意思。
司馬徽這個人做事前後矛盾。
先是問劉備:「您早已名滿天下,卻為何至今也沒有個落腳之地」。
劉備說是自己的命運不好。
司馬徽說:「不對,是因為你的身邊沒有能人輔佐」。
劉備不承認,說:「我雖不才,但文有孫乾、簡雍、糜竺;武有關羽、張飛、趙雲,不能說沒有人才吧!」。
司馬徽卻說:「關、張、趙雲皆萬人敵,但無人善用;孫乾、簡雍、糜竺三人皆白面書生,非經綸濟世之才」。
劉備一聽有道理,急忙問哪有人才。
司馬徽就說出了「伏龍鳳雛」。
後來徐庶「回馬薦諸葛」,劉備又問司馬徽:「諸葛亮這個人怎麼樣?」司馬徽又把諸葛亮一頓好夸:「可比興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漢四百年之張子房也」。
劉備三人聽了都驚得合不攏嘴!臨走時卻撂下語句話:「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
劉備聽不懂,但對臥龍銘記於心,三顧茅廬,才得到諸葛亮。
關於這一點,小編以為是作者在透露司馬徽等這些「隱士高人」對當時天下大局的矛盾心理:一方面對天下局勢看得透徹,認為天下正在由治入亂,一時難以猝定;一方面又懷才不遇,又想出仕為官。
司馬徽雖然說話雲山霧繞,難以明白。
但有一人說得很清楚。
那是在劉備「一顧茅廬」的時候,遇到了一個人,是諸葛亮的密友,名叫崔州平。
劉備請教「安邦定國之策」,崔州平就說:
公以定亂為主,雖是仁心,但自古以來,治亂無常。
自高祖斬蛇起義,誅無道秦,是由亂而入治也;至哀、平之世二百年,太平日久,王莽篡逆,又由治而入亂;光武中興,重整基業,復由亂而入治;至今二百年,民安已久,故干戈又復四起:此正由治入亂之時,未可猝定也。
將軍欲使孔明斡旋天地,補綴乾坤,恐不易為,徒費心力耳。
豈不聞順天者逸,逆天者勞;數之所在,理不得而奪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強之乎?」
劉備聽了此話,不以為然,敷衍了幾句,還是打探孔明的消息。
孰不知崔州平的這段話才是《三國演義》要表達的中心思想。
也是再次照應開篇的第一句話:「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當時天下正在由治入亂,即便諸葛亮這樣的曠世奇才出山治理,也是「徒費心力」、「嘔心血」,沒有用的。
縱觀全書,也可以看出此話有幾分道理。
整個三國時期,一時間人才輩出:魏國文有郭嘉、賈詡、程昱、荀彧、司馬氏,武有張遼、典韋、許褚、張頜、夏侯氏,曹操父子幾人文武兼備;蜀國文有臥龍、鳳雛、馬良、張松、費禕、董允、法正,武有關羽、張飛、馬超、黃忠、魏延,文武全才者,有趙雲與姜維;吳國文有張昭、魯肅、諸葛瑾、諸葛恪、陸遜,武有甘寧、凌統、周泰、呂蒙、太史慈。
周瑜文武全才。
然而,這麼多的人才,都沒有使得天下安寧,反而越發的混亂。
等這些人都已作古,天下再無人才的時候,三國卻歸為一統,你說奇怪不不?這就是崔州平的理論。
諸葛亮一生是在幫助劉備逆天而為,雖然已經洞明世事,但不甘於終老山林,非要出來試圖「斡旋天地,補綴乾坤」,結果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照這樣來看,諸葛亮比崔州平、司馬徽等人相差還遠啊!您說呢
文/張超傑
(特別聲明:本文章為作者原創作品,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屬於圖片發布者,轉載此文請註明出處!謝謝配合!喜歡請關注!)
你道諸葛亮真是隱居南陽嗎?他不過是在學姜太公釣魚
文/王逸風大家都曉得諸葛亮隱居南陽的故事。唐代大文學家劉禹錫在《陋室銘》中寫道:「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諸葛亮的草廬,無論多麼簡陋,因為他是諸葛亮住的,也便不再簡陋。 為什...
三國第一智者!比諸葛亮還聰明!卻被認為是騙子祖師爺
不少三國迷認為司馬微就是騙子祖師爺,只因司馬微說了一句:臥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而劉備皆得為何還不能安天下,成為被後人認為是騙子祖師爺,貽笑千年。
一個影響三國歷史進程的人
在三國時期,曾經發生過一些看似偶然巧合卻又匪夷所思的事情。關羽是河東解州人,因見義勇為殺了人逃避官府追捕,逃難到涿州以販糧為生,不想先是遇到了張飛後又遇到了劉備,引出了「宴桃園豪傑三結義」一段...
品讀《三國演義(第37回)》——諸葛亮起初為何不願追隨劉備
第三十七回:司馬徽再薦名士,劉玄德三顧草廬。本回中,諸葛亮雖然沒有出場,但諸葛亮的朋友們對劉備發表了各自的觀點,其中也能看出諸葛亮的態度。一、這些名士都不看好劉備,預測劉備不能使亂世成為治世。
三顧茅廬本不是劉備的本意,原來 是這樣
說到劉備三顧茅廬,首先要先說說他們的紅娘徐庶。徐庶又名徐福,是普通老百姓家的還在,後來改名為徐庶。後來跟石廣元一起到的荊州避難時認識了諸葛亮、崔州平、司馬徽等人。劉備在新野時徐庶前去投奔。後來劉...
誰是三國第一伯樂?緣何他不出山
三國時期群雄並起,朝野上下可謂人才濟濟。世有伯樂,而後有千里馬。若沒有伯樂的慧眼發現,再有能耐的千里馬也會難免鬱郁終老於普通的馬廄之下。那麼,誰是三國第一伯樂?司馬徽也,時人稱為水鏡先生,史稱其...
徐庶投奔曹操前做了一件什麼事讓諸葛亮很不爽
徐庶投奔曹操前做了一件什麼事讓諸葛亮很不爽歷史上,司馬徽推薦孔明、龐統之後,先安排徐庶徐元直去投奔劉備,為孔明探路。劉備欣然重用徐庶。後者立即推薦了諸葛亮,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
他是三國中遠勝孔明龐統的幕後人物,為何被歷史按了刪除鍵
縱觀整個中國史,是一個統一與戰亂交替出現的歷史。但是三分天下的獨特局面僅在東漢末年出現,眾所周知,在三國時期有一句名言「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
醉夢三國(二十二)水鏡先生司馬徽是古典小說中必備的「劇透黨」
在中國的古典小說中,有一個比較常用的套路,那就是每本書中都會有類似於"劇透黨"之類的角色出現。比如《紅樓夢》中的警幻仙子,《水滸傳》中的智真長老和羅道人、《西遊記》中的烏巢禪師等等。而《三國演...
三國最神秘的2位高人,至死不出山,其中一位諸葛亮見了都要磕頭
三國時期有許多名人,我們熟知的諸葛亮、曹操、劉備、孫權、司馬懿等等許多能人,但有兩個人我們大多數人可能不知道,因為他們一生隱匿於山林之中,從未出山,但是他們卻才能了得,連諸葛亮這種軍事政治人才見...
諸葛亮絕對不是三國第一謀士?他背後還有四位高人幫他出謀劃策
三國演義中蜀國的軍師諸葛亮是位家喻戶曉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成了智慧的代表。我們知道劉備半生顛沛流離,寄人籬下,關羽張飛雖說勇冠三軍,可征戰半生卻寸土未得,帳下無一人,可堪稱智者。他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