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真是借來的?圖解劉備、孫權瓜分荊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對荊州的瓜分,要從赤壁之戰說起。
一、周瑜已先得江夏南部
自赤壁之戰打響以來,江夏南部就已經落入孫權之手。
劉備和劉琦跑到了夏口,就是今武漢市的武昌區。
程普領江夏太守後,治沙羡也在此不遠。
理由很簡單,孫權由柴桑給周瑜、劉備軍輸送糧草,周瑜軍一路順著長江反擊打到了南郡,如果孫權軍不控制由柴桑到南郡的道路,怎麼可能支持周瑜在南郡打一年?
圖中地理細節或有偏差,但位置基本正確。
紅色圈中都是孫權占有的領土,綠色圈中為劉備有記載明確控制的位置,藍色圈是曹魏領土,黃色圈是記載不詳的爭議領土。
在周瑜軍進攻南郡同時,劉備軍就往長沙方向進軍,明確有記載的是之前鎮守攸縣的劉磐和黃忠投降了劉備。
《劉巴傳》記載劉備略三郡而不是四郡,《先主傳》使用了春秋筆法,將劉備獲得荊州的事情一筆帶過。
何以見得呢?根據記載,關羽屯兵江北,張飛屯兵南郡,這個情況在周瑜活著的時候絕對不可能發生,所以必然是劉備借到荊州之後的記載。
由於黃蓋擔任武陵太守的時間只能夠在建安十三年,所以必定是跟著周瑜軍進攻的同時保障周瑜後方才進入了武陵,以黃蓋在赤壁立下的大功,也合該讓他擔任一郡太守。
大家且看周泰、甘寧、黃蓋的位置,甘寧所在是對曹仁進行戰略包圍。
黃蓋和周泰控制武陵以北地區,顯然是保障周瑜後方。
周瑜對南郡圍攻了一年之後,不可能全都由柴桑運輸糧食,由周泰和黃蓋給他運糧再合理不過。
在周瑜奪下南郡之後,孫權給了周瑜下雋、漢昌、劉陽、州陵四個地方。
這些地方配合著周瑜進攻南郡,孫權為了保障周瑜補給線而進行控制再正常不過。
後來孫權分長沙為漢昌郡,分的就是這片區域。
魯肅的治府在益陽,黃蓋也曾跨郡討賊,距離並不遠,孫權割給劉備的就是剩餘的部分。
《三國志.程普傳》:後拜蕩寇中郎將,領零陵太守…拜裨將軍,領江夏太守,治沙羡,食四縣。
《三國志·吳宗室傳》:遷都護征虜將軍,代程普督夏口。
黃蓋及兄瑜卒,又並其軍。
賜沙羡、雲杜、南新市、竟陵為奉邑,自置長吏。
《地理志》曰:夏水過郡入江,故曰江夏也。
…對岸則入沔津,故城以夏口為名,亦沙羡縣治也。
《程普傳》「領江夏太守,治沙羡」,此吳置郡立屯之始。
二、論功劃地,而非先到先得
所以,不能只談郡和郡的歸屬,陳壽一筆帶過的情況下不會細說什麼縣,劉備攻略了半個長沙郡也是攻略。
黃蓋擔任武陵太守卻只控制了北邊,南邊由劉備攻略,一樣要說是劉備奪取了武陵。
諸葛亮所在的位置是臨烝,他的任務是調配三郡賦稅供應前線軍需,這不僅說明三郡是劉備所打下,還擁有其控制權。
不過陳壽將劉備得荊州和諸葛亮調配三郡寫在了一起。
這樣不就明確了嗎?以益陽、臨沅、瀏陽、岑為孫權的領土,孫權對武陵、長沙的北邊都享有控制權,往西南方向都由劉備所打下來,注意,是打下來。
周瑜和劉備奪取荊州是同一個軍事行動,荊州最終的劃分是依照功勳而定,而不是誰打下來就歸誰,這是有當時政治背景的。
劉備能夠輕易攻下四郡,是因為周瑜軍切斷了曹魏和四郡的通道,當時曹操就是害怕四郡無法抵擋劉備進攻,派了劉巴去遊說各郡太守抵抗。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周瑜、孫權軍封鎖江夏郡到華容縣一帶,劉備不可能肆無忌憚地奪取四郡。
劉備在奪取四郡過程中除了有記載曾跟金旋交戰過以外,其餘的太守都向劉備投降。
當時劉備、周瑜是聯軍作戰,劉備奪得四郡之後馬上就返回前線與周瑜一同圍攻曹仁。
有記載的是關羽和張飛都參加了這場戰鬥。
周瑜和劉備在攻下南郡之後才開始重新分配領土,周瑜被封為南郡太守,又得了長沙郡幾個縣。
程普任江夏太守,與文聘劃江而治。
當時劉備也在南郡境內,周瑜自行做主把江南公安一帶分給了劉備屯兵,這就是劉備向孫權告狀說周瑜給的地少不足以養兵的出處,不是像有人黑孫權由始至終只給了劉備公安。
因為周瑜是南郡太守,確實有權力暫時分領土給劉備。
可這是當時的權宜之計,孫權和劉備對荊州的所有權仍是混亂的。
可以看到,劉備所在的公安是周瑜所能控制的地區凸出的一小塊地盤,所以劉備必須跑去跟孫權商討荊州的分法。
《三國志.魯肅傳》:即拜肅奮武校尉,代瑜領兵。
瑜士眾四千餘人,奉邑四縣,皆屬焉。
令程普領南郡太守。
肅初住江陵,後下屯陸口,威恩大行,眾增萬餘人,拜漢昌太守、偏將軍。
《三國志集解》之《吳主傳》:分長沙為漢昌郡。
《寰宇記》: 後漢分羅縣為漢昌,孫權於縣立郡,又改為吳昌縣。
《三國志集解》之《諸葛亮傳》:先主遂收江南,以亮為軍師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 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當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戰後,諸葛亮駐臨蒸,為漢末置縣無疑。
《後漢書.郡國志》:荊州武陵郡治臨沅,長沙郡治臨湘,桂陽郡治郴,零陵郡治泉陵。
三、周瑜死,劉備得南郡全部
這次談判中,孫權方擁有主導權,因為從赤壁之戰到南郡之戰中,都是孫權方主導擊敗了曹軍。
孫權分派的黃蓋很可能奪走了劉備對武陵郡的控制權,全柔在當時又奪走了桂陽的控制權,令劉備不得不去跟孫權吵。
關於黃蓋和全柔的情況是我個人猜測,沒有更詳細的史料支持。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此時劉備對荊州的控制權確不如孫權有力,孫權能分長沙出來,因為他對長沙的支配權高於劉備。
在周瑜死後,孫權向劉備借出的領土就是周瑜所有的南郡。
其中黃蓋死於任上,甘寧退守益陽,後來曾在益陽與關羽對持,周泰返回了孫權本部。
孫權分出的漢昌郡包括益陽、臨湘、州陵、下雋還在魯肅手中。
張飛此時屯兵南郡,關羽屯兵江北,才取代了周瑜軍的位置對曹操軍進行南郡的防備。
當時關羽遙領襄陽太守,應該是在南郡最前線。
至於要黑孫權地盤借得少,應該先了解一下劉備為什麼說地少不足以養兵。
當時武陵、零陵、桂陽的經濟開發情況,遠遠不如長沙、南郡。
當年長沙太守張羨和劉表打了多年,其餘三郡均不足為道,破長沙則三郡平。
後來呂蒙進攻長沙,桂陽也是不戰而降。
雷緒最可能就是在劉備還沒都督荊州時就投靠了劉備,突然多了數萬人,導致劉備糧草不足。
當時荊州各郡的人口已經不可考,但是各郡都有級別,南郡、長沙、零陵才算大郡,一個南郡加上戰略價值能頂武陵、零陵、桂陽絕不是問題,而長沙郡只得了一半。
說孫權給劉備那些領土的戰略價值不僅僅是防守方面,補給方面也很重要。
劉備屯兵在前線公安,必須要從偏遠的三郡給前線運送軍備,人力物力的成本過高。
而此前周瑜控制著武陵北部和長沙北部,物資運輸順暢,劉備與他一比簡直是冰火兩重天。
《三國志·周瑜傳》:瑜與程普又進南郡…瑜即遣甘寧前據夷陵…以下雋、漢昌、劉陽、州陵為奉邑,屯據江陵。
劉備以左將軍領荊州牧,治公安。
備詣京見權,瑜上疏曰:「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恐蛟龍得雲雨,終非池中物也。
」權以曹公在北方,當廣攬英雄,又恐備難卒制,故不納。
《三國志.先主傳》引注《江表傳》曰:周瑜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給備。
備別立營於油江口,改名為公安。
劉表吏士見從北軍,多叛來投備。
備以瑜所給地少,不足以安民,後從權借荊州數郡。
《三國志·關羽傳》:先主收江南諸郡,乃封拜元勛,以羽為襄陽太守、蕩寇將軍,駐江北。
《三國志·張飛傳》:先主既定江南,以飛為宜都太守、征虜將軍,封新亭侯,後轉在南郡。
四、分贓不均,終究談不攏
這裡結合的是赤壁之戰、南郡之戰、四郡之戰前因後果,再到戰後對荊州分配的問題,以及孫權、周瑜在進攻南郡時進行的部署,在地理位置上都說得通。
《三國志》中吳書和蜀書的記載並不矛盾,只是很多人沒弄明白,周瑜和劉備是戰略合作,以及兩隻軍隊同時控制各郡的情況罷了。
空拿著幾段史料做分析就以為洞察全局?
《江表傳》的作者並非吳人,只是專寫荊楚和吳越人物的事跡才叫《江表傳》。
就連裴松之引用《吳書》里魯肅和關羽的對話都很可信,魯肅就算單單只索要一個南郡,劉備也必然會賴。
最終兩家變成分贓不均,是因為劉備方也咬死了在赤壁之戰、南郡之戰中也有功勞,就算讓回荊州也不可能給全部。
劉備或關羽如果真的意識到情況惡化的問題,早就該在呂蒙沒出兵之前就以歸回長沙、桂陽進行談判,順便問孫權要點錢財的好處,絕不至於令劉備突然從漢中跑回公安。
但如果劉備不是兵在公安,單單歸還長沙、桂陽也很難談攏,怕是要多搭一個零陵。
身為君主,就應該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決策。
而這種領土糾紛,往往是各自都只考慮自己的利益,不肯做出讓步,才導致矛盾的激化。
五、總結:一個荊州分八郡
在劉備和孫權吞併荊州過程中,實則已劃分為南郡、宜都、長沙、漢昌、江夏、武陵、桂陽、零陵八郡。
最初孫權占有南郡、江夏南部、長沙北部,劉備得分到公安,宜都由南郡分出,二處作為劉備軍在江南屯兵之地。
於周瑜死後,南郡盡借於劉備。
漢昌由長沙以北分出,由始至終都未入劉備之手。
武陵初為黃蓋管轄,後借於劉備。
桂陽、零陵因無更多史料記載,應如諸葛亮傳所載,為劉備領土。
孫權實借於劉備南郡、長沙、武陵三郡。
* 發現中國正在推出「三國地圖」系列文章,敬請持續關注。
* 本文經蘇沉船授權整理,配圖在發現中國(ageeye.cn)繪製,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去公號「長水河山」,看其他精彩知識地圖。
關羽為什麼必然失荊州,而且丟失了不止一次
人們熟知的「關羽大意失荊州」,是東漢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關羽率軍北伐,與曹魏軍隊在樊城、襄陽一線激戰,不料東吳呂蒙「白衣渡江」率軍襲取荊州,關羽敗走麥城被殺。實際公元219年關羽所失的...
劉備占領荊州之後,犯了和劉表相同的一個錯誤,讓關羽身敗名裂
導讀:東漢時期,荊州作為天下九州之一,下面一共管轄南陽、南郡、江夏、武陵、長沙、桂陽、零陵七郡之地。漢末天下大亂,皇室宗親劉表割據荊州,稱霸一方,成為三國初期勢力最大的諸侯之一。建安六年(201...
劉備借荊州歷史真相: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背後的隱情
荊州一直是蜀漢與東吳的矛盾焦點,這種矛盾在關羽被殺、荊州失去以後得到進一步激化,從而加速了三國時代的結束,那麼孫權為什麼看中荊州並志在必得,荊州的歸屬到底存在什麼樣的隱情呢?一,荊州到底歸誰董卓...
劉備借荊州的歷史真相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劉兩家因為荊州一段公案最後兵戎相見,這結果就是家喻戶曉的關羽大意失荊州,而這段公案就是劉備借荊州。這一傳說經過《三國演義》和戲劇再度渲染,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終於...
湘水劃界劉備已還了半個荊州,為何孫權依然不依不饒
文/寂寞的紅酒公元208年赤壁之戰爆發,曹操被孫劉聯軍打的大敗,退回北方,孫權和劉備趁機瓜分了荊州。荊州七郡,曹操只剩了南陽一郡,孫權占了南郡、江夏兩郡,劉備得長沙、零陵、武陵、桂陽四郡,後來劉...
爭奪荊州,引發三場大戰,改變中國歷史走向
赤壁之戰挫敗了曹操統一天下的企圖,夷陵之戰破滅了劉備收復荊州的希望,晉軍水師攻占夏口粉碎了吳國的抵抗意志。中國歷史上沒有一個地區像荊州那樣被反覆爭奪,也沒有一個地區像它那樣牽一髮而動全身,更沒有...
劉備沒有借荊州 都是實力說話
真正的荊州主要有七個郡:南陽郡、南郡、江夏郡、長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陽郡,赤壁之戰後,曹操一路敗逃,孫劉聯軍窮追不捨,從江夏直追到南郡。此時,荊州七郡的形勢是:曹操據南陽全郡和南郡大部份及江...
東吳出主力大敗了曹操,卻為何成全了劉備占了荊州
文|小河對岸赤壁之戰,是漢末三國時期頗具轉折意義的重大戰役,初步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形勢。但為何作為擊敗曹軍主力的東吳,卻為他人作了嫁衣,成全了劉備占據了荊州之地呢?
糜芳和傅士仁獻城投降東吳遭受罵名,還有兩叛徒卻「逍遙法外」
作為三國迷,每每看到影視劇《三國演義》中關羽兵敗麥城的畫面,總是不由得替他感到惋惜。英雄末路,戰死沙場也算對得起「關公」的稱號。關羽的兵敗,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其一,關羽不理性地發動襄樊之...
揭秘真實歷史中劉備借荊州,荊州到底有多重要?
劉備借荊州,大家都能說出下半句——有借無還。在真實的劉備借荊州中,劉備真的沒有把荊州還回去嗎?今天小編搜集了劉備借荊州的相關史料,和大家一起分享真實的劉備借荊州。在劉備借荊州中,荊州的重要性可是...
劉備借荊州的背後其實另有目的
《三國演義》里有個橋段叫「借荊州」,說的是赤壁之戰後,兵家必爭的荊州七郡被劉備、曹操、孫權三家瓜分,曹操占據荊州北部最大的南陽郡,孫權得到江夏郡和南郡,劉備得到荊州南部四個郡(長沙、零陵、桂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