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白帝託孤諸葛亮「君可自取」,康熙:都是陰謀,鄙視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劉備白帝託孤乃是君臣際遇的千古雅事,但是近代某些人卻懷著陰謀論的看法對此表示鄙視,尤其是滿清皇帝康熙在披閱《通鑑輯覽》時說劉備這番話是猜疑之語,既然已託孤於諸葛亮,就不應該再說自取的話,其目的無非是讓諸葛亮公開表態效忠之心,甚至表示「以譎詐相尚,鄙哉」。

豈不聞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滿清蠻夷之君視所有人皆有篡奪之心,真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白帝託孤劇照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中記載:「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

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亮涕泣曰:「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這段白帝託孤本是千古雅事,但「君可自取」這四個字確實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君可自取」意思是說劉禪如果不行的話,諸葛亮可以自己取代他來當皇帝,於是好多人就以近代的腹黑論來揣摩古人的意思,認為劉備這是在試探諸葛亮,或者是拿話語將住諸葛亮,甚至有人說如果諸葛亮同意「君可自取」的話,馬上就有刀斧臨頭。

真是這樣嗎?我們來分析下。


白帝託孤劇照

第一,首先我們將這兩位君臣道德水平先剔除不管。

試問如果劉備將蜀漢政權託付給諸葛亮,諸葛亮會接嗎?劉備能夠從販履織席做到蜀漢皇帝,是因為他姓劉,是劉皇叔,在那個把血脈正統看得無比重要的時代,這個是蜀漢政權能夠屹立的基礎。

曹操終其一生也不曾稱帝,而選擇挾天子以令諸侯同樣是這個道理,而曹丕的稱帝則是建立在曹操一生事業平定長江以北中原地區的基礎之上。

那諸葛亮有這個條件嗎?蜀漢只是偏安一隅,實力弱小,唯一存在下去並且可以理直氣壯自居正統的理由就在於這是一個劉氏政權,如果諸葛亮也當一次曹丕,把劉氏變成諸葛氏,那不是化正為逆,道德上估計比曹魏還低,實力又遠遠不如,這樣不是自取滅亡嗎?諸葛亮把自己的安國之才發揮到極致,使益州也不過是延長几年苟延殘喘,幾次北伐也都是打著「討賊興復」的旗號。

諸葛亮「
才十倍曹丕」會做出如此不智的事?劉備其他方面或許不太突出,但識人的水平堪稱三國第一人。

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劉備會不知道他的理想志向,所以劉備肯定知道諸葛亮是絕對不會接這個「君可自取的」。

諸葛亮假如稍有政治遠見,也不會在這種情況下起篡位之心,那劉備又何必多此一疑?既然疑了,那說明他連諸葛亮基本的政治遠見都懷疑,又說什麼「君才十倍曹丕」,又怎麼能安心把一生事業託付給一個這麼沒遠見的人?如果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還要用話語將住諸葛亮,讓諸葛亮表忠心,那不是把辛苦數年建立起來的魚水君臣之情給毀了嗎?就算諸葛亮不至於被他的不信任給逼反,一旦寒心,日後只竭忠不盡力,劉備也是得不償失。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劉備如果真地懷疑了,倒不如不用諸葛亮,甚或殺了他,而不必大為不智地做這種很可能適得其反的試探,更不應該當著那麼多人試探。


君臣之情

第二,那麼劉備做這事有什麼意義?小編認為這話不是說給諸葛亮聽的,而是給劉禪及蜀漢其他大臣聽的。

當時蜀漢剛逢夷陵之敗,處在生死存亡之際,內部也是矛盾重重,後主年幼,只有將大權歸於丞相一生,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諸葛亮的才能,挽救蜀漢滅亡危機。

劉備正是看清了這點,才在臨終前給了諸葛亮一把「尚方寶劍」,
告訴他「君可自取」,不是真地讓他自取,而是讓別人都聽到了(用心良苦地將李嚴也招來作個見證),就算諸葛亮要取而代之都是我允許的,那取而代之以下的事情,誰也別來質疑他的權力。

特別叮囑自己的兒子「事之如父」也是為諸葛亮鋪平道路的意思。

此外,這話里對劉禪也有一層告誡,讓他不可能隨隨便便把諸葛亮廢了,也不敢在各種事情上做得太過分。

果然,
劉備的這句話也的確是起到了這樣的作用,終諸葛亮一生,劉禪沒有什麼大的翻騰,「政事無巨細,咸決於亮」,蜀中的大臣也都能接受諸葛亮有這樣的權力,如果沒有劉備的託孤,諸葛亮是否能輕易取得這樣的地位?而且從諸葛亮的反應上來看,諸葛亮也理解了劉備話語的含義。

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對君可自取」這麼敏感的話語,諸葛亮都沒有去解釋,連一句「絕無此心」的惶恐之言都沒有。

因為他能理解劉備的話語的重點不是自取這個問題,而是要將蜀漢的未來寄托在自己身上。

所以他感動「涕泣」,回答讓劉備放心,自己一定竭忠盡節,死而後已,並沒有多餘的一言一行,而不是像一般的電視劇中一樣大驚之下去撞柱子表忠心。


諸葛武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正是被劉備這種無比的信任所感動,諸葛丞相一生都兢兢業業,為蜀漢大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這種拳拳之心不是陰謀論所能抹殺的。

如果
劉備並非真心信任,憑臥龍先生的智計,早就飄然遠去,歸隱田園了,而不是逆天而行,最後累死在五丈原。

劉備與諸葛亮之間這種信任有加毫不保留的君臣之情乃是世上少有,千古流芳,歷代評價較高。

陳壽在《三國志.蜀書.先主傳》中寫道「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

晉人袁宏認為「其臨終顧托,受遺作相,劉後授之無疑心,武侯處之無懼色,繼體納之無二情,百姓信之無異辭,君臣之際,良可詠矣。

」《資治通鑑》注者胡三省認為,「自古託孤之主,無如昭烈之明白洞達者。

」清史學家趙翼也盛讚劉備託孤之語云:「千載之下,猶見其肝膈本懷,豈非真性情之流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蜀漢風雲事件3——永安託孤

著名的「白帝城託孤」實際上應該是「永安託孤」,因為準確來說劉備實際上是在永安宮託孤的。」先主病篤,託孤於丞相亮,尚書令李嚴為副。「帝王已時日不多,此時朝政局面不佳,兒子還未過而立之年,且難堪重任...

劉備是否打算把皇位讓給諸葛亮?

關於劉備白帝城託孤一事,《三國志·諸葛亮傳》這樣記載: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

白帝城託孤之謎,誠心讓賢還是權謀之計

白帝城託孤是《三國演義》中劉備在與東吳的大戰失敗後,在白帝城病危,將諸葛亮招到白帝城,將兒子也就是後主劉禪託付給諸葛亮的歷史典故。《三國志》中的白帝城託孤:劉備病危之時,召丞相諸葛亮、尚書令李...

白帝城託孤劉備是在試探諸葛亮嗎?

《三國志·諸葛亮傳》這樣記載白帝城託孤: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