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戰群儒」中諸葛亮因何取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想必對四十三回「諸葛亮舌戰群儒」一節印象至深。
諸葛亮面對東吳群儒的多方發難,從容應對,憑著「三寸不爛之舌」,把東吳群儒駁得無言以對。
諸葛亮論辯致勝的法寶是什麼?是他對論辯技巧的出神入化的運用。
「舌戰群儒」的論辯技巧,其一在於事實說話,勝於雄辯。
要想獲得論辯的勝利,必須十分重視事實的運用,因為事實是最有說服力的,不是說「事實勝於雄辯」嗎?像諸葛亮這樣高明的辯手,當然十分重視事實的運用。
如在同張昭的較量中,張昭指責他實不如管仲、樂毅,自比管、樂乃浮誇。
理由是諸葛亮沒有出山前,劉備尚且縱橫寰宇、割據城池;得了孔明後,反喪城失地。
張昭的觀點的繆誤在於以偏概全,因為諸葛亮出山之後,輔佐劉備既打過敗仗,也打過勝仗。
只要把自己輔佐劉備打勝仗的事實列舉出來,張昭的謬論自然也就破了。
於是諸葛亮在辯詞中指出:憑著劉備「甲兵不完、城郭不固、軍不經練、糧不繼日」的劣勢,我輔佐他「博望燒屯、白河用水,使夏侯惇、曹仁輩心驚膽裂」,因此他下斷云:「竊謂管仲、樂毅之用兵,未必過此。
」
又如在同虞翻的較量中,虞翻指責劉備「軍敗於當陽,計窮於夏口」,這是典型的不顧客觀實際、只以成敗論英雄的謬論。
因此,在論辯中,只要把劉備與曹操雙方力量對比的實際情況擺出來,虞翻的觀點就站不住腳了。
於是諸葛亮在辯詞中指出:「劉豫州以數千仁義之師,安能敵百萬殘暴眾?」「數千」與「百萬」,對比何其懸殊?虞翻如果不是白痴,就應該承認這一明擺著的事實。
「舌戰群儒」的論辯技巧,其二在於條分縷析,反敗為勝。
這裡的「敗」指行動上的敗,「勝」指論辯上的勝利。
高明的辯手雖然有行動上的「失敗」讓人抓住把柄,但他通過辯解,使你不得不承認他「敗」得有理,非「敗」不可,從而取得論辯上的「勝利」。
當然,這得力於縝密的條分縷析。
劉備「棄新野、走樊城、敗當陽、奔夏口」,失敗已成定局。
作為劉備的軍師,諸葛亮難辭其咎。
張昭正是抓住這一點首先向諸葛亮發難的。
對此,諸葛亮作了以下的辯解:「吾觀取漢上之地,易如反掌。
我主劉豫州躬行仁義,不忍奪同宗之基業,故力辭之。
」要奪荊襄是容易不過的事,只是我們的主人不想要。
「劉琮孺子,聽信佞言,暗自投降,致使曹操得以猖獗。
」失荊襄的責任不在我們,而在劉琮。
「今我主屯兵江夏,別有良圖。
」我們退兵到江夏(夏口),是另有一番長遠的打算。
接著又以大病之人不宜服猛藥為喻,說明當時劉備正處於「大病」之時,把「據有荊襄」的「猛藥」餵給他,無疑是要斷送他的性命。
只有暫時放棄荊襄,後徐圖之方為上策。
「新野山僻小縣,人民稀少,糧食鮮薄,豫州不過暫藉以容身,豈真將坐守於此耶?」像劉備這種有雄才大略的人,是不會把據有新野一隅作為自己的最終目的的。
放棄新野小地方是為了奪取更大的地盤,建立更穩固的基業。
「當陽之敗,豫州見有數十萬赴義之民,扶老攜幼相隨,不忍棄之,日行十里,不思進取江陵,甘與同敗,此亦大仁大義也。
」當陽兵敗是因為有數十萬百姓的拖累。
為了百姓,明知要失敗卻冒行之,這正是大仁大義之舉,雖敗猶榮,無可指責。
退一步說,即使失敗了又有什麼呢?「勝敗乃兵家常事」,漢高祖劉邦當年不是屢敗於項羽嗎?關鍵看能否取得最後的勝利。
劉邦最終不是在垓下把項羽打得一敗塗地嗎?既然如此,有誰能否定日後劉備不會東山再起,打敗敵人而取得最後的勝利呢?這一番縝密的分析,確實把張昭鎮住了,「並無一言回答」。
「舌戰群儒」的論辯技巧,其三在於抓住要害,致命一擊。
當對方在論辯中表現出某些弱點時,高明的辯手總是能抓住它,分析其要害,用魯迅的話來說,就是「給以致命的一擊」。
諸葛亮深諳此道。
當步騭指責諸葛亮「欲效儀、秦之舌,遊說東吳」時,諸葛亮立即頂了回去。
首先他認為:「蘇秦、張儀是豪傑也。
蘇秦佩六國相印,張儀兩次相秦,皆有匡扶人國之謀,非比畏強凌弱、懼刀避劍之人也。
」不該對他們說三道四。
其次,他一針見血地指出:「君等聞曹操虛發詐偽之詞,便畏懼請降」,把東吳謀士的臉面都丟盡了。
最後他反唇相譏道:像你們這些貪生怕死的人,「敢笑蘇秦、張儀乎?」這抓住要害的致命一擊,打得步騭招架不住,於是只有「默然無語」的份。
當薛綜以漢朝天數將終,曹操已有天下三分之二,人皆歸心為由,指責劉備「不識天時,強欲與爭,正如以卵擊石,安得不敗」時,諸葛亮一針見血地指出:這是「無父無君之言」。
「公既為漢臣,見有不臣之人,當誓共戮之」,此乃為臣之道。
今曹操「懷篡逆之心,天下所共憤」,「公乃以天數歸之,真無父無君之人也」!這樣的人,我同你辯論都有失身份,還是閉上你的臭嘴吧!「不足與語!請勿復言!」這一結語乾脆利落,說得薛綜滿面羞慚,不能對答。
當陸績以劉備為織席販屨之夫,論證其不足與曹操抗衡時,諸葛亮義正詞嚴地反駁道:「高祖起身亭長,而終有天下。
織席販屨,又何足為辱乎?」像這樣連小孩子都懂的懂的道理,從你東吳謀士的口中說出不是有失身份嗎?所以諸葛亮最後說:「公小兒之見,不足與高士共語!」對此,陸績也只有「語塞」的份,哪裡還想得出隻言片語來應對呢?
「舌戰群儒」的論辯技巧,其四在於指桑罵槐,意在言外。
如果我們把「抓住要害,致命一擊」的論辯技巧比作「明槍」的話,那麼,「指桑罵槐,意在言外」可以比作「暗箭」。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在論辯中偶或射出這麼一兩枝「暗箭」,會使對手防不勝防,最終敗下陣來。
這種「指桑罵槐,意在言外」的「射暗箭」的論辯技巧,在諸葛亮與東吳群儒的論辯中同樣發揮了巨大的威力。
如對張昭的發難,他條分縷析地辯解了一番後,又把矛頭直指「虛譽欺人」的「誇辯之徒」,指出他們雖「坐議立談,無人可及」,但「臨機應變,百無一能」。
從表面上看,這裡罵的是「誇辯之徒」,其實它指的就是張昭這些光會賣嘴皮子,而在曹操大兵壓境時,一個個束手無策,只好請主子歸降曹操的「腐儒」。
這一言外之意想必張昭聽懂了,不然他為什麼「並無一言回答」呢?
又如對嚴畯的「治何經典」的發難,他首先舉出伊尹、子牙、張良、陳平、鄧禹等「匡扶宇宙之才」「未審其平生治何經典」的歷史事實進行辯解,說明成就大事者從不拘泥經典,「尋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興復立事?」接著把矛頭指向「書生」,認為他們只是「於筆硯之間,數黃論黑,舞文弄墨而已」。
這裡的「書生」指的是誰,嚴畯不會聽不出來,於是知趣地「低頭喪氣而不能對」。
再如對程秉的「公好為大言,未必真有實學,恐適為儒者所笑」的指責,他借題發揮,大談「君子之儒」與「小人之儒」的區別,認為小人之儒「惟務雕蟲,專工翰墨,青春作賦,皓首窮經;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
「且如楊雄以文章名世,而屈身事莽,不免投閣而死。
」最後指出:像這等「小人之儒」「雖日賦萬言,亦何取哉!」這裡講的像楊雄那樣的「屈身事莽」的「小人之儒」,指的其實就是東吳的一群主張降曹的「腐儒」。
聽到這裡,東吳群儒能不羞愧得無地自容嗎?哪裡還有繼續論辯的勇氣呢?
「舌戰群儒」的論辯技巧,其五在於將錯就錯,謬論自破。
雖然明知對方的觀點是錯誤的,但是不指出他的錯誤,而是順著錯誤的觀點繼續發展下去,推導的結果恰好證明這個觀點是荒謬的,於是謬論不攻自破。
這種手法寫作學上叫「引申論證」或「歸謬法」,在論辯中可稱之為「將錯就錯」。
諸葛亮在「舌戰群儒」中大獲全勝,在一定程度上得力於「將錯就錯」技巧的運用。
如對陸績「曹操雖挾天子以令諸侯,猶是相國曹參之後」的論點,他進一步加以發揮,指出:「曹操既為曹相國之後,則世為漢臣矣;今乃專權肆橫,欺凌君父,是不惟無君,亦且蔑祖,不惟漢室之亂臣,亦曹氏之賊子也!」這樣,從曹操是「相國曹參之後」推導出曹操是「無君」「蔑祖」的「亂臣」「賊子」,陸績為曹操辯解的謬論不攻自破。
總之,諸葛亮在「舌戰群儒」中表現出來的以上五個方面的技巧,是他克敵制勝的五大法寶。
對於今天熱衷於辯論的人們來說,他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鑑作用。
如果您覺得值得收藏和轉發,請您點擊關注「螞蟻上樹」,與小螞蟻一起暢遊文化的海洋!您的關注是對小螞蟻最大的支持!小螞蟻會每日定時更新精彩內容,麼麼噠!
三國演義權略之11:舌戰群儒及其背後
(原創作品,版權所有,不得抄襲,不得轉載)劉備從樊城撤退後,前進目標是江陵。但曹操大軍追趕得很厲害,劉備放棄江陵,斜著跑到漢津口,遇到劉琦帶著船隊來接應,從此逃脫曹操的追趕。劉備和諸葛亮來到劉琦...
賞析與借鑑《舌戰群儒》中的辯論技巧
和很多朋友一樣,諸葛亮也是我心目中的絕對偶像,雖然有些可望而不可及。每每念及「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巾」的詩句.每每想起那位羽扇綸巾,自喻管仲、樂毅,火燒博望.水淹曹仁,舌戰群儒,草船借箭...
《三國演義》中說劉備是織席販履,史書上到底有沒有記載?
讀罷《三國演義》,回顧書中演繹的那些數不勝數的梟雄豪傑,但是論起誰能堪比神話的,那就是諸葛亮。諸葛亮的一生從出場開始就有無數光環籠罩,而這些出場光環中尤其要數「諸葛亮舌戰群儒」最為精彩。雖然諸葛...
你真的聽懂了諸葛亮嗎(二)深度解讀《三國演義》孔明舌戰的秘密
文 | 江隱龍 作者按: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一定都會諸葛亮的口才印象深刻;而不少朋友一定也會有疑問:諸葛亮有些話明明並不難「破」,而且還涉嫌「人生攻擊」,但為什麼他的對手們從來不敢正面指出,王...
這些孫權帳下與諸葛亮舌戰的群儒們,在赤壁之戰後命運各是什麼?
諸葛亮舌戰群儒是《三國演義》中精彩的一個片段,在小說中,諸葛亮靠一己之力,辯駁的孫權帳下諸多謀士毫無還嘴之力,樹立了其機智的形象。在這個片段中,羅貫中安排了包括張昭在內的7人先後向諸葛亮發難。
三國演義舌戰群儒吳國在場謀臣一覽
曹操大兵壓境、虎視眈眈,在這危急關頭,諸葛亮自請出使東吳,意在促成孫劉聯盟,共同抵抗曹操。這樣,就發生了《三國演義》中著名的「諸葛亮舌戰群儒」的精彩的外交場面。一次成功的外交活動,使聯吳抗曹的...
三國演義里孔明舌戰的「群儒」,真實形象到底如何?沒一個是草包
有人說,《三國演義》是「三分實七分虛」,許多虛構的橋段,卻最被人津津樂道。「舌戰群儒」就是其中之一。演義里,諸葛亮為聯合東吳抗曹,用三寸不爛之舌說得孫吳眾臣啞口無言。羅貫中杜撰這一情節,將孔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