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軒讀《史記》:偉大的齊桓公竟然是餓死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喜歡的朋友,請點擊點讚、收藏,歡迎評論、轉發。
梅軒畫舫:lin973421788
吉林人民出版社
簡體橫排二十六史
共100冊
【梅軒曰】此套書購於十年前,付泉千五百元,半價得於《孔夫子舊書網》。
煌煌百冊,僅批讀《前四史》,留下隨筆數十篇,陸續刊於《畫舫夜讀》,存而備查。
梅軒讀《史記 》之二十九:偉大的齊桓公竟然是餓死的
齊桓公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首。
其功業被史家譽之為「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
桓公的名字叫小白。
哥哥叫糾。
他們的爸爸齊襄公荒淫胡鬧,眼看將有一場大亂,哥倆一看不好,就分別逃到了外國。
糾在管仲、召忽陪同下跑到了魯國,因為那是他姥姥家;小白則在鮑叔牙保護下跑到了莒,這是他姥姥家。
小白與齊國大夫高傒關係很好。
公孫無知殺死襄公後,因為不得人心,很快被雍林人殺死,大夫高傒就秘密派人把小白請回來作國君。
公子糾也聽說了,一方面請求魯國派兵護送其回國奪權,另一方面派管仲領兵在半道截殺小白。
小白在回國路上,突然被管仲截住。
管仲一箭射來,正中小白胸口,好在有腰帶鉤擋了一下,小白沒受傷。
但機敏的小白大叫一聲,假裝斃於車中。
管仲一看得手,也沒過來驗明正身,就匆匆回魯國復命去了。
要不說細節決定成敗哪,如果管仲當時再細心點再上來補一刀,世上就再沒有齊桓公了,齊國的歷史就要改寫了。
管仲自己的人生也就不會有以後的輝煌了。
聽說唯一的王位競爭者小白已經被管仲射死了,公子糾就放慢了腳步,走了六天才走到齊國。
可是小白早已連夜趕回齊國國都,先下手為強,搶先做了國君。
第一件事就是派兵遣將在邊境堵截公子糾。
齊魯兩軍一場混戰,魯軍遠道而來,一下子被齊軍打敗,想回國都回不去了。
齊桓公給魯將寫信說,糾是我的自家兄弟,我不忍心親手殺他,有勞你們替我誅之。
管仲、召忽這倆小子為虎作倀,不能讓他們跑了,我一定要食兒之肉喝兒之血。
不然,我將發兵伐魯。
「
魯將無奈,就把公子糾給殺了。
召忽嚇得引刀自盡,管仲卻說,不要殺我,我願意去齊國面見桓公,說不定還能促成齊魯兩國和好呢。
鮑叔牙是管仲的好朋友,知道管仲的絕世才能,就對桓公說,大王您如果只想做齊國守成的國君,有我和高傒就足夠了;但如果您想當天下的霸主,就必須重用管仲這樣的人。
管仲之才,勝我十倍。
他到哪個國哪個國就會強盛。
桓公偉大就偉大在這裡,因為高度信任鮑叔牙,就很自然地信任鮑叔推薦的人才。
馬上派鮑叔去迎接管仲,給他當場脫下手銬腳鐐,換上華麗朝服。
桓公厚禮拜管仲為大夫,稱之為「仲父」,並把國家大政全部交給他。
管仲治國,政治上實行尊王攘夷,軍事上實行全民皆兵的軍國主義,經濟上大力發展商貿業,因為靠近大海,盡收魚鹽之利,綜合國力迅速增強。
同時,還高度重視民生與引賢用能,國人大悅。
齊桓公二年,第一次對外用兵,首先是把西邊的譚國給滅了。
因為桓公流亡時經過譚國,譚公對他無禮,所以一得勢就先報此仇。
《詩經》裡面有一首詩叫《大東》,作者就是譚國的大夫。
譚國故城,就是現在的濟南東、章丘區境內龍山街道一帶的舊平陵城。
桓公五年,齊國伐魯,魯國戰敗,只好獻地求和。
在簽約儀式上,魯人曹沫,就是當年著名的」一鼓作氣「大敗齊師的曹劌,他懷揣利刃劫持了桓公,讓桓公承諾把魯國獻出的土地還給魯國。
桓公無奈,只好勉強答應,但下了簽約台壇想反悔,不但不給地,還要把魯國君臣都給殺了。
管仲說,我們不要失信於天下。
得到一塊土地,殺死曹沫,只能圖一時之快;失信於人,則會失去天下諸侯的擁戴。
桓公七年,齊國與諸侯會盟於甄。
三十五年,會諸侯於葵丘。
這個時候,周王室衰微,唯齊、楚、秦、晉最強。
這四強裡頭,晉獻公剛死,國內混亂;秦國遠在西陲,無暇東顧;楚國經營荊蠻,無心參與。
所以中原齊國獨大,諸侯莫敢不來朝會。
桓公不免得意洋洋,說,我大齊威震天下,我是不是得像古代帝王一樣,去封泰山、禪梁父呀?管仲勸諫,桓公不聽。
因為當領袖偉大到一定程度,就不把天下人放在眼裡了,包括輔佐他成就霸業的賢相。
桓公認為,自己天縱神明,沒有你們,我照樣偉大。
其實,這也不奇怪,這是古今專制獨裁者的通病。
瘋狂的列車除非自行熄火或者撞山粉身碎骨,舍此別無他法。
眼前我們北邊就有個現實的例子在那裡擺著,要麼禍起於蕭牆之內,要麼滅亡於西方強敵,舍此也是別無他法。
二十九年,桓公和夫人蔡姬坐船遊玩。
蔡夫人年輕活潑,玩心不退,就在船內搖晃著玩兒,桓公越害怕,夫人搖晃得更歡。
桓公大叫,別晃了。
夫人哈哈大笑,就是不聽,玩上癮了還。
下了船,桓公急了,下令把蔡夫人趕回了娘家蔡國。
蔡國國君也很生氣,心說,至於嗎,不就是開個玩笑嗎?你把我女兒趕回來,也太不給我面子了,一氣之下,就把女兒改嫁給了別人。
桓公更生氣了,我的女人,我不要了也是屬於我的,也不能再給別人。
於是出兵伐蔡。
您說,這不是不講理嗎?這就是獨裁霸主的作風。
什麼都不重要,唯有面子最重要。
到了晚年,桓公更加驕溢,別人的話基本上都聽不進去了,包括賢相管仲。
他最喜歡、最欣賞、最信任的三個近臣是易牙、開方、豎刁。
四十一年,管仲病危。
桓公問,你死之後,誰可以作國相呀?
管仲說,知臣莫如君。
用人是大王的權力,我怎麼能越權呢?
桓公說,那你就沒有話留給我嗎?
管仲說,希望您遠離易牙、開方、豎刁三個小人。
桓公說,易牙挺不錯的呀。
我長病沒有胃口,他把自己兒子的肉蒸了給我吃,不是大大的忠臣嗎?
管仲說,為了迎合國君,竟然忍心殺死自己的兒子,這還是人嗎?怎麼有資格做國相?
桓公說,那開方怎麼樣?他本是衛國的公子,因為崇拜我,背棄了他們的太子來齊國侍奉我,這不是大大的忠臣嗎?
管仲說,為了迎合國君,竟然忍心背叛自己的祖國和親人,這還是人嗎?怎麼有資格做國相?
桓公說,豎刁呢?他為了進宮全心全意照顧我,不惜揮刀自宮,這不是大大的忠臣嗎?
管仲說,為了迎合國君,竟然忍心殘害自己的身體,這還是人嗎?怎麼有資格做國相?
桓公聽了,沒有說話。
管仲臨死最後還是奮力一搏,動用自己的權力,把易牙三個人遠遠地放逐了。
管仲死了,桓公耳朵邊上再沒有了逆耳之言,倒是落得耳根清靜。
但身邊沒有了易牙三個近臣,則每天都吃不香、睡不好,後來到底還是把他們召回了宮。
桓公共有十幾個兒子,其中五位公子都有覬覦君位之心。
四十三年,桓公病篤,五位公子各自樹黨爭立。
情狀與康熙朝九王爭嫡極其相似。
看到桓公馬上就要不行了,易牙、豎刁立刻另投高門,鼓動公子無詭作亂。
為了不讓其他公子與桓公暗通消息,無詭讓易牙、豎刁把宮門用石頭封死,外面築上高牆,完全把桓公囚禁在宮中。
很多天過去,有個宮女偷偷翻牆進入宮中,桓公哭道,我快餓死了,快給我點乾糧吃。
宮人道,我也三天沒吃飯了。
能不能活著出去還不一定呢。
桓公說,那先給我口水喝也行呀?
宮人道,水也沒有,井都給填死了。
桓公說,這都是誰搞的?到底為了啥呀?
宮人道,都是大王您最喜歡、最信任、最欣賞、對 您最忠心的易牙、豎刁兩位大人安排的。
桓公這下不說話了,流著淚說,還是聖人有遠見呀,我死了,到地下還有什麼臉去見我的仲父管仲啊。
從此桓公斷絕了求生的念頭,把衣服蒙上頭臉,就這樣活活餓死了。
古今中外的歷史上,好多偉大人物都是活著時燦爛輝煌,死時卻往往如此匆忙、難看。
桓公什麼時候死的,各位公子沒有人關心,都在忙於爭奪國君之位。
桓公的屍體在床上停了67天,腐爛的體液流出宮外,屍蟲爬得到處都是。
後來無詭繼位,這才把他爸爸收到棺材裡。
但無詭只做了三個月的國君就被殺了。
所以桓公的棺材又停了大半年,到來年的八月才得以下葬。
叱吒風雲的一代霸主,晚年竟如此不得好死。
實在可悲、可嘆。
喜歡的朋友,請點擊點讚、收藏,歡迎評論、轉發。
梅軒畫舫:lin973421788
歷史上的第一個變法,從此以後接連失敗!
從從春秋時代的管仲改革到清朝的戊戌變法,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幾次著名的變法圖強。但是,很多都遭到了失敗,一些改革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中國歷史上具體有多少次變法,沒有一個具體的數字,不過我們列舉了中...
「一代霸主」為何卻偏偏寵信這幾位奸臣那?
今天要說的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霸主之一,齊國。齊國自武王伐紂,建立周朝以後,武王封師尚父既呂尚(姜子牙)於齊,後又不斷兼并周邊小國,一步步走上了霸主的地位。那麼今天的主角就是讓齊國成為春秋時期第一霸...
春秋首霸齊桓公,最終卻因昏聵活活餓死
隨著西周豐鎬二京被遊牧部落犬戎洗劫,諸侯們打退了犬戎之後,立原來的太子宜臼為天子,也就是周平王,然後就回各自的封國了。平王東遷都到洛邑,並沒有遷徙豐、鎬二京的百姓,因此在洛邑建國的時候,只能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