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桓公早年勵精圖治,可到晚年貪圖享樂,死後屍體無人來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春秋時期,齊桓公立志稱霸天下,於是聽從大夫鮑叔牙的建議,把曾經與自己為敵的管仲請回齊國,參與國事。

管仲不負所望,為齊國制定了合理的政策,幫助齊國成為春秋時期第一位霸主。

鮑叔牙向齊桓公推薦管仲後,自己甘心做下屬,他的子孫在齊國世代享受俸祿,十幾代人擁有封地,有不少人曾是齊國著名的大夫。

司馬遷說:「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牙能知人也(人們更多的不是稱道管仲的才能,而是稱讚鮑叔牙善於知人)。

管仲不但能建法立制,使齊國走上富國強兵之路,在認識人方面也有獨到見解。

齊桓公四十一年,管仲病重,齊桓公前來探望,問管仲將來誰可接任宰相之職。

齊桓公問:「易牙這個人怎麼樣?」管仲說:「易牙殺自己的兒子以迎合國君,不近人情,這個人不能用。

」桓公問:「開方這個人怎麼樣?」管仲說:「開方父死不奔喪,違背親情迎合國君,這種人不宜親近。

」桓公又問:「豎刁這個人怎麼樣?」管仲說:「豎刁閹割自己以迎合國君,不合人情,也不能重用。

齊桓公晚年驕傲自滿,追求享樂,管仲去世後,齊桓公不聽管仲的勸告,最終還是重用了易牙、豎刁、開方三人人,使他們掌握了齊國的大權。

齊桓公四十三年,齊桓公病重,齊國五位公子各自拉幫結派爭立太子,易牙、豎刁等人趁機作亂。

重病的齊桓公被易牙等人軟禁,活活餓死在病榻上,餓死之後,他的屍體停在宮中無人敢收屍入棺,在床上停放了六十七日,屍體生出的蛆蟲爬出門外。

直到公子無詭即位後,才入殮發布公告。

可惜齊桓公晚年有點驕傲自滿,不聽管仲的勸告任用易牙、開方、豎刁等奸臣管理國政,導致國家出現混亂,齊桓公一生勵精圖治,但是在人生的最後關頭栽了跟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