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時間裡他瘋狂的進攻對手,諸葛亮的北伐策略是否正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從公元228年開始,蜀漢丞相諸葛亮開始帶領著蜀中的主力軍隊北伐曹魏。

至公元234年諸葛亮病逝,蜀漢軍隊每年都要出漢中進攻關中和甘肅地區。

六次祁山的說法就此而來,那麼諸葛亮為什麼要不停地進攻曹魏,他的北伐策略又是否正確呢?

一、諸葛亮為什麼要主動進攻曹魏

公元219年,劉備在漢中大戰中戰勝了曹操,奪取了進攻關中的咽喉要地漢中。

劉備集團達到鼎盛時期,似乎光復漢朝不再那麼遙遠。

但是幾個月以後,噩耗就傳到了成都。

鎮守荊州的大將關羽率領主力軍隊進攻曹操控制下的襄樊地區,而東吳則趁機襲擊了荊州。

最後的結果是荊州軍團全軍覆沒,主將關羽被殺。

荊州地區對於劉備來說至關重要,那是劉備進攻中原的跳板。

荊州的丟失就意味著此後劉備想再進攻曹操就只能出漢中這一條路了,這當然是劉備不願意看到的。

一年以後,劉備在成都正式稱帝,建立了蜀漢政權。

兩個月以後,劉備就帶著蜀漢國內三分之二的軍隊,一共6萬多人向東吳發動了戰爭。

誰知此戰劉備幾乎全軍覆沒,將好不容易積累的家底賠的乾乾淨淨。

劉備去世的時候,留給諸葛亮的是一個誰看了都頭疼的爛攤子。

由於關羽和劉備的兩次大敗,致使蜀漢的軍隊數量嚴重下降,兩次戰爭蜀漢損失10萬以上。

蜀漢本來就是三國中國力最弱的一個,遭到了這兩次打擊以後一跌不振。

劉備的兒子劉禪登基時,蜀漢的軍隊只有4萬多人,而東方的吳國軍隊超過20萬,北方的曹魏更是接近50萬。

至於蜀漢國內的總人口一直存在爭議,在《晉書·地理志》中記載:「蜀漢有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

」但是這個數字在近年來一直被歷史學家所質疑,他們給出了新的數字:蜀漢政權的總人口應該在600萬人左右。

在這裡先不顧及具體是哪個數字,蜀漢政權是三個國家中最弱的事實無法改變。

如果說東面的孫權還可以做暫時的盟友,那北方的曹丕可就真是蜀漢的生死大敵了。

當時的中原地區經過了連年征戰,人口下降,土地荒蕪,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曹魏仍然是最強的國家。

當時曹魏的國力至少是蜀漢的四倍以上,蜀漢根本無力與曹魏進行持久戰。

通過現在的史料可以發現在曹丕和曹睿在位的前期,曹魏並不想發動戰爭。

因為中原地區的耕地比吳蜀兩國多得多,曹魏在積極發展經濟、恢復國力。

如果給了曹魏充足的時間和安靜的環境,它完全可以在十年之內把國力提高一倍。

這是吳蜀兩國都不願意看到的,所以兩國必須不停地主動進攻,讓曹魏沒有心思全力發展經濟,只能和它們征戰。

二、諸葛亮的北伐策略是否正確?

東吳還好,可以依靠長江抵禦曹魏。

而蜀漢方面只能依靠有利的地形,但是這樣的防線是很不牢靠的。

當時的情形對於蜀漢政權來說是「戰亦亡,不戰亦亡,」何況主動進攻還可以多存在幾年,甚至可能出現奇蹟。

諸葛亮在進行北伐的過程中,統帥的軍隊最多只有5萬人,而西北地區的魏軍超過20萬。

諸葛亮只有依靠裝備的優勢才能彌補軍隊數量不足的劣勢,當時蜀漢軍隊裝備的戰刀是三國中質量最高的,這抵消了一部分魏軍的優勢。

諸葛連弩更是克制曹魏騎兵的法寶,大將張郃就是死在了連弩之下。

當時的情形對於蜀漢政權來說,也只有步步推進、不斷地北伐。

北伐的路線也只能是那麼一條,曹魏方面已經經營已久。

諸葛亮能做的就是盡全力打破曹魏的軍事壓力,最大程度上的獲得勝利,由此削弱曹魏的國力。

只可惜蜀漢政權的底子太薄,僅僅依靠蜀中的那點財富根本無法供養更多的軍隊,也無法與曹魏進行長期的戰爭。

諸葛亮屢屢進攻曹魏,大多都是因為後期供給不足造成的。

用現在的角度來分析諸葛亮的北伐策略也是正確的,蜀漢薄弱的國力和諸葛亮的英年早逝致使北伐成了海市蜃樓。

蜀漢後期,大將姜維也是屢次進攻曹魏,但是此時蜀漢已經沒有任何勝算可言。

唯一的作用就只有減緩滅亡的時間,能撐一年是一年。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劉備竭盡全力攻打東吳 竟非為關羽報仇

公元221年,已經晉升為皇帝的劉備親自率領大軍進攻吳國,起初蜀漢軍進展非常順利。但是在夷陵之戰中,東吳軍以逸待勞大敗劉備,蜀漢軍隊潰不成軍幾乎全殲。此戰不經使蜀漢政權奪取荊州再無可能,並且是蜀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