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發明的木牛流馬到底是什麼?打仗少不了它,現在仍有人使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噫吁戲!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從春秋戰國開始,蜀中就是一座大糧倉,其土壤之肥沃不輸江南魚米之鄉,然而,蜀道的艱難,讓此地和外界的交流十分稀少。

秦國征戰時期,為了調用蜀地的糧草,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以至於經常都是在運輸過程中糧食就少了大半。

等到三國時期,諸葛亮的一個發明,才改變了這種狀況的發生。

這一發明,直到如今,還能夠被人們翻出來加以改善,成為一種科技產品。

這樣東西,就是木牛流馬。

2015年1月18日,在湖北省的十堰市鄖西縣馬安鎮,農民發明家蘇道成騎著自己發明的「木牛流馬」在街上溜達,引來不少市民圍觀。

他所製作的木牛流馬,是吃汽油的現代機械產物,該「木牛流馬」高約1.5米,長2米,重約500斤,由一輛卡丁車上的發動機和一些鏈條鐵塊組成,共4條腿和兩個輪子,可以通過開關操控方向及行駛速度。

根據蘇道成的介紹,他製作的木牛流馬是可以代替農村多年來使用的耕牛,而且不不必餵養,效率也遠勝過耕牛。

只是,這樣的木牛流馬,在現代化科技面前,真的站得住腳嗎?應該來說,這個產品雖然有創意,可是在目前其他機械化耕作的機器面前,還是顯得有些落伍了。

再者,木牛流馬的初衷,可不是為了用於農事。

公元231年,諸葛亮準備集結蜀軍,對魏國發動北伐戰爭。

然而,蜀軍從漢中出祁山,雖然是一片康莊大道,然而糧食補給線卻需要從西川的蜀道運出來,蜀軍的後勤能力大打折扣,故而,每每需要乘勝追擊的時候,諸葛亮往往不敢輕舉妄動,就是擔心後路的糧食跟不上來,給敵人以可乘之機。

為了緩解這種狀況,諸葛亮發明了「木牛流馬」。

其載重量為「一歲糧」,大約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為「特行者數十里,群行三十里」,為蜀國十萬大軍提供糧食。

木牛流馬在蜀道中可謂如履平地,遇到一人寬的小路的時候,只需要一人便可以推著度過,下山之時,險要之處便可以以繩索滑輪放到山底,不用廢太大的力氣,連運輸的效率都大大提高了。

蜀國從此不再受到糧草的制約,可以放開手腳進攻了。

對於諸葛亮版本的木牛流馬,一說認為只是輛利用槓桿原理製成的獨輪小車。

可在其他記載之中,人們給木牛流馬添加了些生機。

據記載,這木牛流馬形狀都是四條腿,肚子中空,可以載重物的木製機械。

按下和抬起馬的脖子,流馬就會邁開腿行走;木牛是通過按壓後面的雙轅行走。

在新版的《三國》電視劇中,我們也看到了劇中還原木牛流馬的模樣,不僅能夠自行走動,甚至在木牛流馬上實現了暗鎖功能,把舌頭扭轉,馬頭就被鎖住,就無法行走,這一點也跟《三國演義》中的描繪非常吻合。

木牛流馬的原型究竟如何,經過如此之久,已經是無法考究了,我們唯一能夠知道的,就是中華民族的智慧不可限量,只要我們敢想敢做,沒有什麼是做不到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孔明製造出來的「木牛流馬」到底是什麼?

小時候看了三國演義,一直非常好奇的是,其中諸葛亮製作的木牛流馬究竟是什麼!難道真的與如今機器人比較類似嗎?難道古人的智慧真的如此腦洞大開,發明出來連現代人都無法理解的動力產品?而且「木牛流馬」是...

簡析諸葛亮發明的木牛流馬,號稱勝仗的關鍵

糧草問題向來是戰爭的重要問題俗話說「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可見糧草對於軍隊和戰爭的重要性。曹操之所以在官渡之戰中取得勝利,就是用火燒掉了袁紹的烏巢糧倉,袁紹軍隊沒了糧草,軍心大亂,這才被曹操打敗...

神奇的木牛流馬

糧草運輸是北伐的頭等大事諸葛亮北伐最頭痛的就是糧草問題。俗話說「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可見糧草對於軍隊和戰爭的重要性。曹操之所以在官渡之戰中取得勝利,就是用火燒掉了袁紹的烏巢糧倉,袁紹軍隊沒了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