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道德經》幾點不同尋常的理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就是道,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

關於道這個詞總有人想把它翻譯成出什麼意思來,殊不知你一旦給他加上概念的枷鎖,已經違背了老子本來的意願,我們應該做的是把他放到前後不同的語境中去體會、揣摩,就像後面他說的,名可名,非常名,名即對事物的認知和概念,也不是絕對的,以我們有限的認知和狹隘的偏見,你覺得老子會滿意你幾個修辭語來解釋萬物中的"道"嗎,而這恰恰又不是能向別人解釋的,只能隨著你對文中出現道時細細領會,你不能輕信別人的看法,就像你不能向一個瞎子請教大象的模樣一樣,你要懷疑,要去讀原著,對於每一個古語的理解,以別人做參考,靠自己去查證、取閱。

我認為道就是道,以它自己去標註自己,才不會在沒有見到真理前而背"道"而馳太遠,非常即唯一的變化就是變化本身。

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無名,本該這樣。

在沒有人類和人類創造的概念和認知時,世界已經存在,那時候就有生物在活動,比如說當我看到琥珀時,會驚嘆於裡面的生物竟然如此的相似,就如與昨天還在後院裡見到他們的身影。

但是我想到已經億萬年過去了。

在所謂的白堊紀時期,這些小小的昆蟲知道自己的家族會一直繁衍生息幾億年都不曾變嗎,他們會給自己或者自己的弟兄姊妹起名字和分類嗎,他們會有生活的憂愁和仰望星辰的美麗嗎。

這兩隻昆蟲一定不知道自己會在這裡遇見現在地球的霸主,但是他們已經經歷了無數的霸主了,從什麼 都不是到身形巨大的恐龍,從南美洲的猛獁象,到生林立的老虎和獅子,他們並不意外,有的只是依然過於他們自己的生活,並笑吟吟看戲,並且羞羞地把自己的性愛姿勢給別人看到。

有名便是人類存在開始和理由,當我們建立起去周圍事物的認知時於是便出現了事物的概念。

如果沒有存在就不會有事物的概念,那時候沒有文明,沒有科學,沒有倫理。

只有當出現意識的時候,當自我意識分裂,自我意識產生活動,又開始和結尾,這是一個過程,是完整的、正確的,具有自我意識並且分裂,一切的起點。

分裂的過程中具有對立和矛盾,慾望強烈驅使意識活動,從最基本的飢餓感生物也需要從外界物質來維護自身的生長和發育,跟身體對等的一些物質形式。

時間概念不準確,一個人的壽命可以說是器官活動周期。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無欲即不帶有人類主觀感情色彩和客觀的理解,只有這樣時:但擺脫了作為"人的角色"去觀萬物時,才能領會到其中的奧妙和樂趣所在,五官作為人類靈魂和世界之間橋樑,憑藉其僅有的生理功能對我們多樣化的認知這個世界局限性太大了,幸好我們的思維能幫我們向外拓展一下認知的疆土,才能以眼睛去感受氣味,以蒼蠅的眼睛去觀世界,看到細菌的蠕動,細胞的分裂,測到電石火光,輕煙難寐等等。

有欲便決定了認知的有限性,這裡不做累贅。

佛教會勸誡人們如何總總,我覺得目標總是相同的,那就是追求"道"的境界,只不過佛看人們為"欲"牽連太多,首先要幫人解決人世間的痛苦,這樣人才會更有可能去追求,這樣看來佛還是挺講究"科學的方法的,但是在這場"遊戲"中,這四萬萬萬萬同袍誰會取得最後的"彩蛋呢",也許追求到的人都會獎勵"綠洲",在西方稱之為天堂。

道法自然,不行人為。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第一章(釋義)

老子是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姓李名耳,字聃,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今世存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

老子說了一段繞口令,您聽出其中的奧妙了嗎

老子是我國古代空前絕後的偉大聖人之一,他的智慧奧妙無窮,既有對宇宙、世界來源的思考,也有對人生社會的討論。老子寫了部書——《道德經》。這部書可是鼎鼎大名,中國人恐怕沒有不知道這部書的。小編今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