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到底是什麼意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道,可道」中的第一個「道」字,基本沒有異議,是指大道,指天地間終極的規律。

而第二個「道」字,有許多說法。

在這裡特別指出,南懷瑾在解釋這個字時犯了想當然的錯誤。

南懷瑾認為,這個「道」字不應該解釋成「說」,他的理由是把說話或話說用「道」字來代表,是唐宋之間的口頭語。

唐宋之前沒有這樣的書面習慣。

他這個觀點是很容易反駁的。

我們只要稍作回憶就可以發現更早的書面證據。

如:萬戶侯豈足道哉!——漢·司馬遷《

史記

·李將軍列傳》

不足為外人道也。

——晉·陶淵明《

桃花源記

再往前,還有更早的:

「中冓之言,不可道也。

(宮中的話,不可說出來)」——《詩·鄘風·牆有茨》

顯然,第二個「道」字是可以當成「說」來解釋的。

所以,「道,可道」目前根據第二個「道」字的不同含義,有幾種比較常見的說法:

1、大道,是可以言說的。

2、大道,是可以遵循的。

「道」作行解釋。

3、大道,是可以達到的。

「道」通「到」。

而「非常道」這句,也寫作「非恆道」,可見「常」和「恆」字同義,是指「固定的、一成不變的、恆久的」。

如果解釋成「尋常的,常見的」,就有些偏頗了。

整句的意思大概是說,大道是可以言說(或遵循,或達到)的,但表現出來的形式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是處於運動和變化中的,並不是靜止的。

這點從《道德經》的後文,「有無相生,高下相形」,也可以得到對照和印證。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這12字是究竟是什麼意思,只有老子自己最清楚,這麼說並不妨礙我們來理解!

我覺得這12字的意思任何呢解釋都不全對,然而我們讀道德經並不是要了解他每句話的的意思,而是要掌握老子看問題的角度、方法,簡單說,就是方法論和思想論。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凡是能夠用語言文字說清的現象,解釋的定義本身就偏離了道,那道到底是什麼,其實是一個「度」,全篇5000言都在講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度」,過度反而走向方面,天下皆之美之為美,斯惡矣!

選美大賽列出各種選美標準,包括相貌、智力、語言、、、,實際上不僅選手,還是評委在選美背後勾心鬥角的多的是,你能說這是美嗎!

老子為什麼要這12字放在開頭,就是要大家理解他後面的語言按照這個框架來理解,否則都會走偏。

他開宗明義的在篇首就寫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然後通篇圍繞12字發散、類比、解讀,理解這12字,就理解一切,有人說《道德經》是一部兵書,實際上它是一部通書,是通達世界的認知底座。

道德經是在函谷關出關時寫的,為此我特意去函谷關那條涵道考察了,並結合道德經的理解拍了紀錄片《眾妙之門——函谷關》,裡面詳細分析道德經的由來

古代大成者如老子和釋尊,都通過禪定真真切切地確認了一個客觀現象,就是這個看似沒有頭緒的紛紛萬物,都是由一種能量類的東西變現來的,也就是最最基本的基質都是一樣的,由同一類能量物質通過陰陽轉化而來的。

況且也發現了所有大千世界萬事萬物的發展都受一個總規律的支配的!這種基質和總規律總法則,道家以「道"字名命了!佛家以″自性"名命了!

道生成了萬物,又決定了萬物。

道既是能量的海洋又是宇宙運行的總法則。

萬物都在以道的法則生成變化運行的!這個法則又無所不在!大到宇宙生成天體運行,小到人生老病生順逆福禍,都受道的規律支配的!

道就如同一個電腦程式,總程序下又有子程序,一切都在其下運行。

但是這個能量的海洋和總的法則規律又是不可見的,只能感覺得到,又沒有個東西可貼切比擬,所以就沒法用語言和文字來描述!古聖人老子在發現這個現象後實在是沒辦法了,就勉為其難隨意拿"道"這個字來代替了!

當時老子企圖給這個現象命名時,也許出於無奈,急得手在空中比劃,就象手在空中劃道道一樣,所以靈機一動: 就叫″道"吧! 就這樣誕生了道這個命名!

至此,明白了沒有? 就說道這個東西或現象的確存在,但用語言的確很難說明白!由於太玄妙,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只能是通過思維傳感才能讓對方明白,所以叫意會或心傳!這是可道又非常規道,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呢?可以命名,但又沒個東西可喻指,因為她是獨立而長存的,不與任何東西同在的,但要非給個名字的話,就只能非常規的命名了!所以: 非常名。

道是恬淡,虛無,柔弱,自然,忍辱不爭的,道性似水。

這個特性通過感知在特定狀態下是可以感覺得到的,得到這種感覺的人叫得道之人,所謂得道高僧就是指得到了道的感覺品到了道的味道的人!

一個人得了道,若想讓別人也得到,這時候語言文字就顯得蒼白,怎麼描述都不完美對方也得不到真意,傳不下去!但是可以通過心傳即思維波傳感可以實現!所以自古「前佛後佛,以心體心",心傳成為佛家最至高無上的傳承手段!也叫無字真經!!!

世面的翻譯是對的,就是理解有偏差。

可以說出來的道,不是真正的道,天道你只能體會,說不明白。

然後後面的五千字都是在說老子他自己的體會。

至於無為,更簡單,就是不刻意為之,要保持事兒或物的本來屬性。

例如,房子的本質屬性是住人,你投資它只買不住,為了炒房,那就是有為,有為就會出現問題。

例如你是一名醫生,醫生的本質屬性是治病救人,你懷著這個心思去要求自己,那就是無為,你不想做好醫生都難,但是如果你做醫生不是為了治病救人,是為了工作穩定,社會地位高或者為了工資高甚至能收紅包,那就是違背了醫生的本質屬性,那麼這個時候不管你醫術多高明,你都不會是一個好醫生。

現在,吹道德經的,說無為就是無所不為,那個囂張勁兒老子是不會說的。

黑道德經的就是說無為是放任不管,任其發展,這簡直就是胡說八道。

鑒於無為,首先一個問題就是要找到這個道。

社會主流價值觀不一定就代表道。

例如目前社會浮躁,笑貧不笑娼,這就是天道嗎?有人說你得適應環境,不要幼稚,其實這都是懦夫的藉口。

傳統文化中,不管儒家,佛家還是道家,本質不分家的。

你仔細品味,他們說的都一個道理。

儒家王陽明說要知行合一,要致良知,這個致良知的良知,其實就是知天道的意思。

只是他認為每個人都有良知,良知存在於每個人內心中,不必要去外面求。

如果你靜下心,仔細的思考,拋開雜念,發掘你的所謂人性,那個就是良知,那個也就是天道的樣子。

但是,你確實無法具體的描述出來,那是一種說不清楚卻事實存在的。

道家就更不用說了,道德經就是道家聖典。

佛家所說的佛,說人人心中有佛,自己就是自己的佛,和致良知不一樣嘛?什麼是佛?不就是天道,不就是良知嗎?怎麼去找佛?佛家說念經,打坐,參禪。

道家講究站樁,靜坐,儒家講究琴棋書畫。

其實不管是哪一種,都一個目的,幫助你拋開雜念,靜下來。

靜,做到了,就找到道了。

但是說不明白,說不清楚,所以說道可道,非常道。

孔子聖人,自己試著去解釋,靠的是解釋周易,周易描述的就是天地運行的規律,變化。

孔子把這些東西放在做人上面,所以才有了十翼。

但是十翼又不能全部說清楚,其實,誰又能全說清楚呢?

最後送大家君子八卦,共勉。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隨風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漸雷震,君子以恐懼修省。

善如水,君子以做事謀始。

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辯物。

步澤履,君子以辯民安治。

艮山謙,君子以裒多益寡。

1,逗號點在哪裡?道,可道,非常道;還是道可道,非常道?名也是。

2,其中的每個字都是多義的,究竟啥意思:道有很多意思,道理,道路,真理,說話等等,名也是。

3,老子道德經的整片文章究竟表達啥中心思想,才會有這兩句開頭?

以上三條,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我參與過N次的討論,大部分道德經愛好者是崇拜老子,把道德經當成聖經,甚至是宇宙洪荒真理在其中的聖經。

容不得別人質疑。

我也通讀過N次道德經,但是都是就事論事,就人論人,就文論文的角度來考慮,就是假設史記都是對的,那麼道德經的寫作是有明確的地點時間人物場景的。

時間,公元前486(據說);地點,函谷關;人物:老子,尹喜,還有一頭牛。

從平常心看,這篇文章,非常有文采,通篇在歌頌道和德兩件概念,其中德,很多在之後的儒家中多見(儘管核心含義可能不同,道德經中,德與聖人掛鈎,而論語等儒家典籍中,德與君子相關,而聖人提的就少了)。

道,名,德,這些概念,但是春秋時候,是比較流行的。

老子道德經中,道的內容最多,因而也有道教什麼的延伸。

但是就通篇來說是這樣的一個邏輯:老子飽覽群書,發現世界和自然是有規模的,但是他也無法描述出這個規律是啥,只知道,我們要尊重這個道,順著這個道去生活和發展,要道法自然,才是上策。

其中最有氣勢的話是: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曰四大。

其中「道」,老子說的很清楚,就是俺老子也不知道有一個東東可以做天地的娘,但是我不知道她是啥,我就勉強叫她為「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實際上就是上述話換一個說法而已。

我勸那些崇拜者,不要拘泥於這句話了,道德經,就是科學規律的歌頌文。

我們現在的科技工作者,科技公司都要感謝老子,這樣老子會很高興。

而一大幫語焉不詳,玄之又玄的「哲學家」是不是可以休了,老子會氣死的。

本義: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恆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通述:

世間的一切規律,都是能夠被掌握的,但這些規律,卻是不斷的發生變化的。

我們可以通過一些表面現象,來認知這些規律,我們為了方便識別事物,會給他們命名,來加以區分,但這些名詞所包括的內容,也並非一成不變的。

  

世間事物,本來是不需要通過命名來加以區分的,當我們給一些事物命名,是我們開始認識世間萬物的起始。

如果我們心無所欲,就可以發現生育萬物的自然之妙,如果我們帶著知見欲去認識世界,你看到的世界,就只限於你的認知範圍(邊界)。

  

因此,世間的規律和表象,都本是一體的,只是人們在認知識別時,出現了偏差。

同的本意,是指表象能與規律相重合,也就是道與名相合,如出一轍。

但這二者卻又都是不斷變化的,但就在這不斷變化中,才不斷的生育著世間萬物,對世間萬物起著作作。

  

圖引:   

本章為道德經的第一章,也是《道經》的前言部分。

  

道,道:指一切規律,作者先說一切規律都是可以被認知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知道」,但世人認知規律的方式,卻都是通過一切表面現象來加以分辨、概括、總結而來的。

但不論規律本身,還是表面現象,都是會不斷發生變化,我們要想真正的認知這些規律,便是要識別變化,也就是「識易」唯有這樣,才能動態地掌握規律。

這也為作者講後文的天然道德與社會道德的打下了基礎。

  

釋義:  

道:指一切規律,具體指三方面的規律,其一、天道,指自然規律;其二、地脈,指人與外界的交互規律,其三、人道,指人性規律。

  

可道:指規律能夠被人認知。

  

非常道:指規律並不是固定不變的。

  

名:用來區別萬物的名詞、表面現象及所包括的內容。

  

可名:命名加以區分。

  

非恆名:指命名所指的事物內在不是一成不變的。

  

無名:指萬物最初的本相。

  

有名:給事物命名之後。

  

無欲:指對事物處於沒有知見欲的本真狀態  

妙:指生育萬物的自然之妙  

徼:指認知範圍、邊界。

  

同:指表象與規律的重合,一體。

  

玄:指變化。

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

道,我們可以視之為宇宙的根本真理,我們也可以去認識他,但我們認識到的道只是相對真理,並不是那個徹始貫終的永恆真理。

我們認識到的真理存在於我們的意識之中,要表達出來需要藉助一定的定義和名相,這就是名。

那我們為表達認識而定義的名,肯定只是有相對意義的名,並非可以永恆不變的定義和名相,他是需要隨著宇宙的演化、時代的前進而應運而生又與時俱進的。

如果我們用物理學來以斑窺豹的話,可以這樣說,宇宙的根本物理學是沒法掌握的,歷史上形成的牛頓力學、相對論、量子力學等等,都不過是人類認識宇宙過程中產生和總結的相對意義上的真理,屬於可道範疇,遠非恆道層面。

至於名,這屬於表達、溝通認識到的規律和真理所用,屬於思維和語言範疇。

先秦的名辯之學自然屬於此類,西方形式邏輯和印度的因明也是名的另一種表達形式。

無論是形式邏輯、因明還是名辯,它們總結的都是人類顯性思維的規律,落腳點是語言,也就是後天層面,立足於人。

也就是說,這三類名學,都不能契入先天境界。

若要入先天,須是得意忘言才行,擺脫語言的樊籠。

名辯之學後來在中國漸漸式微,唐代時印度因明傳入中國,未過三代也失傳了,為什麼呢?因為中國還有一種思維推理之學,也就是易學。

他的規律總結原則,不僅僅落在語言上,更多是落在思維上。

易之語言層面是辭,思維層面是理、象、數。

天垂象,見吉凶。

實際上這天垂之象乃是易者觀察天地所得之象。

既是易者觀察所得,那麼立足點必然以易者為中心,這就是我們看到的為什麼古人多持地心說的原因。

實際上應該說是「人心說」,以人為本,以人為中心,上天下地中為人,通貫三才天地人者為王。

象乃思維之先天,意乃思維之後天;若以思維和語言來說,思維為先天,語言為後天。

言不能盡意,意不能盡象。

語言並不能表達出我們所有的後天思維,而後天思維又不可能反應所有的先天之象。

所以老子又說: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唯有「中」,方能觀其象。

易以觀象繫辭為要,故可知易是溝通先天後天的思維工具,比之各種落於語言的名辯之學更容易契入先天境界。

易學一發達,名學自然就衰落。

愛因斯坦曾對東西方文化有這樣一段著名的評論:「西方科學的發展是以兩個偉大的成就為基礎的,那就是:希臘哲學家發明形式邏輯體系(在歐幾里得幾何學中),以及通過系統的實驗發現有可能找出因果關係(在文藝復興時期)。

在我看來,中國的賢哲沒有走上這兩步,那是用不著驚奇的,令人驚奇的倒是這些發現在中國全部都做出來了。

」愛因斯坦之驚奇的原因在於他沒能了解中國的易學,不明白中國科技的發展多以易為理論模式。

對於探討科學,易有超越於語言和後天思維的優勢,但我們現在易學界很多對於科學易的發展頗有微詞,這是一個危險的苗頭。

須知,現在西方以及國內從形式邏輯發展到數理邏輯,也就是對於邏輯概念開始賦予一定的數了,初步具有了易的特點。

道德經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揭示自然規律的哲學巨著。

我把他稱作「樸素的辯證法」。

《易經》則是在占卜文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具體事物的規律,我把他稱作「樸素的唯物主義」。

這兩部書可以說是《辯證唯物主義》的鼻祖。

要理解《道德經》先要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我始終強調讀古文一定要放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去看。

因為古文是寫給當時人看的,隨著時代和語言的發展,認知也會有很大的變化。

我們應該做的是應該站在古人的角度還原古文,而不是站在現代人的角度去解讀古文。

如果是後者,就會產生對古文的過度解讀,後面還會繼續說到。

)。

《道德經》產生之前,人們對世界的認知應該是:偏重表象、具體、絕對、靜止、割裂的。

而《道德經》提出了有無相生、難易相成….的觀念,也就是率先提出了:相互轉化的觀念;運動變化的觀念;整體統一的觀念;聯繫的觀念;由表及里的觀念。

在這些基礎上,進一步對當時的通俗而錯誤的一些錯誤觀念進行糾正或者完善。

可以說,《道德經》是由表及里、由具體到抽象研究事物的規律的始祖,也是哲學的始祖。

對世界觀的重塑有著劃時代的意義。

其實,《道德經》更偏重糾正當時的片面錯誤的認知。

雖然深刻但並不複雜。

因為當時對世界的認知也是有限的。

但由於他是揭示事物的本質規律,正所謂大道至簡,所以他是科學的。

他的科學性給後面道家學術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恰恰是這些發展成果影響了後人對《道德經》的理解。

因為大家把後來的發展成果也疊加到《道德經》上面去了,這樣,就把《道德經》理解的非常深奧晦澀。

導致了過度解讀和曲解。

打個比方,《道德經》好比是四則運算,但大家把函數和微積分也當成是他的內容。

這樣,怎麼能還原出來《道德經》的本意呢。

為什麼要說這個前提呢,因為關乎到「道」的理解和認識。

「道」到底是某個特指的東西,還是泛指的一類東西?由於《道德經》中有「萬物之始,萬物之母」、還有諸多天地相關的內容;韓非子也說「道者,萬物之所然也」。

所以,大家都理解為「道」是某種特定的東西,後來逐步解讀為宇宙萬物的本原和實質。

這個解讀就是過度解讀,是曲解。

老子當時還是「天圓地方、太陽繞著地球轉」的錯誤的宇宙觀,這種宇宙觀怎麼能提出正確的宇宙萬物的本原和實質?包含天地的宇宙是由各種事物組成的,各種事物有自身的規律,《道德經》是透過表象研究規律的哲學。

那麼這個「道」就應該是各種事物的內在規律,是規律的集合,是泛指規律。

但由於當時的語言不發達,無法精確表達,只能由一個「道」字來表述。

由於語言的匱乏,或者說表達習慣的不同,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只能用「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來表達。

這種模糊的表達,加上時代的久遠和後人的誤解和過度解讀,使得我們要還原本意就變得很困難。

有了上面的前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理解起來就很簡單了:各種事物的內在規律是可以表達揭示的,但並不是現在通常意義的事物表面的現象。

事物的概念也可以明確標定,但他也不僅僅是通常說的稱謂。

現在對《道德經》理解的最大障礙就是過度解讀。

我們還是要想辦法還原古人思想的本意。

附:《道德經》第二章原文,三個版本的翻譯及祥解。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也,成功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林語堂譯:

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丑的觀念就跟著產生;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不善的觀念也就跟著產生了。

沒有「有」就沒有「無」,「有無」是相待而生的;沒有「難」就沒有「易」,「難易」是相待而成的;沒有「長」就沒有「短」,「長短」是相待而生顯的;沒有「高」就沒有「下」,「高下」是相待而傾依的;沒有「音」就沒有「聲」,「聲音」是相待而產生和諧的;沒有「前」就沒有「後」,「前後」是相待而形成順序的。

因此,聖人作事,能體合天道,順應自然,崇尚無為,實行不言的教誨。

任萬物自然生長,而因應無為,不加干預;生長萬物,並不據為己有;培育萬事,不自恃其能;成就萬物,亦不自居其功。

就因為不自居其功,所以他的功績反而永遠不會泯滅。

陳鼓應譯:

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丑的觀念也就產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不善的觀念也就產生了。

有和無互相生成,難和易互相完成,長和短互相形成,高和下互相包含,音和聲互相和調,前和後互相隨順,這是永遠如此的。

所以有道的人以無為的態度來處理世事,實行不言的教導;讓萬物興起而不加倡導;生養萬物而不據為己有;作育萬物而不自恃己能;功業成就而不自我誇耀。

正因他不自我誇耀,所以他的功績不會泯沒。

正確翻譯:

天下皆知美之所以為美,這是錯的,皆知善之所以為善,這是不對的。

因為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相互轉換永遠是自然規律。

所以聖人,處於無區別心之無為境界,教化眾生於不言之中,順應萬物的發展規律而不橫加干涉,生養萬物而不據為己有,竭盡全力而不自恃已能,功成業就而不居功自傲,正因為他不居功自傲,所以他不會失去什麼。

詳解:陳鼓應和林語堂都把「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翻譯成,「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丑的概念也就產生了。

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不善的觀念就產生了」。

陳鼓應把 」有無之相生,難易之相成,長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傾,音聲之相和,先後之相隨,恆也。

」理解為好壞轉換關係的含義。

林語堂則理解為好壞比較關係的含義。

兩個人都把最後第三部分理解為:不居功,不伐善,不沾沾自喜,無為而治。

從第三部分都沒分歧來看,第二部分應該是好壞相互轉換的含義。

這樣,第二和第三部分邏輯對應關係就成立了。

因為好壞比較關係的含義對第三部分不起作用。

所以,第二部分沒有好壞比較關係的含義。

現在就是第一句話的理解了。

可以有三種理解:1,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丑的概念也就產生了。

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不善的觀念就產生了(林語堂和陳鼓應解)。

2,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那是由於有醜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那是因為有惡的存在。

3,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這個觀念是錯誤的,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這個認識是不對的。

由於美醜是同時產生的,不存在先後的因果關係,所以,第一種理解本身就有問題。

前面說了,第二部分是好壞轉換關係的含義。

這樣,建立在比較關係基礎上的第二種理解也不成立。

這樣就只剩了第三種理解。

從通篇來來看。

第一部分講當前人們的錯誤觀念。

第二部分講,事物真正規律是好壞相互轉換,這才應該是正確的認識。

第三部分是講,聖人在正確認識的基礎上的正確行為。

這樣,就不會造成「樂極生悲,否極泰來」相互轉換時,沒有準備、手足無措。

這樣,第一和第二部分是沒有因果關係的,第二和第三部分是有因果關係的。

從通篇來看當前翻譯滿足文章的完整性,從整體上來說也是一致的。

陳鼓應第二第三部分邏輯關係正確,但第一部分從通篇來說明顯突兀。

林語堂的第二第三部分邏輯關係都不正確,第一部分也突兀。

還有,林語堂和網上大多數版本是 「故有無之相生」,這樣,容易給人形成第一第二部分是因果關係。

而陳鼓應中華書局版(以馬王堆帛書為依據)則是「有無之相生」沒有「故」字。

這樣,第一第二部分就沒有因果關係。

所以,我覺得,現在對通篇的理解是正確的。

我們看文章不僅會受到時代久遠的影響,還會受到包括專家和「大家」在內的其他人對原著誤解的影響。

讀書真不是簡單的事情。

從上面的解讀來看,老子還是偏重於建立完整、統一、變化、運動的哲學觀,並以此來糾正當時錯誤的世界觀。

[長篇大論]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最初老子的原文是「道可道非恆道

名可名非恆名

」在漢代為避恆帝的諱,才改為「」這句話可以從二方面解釋。

一是從修仙方面解釋;二是解釋萬物的起源與運行之理。

修仙方面相對簡單:第一個「」 字表示修仙修真的方法,「可道」可以依據修煉道法的方法去修行的。

非恆道」,不是永遠不變的,意思「」是變化的是因人而異的。

名可名」前一「」是事物寶器法器或修煉方法的名稱,是可以命名定義出來的,「非恆名」,也不是一層不變的,意思你見到的事物和方法並不是前人見到的事物或方法,除了事物會變化這層意思外,還有每個人的經歷和角度不一樣,即使是同一時刻看到事物也會盲人摸象,只見到其中的一面。

老子教的祖宗,按修煉方法解釋是最常見不過的,只是現代人不修真了。

老子《道德經》的首先提出的「」與「」兩個關鍵名詞,古時,「道」與「天」字相通,在這裡「」和「」是相通的,一般是指自然運行法則。

」是代表抽象的法則、規律,以及實際的規矩,也可以說是學理上或理論上不可變易的原則性的道。

《左傳》:「天道遠,人道邇。

」《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

」孫子:「兵者,詭道也。

」等。

又如老子說「道常無為」、「道常無名」,以及「道法自然」等的觀念。

可道」,意思可法,按「天道」運行法則去做,「非恆道」不是永遠不變的,即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係。

有人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實際上是錯的,事實上每一個一都是萬一,都是不一樣的,不能混同。

關於宇宙萬物的「有生於無無中生有」的形而上與形而下問題,其中就包涵了宗教哲學中宇宙萬有的來源論,以及純粹哲學的唯心、唯物、一元、多元、有神、無神等學說的尋探。

其中形而上也是修真修仙的基礎,即自我的小宇宙是大宇宙的表象。

萬物確是從「」中而生出「」的種種萬類。

無中何以生有?便是一個莫大的修煉問題。

常無」與「常有」,是從萬物之「」講。

如果從事學習修仙或專講修心養性之道的立場來講,讀成「常無欲」與「常有欲」是從自己修煉角度看問題。

「本」是天地的原始,「妙」是前人或自己命的「」,因此從無生有從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直到萬物萬,是萬物的源。

讀著:「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常有欲以觀其檄

」就是——人們要想體認大道有無之際,必須要修養到常無的境界,才能觀察——體察到有生於無的妙用。

再說,如果要想體認到無中如何生有,又必須要加工,但從有處來觀察這個「」而終歸於本來「」的邊際。

」字,就是邊際的意思。

玄元之妙。

更是修煉必經課程。

玄門要義的深不可測。

首,他提出「」,同時提示我們,不可執著道是一般永遠不變的恆道。

接著又強調,不可執著「」相而尋道,也沒有永恆的「」,如法國革命先烈追求的「」,在今天許多人看來也是不理解的。

其次,便說到形而上道與形而下萬有「名器」的關係,「名是道的外相」,是有無相生,綿綿不斷的。

因此,在形而下(名)的情況下而要體認形而上之「」,必須從常無的境界中去體認它的本源和本體,這樣才能更好理解「」。

如要更透徹精闢,又需要在常有之中領悟它的無邊無際。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 「」即「元」 說了一個玄,又不是一元、兩元可以究盡的,玄的裡面還有玄,分析到空無的裡面還有空無,妙有之中還有妙有。

由這樣去體認道的體用,有無相生,真是妙中有妙,妙到極點更有妙處。

等於佛教和尚們手裡拿著的念佛珠,一念接著一念,同樣都是代表如環之無端,永無窮盡。

老子的唯物論觀點

老子在本章里闡述了一個重要的哲學思想:「唯物論」的哲學思想。

老子說:「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通常在人類對某一事物一無所知的時候,往往是被動的觀察事物的表面現象,從表面現象逐漸認識到一定深度的奧妙,人類要把觀察到的這些奧妙描述出來這就是「名」。

通常人類一旦對事物的探索發展到「名」的階段,人類會把這些支離破碎的「名」組織起來,加以系統歸納就發展到「科學知識」的階段了。

人類用科學知識武裝了頭腦,就會產生更強烈的探索更深層次自然內在本質的慾望,正是這個慾望推動了科學知識的進一步發展。

先有物質存在就是「道」,後有意識產生就是「名」,這就是兩千年前老子提出的唯物論觀點。

與馬克思主義的:「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

」的唯物論觀點是不謀而合的。

名和道,都出自同一個事物,一個是客觀存在;一個是對存在的認識。

認識是在否定的過程中不斷發展的,不斷的否定、肯定,再否定、再肯定,事物的本來面目就揭示出來了。

與今天人們所說的: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是否定之否定過程的哲學思想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這就是老子所說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的深刻內涵所在。

人類在「道」和「名」的征途上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僅僅是一個「太陽中心說」,哥白尼提出了這一理論,但是不敢發表;伽利略為推廣這一理論,在鐵窗里渡過了餘生;布魯諾用身上的烈火來捍衛。

今天的人們都知道,宇宙不是圍繞太陽轉的,但是如果沒有伽利略的鐵窗和布魯諾身上的烈火,今天的宇宙觀從何而來?愛因斯坦在創立「相對論」的時候,有人說他是「瘋子」,就是這個原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老子說了一段繞口令,您聽出其中的奧妙了嗎

老子是我國古代空前絕後的偉大聖人之一,他的智慧奧妙無窮,既有對宇宙、世界來源的思考,也有對人生社會的討論。老子寫了部書——《道德經》。這部書可是鼎鼎大名,中國人恐怕沒有不知道這部書的。小編今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