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是被劉備和孔明用「借刀殺人」之計害死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若問《三國演義》里,對誰的評價最高,可能莫過於諸葛亮與龐統了。

二者皆有經天緯地之雄才,安邦定國之良策。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龐統,字士元,號鳳雛。

人稱:臥龍、鳳雛,得其一者可得天下。

可見評價至高,縱觀整個小說,無人出其兩人之右。

但這句話似乎也成了龐統必死的讖言。

龐統在整部小說中,出現的時間很短。

赤壁之戰後,往劉備而投,之後死於落鳳坡。

如果細細品味全書,會得到一個很可怕的結論:龐統是劉備和孔明設計害死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這就要從劉備的座駕「的盧馬」談起,的盧馬是千里良馬,卻也是妨主之馬。

徐庶就曾經告訴劉備:可以把這匹的盧馬送於自己所憎惡之人,待其妨過此人,然後才能安然乘之。

得此馬之後,似乎劉備也沒有在乘過此馬,他幾乎都處於廟堂之上,指揮戰鬥。

三顧茅廬請得孔明出山,赤壁之戰後龐統又來投劉備。

劉備進軍西川,奪取益州之時,龐統為軍師,一路跟隨劉備。

正當要攻取西川之時,諸葛亮送來一封書信:亮夜算太乙數,今年歲次癸巳,罡星在西方,又觀乾象,太白臨於雒城之分;主將帥身上多凶少吉。

玄德將此書給龐統看,龐統認為是諸葛亮怕自己得了頭功,將占了諸葛亮的分頭,反而更加堅定要攻取西川。

準備出發時,劉備看龐統的馬太過拙劣,所以用自己的白馬相贈。

行至落鳳坡時,西川守軍就因為此馬誤以為所乘之人是劉備,故而亂箭射殺之。

龐統死。

諸葛亮和劉備深知一山不容二虎,兩個當世奇才共侍一主,久而久之必生內亂。

但又不願兩者其一歸順他人,進而無奈殺一人得一人。

諸葛亮,未出山便知天下事;未與周郎有過任何交集,卻深知此人心胸狹隘;未與魯肅有交情,也只魯肅為人誠實敦厚。

諸葛亮在三國演義,近乎神一樣了人物,由此可以推斷,我們的孔明先生,也是深知龐統剛而自矜的性格。

龐統與諸葛亮既然齊名,自然也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孔明怕龐統窺得天機,不進軍西川,故而修書一封與劉備,激怒龐統。

龐統正中下懷,力主進軍西川。

為了配合孔明之計,劉備佯裝仁慈,把自己的白馬送與龐統,據推測白馬應該就是劉備的的盧馬(後面解釋),劉備深知的盧馬妨主,也知道日後自己南征北戰要用得此馬,遂用此馬賜予龐統,待其妨得龐統,自己就可以安然使用。

也可以以龐統之死為藉口進攻益州,奪取益州,又不會落得一個同宗相殘的壞名聲。

此計一箭四雕,四全其美。

那麼為什麼說,白馬就是劉備的的盧馬呢?第一,的盧馬乃千里良駒,古代軍人視馬如生命,更不用說千里馬。

第二,益州兵,就是因為此馬,誤認為龐統便是劉備,進而射殺了龐統。

由此可以推斷,白馬就是的盧馬。

所謂:一山難容二虎,一女難侍二夫。

孔明怕龐統動搖自己地位,因而有殺龐統的動機;劉備怕鳳雛因為孔明而改投他人,也有「寧可縱之,不如殺之」的念頭。

兩人一合拍,利用借刀殺人之計,除掉了龐統。

以上都是私人觀點。

一千個讀者心中就有一千個劉備、孔明。

  • 本文為頭條作者品客講堂首發原創。

    轉載請註明出處,圖片來源網絡

  • 品客講堂:獨立思考、合理質疑、品味分享不同觀點

  • 微信號:pinkeweixiu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鳳雛龐統簡介:三國龐統究竟有多厲害?

鳳雛龐統,三國謀士的一個特例,他出場次數不多,但每次都至關重要,甚至可以說,他才是三國局面徹底形成的推手。投奔劉備僅僅三年,就從耒陽一名小吏成為和諸葛亮地位相等的軍事中郎將,他是怎樣實現的?為何...

龐統之死,都是諸葛亮的陰謀?

在歷史上或者文學作品中,常常出現一些雙子星。他們有的平分秋色,旗鼓相當,比如蘇秦和張儀,有的言過其實,不堪同論,比如蕭峰和慕容復。在《三國演義》中,跟諸葛亮相提並論的人比較多,比如第一謀士之爭的...

龐統真的死在落鳳坡嗎?

【開欄語】成都,乃至整個巴蜀地區,是三國蜀漢文化非常濃郁的地方。成都武侯祠、閬中古城、重慶白帝城等,每年迎來送往數以萬計的中外遊客。三國文化,成為巴蜀和中國,甚至全世界都知名的文化品牌。說起三國...

臥龍鳳雛誰才能讓劉備吃雞?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後,出山相助。至此扶搖直上,從軍師中郎將一直升為丞相,直至武侯。其輝煌事跡例如:初出茅廬時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舌戰群儒促聯合、草船借箭、設七星壇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