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杯酒釋兵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杯酒釋兵權是指發生在宋朝初期,宋太祖趙匡胤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同時避免禁軍軍將也黃袍加身,使類似澶州兵變和陳橋兵變的歷史劇重演,篡奪自己的政權,所以趙匡胤通過一次酒宴,在酒宴中發表意見,威脅利誘雙管齊下,暗示高階軍官們交出兵權。


過程

宋太祖有一天召趙普問道:「從唐朝末世以來數十年,皇帝已經換了八個家族了,戰爭頻繁不休不止,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這是什麼原因呢?朕想停止天下兵戈,使國家長治久安,如何才能做到?」趙普回答:「陛下講了這事,是天地人神之福啊。

造成天下的混亂,非別的原因,就是藩鎮的權力太大,君弱而臣強罷了。

今日如想要解決這樣的情況,唯有削弱藩鎮的權力,限制他們的財政,將他們的精銳的軍隊沒收,這樣天下就會和平了。

建隆三年(公元962年)七月初九,宋太祖在退朝後留下石守信、高懷德、王審琦、張令鐸、趙彥徽、羅彥瓌諸高級將領飲酒。

酒至半酣,宋太祖對軍將們說:「我若沒有諸位,也當不了皇帝。

雖然我貴為天子,還不如做節度使快樂。

當了皇帝之後,我終日沒有好好睡過。

」此話令石守信等人大驚失色:「陛下何出此言,如今天命已定,誰敢再有異心?」趙匡胤說道:「誰不想要富貴?有朝一日,有人以黃袍披在你身上,擁戴你當皇帝。

縱使你不想造反,還由得著你們嗎?」

守信等將領跪下磕頭,哭著說:「臣等愚昧,不能了解此事該怎麼處理,還請陛下可憐我們,指示一條生路。

」 宋太祖藉機表達了自己讓他們放棄兵權的想法,建議「人生苦短,猶如白駒過隙,不如多累積一些金錢,買一些房產,傳給後代子孫,家中多置歌妓舞伶,日夜飲酒相歡以終天年,君臣之間沒有猜疑,上下相安,這樣不是很好嗎?」大臣們答謝說:「陛下能想到我們這事,對我們有起死回生的恩惠啊!」第二天,各位軍將就稱病,請求辭職,宋太祖一一敕准,並且給予他們優厚的退休金。

人事任免

原任「侍衛都指揮使」兼「歸德節度使」的石守信,改為「天平節度使」,保留「侍衛都指揮使」的虛銜;

原任「殿前副都點檢」兼「忠武節度使」的高懷德,改為「歸德節度使」;

原任「殿前都指揮使」兼「義成節度使」的王審琦,改為「忠正節度使」;

原任「侍衛都虞侯」兼「鎮安節度使」的張令鐸,改為「鎮安節度使」。

結果

此番任免後,宋太祖當年執掌兵權的結義兄弟的禁軍職務全部被解除,從此也不再授人。

石守信雖然保留著「侍衛都指揮使」的頭銜,卻已沒有任何實權。

另一方面宋太祖又派李漢超鎮守關南、馬仁瑀鎮守瀛州、韓令坤鎮守常山、賀惟忠鎮守易州、何繼筠鎮守棣州、郭進鎮守西山、武守琪鎮守晉陽、李謙溥鎮守隰州、李繼勛鎮守昭義、趙贊鎮守延州、姚內斌鎮守慶州、董遵誨鎮守環州、王彥升鎮守原州、馮繼業鎮守靈武,「管榷之利,悉以與之,其貿易則免徵稅。

故邊臣皆富於財,以養死士,以募諜者,敵人情狀,山川道路,罔不睹而周知之。

故十餘年無西、北之尤也」。

爭議

「杯酒釋兵權」一直被傳為美談,但少有人注意其真實性,此事不見於《太祖實錄》。

「杯酒釋兵權」的說法最早出自王曾的《王文正公筆錄》,司馬光的《涑水紀聞》以及王鞏在《聞見近錄》也都持此說,但各家記載釋兵權的過程多有牴牾,且疑點甚多。

李燾的《續資治通鑑長編》與邵伯溫《邵氏聞見錄》則是沿用司馬光的說法,並考定日期為建隆二年六月甲午日。

近代學者經過考證後,對「杯酒釋兵權」提出質疑。

鄧廣銘認為「世傳的杯酒釋兵權」那一戲劇性事件是查無實據的。

1945年,丁則良發表《杯酒釋兵權考》,認為此事「全來自傳聞,不足置信」。

1982年,徐規等撰文提出疑議,否定該事件的存在。

但也有持反對意見者:王育濟與柳立言都認為確有此事。

此文章為王昆明細說歷史原創,特此聲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趙匡胤的集權之路

經趙普的在三提醒下,趙匡胤確實感到害怕了,他深刻的認識到,武將在廢立皇帝改朝換代方面有著巨大的能量,於是下定決心要解決掉禁軍高級將領的軍權,對禁軍進行全面改革,吸取後周滅亡的教訓,加強對禁軍的控制!

宋太祖趙匡胤的「五虎將」,全部得以善終

自古君王都薄情寡義,大多數都是能共患難而不能同富貴,勾踐、劉邦、朱元璋皆是此類人,一上位就誅殺功臣。兔死狗烹的例子比比皆是,然而中國歷史上有一位皇帝在自己上位卻沒有誅殺功臣,可以說是少有的完美皇...

深度解析北宋杯酒釋兵權的過程簡介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七月初九日晚朝時,宋太祖把石守信、高懷德等禁軍高級將領留下來喝酒,當酒興正濃的時候,宋太祖突然屏退侍從嘆了一口氣,給他們講了一番自己的苦衷,說:「我若不是靠你們出力,是到...

簡介北宋開國將帥

宋朝留給人們的印象是積貧積弱,為外族所欺凌,但是北宋開國之初,也是有一批鐵血軍人,用刀槍打下了宋氏江山。石守信累任節鎮,專務聚斂,積財鉅萬石守信,北宋開國將領。五代後周時累官至殿前都指揮使、義成...

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簡介

杯酒釋兵權是指發生在宋朝初期,宋太祖趙匡胤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同時避免別的將領也「黃袍加身」,篡奪自己的政權,所以趙匡胤通過一次酒宴,在酒宴中發表意見,以威脅利誘的方式,要求高階軍官們交出兵權。趙...

宋太祖趙匡胤 「杯酒釋兵權」的弊端有哪些?

宋朝初期,宋太祖趙匡胤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同時避免別的將領也"黃袍加身",篡奪自己的政權,所以趙匡胤通過一次酒宴,以威脅利誘的方式,要求高階軍官們交出兵權。趙匡胤與漢高祖大殺功臣的行為相較,被視為...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故事

趙匡胤是宋王朝的開國皇帝。他出身軍人家庭,卻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的文治局面。建隆元年(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做了皇帝,就是宋太祖。這皇位得來容易,鞏固起來可就不那麼簡單了。一次,...

趙匡胤為何 「杯酒釋兵權」 的秘密

眾所周知,作為開國皇帝,只有擁有了全部的兵權才能鞏固自已的皇位,讓自己沒有後顧之憂。作為大宋的開國皇帝,趙匡胤自然也要有自己的一番打算,他是如何收回兵權,讓自已的江山穩固呢?方法便是上演了一出「...

趙匡胤的一個舉動奠定大宋朝的軟弱

----其實宋朝也很有趣(4)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宋太祖趙匡胤如願登上皇位後,一日閒暇,他召謀臣趙普,問道:「自唐末至今數十年,帝王換了八家,戰鬥不息,生民塗炭,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吾欲息天下之...

你所了解的「杯酒釋兵權」 , 難道真的那樣嗎??

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奪得後周政權後,有鑒於唐中葉以來藩鎮割據,武將拔扈,不利於中央集權,乃與宰相趙普密商,決定削奪大將兵權。在結束五代十國局面的過程中,北宋統治者著重考慮的問題有兩個:一是如...

「杯酒釋兵權」喝的什麼酒、釋的誰的權?

杯酒釋兵權是指發生在宋朝初期,宋太祖趙匡胤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同時避免別的將領也「黃袍加身」,篡奪自己的政權,所以趙匡胤通過一次酒宴,以威脅利誘的方式,要求高階軍官們交出手中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