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諸葛家的神童,叔父震赫三國,他卻夷滅三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說道諸葛家族,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三國時期的臥龍諸葛亮,這可是諸葛家族下的最好的一步棋。

但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諸葛家族在當時各個勢力之中都有自己的勢力。

孫吳政權有諸葛瑾(諸葛亮兄長)、蜀漢政權有諸葛亮、曹魏政權有諸葛誕(諸葛亮族弟)。

由於每一個勢力的發展空間都是有限的,集中下注最多會出現一個最強,其他都是副手,一旦勢力倒閉就會團滅,而分散下注則會出現更多可能,保證家族延續。

這種人才分放戰略,以現在經濟學角度來說,就是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中。

這種方式目的是為了獲得更多「最強」,保證家族。

但當時最強只有一個——諸葛亮。

其他雖然混得不錯但一比較還是陪襯。

這個時候諸葛家有出現了一個人物——諸葛恪。

他是東吳幹事諸葛瑾的兒子,年少聰慧,以神童著稱。

他並不是很喜歡諸葛亮,因為與諸葛亮一比較,他現在還是陪襯,再就是其父諸葛瑾沒有成為東吳最強讓他不爽,所以他便決定成為東吳最強,從而取得更大的成就。

要獲得權利,成就。

首先自然是要親近東吳權利核心孫權。

一日,孫權問他,他父親諸葛瑾與其叔父諸葛亮誰跟聰明。

這小子很機靈的答道:自然是我父親啦,因為我父親懂得服侍誰,而叔父不懂。

這一答,孫權甚是開心,經常將他帶在身邊。

在一次會見蜀國使者時,他又抓住了機會。

孫權要蜀國使者告訴諸葛亮送一匹馬給他侄子諸葛恪,諸葛恪立馬謝恩,並說道,蜀國只是吳國的馬廄,大王的命令他怎能不從。

就這樣,憑藉智慧與抖機靈他獲得了話語權。

後來帶著三百人,來到山越,發布「不得拘禁山民」等一系列安民政策,收服山民十萬餘人,平定山越。

被提拔為威北將軍,封都鄉候。

十五年後,孫權病死,與宗親孫俊、孫宏、流亡北士滕胤(yìn)、淮泗將領呂范之子呂據共受託孤。

隨後在孫俊的幫助下打到孫宏,成為託孤大臣之首。

這一段時間,他勵精圖治,實施一系列安民政策,還修復了爛尾工程東興堤。

在「文治」上到達很高的成就。

而後魏軍北犯,雖然他不太懂打仗,但還是硬著頭皮上了,可還沒趕到戰場,名將丁奉就已經將魏軍打跑,於是諸葛恪作為主帥,就成為了抵禦外敵的英雄,成功完成「武功」成就。

也就是經此一役,諸葛恪達到「文治武功」成就,但其剛愎自用、粗有武略的性格慢慢的流露出來了。

以為打仗很簡單的他為了穩固自己的勢力,也學起了姜維(註:此時諸葛亮已死)伐魏,結果在合肥——這個孫權四敗於魏軍的地方,開始了五敗於魏軍。







諸葛恪兵敗後,為了避免他人針對,便迅速的開始將士族宗親趕出政治舞台,獨攬軍政大權。

他這一舉動,作為又是託孤大臣又是宗親的孫俊就不樂意了,你觸犯到我的利益了呀,於是孫俊「構恪欲為變」,即以諸葛恪叛變的莫須有之罪,席間殺諸葛恪,夷三族。

真可謂是,成也孫俊,敗也孫俊。

不過若不是諸葛恪粗有武略,剛愎自用,他又如何會落得如此下場。

徐徐圖之,在三國政壇上他未必比不上諸葛亮呀。

·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被皇帝謀殺的諸葛亮侄兒,到底做錯了什麼?

文|沙塵暴 (讀史專欄作者)諸葛亮一家人很有意思,在魏蜀吳三個國家都有人當大官。他自己,蜀國丞相;他哥諸葛瑾,吳國重臣;他弟(族弟)諸葛誕,官至魏國征東大將軍。他們諸葛家的後代,也還算不錯,比如...

長使英雄淚滿襟——三國名將諸葛恪

諸葛恪(203—253年),字元遜,是蜀漢名相諸葛亮的親侄,東吳重臣諸葛謹的長子,文武全才,膽識過人,與生性跳脫的吳主孫權臭味相投、相處甚歡。孫權是個蠻橫而喜歡生事的老帝崽,他與張昭鬥氣,火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