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孫權何以老年時脾氣越來越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孫權(182-252),字仲謀,漢族,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
三國時期吳國的開國皇帝,公元229-252年在位。
孫權是中國兵法家孫武的第22世後裔,長沙太守孫堅次子。
幼年跟隨兄長吳侯孫策平定江東,200年孫策早逝,孫權繼位為江東之主。
208年,孫權與劉備聯盟,並於赤壁擊敗曹操,天下三分局面初步形成。
219年孫權自劉備手中奪得荊州,使吳國的領土面積大大增加。
222年孫權稱吳王,229年稱帝,正式建立吳國。
提及孫權,史料記載,他年未弱冠,承襲父兄基業,英傑雄武、尊賢禮士、知人善任、善於培養人才,善於調整各種關係,使得孫吳集團一派生氣、英雄輩出。
從而很快統一江東,又正確執行聯劉抗曹方略,烏林之役,大敗強敵。
繼之,效勾踐屈身忍辱,同時堅持自主,長期與曹操明爭暗鬥,終使強敵不能越長江一步。
利用時機,擒關羽,取荊州;又戰夷陵、敗劉備,完成鼎立大業,成為三國時期僅次於曹操的英雄人物。
然而隨著勝利光環的擴大,年齡的增長,孫權卻日益居功自傲,從明智走向昏聵,甚至暴虐,孫吳王朝也從它的頂峰,滑向了衰敗。
史書記載了好幾件他因脾氣不好,造成極壞的負面影響的事情,使我們今天依然有著深刻的借鑑意義:
網絡配圖
到了晚年,孫權像很多的皇帝一樣昏庸起來,這也許和年齡有很大的關係,如隋文帝楊堅也是如此,到了晚年破壞法制,結果在隋煬帝的繼續「努力」下隋朝終於滅亡了。
孫權在晚年上了公孫淵的一當:當時割據遼東的公孫淵派來使者向孫權稱臣,這時的孫權還沒有正式稱帝建立吳國,但是大臣們已經有人開始勸進,讓他做皇帝了。
公孫淵的稱臣讓孫權非常高興,打算派使者去封公孫淵為燕王,還要派將領率兵一萬一同前去,文武大臣都極力勸止,說這是公孫淵背叛魏國之後受到了魏國壓力,想利用江東來對抗魏國。
根本不用這麼興師動眾,只派個使者去就行了。
孫權不聽,還是派了使者和將領前去。
張昭見孫權如此剛愎自用,一氣之下裝病在家。
孫權也很生氣,讓人弄來土將張昭家的門堵住,張昭更乾脆,讓家人從裡邊也用土堵住,自己也不出門了。
最後還是孫權服氣認輸,老老實實把兩層水泥磚頭全拆了,自己跑去親切探望慰問,老爺子才算是消了氣。
可見孫權在關鍵時刻,面對關鍵人物還是懂得權衡的。
只是張昭雖然是老前輩、東吳文臣之首,卻沒當上東吳的丞相。
當上丞相的是顧雍。
按說,顧雍資歷不能跟張昭比,故而張昭的那一套法子,顧雍也不敢學,但他每逢酒宴也是滴酒不沾,正襟危坐一旁。
想必大家都清楚,喝酒的時候旁邊坐這麼一主兒,誰還喝得下去?孫權心裡不爽,又挑不出顧雍的毛病,只能自己發牢騷:「顧公在,使人不樂。
」好在顧雍遇到與孫權工作上有分歧時,他是從來在會議上不做聲、不頂撞,表面與孫權保持一致,私下裡卻給孫遞條子。
網絡配圖
孫權保住了領導的威信,便有時也就採納了他的意見。
但這樣的次數多了,孫權當然也覺得煩。
於是顧雍乾脆常稱病不去履職。
只是因他是業務水平高、能力強,孫權缺了他還真不行。
孫權碰到難題了,就派身邊人去徵求顧雍意見。
顧雍也做得妙,他不直說行還是不行,免得顯出比孫權還高明。
如果他覺得行,就留來者吃個便餐;若是覺得不行,就不管飯,直接打發走人。
孫權在顧雍對來者的態度上,就能夠知道顧雍的意見,權衡後拿出自己的處理意見來就好。
張昭為什麼不能當丞相,原因值得深思!
公元200年,孫策終於平定了江東,為東吳立國奠定了基業。正當他躊躇滿志地鞏固和拓展勝利成果時,卻不幸遭遇刺客重創。臨終前,他把弟弟孫權託付給長史張昭輔佐。張昭不負重託,「率群僚立而輔之。上表漢室...
三國時不止諸葛亮握有「君可自取」的最高政治遺囑,還有他
本文是【大鵬說《通鑑》之79】三國時期的託孤,最著名的莫過於劉備在白帝城對諸葛亮的生死相托。蜀漢章武三年,公元223年三月,被陸遜在夷陵一把火燒得大敗而歸的劉備,無顏回成都見蜀漢父老,最終在白帝...
曹操劉備兩人都很崇拜的孫權為何晚年成了一個大昏君
吳大帝孫權,無疑是位博弈的高手,「有地數千里,立國數十年,以力戰為強,以獨任為能」,讓自詡英雄的曹、劉二人徒嘆奈何!然其晚年,於律政上又昏招頻出,把才俊之士殺的殺、徙的徙,逮之塵埃落定,悔之晚矣...
三國分曹魏、蜀漢、孫吳,戰火紛飛,英豪迭起,無數英雄叱吒風雲
三國分曹魏、蜀漢、孫吳,戰火紛飛,英豪迭起,無數英雄叱吒風雲。文如諸葛司馬郭嘉賈詡,猛似呂布關羽趙雲典韋。而這些英雄的排行仍沒有定數,本專題歸納了三國英雄的戰鬥力大致排行,根據不同的分類進行排行...
談史丨孫權為何不拜張昭為相?
點擊上方「東大街5號」 能訂閱哦!江東小霸王孫策臨終時對其弟孫權言之「倘內事不決,可問張昭;外事不決,可問周瑜。」孫策如此看重張昭,張昭也不負所托,扶持孫氏政權實現平穩過渡。但是德高望重的張昭,...
孫權年輕時英明神武,晚年卻做了很多糊塗事
孫權早年也算是英明神武,帶領群臣打敗了曹操,又從劉備手裡奪得了荊州之地,徹底穩固了東吳的地位,可是年老以後卻也變得昏聵起來,比可以說是三國君王當中最昏聵的。
孫策的託孤大臣為何當不上丞相
帝王死的時候,因為繼位者年幼,往往會讓一些信得過有能力的大臣輔佐這個繼位者,這就是所謂的託孤大臣。三國時期,三國都有一個這樣的大臣,東吳的張昭和周瑜就是孫權留給弟弟孫權的託孤大臣。又因為周瑜早...
遼東太守向孫權求救,以張昭為首的大臣紛紛勸說孫權別出兵
嘉禾元年(公元232年)十月,建業的皇宮警衛森嚴,孫權和文武大臣們正在等候遼東使節的到來。魏國的遼東太守公孫淵,長期割據一方,現在因和魏國發生矛盾,就背魏投吳,想依靠吳國的軍事力量來抵擋魏國的進...
他是孫吳輔國大臣 孫權卻一怒之下放火燒了他的家
200年初夏,有「江東小霸王」之稱的孫策在狩獵時被刺客所傷,死了。孫策臨死前,確定弟弟孫權為自己的繼承人。孫權當時只有18歲,缺乏足夠的執政經驗,因此孫策安排了兩個大臣,擔任輔政大臣,幫助孫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