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山名人之三國蜀相--費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費禕 (——253)字文偉,江夏(今羅山縣)人,三國時蜀漢名臣,與諸葛亮、蔣琬、董允並稱為蜀漢四相。

深得諸葛亮所器重,曾出使東吳,孫權、諸葛恪、羊茞等人以辭鋒論難,而費禕據理以答,辭義兼至,始終不為所屈。

孫權甚異其才,自禮遇之,費禕也因常使吳。

北伐時為中護軍,又轉為司馬。

當時將軍魏延與長史楊儀不和,坐常爭論,費禕常為二人諫喻,兩相匡護,以盡其用。

諸葛亮死後,初為後軍師,再為尚書令,再遷大將軍,執行休養生息的政策,為蜀漢的發展盡心竭力。

性格謙素甚廉,家無餘財。

後為魏降將郭循行刺身死。

死後,葬於今廣元市昭化古城城西,墓碑為清朝光緒年間昭化知縣吳光耀所立,墓志銘為其長女所書。

費禕幼年隨其族伯費仁入蜀,青年時與董允同為太子舍人、庶子。

劉禪繼位,費禕為黃門侍郎。

費禕每論天下事,頗有見地,諸葛亮贊其有「社稷之才」。

建興三年(225年)秋諸葛亮南征勝利後班師回朝,費禕與同僚出迎數十里外,群僚中多數位高於費禕,諸葛亮獨命費與之同乘一車返京。

建興四年(226年)諸葛亮派其出使東吳,完成蜀吳和解,聯合御魏的使命。

費博才善辯,詞理服人,吳主孫權譽其是天下賢德之士,有輔佐蜀國之才。

返蜀後,費升為侍中。

建興五年(227年)諸葛亮率軍北駐漢中,費任參軍,往來於漢中與成都間,轉呈諸葛亮之表和後主劉禪的旨意。

建興八年(230年)任中護軍,後升司馬。

諸葛亮病危,劉禪遣人詢問後繼之人,諸葛亮薦費禕可繼蔣琬之後委以國事。

費禕不負諸葛亮重託,遇事「斟酌損益」,上表「進盡忠言」。

建興十二年(234年)八月諸葛亮病逝於前線軍營,蜀征西大將魏延乘機發難,脅迫長史楊儀交出兵權,費禕感居其間調解,曉以大義,終使魏延、楊儀各盡其用。

蜀軍撤回成都後,劉禪感費禕之德,拜其為後軍師。

不久,代蔣琬任大將軍,錄尚書事,擔負起輔佐蜀政權的重任。

延熙七年(244年)魏兵進犯,蜀軍拒之,費褘奉旨來軍營巡視。

臨戰不俱,與光祿大夫來敏從容對弈,以其穩操勝券的大將風度,鼓舞蜀軍土氣。

延熙十一年(248年)駐漢中,施政治軍嚴明,恩威並重,遇事皆先咨斷而後行。

延熙十五年(252年)主持相府事。

延熙十六年(253年)歲首大會,費禕暢飲大醉,被在座的魏國降將郭循殺害。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的擇官標準

諸葛亮以其隆中對預見天下三分,顯示其大才;以其鞠躬盡瘁盡忠蜀漢,顯示其大德。其人如此,其擇官標準也已德才兼備為準則。諸葛亮在《十六策》中指出:「治國之道,務在舉賢。若夫國危不治,民不安居,此失賢...

別說蜀漢無人!諸葛亮死後蜀漢還有29年國運

有句話說: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說的是姜維北伐時,當時蜀國能征善戰的大將都已去世,無人可用,只好讓原本在關公帳下做主簿的廖化(做過山賊,歸順關羽)做先鋒。這句話一直被人們認為是嘲笑蜀國後期無大...

一戰擊潰魏延的蜀漢將軍是誰

【導讀】諸葛亮在北伐軍中去世,臨終留下遺命,讓楊儀率大軍撤退回蜀國。魏延和楊儀不和,不願意給楊儀當「斷後將軍」,一氣之下帶領自己所屬的軍隊率先南撤,沿途還燒毀了經過的閣道。楊儀等鑿山通道,晝夜不...

三國風雲之——諸葛亮接班人之謎(二)

 書接上文,我們繼續分析那麼問題來了,真的是這樣麼?  我們先來看幾個細節。   首先,這段話《諸葛亮傳》裡面沒有,《蔣琬傳》里沒有,《後主傳》里沒有,《楊儀傳》里沒有,《魏延傳》里沒有,《姜維...

諸葛亮死後,是誰接替了他的位置

諸葛亮,字孔明,人稱「臥龍先生」。建安十二年冬,他被劉皇叔三次邀請,並最後歸屬蜀漢。在其中,他認為必定三分天下,並且認為只有與吳王孫權聯合起來,方可滅曹。果不其然,諸葛亮果真才對了!在他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