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何沒有出眾的文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諸葛亮歷來被人們視作智慧的化身,「事後諸葛亮」、「三個臭皮匠的哥諸葛亮」等俗語是最好的證明。

事實上,諸葛亮也的確是一個絕頂聰明的人。

陳壽《三國志·蜀書》諸葛亮本傳有「亮性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陣圖,鹹得其要雲」的記載;大半生都忙於軍國大事、只活了54歲的諸葛亮就留下了《漢書音》、《論前漢事》、《女誡》、《兵法》、《木牛流馬法》、《八陣圖》等多種著作;得到了一些同代人的崇高評價,例如劉備稱讚他治國平天下的才能「十倍曹丕」, 司馬懿在渭南一帶察看諸葛亮病死後留下的營壘處所時曾稱讚他為「天下奇才」;杜甫、蘇軾等歷代文人,對諸葛亮推崇備至,景仰不已。

到了小說家筆下(《三國演義》里),諸葛亮更是達到了「多智而近妖」的地步(魯迅語)。

但是,正如唐代著名文學家韓愈所說的,「術業有專攻」。

聰明絕頂的諸葛亮,雖然在政治、軍事、工程技術等方面相當出類拔萃,但在文採風騷即文藝創作方面,實在說不上出色。

劉勰《文心雕龍·章表篇》讚揚《出師表》「志盡文暢,表之英也」,陸遊《書憤》詩中「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都有以成敗論英雄之嫌。

被一些人歸在諸葛亮名下的詩歌《梁甫吟》,實際上並非諸葛亮的作品,他只是一個閱讀者。

諸葛亮喜歡經常朗誦的這一首詩歌,也算不得多麼出色的作品。

至於《三國演義》第三十八回諸葛亮草堂睡醒時吟的詩「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不過是小說家代擬的順口溜而已。

前後《出師表》、《黃陵廟記》(有被蘇軾借用到【念奴嬌】詞中的「亂石排空,驚濤拍岸」等句子),情理固然自然熨帖,文字固然清通流暢,但若論文采典雅,跟同時代的曹操、曹丕、曹植以及任何一位建安七子的詩文相比較,都只是業餘水平。

再者,這幾篇文章,有可能是秘書(書記)起草的,不是諸葛亮的親筆。

對文藝愛好者而言,閱讀《諸葛亮集》實在是一件相當乏味的事情。

我以為,諸葛亮基本上應屬自學成才的理工科專家。

不難想像,無論是漢武帝的辭賦、經學取士,還是隋唐以降的詩歌加策論考試,諸葛亮如果生於太平年代,參加科舉考試,其結果很可能是「解元盡處是孫山,孔明更在孫山外」。

諸葛亮若不是生逢亂世並遇到急需人才且能不拘一格任用人才的劉備,不要說「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杜甫《八陣圖》)的千古功名無從說起,就是「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蜀相》)的悲劇收場也沾不上邊。

諸葛亮為什麼沒有表現出跟他歷史名相的英名相稱的文藝才華,人們可以從稟賦、性情、志向等入手進行猜測。

但是,不難預料,這些猜測都將遭到崇尚智慧和權謀因而崇拜諸葛亮的人們的強烈反對。

相比之下,歷史學家、《三國志》作者陳壽的解釋,則可能會得到諸葛亮的崇拜者們的認可。

陳壽在《進諸葛亮表》這篇奏疏中,這樣解釋諸葛亮的文章為什麼不典雅深刻:「亮所與言,盡眾人凡士,故其文指不得及遠也。

」就是說,諸葛亮的文章之所以寫得淺近通俗,是因為他的讀者、聽眾,都是些普通人,水平有限。

換言之,諸葛亮本身是有高深文藝修養的。

他舉了一個反證:皋繇的策論之所以簡要典雅,是因為他的讀者是舜和大禹。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