痞子英雄——潘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 市井之客

潘璋字文珪,東郡發乾人。

他是一個典型的北方人南下的的典型,身為北方人的潘璋在面對北方中原大混戰的情況下,選擇了南下,他沒有去荊州(那是一種幸運,因為劉表不會用他),也沒有去益州(劉焉哥為了自己的陰謀,搞了出自導自演「米賊斷道」),所以他也只能去江東尋找孫氏兄弟的偉大足跡。

潘璋不是個很像將軍的人,張狂豪放的個性讓他有點出人意表。

當然也正是這中性格讓潘璋很早得到了器重。

他和董襲有些類似,都屬於最容易被忽視的東吳大將。

由於他直接導致了關羽被擒殺,小說家歷來對他都是歪曲貶低。

其實正史中的潘璋也是不折不扣的名將了。

在潘璋的沒有出名的時候,他是個大酒鬼(性博盪嗜酒),而且喜歡借錢喝酒,人家債主來找他麻煩時,總是一句以後暴富了就還,這頗有大流氓的風範,因為畢竟潘璋是個粗人,他根本不懂什麼叫禮義廉恥(畢竟這些東西在亂世中不能當飯吃),而這種「流氓行徑」也那時或許被看作是一種豪放,而潘璋這個人可能很粗野勇猛「為人粗猛」,估計那些債主見到他也不敢說啥,足見有種英雄是流氓。

正巧那個時候孫權是陽羨長,這個十五歲的娃當縣長當的挺早的,雖然這個孫權才十五歲,但是亂世的人心智都成熟得早,而且他還是未來的大皇帝,自然不同常人(周瑜那個時候就看出這小子不一般,用對待老闆的禮節對待他「而瑜獨先盡敬,便執臣節」),不過十五歲的小孩孫權,卻經常搞點用公款的事「初策使范典主財計,權時年少,私從有求,范必關白,不敢專許,當時以此見望。

權守陽羨長,有所私用,策或料覆,功曹周谷輒為傅著簿書,使無譴問。

權臨時悅之」孫權雖然年輕卻懂得向呂子衡要錢,呂范不給,等他用錢不夠孫策來查時,周谷幫他做假帳了事,但是孫權就是孫權,他不會憑他個人感情亂用人「及後統事,以范忠誠,厚見信任,以谷能欺更簿書,不用也。

」呂范為當年的節操得到了回報。

潘璋是個流氓,孫權在官場也有點流氓,二人義氣相投,或者說潘璋耍流氓的行為進了孫權耳中,孫權聽到這小子耍流氓的態度不是大怒,而是「奇愛之」,足見孫權善養士,善用人的說法不是虛談,於是潘璋就跟了孫權,從而潘璋走向了為將之路。

(二)牛刀小試

在三國志11這個遊戲里有,潘璋的特技是「捕縛」,這很符合他後來抓到關羽的特點。

不過由於演義的忽視和刻意醜化,使他的真正能力不能體現。

其實潘璋是個很強的人。

前面說了孫權對他是「奇愛之」,就給潘璋出了一個題,讓他自己去招兵「因使招募」,孫權就是要看看這個流氓有多大的本事,沒想到潘璋這個傢伙雖然流氓些,但是還是能拉起一隻隊伍的「得百餘人」,雖然一百人少些,但是潘璋可是空手而去的,於是孫權就覺得這小子不錯,就讓他當了個將軍(遂以為將),因為孫策平定江東時間不長,山賊有很多(最拽的一次是那些山賊差點殺了孫權,多虧周泰的保護),潘璋身為孫家的將軍,自然義不容辭地參加了東吳的剿匪活動,因為有了功勞,就當了別部司馬「討山賊有功,署別部司馬」,官雖然低了些,但是畢竟劉備也是從這個地位打拚的(「瓚表為別部司馬」),所以潘璋同學這個既非大族,又非士人的人就只能靠自己來一步一個腳印地打拚。

劉表,孫氏的大仇人,自然對孫家政權很是不滿,經常派他那驍勇善戰的侄子對江東的艾,西安幾個縣發動騷擾,孫家當時派了太史慈當建昌都尉,「 並督眾將拒磐」,這個眾將應該就包括潘璋,《三國志潘璋傳》「劉表在荊州,民數被寇,自璋在事,寇不入境。

」,《三國志太史慈傳》「並督眾將拒磐,磐絕跡不復為寇」,要知道劉錶停止了騷擾,太史慈和潘璋都是立有大功的,不過潘璋身為區區一個西安長,能讓劉錶停止騷擾,足見其非凡的軍事才能。

西安臨縣建昌發生的叛亂,於是這個艱巨的任務就交給老潘處理,讓他當建昌縣令,加武猛校尉,那裡的土賊們見了潘璋,十多天就完了,潘璋並沒有採取全部殺盡的政策,於是就招了他們一些逃散者,得到了八百人,回到建業。

從以上得知潘璋是個很有軍事才能的人,而這些事後,潘璋即將受到大戰之考驗。

(三)威名初顯

東三郡事件:赤壁之戰雖然沒有提及他,但是潘璋參加了東三郡衝突事件,公元215年,孫權派諸葛瑾向劉備要荊州南三郡,劉備不允許,同時還說了句「吾方圖涼州,涼州定,乃盡以荊州相與」,孫權聽了以後大怒,說「此假不反,乃欲虛辭引歲也」,於是就派了長沙,桂陽,零陵三郡長官去赴任,關羽全部攆走,於是孫權很生氣,後果很嚴重,就讓呂蒙帶了兩萬去取三郡,魯肅去巴丘抵禦關羽,但是關羽根本沒來巴丘,呂蒙迅速平定了二個郡,但劉備也向東出兵五萬於公安,讓關羽去益陽,呂蒙此時平定零陵,魯肅也趕到益陽。

於是益陽就發生了著名的「單刀赴會」事件。

或許有人會問,這事件和潘璋有什麼關係,的確有!《三國志吳主傳》說「蒙使人誘普,普降,盡得三郡將守,因引軍還,與孫皎、潘璋並魯肅兵並進,拒羽於益陽。

」這裡提到了潘璋的名字,這時潘璋已經能參加一些有名頭的事跡了,而呂蒙估計也是在這時認識潘璋的,從而後來在他的奪荊計劃中給予他奪白帝的重任吧!件事情最終還是和平解決了,由於曹操打下了漢中,劉備懼失益州,從而向孫權求和,孫權歸還了零陵,雙方湘水分治。

合肥之戰:合肥之戰是吳國的一大恥辱之戰,此戰讓孫權牢牢地扣上了「軍事無能」的帽子,就算有劉曄後來說的「權善用兵」,恐怕也改變不了孫權的軍事地位。

公元215年八月,在成功解決了東三郡衝突後,孫權開始了北伐,或許孫權這次想重複214年克皖城的勝利,但是事實讓他的計劃破滅了。

張遼這個人不按常理出牌,他懶得在城裡面慢慢龜縮等吳軍退走,而吳軍這時估計也是輕敵思想作祟,連准都沒準備好「其未合逆擊之」,所以張遼準備玩一次大膽的「士兵突擊」戰術,招了八百個人就沖,這一衝不得了,孫權士氣被沖得不行,而魏軍士氣卻大大提高,孫權這次拿合肥的計劃是失敗了。

吳軍攻合肥攻了十多天,軍隊也得了疾病,既然士氣低下,就撤吧,但是孫權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就是把自己留下來,讓大軍先撤!而且自己身邊只有一千人「唯車下虎士千餘人」《三國志甘寧傳》孫權的這個決定是相當錯誤的,這個決定讓自己斷後,但是卻將機會留給了張遼。

張遼不愧是名將,因為他「張遼覘望知之,即將步騎奄至。

」 他已經看到孫權的情況了,就傾巢而出,對孫權進行了一次反包圍,至於張遼帶了多少,有人做過了分析: 關於張遼當時偷襲所帶的兵力,據《太平御覽•卷三五九•兵部》引《江表傳》記載:「權與呂蒙、蔣欽、凌統等在後張幔飲食畢,垂當發。

魏將張遼帥六、七千人奄至,圍遮數重。

」這個數據確不確切呢,換句話說《江表傳》會不會有些美化吳人的成分呢,我們可以從當時的形勢判斷一下:

其一、當時孫權的大部隊早已遠離,魏境之內只有孫權這千餘人的兵馬,張遼沒必要派太多人守城。

三國時期不是沒有數百人守城的記錄,《三國志•程昱傳》記載:「時昱有七百兵守鄄城,太祖聞之,使人告昱,欲益二千兵。

」不過此時合肥的情況與程昱那時不同,程昱是根據袁紹的性格分析出不應增兵,而張遼也可以根據當時的情況做出判斷。

不僅如此,連此前一直鎮守城池的名將樂進也參與了戰鬥,可見張遼當時是傾巢而出了。

其二、守城一方兵力並不是死的,可以招募城中精壯補充兵力,如《三國志•程昱傳》中:「昱至東阿,東阿令棗祗已率厲吏民,拒城堅守」,這裡的民就是指百姓,這種例子不勝枚舉,不再贅述。

孫權不過圍十餘日,張遼主要的損失在於之前八百人突擊戰死的步卒,加上之後招募的城中精壯,守城兵力絕對遠在七千之上。

其三、之後與孫權的交戰雖是突襲,但打起來卻是實打實的戰鬥,可以想像張遼投入的兵力越多,損失便越少,畢竟這千餘人皆為「虎士」,都是精銳。

其四、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張遼當時的目的是什麼,僅僅是消滅這千餘人嗎?不是的,他的目標是孫權。

《三國志•張遼傳》記載:「沖壘入,至權麾下」,可見張遼雖不識孫權,但他的旗幟卻認識,否則他也不會「叱權下戰」。

而根據《讀史方輿紀要•卷二十六》記載:「又藏舟浦,在府城西北隅。

魏張遼御孫權,鑿此以藏戰艦處。

」張遼既然有能力收藏戰船而不為孫權察覺,可見他對自己駐地附近環境了如指掌。

如此說來,張遼不可能不知道當時駐紮在江北的是孫權。

面對僅有千餘人守護的孫權,張遼此時怎麼可能不派上全部精銳呢?所以,張遼之所以可以殺到江東「兒啼不肯止者,其父母以遼恐之」的地步,是靠出色的偵查和時機把握,而不是靠運氣。

綜上四點,《江表傳》的記載十分合理。

這時孫權的前方部隊早已遠離,根本來不及救援。

突如其來的大軍使得東吳士兵驚慌失措,不僅如此,統帥東吳精銳部隊的陳武甚至戰死沙場,而宋謙、徐盛的士兵嚇得變為了逃兵,要知道宋謙可是當年神亭時和黃蓋、韓當等一起的十三騎之一,可謂經驗豐富的宿將了,而徐盛日後更是用疑兵計智退曹丕,可謂智勇雙全的大將,連這兩人的士兵都變成了逃兵,甚至徐盛連牙旗都弄丟了,當時情況之危急可想而知。

而潘璋這時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陳武鬥死,宋謙、徐盛皆披走,璋身次在後,便馳進,橫馬斬謙、盛兵走者二人,兵皆還戰」潘璋身為將領當機立斷地斬殺了宋謙徐盛的逃跑部隊,讓他們的軍隊回去頂住。

最後總算孫權馬躍逍遙津脫困,潘璋功不可沒。

此戰中潘璋發揮了他「禁令肅然」的作風,對逃兵予以斬殺,使他們回去繼續作戰,若此戰無潘,則孫權手下是否能撐到馬躍逍遙津都是個問題!所以孫權很欣賞他的勇猛「權甚壯之」,讓他當了偏將軍,屯駐半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趙雲參加夷陵之戰,會扭轉戰局嗎?

劉備為給關羽報仇,也為了重新奪回荊州,不惜舉全國之力東征孫權,孫權看到劉備來勢洶洶,非常害怕,向劉備求和,劉備拒絕了,隨後,雙方在夷陵展開大戰,劉備連營七百餘里,屯紮四十多座營寨,最終因為輕敵...

震驚!一匹白馬竟拯救了一個東吳!

合肥城中,曹軍士氣大振,合肥城外,吳軍人人沮喪,張遼在城內按部就班布置守備,孫權耗在城外不敢攻城,一時曹軍有戰心,吳軍有歸意,勉強堅持了十多天,孫權終於決定撤圍回軍,既然勝無望,不如走了吧。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