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代咋實現八百破十萬?探秘歷史上的張遼威震逍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那麼張遼這仗到底怎麼打的?是孫權太弱雞,還是張遼太神勇?到底怎麼從冷兵器作戰角度分析和解讀1VS100還打贏了的情況呢?

漢獻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魏和孫吳在合肥爆發了一場著名的戰役:孫權率軍十萬圍攻曹操方的合肥城,結果被張遼、李典、樂進率數千兵力擊退。

這也是《三國演義》「張遼威震逍遙津」故事的原型。

其實,合肥之戰實際上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吳軍圍城,曹軍主將張遼遵照曹操的指示,趁吳軍主力還沒有全部到達,率800精兵擊敗吳軍中軍主力,遏制住吳軍攻勢。

第二階段是吳軍攻城不克,軍中還暴發了疫病,故而10天後撤兵,張遼於逍遙津再次突襲吳軍中軍,差點擒獲孫權。

合肥戰役遂告結束。

儘管《三國志》對此戰的記錄極為有限,通過仔細搜稽對比,仍能發現一些歷史真相。

首先,張遼是當時著名的騎兵指揮官。

當年他在呂布手下的時候就是騎都尉。

白馬之戰中,曾跟關羽一起突襲顏良所部。

在北征烏丸之時,他又是騎兵先鋒指揮官,率軍突擊,陣斬烏丸單于蹋頓。

這裡也可以看出張遼這個人特別擅長打騎兵突襲,玩斬首行動。

其次,曹操擊敗蹋頓後,非常重視發展騎兵力量,「及幽州、并州柔所統烏丸萬餘落,悉徙其族民中國,……由是三郡烏丸為天下名騎」(《三國志·魏書三十·烏丸傳》)。

最後,作戰時張遼的部隊直接衝擊到孫權附近,並連斬二將。

孫權被打得措手不及。

大將徐盛趕來掩護,竟被曹軍擊傷,連手中長矛都丟不知哪裡去了。

孫權後退到一座高冢上,張遼氣勢逼人,呼喝孫權下來決戰。

吳軍被打蒙了,除了以長戟自守,竟不知道該怎麼應對。

這場激戰從早上打到中午,吳軍以優勢兵力,居然無法圍住張遼,任其來去自如。

(平旦,遼被甲持戟,先登陷陳,殺數十人,斬二將,大呼自名,沖壘入,至權麾下。

權大驚,眾不知所為,走登高冢,以長戟自守。

遼叱權下戰,權不敢動,望見遼所將眾少,乃聚圍遼數重。

張遼為孫權所圍,遼潰圍出,復入)

顯然,根據記載,此戰張遼所部衝擊力和機動性極強,而且吳軍根本不知道如何應對,要躲在高地上才安全,之後還圍不住張遼。

綜合以上三點,可以確認,張遼所率領的800精銳是騎兵,這會才讓缺乏與騎兵作戰經驗的吳軍措手不及,被打得落花流水。

三國時雖然沒有成熟的馬鐙,但已經有了較為成熟的高馬鞍,這種裝具可以保證騎士穩定地騎馬作戰。

而且騎兵對步兵的戰略優勢,即使在馬鐙出現前,也是十分明顯的。

大致成書於戰國時期的《六韜》,對車兵、騎兵、步兵的戰鬥力對比進行過量化分析:「一車當步卒四十人,一騎當步卒四人,一車當六騎。

夫車騎者,軍之武兵也,十乘敗千人,百乘敗萬人;十騎敗百人,百騎走千人,此其大數也。

」雖然只是個大概,也讓我們從數量級層面看到了步騎兵的巨大差距。

當然,僅靠騎兵不等於能打得那麼漂亮。

如前所說,張遼習慣打突襲、玩斬首。

他的戰術直覺應該極其敏銳,總能抓住直擊吳軍要害的戰機。

比如第一次突襲,可以說是趁吳軍不備。

而第二次突襲,吳軍肯定有了針對性準備,這就要靠指揮了。

一般來說,戰場上要遵循窮寇勿追的原則,但張遼活用了這個原則,有效地利用逍遙津的地勢,先拆斷橋板,然後乘孫權殿軍兵少,率軍突襲,再次把孫權的中軍打得慌亂不堪。

吳大將徐盛、宋謙都被打得各自逃命。

如果不是潘璋攔回逃兵,甘寧、凌統各以親軍捍禦,孫權怕是要被張遼活捉了。

▲影視劇中的孫權形象

當然,張遼打得那麼漂亮,也得多虧孫權方照應。

首先,東吳諸將分部統兵的特點,導致無法有效應對敵軍突襲,特別是騎兵突襲。

由於孫氏以客軍入主三吳等歷史淵源,吳軍一直持續沿用著諸將分部領兵的制度。

諸大將都有自己的部兵,部兵的來源,一是長期作戰中自己培養出來的正規軍,二是屬戶僮僕選擇的預備士兵。

由於長年征戰需要倚重諸大將,孫吳並沒有改變這種制度,相反,還時不時地賜諸將以兵戶作為獎賞。

比如,周瑜、魯肅所統之兵均數千人,魯肅在荊州與關羽對峙時,麾下士眾竟增至萬餘人。

其餘諸將,如呂蒙、徐盛、甘寧、凌統、陳武、蔣欽、賀齊等,所統兵力多少不等,大概在數百至三千人不等。

合肥之戰爆發時,諸將仍是各統其兵、分營部署。

所以,當張遼率軍突襲至孫權的中軍時,東吳兵力仍處於分散狀態。

從兵力對比上來說,並非10萬對800這麼懸殊,而極有可能是800騎兵對數千步兵。

在第一次遭遇戰中,吳軍諸將只有徐盛、賀齊二人有出戰記錄,也就是說,極有可能張遼速戰速退後,吳軍諸將還沒反應過來。

而逍遙津的第二次突擊,曹、孫兩軍的兵力對比甚至已發生逆轉。

據《三國志·吳書十·甘寧傳》載:(孫權)唯車下虎士千餘人,並呂蒙、蔣欽、凌統及寧,從權逍遙津北。

曹軍合肥守軍共7000人,出城追擊的兵力至少不下半數,那麼大概在3000至5000左右。

甘寧、凌統隨身兵力皆只數百,呂蒙、蔣欽的兵力不詳其數,但從實際作戰的場面看,徐、宋二將的士卒被打的潰退,吳軍在數量上絕不會占優勢。

所以《三國志》所說「遼率諸軍追擊,幾復獲權」,並不是吹牛,而是真實戰場記錄。

其次,孫權喜歡親自上前線的習慣,幫了張遼大忙。

畢竟想斬首,得先能等到敵人露出腦袋。

▲影視劇中的孫權形象

孫堅、孫策父子都是銳於決戰、輕於犯險的猛將,這個傳統也延續到孫權身上。

不管是射虎還是作戰,孫權都習慣於直薄一線。

吳軍主力到達合肥城下後,孫權的指揮位置過於靠前,處於曹軍的突擊範圍內。

而張遼的策略正是靠突擊吳軍主帥打擊其士氣,所以他迅速出城突擊,初步達成了戰術效果。

此戰後,吳將賀齊尖銳地指出:「至尊人主,常當持重,願以此為終身誡!」(《三國志·吳書十五·賀齊傳》)。

第二次突襲,大概吳軍正是先入為主地認為,曹軍兵少不敢來追,故而在撤軍的次序上犯了錯誤,孫權作為三軍之帥,竟然敢於在曹軍視界範圍內最後撤兵。

這就給了張遼機會。

之後,孫權吸取了教訓,此後雖然仍然喜歡率軍親征,但再也沒有發生被敵軍沖至麾下這種的尷尬事件。

第三,吳軍營壘的防禦功能有限,無法有效阻擋張遼的衝擊。

不喜歡鞏固防守設施是吳軍早期的通病,在孫權身上,這個作死的毛病更是明顯。

早在孫策未死時,孫權奉命征討六縣山賊(指越地的山民),對設置「圍落」的事情滿不在乎,結果山賊突襲而至,若不是猛將周泰舍死保護,孫權當時便被殺死。

總之,合肥之戰,張遼能創造傳說,主要還是自己能打和對手配合,總給他玩騎兵突襲和斬首的機會。

當然,正是吃了合肥的虧,吳軍也長了記性。

此後與曹軍對陣,在防守上絕不敢大意。

後來曹操率軍出濡須攻吳,雙方復戰於合肥城下,吳軍「據前所立塢,置強弩萬張於其上,以拒曹公」(《三國志·吳書九·呂蒙傳》),終於改變了陣地戰總是被突防的作死傳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震驚!一匹白馬竟拯救了一個東吳!

合肥城中,曹軍士氣大振,合肥城外,吳軍人人沮喪,張遼在城內按部就班布置守備,孫權耗在城外不敢攻城,一時曹軍有戰心,吳軍有歸意,勉強堅持了十多天,孫權終於決定撤圍回軍,既然勝無望,不如走了吧。豈知...

燒腦三國之 呂蒙敗而受獎心裡不爽

原創作者 王強合肥之戰令江東諸將顏面掃地,身為當時軍方的頭號人物,呂蒙的臉上顯然更是黯淡無光。雖然主公孫權沒有像蔣委員長那樣大罵不止,一口一個「娘希匹」。但呂蒙心裡清楚,自己雖然敵不過張遼,但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