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實力最懸殊的一仗,後人為輸家起了個有趣外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獻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八月,孫權率領呂蒙、凌統、陳武、蔣欽、徐盛、甘寧、潘璋、宋謙、賀齊等東吳精銳向合肥展開大舉進攻,總兵力達到十萬。

此時,鎮守合肥的曹軍將領僅有張遼、李典、樂進,守城兵力也僅七千人,可謂兵力懸殊,形勢險峻。


如何成功組織防禦,打退即將發動的進攻,早在一年以前曹操經過深思熟慮已經給出了答案。

他在留給薛悌的密函中指示張遼、李典、樂進的將領,在孫權兵臨城下之際,趁著對手立足未穩給予其迎頭痛擊,挫敗敵人的銳氣,拖延敵軍攻城的速度,以便迅速將合肥增兵救援。

在得到曹操密函中的指令之後,張遼、李典二人立即表態,堅決執行曹操的進攻命令。

在得到城中文武的一致贊同之後,張遼等人的突襲準備開始了。

當天夜裡,張遼與李典二人迅速在守城的七千士兵當中挑選精銳,組織了一支八百人的敢死隊,準備在第二天一早對孫權大營展開突襲。

次日清晨,張遼的出擊開始了。

合肥城門大開,張遼一馬當先,率領八百敢死隊,猛地沖向了敵陣。

張遼高喊著自己的名字,沖入敵陣,殺敵數十人,並斬殺兩員吳軍將領。

東吳將士驚慌失措,亂成一團,宋謙及徐盛等兩員東吳戰將敗退,徐盛身受重傷,連軍隊的戰旗也被張遼搶走,手下士兵潰不成軍。

張遼的勇敢激勵了人數占絕對劣勢的魏軍,他們在張遼的帶領下奮勇向前,竟然突破吳軍的重重圍困,直接殺到孫權的帥旗之下。

此時,孫權大軍尚未集結完畢,將士們毫無防備,甚至還未組織成有效的防禦,就被張遼等人衝殺過來,一時驚慌失措。

孫權大驚失色,只得退到附近的山丘上,命令左右衛士手持長戟組成防禦陣勢。

張遼發現對面山丘之上的敵軍將領,喝令其下山與自己決戰,孫權不敢應戰。

此時,東吳軍隊眼看主帥遭遇險境,立即緩過神來,慌忙向山丘方向集結。

孫權也終於發現這支發動突襲的敵軍僅僅只有數百人,心中大怒,命令大軍發動進攻,企圖先將張遼的退路切斷再予以殲滅。

此時,東吳將領、武猛校尉潘璋也迅速趕到戰場,斬殺了宋謙及徐盛手下的兩名敗兵,士兵們這才一擁而上張遼等人交戰。

與此同時,東吳將領、奮武將軍賀齊也立即投入了戰鬥,不久便將徐盛所部戰旗奪回。

張遼看到敵軍開始聚攏,企圖將自己包圍起來,於是先向左右兩方比劃著衝鋒的手勢以麻痹對手,趁著敵軍尚未完成合圍之際,率領幾十人突然向正前方突進,殺出一條血路衝出了包圍圈。

就在張遼成功突出重圍之時,仍舊被圍困在敵軍包圍圈中的將士一面浴血奮戰,一面高聲呼喊張遼:「難道張將軍拋下我們不管了嗎?」聽到部下的求救,張遼豪氣陡生,調轉馬頭,率兵再次衝進包圍圈,救出被困手下,向敵軍發動猛攻。

張遼這八百敢死隊的大無畏氣概讓孫權大軍士氣受到極大的削弱,無心與對手拚命,看到張遼所部沖至身邊,部分東吳士兵甚至連連後退。

戰中從清晨一直打到了中午。

最終,張遼等人殺出重圍,安全的退回到合肥城中。

這場仗,也就是後人所熟知的張遼威震逍遙津的第一回合。

有趣的是,後世愛好者還為孫權起了個外號:孫十萬,以嘲笑孫權在這場戰鬥中的拙劣表現。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震驚!一匹白馬竟拯救了一個東吳!

合肥城中,曹軍士氣大振,合肥城外,吳軍人人沮喪,張遼在城內按部就班布置守備,孫權耗在城外不敢攻城,一時曹軍有戰心,吳軍有歸意,勉強堅持了十多天,孫權終於決定撤圍回軍,既然勝無望,不如走了吧。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