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赤壁之戰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輪到周瑜最輝煌的這一戰了:赤壁之戰,也是被世人反覆傳唱的一戰。
戰前背景
207年曹操遠征烏桓,基本平定北方。
208年正月曹操遠征歸來,在玄武池訓練水軍。
6月,曹操恢復丞相制度,自己出任丞相。
7月曹操南下,兵鋒直指荊州。
8月劉表病故,劉琮接任荊州牧。
9月曹操抵達新野,劉琮舉眾投降,劉備跑路夏口。
在當陽,魯肅遇到劉備,提出結盟事宜,隨後諸葛亮出使江東。
本身江東一片主和聲,這邊只有魯肅、周瑜主戰,孫權親自拍板,迎戰。
參戰人員
沒有括號標註的,在各自本傳中都有相應記載。
劉備方:劉備、張飛、劉琦、關羽(作為水軍指揮官理應參戰)、趙雲(參與奪三郡)
孫權方:周瑜、魯肅、程普、黃蓋、韓當、呂蒙、甘寧、周泰、凌統、孫瑜(周瑜常年副手)、龐統(可能在)
曹操方:曹操、徐晃、樂進、滿寵、文聘、賈詡、程昱、王粲、曹純、曹仁(留守江陵)
趙儼督:于禁、張遼、張郃、朱靈、李典、路招、馮楷
可能在的:曹真、曹休、曹洪、許褚(4人都是禁衛軍將領)、荀攸(謀主常年隨軍)、陳群(參軍應在)、董昭(軍祭酒應在)、杜襲、和洽(王粲在,這倆人應形影不離)、毛玠(右軍師)、陳琳、阮瑀(兩個負責寫軍國書檄的)
「太祖征荊州,以儼領章陵太守,徙都督護軍,護于禁、張遼、張郃、朱靈、李典、路招、馮楷七軍。
」——《三國志·趙儼傳》
參戰兵力
孫權方:周瑜一萬、程普一萬、孫權一萬
孫權這邊的兵力很明確,《三國志》、《資治通鑑》、《建康實錄》可以相互佐證,都是3萬人。
「五萬兵難卒合,已選三萬人,船糧戰具俱辦,卿與子敬、程公便在前發,孤當續發人眾,多載資糧,為卿後援。
」——《三國志·周瑜傳》
「備乃乘單舸往見瑜問曰:『今拒曹公,深為得計。
戰卒有幾?』瑜曰:『三萬人。
』」——《資治通鑑·卷六十五》
「權乃使周瑜、程普將兵二萬隨亮與備南拒操,權自將中軍一萬繼之。
」——《建康實錄》
劉備方:劉琦一萬、劉備一萬
雖然諸葛亮出使江東時,提及己方還有2萬人,但這裡應該是有水分的。
「亮曰:『豫州軍雖敗於長阪,今戰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劉琦合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
』」
曹操方:十五、六萬
就像周瑜說的,曹操從北方最多帶來15、6萬,再加上荊州7、8萬,極限為24萬,但各個州郡都要留兵把守的,尤其是戰略要地江陵、襄陽。
15、6萬這個說法其實很常見,不做具體論證了,如果需要就單獨寫一篇。
「今以實校之,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且軍已久疲,所得表眾,亦極七八萬耳,尚懷狐疑。
」——《三國志·周瑜傳》
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其實分為兩場,第一場是在赤壁的遭遇戰,第二場是烏林那把火。
曹操本部是在赤壁遭遇了劉備、周瑜的聯軍,趙儼所都督的那7軍動向不明,實際上就沒有看到這個兵團的參戰記錄。
同時,曹操軍還受到了疫病的困擾,部隊的作戰能力一定大幅度降低,所以在這場遭遇戰中落敗。
圖中大概畫了個路線,注意水軍要順流而下,交戰雙方在赤壁相遇。
「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
」——《三國志·武帝紀》
「赤壁之役,蓋為流矢所中,時寒墮水,為吳軍人所得,不知其蓋也,置廁床中。
蓋自強以一聲呼韓當,當聞之,曰:『此公覆聲也。
』向之垂涕,解易其衣,遂以得生。
」——《三國志·黃蓋傳》
接下來才是大多數人印象中的「赤壁之戰」,但它發生在烏林,赤壁對面。
因為曹操在赤壁被周瑜、劉備擊退,就退回烏林開始隔岸對峙。
曹操這邊的戰船首尾相連,不一定是用鐵索連在了一起,但至少擺得很密集。
這也讓黃蓋看到了機會,他就向周瑜獻上了詐降計。
「瑜部將黃蓋曰:『今寇眾我寡,難與持久。
操軍方連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
』」——《資治通鑑·卷六十五》
黃蓋先給了曹操一封詐降書,趁著東南風正盛,黃蓋率領10艘船在前,其餘船隊在後,曹操這邊的官吏也出營圍觀黃蓋「來降」。
相距2里的時候,黃蓋下令點火燒船,一時間船隻全都身披火衣,沖入曹操的艦隊中,風助火勢一直蔓延到岸上,這就帶來了煙火漫天的效果。
結局大家都很清楚,曹操敗走華容道。
很有趣的是,曹操、劉備、黃蓋都有燒船的記錄。
黃蓋燒船:去北軍二里餘,同時發火,火烈風猛,船往如箭,燒盡北船,延及岸上營落。
——《三國志·周瑜傳》
劉備燒船:與曹公戰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
——《三國志·先主傳》
曹操燒船:後太祖征荊,還於巴丘遇疾疫燒船。
——《三國志·武帝紀》
所謂偷襲
有些人會認為周瑜這一戰是場偷襲,勝之不武。
但能以較少的損失解決敵軍,又何苦要硬碰硬呢?就像《孫子兵法》中所說,「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兵者,詭道也」。
這完全是一場戰術運用得當的經典戰役。
曹操在事後給自己找台階下的事後,也只是提到了疫病這種事,並沒有提偷襲的意思。
而諸葛瑾、步騭後來在為周瑜之子辯解時,也夸周瑜這一戰威震華夏,可見時人都認可周瑜的戰績。
接下來是瓜分荊州的過程,周瑜、呂蒙去追擊曹操,一直追到江陵,開始與曹仁對峙。
而黃蓋率水軍前去取武陵,劉備順勢拿下了長沙、零陵、桂陽三郡。
這個時期劉巴還在曹操麾下,正奉命招降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呢,說明曹操對這三郡沒什麼掌控能力,劉備能這麼快完成攻略也情有可原。
「曹公闢為掾,使招納長沙、零陵、桂陽。
」——《三國志·劉巴傳》
同年,孫權出兵攻合肥,張昭出兵攻當塗,也可以看作這場戰役的一部分,因為這個時期周瑜還在和曹仁對峙,孫權需要出兵牽扯曹軍,這個時機選得很好,當時揚州刺史劉馥病故,刺史之位空懸,正是人心動盪的時間。
只是孫權被蔣濟自導自演的三封信勸退了...
赤壁一役,讓周瑜獲得「天下聞名」成就。
讚揚周瑜的詩詞前兩篇已經寫過,就不重複了,只提一句。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赤壁之戰定三國:諸葛亮封神,還是周瑜之巔峰?(二)
前一篇文章中,悅史君「遙想公瑾當年」,講述了周瑜的前傳:年少時,他與同齡人、江東「小霸王」孫策有總角之好,協力共擔大業;孫策之父烏程侯、破虜將軍、兼領豫州刺史孫堅被刺後,他又通過丹陽借兵、戎馬數...
赤壁之戰在三國志魏書吳書中的記載也有相當的差別
曹操在荊州的一帆風順,當然驚動了一江之隔的孫權。劉表去世的時候,魯肅就建議孫權:「荊州是我們的鄰居,沃野萬里國險民富。如果能夠據為己有,則是建立帝王霸業的根本。如今劉表去世,他的兩個兒子不和,...
歷史上真實的赤壁之戰:曹操總兵力只有七萬人
赤壁之戰赤壁之戰,是冷兵器時代一場膾炙人口的戰爭。因為它幾乎包涵了所有戲劇性的元素,比如強弱對比鮮明的軍隊,意志力堅強的統帥,反敗為勝的曲折歷程,還有氣貫長虹的英雄故事。這場被後人認定為意義重大...
周瑜和魯肅的早死,決定了「荊州分三國」的命運
東漢末年的荊州主要有七個郡(南陽、南郡、江夏、長沙、零陵、武陵、桂陽),赤壁之戰後,由曹,孫,劉三家瓜分:曹操雖敗還保有北面的南陽、襄陽兩郡;孫權出力很大,但只得了南郡、江夏郡;而劉備占了荊州...
曹操赤壁之戰失敗的真正原因是源於瘟疫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在《讓縣自明本志令》中云:「今臣將兵二十萬……奉國威靈,仗鉞征伐,……遂蕩平天下,不辱主命」;《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
孫權一席話,道出了真實想法,這點連周瑜都沒想到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在確定了江東集團與曹操展開戰略決戰的策略之後,周瑜當晚又獨自找到了孫權,對敵我雙方的優劣進行了精彩的分析。周瑜認為:
赤壁之戰居然不是火攻取勝?還有可能是其他原因
赤壁之戰是三國「三大戰役」之一,也是最為著名的一戰。赤壁之戰失敗後,曹操統一天下的最好機會隨之破滅。孫劉兩家不但得以喘息,還有機會攻城略地,擴大版圖,最後與曹操形成三足鼎立之勢,瓜分天下。這場戰...
赤壁一戰,其實並不需要東風!
赤壁之戰只是曹滅劉的一個局部戰爭,但是產生的影響很深遠。第一點,曹操在赤壁之戰之後不再把追求國家統一當做第一要務了。赤壁的失敗,給了曹魏軍事集團當頭棒喝,同時也給北方一些面和心違的各個小集團一個...
曹操雷人語:赤壁之戰,孤燒船自退
《三國志·周瑜傳》引《江表傳》說:「曹公與孫權書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燒船自退·橫使周瑜虛獲此名』。」《三國志·郭嘉傳》:「太祖(曹操)征荊州,還於巴丘,遇疾疫,燒船,嘆曰『郭奉孝在,不使...
赤壁大戰探疑:大火何曾燒赤壁?
《紅樓夢》第五十一回中,有薛寶琴做赤壁懷古一首: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載空舟。喧闐一炬悲風冷,無限英魂在內游。赤壁大戰,火燒赤壁故事,大家都是耳熟能詳。可是真的發生過火燒赤壁的故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