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明朝第一大儒聖人王陽明的傳奇人生和他的《傳習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明正德年間的一個深夜,在貴州一個遠離文化中心的偏遠小地方,萬物歸寂。
在這看起來與平常並沒有什麼不同的一個夜晚,一位儒生忽然之間產生了頓悟,認為心是感應萬事萬物的根本,從此,一位思想界的巨人站了起來,對當時和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陶文浚因他的學說改名陶行知,毛澤東通讀他的作品並逐字批註,蔣介石將一座山以他的別號命名;他的學說更是漂洋過海,深深的影響了海外學界,在日本更是受到學者的追捧,可以說間接推動了日本的「明治維新」,日本著名軍事家、海軍元帥東鄉平八郎更是隨身佩戴著一塊寫著「一生伏首拜陽明」的腰牌。
這個小地方叫作龍場,而這位儒生叫做王守仁,世人多稱之為王陽明。
王陽明龍場悟道處
人物簡介: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
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
王守仁卻明代以至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同時又是哲學家、文學家和軍事家,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
他不但精通儒釋道三家,而且能夠統軍作戰,平定了當時的「寧王之亂」,是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
王守仁的思想學說「心學」,反對當正宗的程頤朱熹通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而是提倡「致良知」,從自己的心中去尋找「理」,到達「此心純乎天理之極」,則心如明鏡,隨物而應;在知與行的關係上,提倡「知行合一」。
人物生平:
王守仁出身於浙江餘姚,他的母親懷孕超過十個月才分娩。
他到5歲也不能夠說話,但卻能夠記得下祖父讀過的書。
有個一和尚經過他家的時候摸著他的頭說:「好個孩兒,可惜道破。
」遂其祖父根據《論語·衛靈公》所云「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將他的名字改為守仁,之後他就能開口說話了。
王守仁小時候並不是個好學生,不願意在私塾里坐著,卻喜歡舞槍弄棍、讀兵書,還經常討論稀奇古怪的問題,寫一些莫名奇妙的東西。
在他十來歲的時候,他就主動找到老師,問道:「何為第一等事?」老師就對王守仁說道:「唯讀書登第耳。
」王守仁卻不以為然地說到:「登第恐未為第一等事,或讀書學聖賢耳。
」這個答案成就了王守仁早熟的名聲。
當時正值國家朝政腐敗,老百姓揭竿而起。
英宗正統年間,英宗被蒙古瓦剌部所俘,朝廷賠款求和。
目睹國家滿目瘡痍,王守仁發誓一定要學好兵法,為國效忠。
十五歲時屢次上書皇帝,獻策平定農民起義,未果。
同年,他出遊居庸關、山海關一月之久,縱觀塞外,已經有經略四方之志。
十七歲時,他到南昌與諸養和之女諸氏成婚,卻在結婚當天,大家四處都找不到他。
原來他在外邊散步,無意之間走進一家道觀,向道士請教,並與道士相對靜坐,因太過入神,就忘記了結婚的事,最後才被大家找回去。
明弘治十二年(1499)考取進士,授兵部主事。
當時,朝廷上下都知道他是博學之士,但提督軍務的太監張忠認為王守仁以文士授兵部主事,便蔑視守仁。
一次竟強令守仁當眾射箭,想以此出醜。
王守仁百般推辭,最後實在推辭不掉,便提起彎弓,三箭全中,令張忠十分尷尬。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冬,宦官劉瑾專權,逮捕南京給事中御史戴銑等二十餘人。
王守仁上疏論救,而觸怒劉瑾,被杖四十,謫貶至偏遠的貴州龍場(貴陽西北七十里,修文縣治)當龍場驛棧驛丞。
其父王華也被趕出北京,調任南京吏部尚書。
路途中王守仁偽造跳水自盡躲過劉瑾追殺並逃到南京,在其父的勸說下到龍場就任。
龍場當時還屬於未開化地帶,王守仁勵精圖治,教導當地人文化知識,收到民眾的愛戴,並在在龍場「悟道」,認識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
劉瑾被誅後,任廬陵縣知事,累進南太僕寺少卿。
其時,王瓊任兵部尚書,以為守仁有不世之才,薦舉朝廷。
正德十一年(1516)擢右僉都御史,繼任南贛巡撫。
他上馬治軍,下馬治民,文官掌兵符,集文武謀略於一身,作事智敏,用兵神速。
明朝正德六年,寧王朱宸濠叛亂,王陽明奉命平亂.從開戰到抓住寧王,整整二十二天,王陽明就運用聰明才智將這場蓄謀八年之久,震動朝野上下的大叛亂徹底平定。
後官拜南京兵部尚書,封「新建伯」。
後因功高遭忌,辭官回鄉講學,在紹興、餘姚一帶創建書院,宣講「王學」。
嘉靖六年(1527)復被派總督兩廣軍事,後因肺病加疾,上疏乞歸,病逝於江西南安舟中。
諡文成。
王陽明故居
《傳習錄》簡介:
《傳習錄》包含了王守仁主要的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與「心學」的重要文獻,是王陽明的問答語錄和論學書信集,由王守仁的門人弟子輯錄。
《傳習錄》包括了王學所有重要觀點。
分上中下三卷,上卷闡述了知行合一、心即理、心外無理、心外無物、意之所在即是物、格物是誠意的功夫等觀點,強調聖人之學為身心之學,要領在於體悟實行,切不可把它當作純知識,僅僅講論於口耳之間。
中卷有書信八篇。
回答了對於知行合一、格物說的問難之外,還談了王學的根本內容、意義與創立王學的良苦用心;講解致良知大意的同時,也精彩地解釋了王學宗旨;回答了他們關於本體的質疑並且針對各人具體情況指點功夫切要。
另有兩篇短文,闡發陽明的教育思想。
下卷的主要內容是致良知,陽明結合自己純熟的修養功夫,提出本體功夫合一、滿街都是聖人等觀點,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四句教,它使王學體系齊備。
《傳習錄》節選:
原文:
愛曰:「如事父之孝,事君之忠,交友之信,治民之仁,其間有許多理在,恐亦不可不察。
」
先生嘆曰:「此說之蔽久矣,豈一語所能悟。
今姑就所問者言之。
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個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個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個信與仁的理。
都只在此心。
心即理也。
此心無私慾之蔽,即是天理,不須外面添一分。
以此純乎天理之心,發之事父便是孝,發之事君便是忠,發之交友、治民便是信與仁。
只在此心去人慾、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
譯文:
徐愛問道:「例如對待父親的孝,對待君主的忠,交朋友時的信義,治理老百姓的仁愛,這中間有許多道理在,恐怕不能不細查。
」
先生嘆到:「世人被這種說法蒙蔽很久了,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讓世人明白的。
今天就姑且先回答你的問題吧。
例如說事父,不是去父親身上去尋求孝的道理;事君,不是去君主身上去尋求忠的道理;交友、治民,不是去朋友身上和老百姓身上尋求信與仁的道理。
都只在你的心中。
心就是理。
如果心沒有被任何私慾所蒙蔽,天理就在你的心中,不需要心外增添一分。
這個純粹是天理的心,用它來事父就是孝,事君便是忠,交友、治民便是信與仁。
只是用功在心上去掉人慾、儲存天理就行了。
」
原文:
愛因未會先生知行合一之訓,與宗賢、惟賢往復辯論,未能決。
以問於先生。
先生曰:「試舉看。
」
愛曰:「如今人盡有知得父當孝、兄當弟者,卻不能孝,卻不能弟。
便是知與行分明是兩件。
」
先生曰:「此已被私慾隔斷,不是知行的本體了。
未有知而不行者。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聖賢教人知行,正是要復那本體。
不是著你只恁的便罷。
故《大學》指個真知行與人看,說『如好好色』,『如惡惡臭』。
見好色屬知,好好色屬行。
只見那好色時已自好了,不是見了後又立個心去好。
聞惡臭屬知,惡惡臭屬行。
只聞那惡臭時已自惡了,不是聞了後別立個心去惡。
如鼻塞人雖見惡臭在前,鼻中不曾聞得,便亦不甚惡。
亦只是不曾知臭。
就如稱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
方可稱他知孝知弟。
不成只是曉得說些孝弟的話,便可稱為知孝弟。
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
知寒,必已自寒了。
知飢,必已自飢了。
知行如何分得開?此便是知行的本體,不曾有私意隔斷的。
聖人教人,必要是如此,方可謂之知。
不然,只是不曾知。
此卻是何等緊切著實的功夫!如今苦苦定要說知行做兩個,是甚麼意?某要說做一個,是甚麼意?若不知立言宗旨,只管說一個兩個,亦有甚用?」
譯文:
徐愛由於未理解先生「知行合一」的主張,與宗賢和惟賢再三討論,沒有收到很好的效果。
於是請教於先生。
先生說:「不妨舉個例子來說明。
」
徐愛說:「現在,世人都明知對父母應該孝順,對兄長應該尊敬,但往往不能孝,不能敬,可見知與行分明是兩碼事。
」
先生說:「這是被私慾迷惑了,再不是知與行的原意了。
沒有知而不行的事。
知而不行,就是沒有真正明白。
聖賢教與知和行,正是要恢復原本的知與行,並非隨便地告訴怎樣去知與行便了事。
所以,《大學》用『如好好色』,『如惡惡臭』來啟示人們,什麼是真正的知與行。
見好色是知,喜好色是行。
在見到好色時就馬上喜好它了,不是在見了好色之後才起一個心去喜好。
聞到惡臭是知,討厭惡臭是行。
聞到惡臭時就開始討厭了,不是在聞到惡臭之後才起一個心去討厭。
一個人如果鼻塞,就是發現惡臭在跟前,鼻子沒有聞到,根本不會特別討厭了。
亦因他未曾知臭。
又如,我們講某人知孝曉悌,絕對是他已經做到了孝悌,才能稱他知孝曉悌。
不是他只知說些孝悌之類的話,就可以稱他為知孝曉悌了。
再如知痛,絕對是他自己痛了,才知痛。
知寒,絕對是自己覺得寒冷。
知飢,絕對是自己肚子飢餓了。
知與行怎能分開?這就是知與行的原意,不曾被人的私慾迷惑。
聖賢教人,一定是這樣才可以稱作知。
不然,只是未曾知曉。
這是多麼緊切實際的工夫啊!今天,世人非要把知行說成是兩回事,是何居心?我要把知行說成是一回事,是何居心?倘若不懂得我立言的主旨,只顧說一回事兩回事,又管什麼用呢?」
原文:
先生游南鎮,一友指岩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
如此花樹,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
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
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
譯文:
先生遊覽南鎮,一位朋友指著山岩中的花樹問:「先生認為天下沒有心外之物,比如這株花樹,它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又有何干?」
先生說:「你未觀賞這樹上的花時,此花與你的心同樣寂靜。
你來欣賞這樹上的花時,此花顏色就顯現出來。
由此可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
歷史評價:
梁啓超:①他在近代學術界中,極具偉大,軍事上、政治上,多有很大的勳業。
②陽明是一位豪傑之士,他的學術像打藥針一般令人興奮,所以能做五百年道學結束,吐很大光芒。
孫中山:日本的舊文明皆由中國傳入,五十年前維新諸豪傑,沉醉於中國哲學大家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
蔡元培:明之中葉王陽明出,中興陸學,而思想界之氣象又一新焉。
高瀨武次郎:我邦陽明學之特色,在其有活動的事業家,乃至維新諸豪傑震天動地之偉業,殆無一不由於王學所賜予。
岡田武彥:修文的龍場是王陽明大徹大悟,並形成思想體系的聖地…陽明學最有東方文化的特點,它簡易樸實,不僅便於學習掌握,而且易於實踐執行。
在人類這個大家庭里,不分種族,不分老幼,都能理解和實踐陽明的良知之學。
胡哲敷:五百年來,能把學問在事業上表現出來的,只有兩人:一為明朝的王守仁,一則清朝的曾國藩。
錢穆:陽明以不世出之天姿,演暢此愚夫愚婦與知與能的真理,其自身之道德、功業、文章均已冠絕當代,卓立千古,而所至又汲汲以聚徒講學為性命,若饑渴之不能一刻耐,故其學風淹被之廣,漸漬之深,在宋明學者中,乃莫與倫比。
余秋雨:中國歷史上能文能武的人很多,但在兩方面都臻於極致的卻廖若晨星...好像一切都要等到王陽明的出現 ,才能讓奇蹟真正產生…王陽明一直被人們詬病的哲學在我看來是中華民族智能發展史上的一大成就,能夠有資格給予批評的人其實並不太多。
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卯時(1529年1月9日8時)王守仁因肺病加重病逝於江西南安府大庚縣青龍港(今江西省大余縣境內)舟中。
臨終之際,弟子問他有何遺言,他只說到:「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喪過江西境內,軍民都穿著麻衣哭送守仁。
王陽明墓
如果大家喜歡我的文章的話訂閱我的頭條號哦
心學創造者——一代宗師王陽明的傳奇故事,帶你領略心學的強大
日本軍神海軍大將,就是那個在日俄戰爭中打敗了俄國太平洋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的東鄉平八郎,在他的腰上常年掛著一個腰牌,要說腰牌這個不稀罕,做官的都有,是身份的象徵,但是東鄉平八郎腰牌的刻的字跟別人的...
三代才培養一個貴族!而培養思想家更費錢!還得老爹是狀元之才
全文閱讀大概需要30分鐘!需要電視劇《王陽明》資源的,請關注我私信留下郵箱,我一個個發給大家,這部劇整體很不錯!一場將煊赫中國思想史的蛻變,就在斯時斯地斯人身上靜靜地發生了。龍場一夜頓悟,他提出...
陽明心學到底講了些什麼,讓後人如此追捧?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王陽明是中國著名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