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流傳至今的七大經典語錄,關羽的很狂,劉備的被女性恨之入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圖說三國·談天說地·第85期 文/無常奉天玉)
《三國演義》雖成書於元末明初,卻基本上還原了三國時期,那段精彩紛呈的歷史,被認定有,有七分真,三分假。
作者虛構的部分,基本上都是細節內容,例如武將的單挑,人物的對話等等。
大多數讀者,會被該作品,引發滿腔的豪情,因此更看重其中的武將單挑,很少有人注意到,其中人物的對話,比武將之間的過招,更加值得細細品讀。
在整部作品中,有八個人物,各自貢獻了一句經典語言,大多數至今仍廣為流傳。
這八個人分別是誰呢?他們又分別貢獻了什麼經典語句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盤點一下。
TOP 7:「吾觀顏良,如插標賣首耳」
這句話出自關羽之口,當時徐州受到曹操的攻擊,劉備兵敗後已轉投袁紹,關羽獨守下邳,無奈之下,只能「土山約三事,降漢不降曹」,暫居曹操帳下。
這個時候,袁紹手下大將顏良,兵圍白馬,不但斬殺了宋憲、魏續等人,還用二十合擊敗了徐晃,導致曹操陣營中「諸將栗然」。
無奈之下,曹操只能請關羽出馬。
關羽到達前線之後,不屑道:「吾觀顏良,如插標賣首耳!」這句話不可謂不狂,畢竟顏良是讓曹操心驚不已的人物,可是如果接著往下看,我們便會發現,關羽並非信口開河,他沖入敵軍陣中之後,果然一刀便將顏良斬於刀下了。
關羽用此言此事,向我們證明了,只要有足夠的能力,狂妄也算不上什麼過錯。
TOP 6: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
張飛,字益德,與關羽一樣,是劉備的結拜義弟,雖然真實歷史上,他是一個士族子弟,但是在小說中,他卻是貨真價實的莽夫。
然而他魯莽歸魯莽,卻也說出過不少經典的句子,這句「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便是其中最經典的一句,這句話針對的對象,是呂布。
眾所周知,呂布本姓呂,卻先後拜丁原、董卓為義父,而且他拜董卓之時,為了追求利益,殺害了丁原,是一個實打實的小人形象。
張飛用「三姓家奴」來稱呼呂布,可謂直戳呂布的心窩子。
TOP 5: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
時至今日,這句話早已傳遍大江南北,成了經典的段子,被無數人惡搞。
不過還有一部分朋友,會疑惑這到底是個什麼梗,潘鳳又是誰?其實這句話,出自《三國演義》第五回,當時十八路諸侯聚義,討伐董卓,結果被董卓的部將華雄嚇破了膽,折了好幾員大將,這個時候冀州刺史韓馥出言道:「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
」如果潘鳳在苦戰之後,完成了任務,或者與華雄戰了個旗鼓相當,這句話估計也不會廣為流傳。
可是「潘鳳手提大斧上馬。
去不多時,飛馬來報:『潘鳳又被華雄斬了。
』」此言差不多可以算是,演義中打臉最快的事情了吧?
TOP 4: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在演義中,除了張松會反諷,給世人留下了,溫文爾雅之印象的諸葛亮,也非常的擅長。
赤壁之戰後,孫權聽取周瑜的建議,假意與劉備聯姻,本想將劉備扣留在東吳,結果不但自己的妹妹,心甘情願的嫁給了劉備,隨劉備回了荊州,周瑜派出的追兵,也被早早前來接應的關羽殺敗。
周瑜雖然文武雙全,但是此事卻偷雞不成反蝕把米。
然而發展在此處,事情還沒有結束,諸葛亮素來知道周瑜心胸狹隘,於是在周瑜兵敗之後,特意讓士兵大喊道:「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氣得周瑜舊傷復發,不省人事。
TOP 3:既生瑜,何生亮
無論是否讀過三國,大多數人都知道,此言出自周瑜之口。
孫劉聯合抗曹的時候,嫉賢妒能的周瑜,一直想要置諸葛亮於死地,不過諸葛亮每次都能見招拆招,化險為夷。
後來赤壁之戰結束,孫權和劉備開始了明爭暗鬥,各為其主的周瑜和諸葛亮,也在繼續較量,這個時候,諸葛亮不再靜侯對方出招,反而主動出擊,三氣周瑜,最終使一代文武雙全的大都督,英年早逝。
周瑜一直知道,諸葛亮的智計,是強於自己的,只是他一直不想承認,到了臨終之時,他依舊不甘,只能悲憤道:「既生瑜,何生亮!」這一句話,雖僅有六字,卻將他的不甘,他的無奈,他的悲憤,詮釋的淋漓盡致。
TOP 2: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
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
很多少年,為了表明自己看重兄弟情義,會將「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掛在嘴邊,其實這句話,就是化自《三國演義》中,劉備「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
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一言。
當時劉備剛剛據有徐州,曹操便下令讓他前去攻打袁術。
率軍出征之時,自然需要有人留守後方,這個時候張飛自告奮勇,接下了守城的重任,並信誓旦旦地向劉備保證,自己絕對不會飲酒誤事。
可是劉備前腳剛走,他後腳便因醉酒丟了城池,只能前去向劉備請罪,並被關羽斥責的,想要拔劍自刎。
這時劉備立馬攔住了張飛,並說出了這樣一番話。
雖然從現在的角度來看,這句話三觀極為不正,但是當時女子地位極低,劉備生於那樣的時代,有這樣的想法,本不該受到批判。
而且他終其一生,一直將「義」之一字,刻在心頭,從未負過兄弟。
TOP 1: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
演義中的曹操,不但是一個自私自利的奸詐小人,還是一個多疑的人。
當初董卓禍亂朝綱,他想借獻刀一事,刺殺董卓,結果事情敗露,只能走上了逃亡之路。
他在逃亡的時候,寄宿在了一個故交呂伯奢家中,生性多疑的他,夜間聽到有動靜,懷疑呂伯奢的家人,想要殺害自己,於是「先下手為強」。
如果僅僅是誤殺一事,他或許還不會背負那麼多的罵名,可是他在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慌忙離開呂伯奢家的時候,遇上外出歸來的呂伯奢本人,不但沒有致歉,反而讓自己的刀下,又多了一縷亡魂,並對身邊的陳宮解釋道:「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
」正是因為此言,陳宮選擇了離開而去,也正是因為此言,他遭到了無數後人的唾罵。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演義》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你所不知道的三國那些事:你知道幾個?
三國演義作為四大名著之一,他自有自己的魅力所在。但他畢竟是部小說,演義成分比較大。演義里許多精彩的情節是千古傳說,受地方野史傳奇、逸史傳聞影響極深,正所謂「 七分實三分虛 」。但就是因為太過優秀...
《三國演義》中到底有哪些歷史欺騙了我們數百年?
熟讀三國歷史,我們首先想到的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而《三國演義》出了名的七真三假。大方面統攝周全,小方面出入頗多,一時說之不盡。那麼《三國演義》到底有哪些歷史欺騙了我們?今日,不妨跟著小編一起...
三國史上這10人死的太憋屈,有一個被諸葛亮罵死,有個被張飛喝死
三國里,不缺猛將,也不缺謀臣,更不缺梟雄;那是一個波瀾壯闊的年代,令無數人心生嚮往;現在這裡要盤點的不是那些猛將,也不是謀士和梟雄,而是來評說下在三國里死的憋屈的十個人。TOP、10 王垕
演義與歷史:盤點《三國演義》五大虛構之處
《三國演義》作為四大名著之一,歷來為人所喜愛。尤其是在現代,小說、電影、戲劇,種種方式讓人們對三國越來越了解。但也因此許多人將演義當成了歷史, 然而三國演義畢竟是小說,其中虛構的故事其實非常多。...
探秘三國所不知道的那些事:你知道幾個?
三國演義作為四大名著之一,他自有自己的魅力所在。但他畢竟是部小說,演義成分比較大。演義里許多精彩的情節是千古傳說,受地方野史傳奇、逸史傳聞影響極深,正所謂「 七分實三分虛 」。但就是因為太過優秀...
這些知識該補補了:三國正史和三國演義88個不同點(上)
《三國演義》是一部威武雄壯、有聲有色、雅俗共賞、婦孺皆知的具有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的經典史詩,這一點我們不可否認。但是《三國演義》的特點是:「七分實事,三分虛構」,即不少事情都屬於張冠李戴,移花接...
三國最狂妄的七句話,18路諸侯有幾人做到了,說這話下場悽慘
三國最狂妄的七句話,18路諸侯有幾人做到了,說這話下場悽慘很多人對三國這段歷史非常的感興趣,凡是讀過這段歷史的朋友,都被其中鮮活而富有個性的人物深深吸引,不管是演義中的人物,還是正史中記載的,無...
三國十大無敵狂言,一個稱三刀斬殺呂布,一個舉手能滅曹操百萬
常言道禍從口中,如果不能量力而行,說出一些讓自己無法收場的話,怕是會丟了名聲,甚至失去性命。這樣的例子在古代比比皆是,尤其是戰亂紛紛的年代,例如三國時期。三國時期武將不計其數,大多數武將的形象...
快速看名著,《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大全,高考名著閱讀不丟分
董卓自封為相國後,欺主弄權,朝中正直的大臣們都想除掉他。校尉曹操,足智多謀並早有殺董卓之心。一日,曹操借王允七星寶刀進府行刺,他走到小閣,站在一旁等待殺董卓的機會。見他躺下,急抽刀欲刺,董卓在...
三英戰呂布並不存在?細數三國正史與演藝中差別
相信絕大多數人了解三國都是通過三國演義這部神作,但是其實演藝中許多故事情節與正史是有差別的,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列舉一下。三英戰呂布:公元190年,劉備在公孫瓚處,公孫瓚並沒有參與討伐董卓的聯盟,自...
被《三國演義》嚴重神化的三個人物,趙雲不在列
華雄在董卓帳下擔任都督一職,是一名猛將,但是在各路諸侯聯合攻打董卓的時候,孫堅還只不是長沙太守,但他驍勇善戰,成為第一個大破董卓軍的人,而華雄就在此次戰役中被斬殺。而到了演義小說《三國演義》之中...
三國最毒辣的四句話往往殺人不見血 第一無爭議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一部經典名著《三國演義》將這一段歷史波瀾壯闊勾畫得淋漓盡致,宛如親臨其境一樣。在這個豪俠滿屏的時代,也湧現無數壯志豪言,不過也有一些非常毒辣之語,其中就有四句話堪稱典型代表,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