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事情明明很多卻不想做?透視拖延的背後原因 - 獨立評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拖延讓我們得以暫時避免某些不舒服的內在感受,像是焦慮、恐懼或無聊。
當我們把拖延理解為一種逃避手段,就會知道如何找出各種相應的解決方案。
獨評讀好書
為什麼事情明明很多卻不想做?透視拖延的背後原因,讓你重新動起來
作者
加蘭・庫爾森(GarlandCoulson)
2021-02-08
拖延讓我們得以暫時避免某些不舒服的內在感受,像是焦慮、恐懼或無聊。
當我們把拖延理解為一種逃避手段,就會知道如何找出各種相應的解決方案。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已成功複製連結
理解自己為何拖延,其中一個關鍵就是要去了解自己究竟從中得到了什麼。
現在的你可能在想著,拖延怎麼可能讓我獲得任何東西?它只會造成我的麻煩。
但是如果你沒有從中獲得什麼,你就不會一直這樣做了,畢竟它也確實讓你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如果要理解這些讓我們陷入拖延迴圈的情緒波動,就要先明白,這些情緒其實都是一種迴避的手段。
換句話說,拖延讓我們得以暫時避免某些不舒服的內在感受,像是焦慮、恐懼或無聊。
我們當然也可以長期逃避這些不舒服的情緒,讓這些逃避行為繼續荼毒我們的生活和想法,但這並不是解決之道。
我們應該要讓自己願意去經歷這些不適的感受,才能克服它們,並到達另外一種層次。
當我們把拖延理解為一種逃避手段,就會知道如何找出各種相應的解決方案。
首先,讓我們來看以下的例子。
這是一位前拖延症患者,就叫她蕾娜塔吧。
你可能拖延,因為這件事讓你焦慮……
蕾娜塔必須在她的老闆和幾位高階主管面前,報告她之前某一項非常成功的提案。
她有一週的時間準備這次的簡報,而她也不該有什麼理由推遲準備工作,畢竟這個會議正是她的表現機會。
然而,她卻一直拖延到最後關頭,這更已經不是她第一次拖延了。
為什麼蕾娜塔要替自己找麻煩呢?這本該可以避免的。
後來,蕾娜塔終於決定要採取行動來改善她這種工作模式,畢竟她時常最後一秒才動工,而且把焦慮當成動力來源。
她用了一些步驟來找出她拖延的根本原因──焦慮。
這些會議上她有很多可以表現的地方,但每當她開始作準備,她就也開始擔心自己會受到老闆和其他高階主管評判。
而每當她為此感到焦慮,她便會立即停下這些引發她焦慮的任務,所以才會不斷推遲準備工作。
蕾娜塔最終明白的是,她其實不需要為了工作而刻意擺脫焦慮感,她需要的是去學習如何面對這些工作時出現的焦慮。
沒有人能神奇地直接消除所有與工作相關的不適感,相反地,我們必須學會在不適的想法和感覺中前進。
由於迴避情緒對拖延症的影響甚鉅,如果想要停止拖延,當你嘗試處理這些拖延症背後的情緒時,你也需要準備好去面對這些不適。
當不適感出現時,雖然你亟欲逃避,但要學著去接納它,這就是減少痛苦最有用的方式。
接納意即同理它,不去批判,也不要試圖改變。
這雖然很難,但還是能做得到。
第一次試著練習靜坐時,可以花2到3分鐘完成以下步驟。
熟悉這個過程之後,你也可以靜坐得更久。
你越是多加練習接納,而不是抗拒或逃避,就算不適感還是會引發焦慮,但這些感受將越來越不會干擾你完成重要的任務。
1.舒服地坐在椅子上,雙腳放在地板上,手掌則放在膝蓋上。
閉上眼睛,自然地呼吸。
2.花幾分鐘時間感受呼吸的節奏和身體的起伏,並專注於每一次吸氣和吐氣。
不要試圖改變你的呼吸,只要用包容與同理的心去觀察它,接受它本來的樣貌。
3.覺察背部靠在椅子上、雙腳放在地板上的感受。
覺察身體其他部位的感覺,以及你皮膚的溫度。
同樣地,不要試圖改變任何東西,也不要批判,只要帶著包容與同理心,去觀察並溫柔地接受你正在經歷的所有感覺。
你不必試圖讓任何不適感消失,也不必關注這些不適感,只要觀察就好。
4.繼續觀察你的呼吸以及身體的感覺。
有任何想法和感覺出現時,就一樣帶著包容與同理心來感受它們,不要試圖推開或抓住這些感覺,不要做任何判斷,只要持續觀察即可。
你確實意識到自己有這些想法或感受,但也要明白,這些想法或感覺都不能代表你。
5.睜開眼睛之前,讓自己繼續多觀察幾分鐘,不要做任何批判。
睜開眼睛時,用相同的同理心去展開你一直拖延的工作。
你可能拖延,因為你害怕失敗……
害怕失敗會構成強大的情緒障礙,甚至會讓我們無法朝目標踏出第一步。
萬一我們付出努力,而且真的全心投入其中了,卻還是失敗了呢?那種感覺一定比完全不嘗試還要更糟糕吧?
害怕失敗確實是一種其來有自的擔憂,尤其是工作領域上。
主管會不會發火?會不會在同事面前丟臉?甚至,有沒有可能因此沒了工作?我們把這種恐懼堆疊成一份很長的清單,裡面包含了所有最壞的情況,鉅細靡遺地設想萬一失敗了會發生什麼事,於是我們就開始拖延開始任務。
多數情況下,我們想像的那些可怕後果都太誇張了,不太可能變成現實。
但如果我們把最壞的狀況全都當成真的,並因此而改變作法,那反而會帶來很多問題,也更加無法防患未然。
讓我來舉個自己生活中的例子。
在我其中一份工作中,有次我來不及在週五前完成的任務,於是我整個週末都在擔心錯過截止時間會有什麼後果。
下一個週一,我將工作完成並交給了我的主管,而對於我遲交一事,主管半個字都沒說。
整個週末我都處在煩惱的情緒裡,心想一直在作最壞的打算,但事實上根本沒有發生。
就像我主管對於我的遲交毫無反應一樣,大多數我們所擔心的事根本不會出現。
當我們用旁觀者的眼光來檢視這些想像,就會清楚知道,其中大部份的事情都不可能成真。
以下練習可以幫助你面對憂慮感,尤其是當你開始設想最壞的情況,並徹底陷入其中的時候。
1.評估可能性:若用一到十來評分,你所擔心的事真正發生的可能性是多少?你以前有預期過類似的事嗎?這些擔憂實際上多久才會實現一次?怎樣才能降低這些事情發生的可能性?
2.考慮所有可能的情況:我們擔心一件事的時候,往往直接設想到最壞的情況。
因此,除了最壞情況以外,你也要設想一個中庸的情況和一個最好的狀況。
這些情況中,哪一個最有可能發生?
3.想辦法處理:如果最壞的情況真的發生了,你會怎麼處理?你可以事先想好一套解決辦法,就算你持續設想著最糟的情況,也會因此而減輕憂慮,畢竟要是那些事情真的發生了,你也已經有一套適當的計畫來處理它們。
你絕對比自己想像中能幹得多!
你可能拖延,因為你害怕成功……
害怕失敗還說得過去,但為什麼有人會害怕成功呢?當我們對完成任務或目標的事感到擔憂時,就會對成功產生恐懼。
我們可能會問自己這樣的問題:
.如果我這次成功了,會不會把標準提高到我難以維持的程度?
.成功之後,我是否會招來關注或使別讓對我的期望更高?
.我的同事會不會認為我在討好上司?
.我會不會升遷,但卻無法勝任?
.我會不會變得很忙,導致我沒時間陪伴家人?
.如果我成功了,我以後還能做些什麼?
以上的問題都在擔心同一件事,那就是成功會帶領我們踏入一個全新的未知領域。
我們可能必須開始和公司上層的人共事,可能會感到自我暴露、壓力很大,或受到更多檢視,而我們或許還沒有準備好面對這一切。
當我們缺乏安全感時,成功看起來幾乎就和失敗一樣可怕。
但同樣地,這種恐懼通常都太誇張了。
如果你在某件事情上取得成功,通常不只是靠運氣而已,而是因為你擁有完成這項任務的能力或技巧。
如果是這樣的話,就表示你未來被指派其他任務時,也很可能複製這次的成功經驗,畢竟你之前已經有所累積。
你絕對可以去做更多事,並達成更多目標,端看你如何選擇而已,一定要記住這一點。
比方說,如果新的職位並不符合你的技能和理想,你不一定要接受升遷。
向下追問法(DownwardArrowTechnique)會更加充分地探索你許多不經意的想法和混亂的思緒,藉此幫助你控制這些想法,好讓你找出負面思考的根源,並判斷它們是不是真實情況。
將筆記本翻到新的一頁,並寫上「負面思考」作為標題。
把筆記本帶在身邊,只要你發現自己出現負面的想法,就將它寫下來。
在下一行畫一個向下的箭頭,寫下這個想法為什麼對你那麼重要。
接著,再畫一個向下的箭頭,寫出你為什麼擔心這件事。
這個做法能幫助你深入思考或感受情緒。
繼續往下畫,直到你到達問題的終點或根源。
練習重塑負面思考
之前可能已經有人向你推銷「正面思考的力量」、「用想的就能變有錢」之類的胡言亂語,暗示你只需要用正確的方式來思考,就會在一夕之間神奇地變得很健康又很富有。
最好是。
健康和財務的變化需要努力,不是只靠樂觀就能辦到。
但是正面思考還是有一番道理,尤其它的對立面正是負面思考。
負面思考就像一種毒藥,會侵蝕你的自信和情感健康。
如果你的內心總有位評論家在對你指指點點,批評你多麼無能或一文不值,你怎麼可能取得成功和具備效率呢?當我們陷入負面思考時,我們就會去關注自己身上發生的每一件壞事,並過濾掉所有的好事,這種負面濾鏡會帶給我們非常不好的體驗。
想想「杯子半空或半滿」這個例子,兩種說法在技術上都是正確的,差別在於我們選擇如何看待杯子。
同樣地,我們也可以選擇用正面或負面的方式來看待事情。
事實證明,就算在你不開心的時候也保持微笑,時間久了你也會心情變好。
類似的邏輯,我們也需要關閉內心的自我批判,以更強大、更正面的思考來取代那討人厭的內心旁白。
記住,想法並不等於現實。
當我認為自己又胖又醜,別人因而不會想來聽我演講時,我糾結的是自己並非世上最有魅力的人。
但假如我的演講很有內容,別人是否會因而願意傾聽?
因此,讓我們一起來把負面思考重新塑造為正面想法,即使兩者想法都可能是正確的,但是你可以選擇自己要關注哪一個。
將筆記本翻到新的一頁,並寫上「從負面到正面」作為標題。
接著,在頁面中間畫一條線,左欄寫上「負面思考」,右欄寫上「正面思考」,並先列出你最近腦中出現的負面想法。
最後,對應每一個負面思考,想出一個正面想法。
以下是一些可以讓你著手的例子:
善待自己,這便是最能建立正面自我形象的方法之一。
我經常使用箴言來幫助自己脫離負面思考,所謂的箴言,就是一些提醒自己正面思考的短句,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善用每一個想法、每一次行動,創造出我想要的生活。
」我覺得這很有效,因為它會提醒我經常自問,這個想法或行動能不能幫我創造出想要的生活?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我就會將精力轉向其他能幫助我達成理想的想法或行動上。
好書推薦:
書名:為什麼事情明明很多卻不想做?每天20分鐘克服拖延症,從此天天睡滿8小時,工作再多也能從容做完
作者:加蘭・庫爾森(GarlandCoulson)
譯者:劉佳澐
出版: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1/01
瀏覽次數:4432
已成功複製連結
訂閱電子報
給您當週最熱議題,飽覽多元觀點!
立即訂閱
編輯推薦
拖延、過勞、總是覺得「我不配」?你可能有「冒牌者症候群」
科技時代的工作指南:不分心、不過勞,卻能更有生產力
我的「不完美」練習
延伸閱讀
關鍵字:
拖延
心理
情緒
自我認同
書摘
獨評讀好書
獨評讀好書
獨評讀好書
做為一個關注文教、擁抱多元、力挺公平正義的評論網站,「獨立評論@天下」在此為您選書精讀。
除了書摘,也刊載各方書評觀點。
聯絡請洽:[email protected]
「獨立評論@天下」提醒您:
1.本欄位提供網路意見交流平台,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2.發言時彼此尊重,若涉及個人隱私、人身攻擊、族群歧視等狀況,本站將移除留言。
3.轉載文圖請註明出處;一文多貼將隱藏資訊;廣告垃圾留言一律移除。
4.本留言板所有言論不代表天下雜誌立場。
獨評讀好書
獨評讀好書
做為一個關注文教、擁抱多元、力挺公平正義的評論網站,「獨立評論@天下」在此為您選書精讀。
除了書摘,也刊載各方書評觀點。
聯絡請洽:[email protected]
熱門文章
1
進科技業才有用?那些「不念書」的孩子在時尚界發光發熱,不輸給護國神山
2
確診以後怎麼辦?保險理賠要準備什麼?完整走過10+7的確診心得
3
劉軒自述從「宅男」到「超男」的人生轉變:當你準備好,貴人自然到!
4
異鄉人的台北人圖鑑
5
56歲的遺書與28歲的老後安養計畫
訂閱電子報
時事、國際、社會、教育、性別⋯⋯現在就訂閱獨立評論電子報,飽覽當週最熱議題與多元觀點!
立即訂閱
支持獨立評論,成為天下雜誌全閱讀訂戶
延伸文章資訊
- 1为什么无聊的时候感到很焦虑? - 知乎
不想玩手机,不想看书,不想玩游戏,不想出门,单纯无聊,特别焦虑.
- 2【邵雨薇專欄】罹患精神上的孤獨流感「厭世 - ELLE
... 如何與孤獨好好共處、找到藏在無聊日常裡的趣味,是治愈精神孤獨的最佳 ... 但公眾人物總是要給點正能量,只好靜靜地感受我的焦慮而不選擇開口。
- 3為何休息後更焦慮、更沒動力?可能只是在打發時間 - 經理人
但我也可能把腦袋空空當作「打發時間」,誤以為什麼都不要想,做些雜事排遣無聊,就能恢復我們的精神力,但結果卻常常事與願違。 微妙的區隔,卻可能值得 ...
- 4【精選書摘】無聊是生命的一部分《焦慮是禮物》 - 人間福報
保羅我的孩子們在一個星期裡,會跟我說好幾次:「好無聊喔。 ... 【精選書摘】無聊是生命的一部分《焦慮是禮物》. 文/雪瑞兒.保羅 |2020.06.28. 語音朗讀 ...
- 5為什麼事情明明很多卻不想做?透視拖延的背後原因 - 獨立評論
拖延讓我們得以暫時避免某些不舒服的內在感受,像是焦慮、恐懼或無聊。當我們把拖延理解為一種逃避手段,就會知道如何找出各種相應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