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今諦聽,善思念之,如說修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汝今諦聽,善思念之,如說修行!」 這短短十二個字,就是學習吉他過程。
用白話文說就是: 「你現在仔細的聽好,並且要好好的思考我說的,並且照我說 ...
PlayingtheGameofSixStrings→
跳到主文
《學吉他、玩音樂》教學部落格
部落格全站分類:藝文情報
相簿
部落格
留言
名片
Apr21Tue200900:46
「汝今諦聽,善思念之,如說修行!」
「汝今諦聽,善思念之,如說修行!」
這短短十二個字,就是學習吉他過程。
用白話文說就是:
「你現在仔細的聽好,並且要好好的思考我說的,並且照我說的去做。
」
雖然變成了27個字,不過意思是一樣的。
我們也可以把它簡化成代表三個階段的三個字:聽、想、練。
聽起來很簡單,但是回想起來,這麼簡單的道理卻很難做到,尤其是第二個步驟,更是關鍵。
我們來看看一般學習的過程:
上課的時候,然後老師會敎你一些技巧,一些知識,會給你一些練習,所以學生回家之後努力的把功課練完。
這樣就是良好的學習嗎?
不對,因為很明顯的少了第二個步驟:想。
也就是「善思念之」,這個部份。
缺少思考的學習,對於學習的內容所衍生出來的可能性就無法自發性的掌握,意思就是說,缺乏創造力,所以「不知道如何去彈奏一首歌的伴奏」這種問題會不斷的湧現,而問這樣問題的人往往跟彈奏年資或者是技巧高低沒有很大的關係。
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缺乏反覆思考驗證所學的知識,就會出現一知半解以致於無法通盤融會貫通的情況,比方說在許多吉他書上往往只是把結果直接列表出來,比方說音程好了,那種表格對於音樂學習來說只能囫圇吞棗,而不能呈現其真正的意義。
甚至有的老師也會把一堆音階全部列出來,然後套上一些「看起來很專業」的名詞,但是當你想把這些東西和其他地方的觀念連結起來的時候,就會發現這樣的東西並沒有意義。
重要的不是名詞解釋,而是整個名詞背後所代表的觀念。
如果一個人充分的發揮思考能力,他就能透過比較、聯想、演繹、歸納等等的方式,在這些虛妄不實的知識裡找出真實不虛的內容。
有趣的是,就樂理學習的部份,還真的要把不同的書拿來做交叉比較和聯想演繹歸納,才真的能找出彼此的相關性與整體概念,然後還會懷疑,如果是一般不嚴謹的吉他書就算了,為什麼連教科書也會有這樣的情況呢?
所以真的要「善思念之」啊。
當然,「善思念之」後,還得要好好的把學到的東西,從空想變成實作。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SydneyShiu
PlayingtheGameofSixStrings→
SydneyShiu發表在痞客邦留言(0)人氣()
E-mail轉寄
全站分類:音樂評析個人分類:教學心得此分類上一篇:吉他速成班的迷思
此分類下一篇:關於練不起來這件事情
上一篇:幻想?音樂史(二)
下一篇:幻想?音樂史(三)
歷史上的今天
2020:華語老歌吉他Solo選#6《愛如潮水》
2005:【免費音樂會】LouRainonetrio系列音樂會---向四位偉大的鋼琴家致敬
▲top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文章分類
教室與師資(3)
上課教室(2)師資簡介(7)教學心得(18)
吉他Q&A(3)
硬體類Q&A(24)樂理類Q&A(21)彈奏類Q&A(17)
「聽」音樂(2)
聽現場(62)聽唱片(10)
音樂筆記(3)
音樂筆記(52)樂手筆記(32)NoteTaking(6)
如何熟悉吉他指板(4)吉他周邊測試(10)效果器玩賞區(28)坊間教材錯誤修訂(4)挑選吉他看這邊(12)吉他指板的小秘密(21)幻想?音樂史(4)生活品嚐(15)碎碎雜唸(29)未分類文章(7)
近期文章
回到頁首
回到主文
免費註冊
客服中心
痞客邦首頁
©2003-2022PIXNET
關閉視窗
延伸文章資訊
- 1成佛之道(增註本)-如器受於水
如器受於水,如地植於種,應離三種失,諦聽善思念。 佛在開示正法時,總是告誡聽眾說:『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因為,如聽法而不能如法,那就不能得到聞法的功德了。
- 2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講記(二十六) - 台中蓮社
佛法學的是聞思修,「諦聽諦聽」是屬於「聞」的方面,「善思念之」是「思」—思想、研究你所聽的道理以及方法,需要用心來思考;思考之後修持才能如法,沒有聞、思,「修」 ...
- 3成佛之道-如器受於水
佛在開示正法時,總是告誡聽眾說:『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因為,如聽法而不能如法,那就不能得到聞法的功德了。現在舉兩個譬喻,來說明聽法時應離去的 ...
- 4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 壹讀
我們雖然每天都在聞法,但自己是不是法器,有沒有「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 尤其要認識到自己是輪迴中的重病患者,這樣才能對學法生起希求。 · 從佛法角度 ...
- 5【阿難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 「真誠
「善思念之」,就是你要善於體會,不用心意識,不必分別它,更不可以執著它,要你用心去體會,你才有悟處。這個悟處幫助你看破放下,幫助你一向專念。一向專念就是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