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Family週刊- 告別考試焦慮有方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愈接近大考,孩子愈焦慮?心理師教6個方法,降低考前焦慮;爸媽千萬不要做太多,維持平常心就好封面故事.
2022.05.11
Vol.71
告別考試焦慮有方法
封面故事1愈接近大考,孩子愈焦慮?心理師教6個方法,降低考前焦慮;爸媽千萬不要做太多,維持平常心就好
封面故事2大考前,爸媽千萬別說的話!與其說「加油喔」不如這樣說…
封面故事3焦慮無所不在,心理師王意中:陪孩子練好5大招式,學會「覺察、轉念、行動」一生受用
封面故事4會考倒數》北一女、台大醫雙學霸提點:考生必備9大高分心法,爸媽請只陪伴不質問!
教育快報大學入學面試高分錄取》台大學霸:你談的內容要有故事性和關鍵性,幫教授創造記憶點!
精采人物從小愛在課本塗鴉,媽媽沒責罵還鼓勵》台灣首位「視覺教練」邱奕霖:我也曾覺得自己沒天分,但敢作夢才是重點
專題企劃跨越身體先天限制,樂觀正向開創豐富人生!
名家專欄李崇義》爸媽們,別再說「不可以」了,試著改變說法,給孩子積極正向的回應,他們會更願意與父母合作
熱門精選別再當女超人了!》如果妳當媽太強,妳小孩就會弱;如果妳當老婆太刻苦,妳老公鐵定很輕鬆
1
愈接近大考,孩子愈焦慮?心理師教6個方法,降低考前焦慮;爸媽千萬不要做太多,維持平常心就好封面故事
孩子是否有考前焦慮,爸媽可以透過「baseline」(基準線)來觀察,孩子和平常的行為有沒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是否不像原本的他?包括:睡眠、飲食、休閒、人際互動方式的改變,還有「笑不笑得出來。
」
文/羅梅英(未來Family記者)
「慘了,書怎麼好像都讀不完,我完蛋了。
」「萬一會考考爛了,我沒有學校可以念,怎麼辦?」對多數孩子來說,會考是人生第一次面對的重要大考,攸關升學、志願選填,因此備感壓力,甚至十分焦慮。
《接住墜落的青少年》作者、諮商心理師蔡宜芳在國中擔任輔導老師,她觀察,國中學生面對各種大小考、模擬考,普遍升學壓力不小。
最常見的表現是情緒緊張、焦慮、拉肚子,或是自卑、覺得自己怎麼努力都考不好。
她曾輔導過一個國9年級女生壓力大到罹患拔毛症,一撮撮拔掉的頭髮是她沒說出口的焦慮。
如何觀察孩子是否考前焦慮呢?蔡宜芳指出,研究發現,壓力與表現的關係呈倒U型的曲線。
壓力太小,無法帶來動力;但若壓力太大的話,效能會開始降低。
也就是說,適度的壓力才能激發潛力、帶來最佳的表現。
心理學有一個葉杜二氏法則(Yerkes-DodsonLaw),用來解釋心理壓力、工作難度與作業成績三者之間的關係。
「若是孩子駕輕就熟或是簡單的事項,例如抄寫筆記,可以給予較高的心理壓力,像是要求孩子做得又快又好;而大型考試和比賽屬於複雜困難的任務,心理壓力比較低,將產生較好的成績。
」蔡宜芳說。
面對重要大考,有些孩子是更拚命地讀書,不敢鬆懈;有些孩子則是看起來好像毫不在意考試,爸媽常為此生氣。
蔡宜芳認為,「這很有可能是孩子的保護色。
」如果很努力念書但考不好,孩子會覺得很沒面子、傷害自尊心,不如假裝不在意。
若孩子表現看似無所謂,初色心理治療所副所長、臨床心理師蘇益賢認為,「青春期孩子大多不希望讓大人太關注、太擔心自己的狀況,」爸媽可以用3個指標來觀察孩子是否刻意掩飾焦慮:①平時孩子對「考試」的想法;②孩子對「表現」的認知;③孩子對「課業」的在意程度,做前後的比較。
一般來說,孩子是否有考前焦慮,爸媽可以透過「baseline」(基準線)來觀察。
蘇益線指出,「孩子是否不像原本的他?和之前行為相比,有沒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如:睡眠、飲食、休閒、人際互動方式的改變,還有「笑不笑得出來,」當一個人覺得壓力很大時,即使看有趣的東西也笑不出來。
降低焦慮,才能發揮實力隨著大考時間逐漸逼近,很多孩子益發地緊張和焦慮;看在爸媽眼裡,最擔心的莫過於,孩子因為太緊張而考試失常。
爸媽該如何幫助孩子降低考試焦慮呢?諮商心理師蔡宜芳和臨床心理師蘇益賢提出6個Dos和2個Don'ts建議,提供家長參考:Dos1同理孩子的焦慮蘇益賢指出,「考試就是一種performance(表現),沒有一個人喜歡自己的表現被人檢視,」孩子會緊張焦慮非常正常,爸媽只要同理他的情緒就好。
爸媽也可以跟孩子聊聊自己以前考試也很緊張或是大考當天的經驗,「光是孩子知道原來爸媽也會焦慮,心情就能獲得舒緩。
」Dos2考前倒數,維持平常心很多爸媽忍不住想要為孩子多做點什麼事,但其實爸媽這時最應該做的就是,忍住、不要多做。
蔡宜芳建議,爸媽保持平常心,維持家裡規律的作息、正常飲食、不要熬夜、睡眠充足、適度地運動,提供穩定感、安頓孩子的內心。
Dos3適度地休息和充電有些家長一看到孩子在休息,就忍不住碎念「都快考試了,你怎麼不趕快去念書?」蘇益賢指出,當壓力大時更需要調節,適度地休息非常重要。
心理學研究也發現,長時間、密集式的學習效果並沒有很好,該放鬆時就好好地休息,有助於接下來學習的專注力。
蘇益賢形容,考大考很像跑馬拉松,必須懂得配速、調整步伐、適度地休息,孩子不可能隨時隨地處於全力衝刺的狀態。
蘇益賢指出,「有時候很多教養問題,只要『換位思考』就不是問題了,」像我們大人也沒辦法整日工作、不休息。
「懂得休息是一門藝術!你的孩子還會休息,表示孩子還沒有壞掉,」他觀察,很多來諮詢的個案不會、也不敢休息,不停鞭策自己要更努力,令人心疼。
Dos4看到並肯定孩子的努力大考當前,光是孩子沒有逃避考試的壓力,願意好好念書這件事,就很值得鼓勵。
蔡宜芳建議,爸媽看重孩子的努力表現,不要過度放大成績結果,單純地肯定他的努力過程就好,例如:「媽媽看到你很用心的準備考試,很棒!」、「你的錯題愈來愈少,很厲害喔,表示你一直在進步。
」Dos5陪孩子找到自我的價值蘇益賢認為,家長幫助孩子降低對考試的焦慮,其實是陪孩子找到自我價值的好機會。
長期以來,台灣的主流價值觀很重視成績,因此,「孩子對自己的看法與課業的表現,兩者有很緊密的連結,」孩子普遍習慣用課業成績好壞,來定義自己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但一個孩子除了課業之外,自己有什麼優點或是特點被人看見,這點非常重要。
」透過每次的考試,跟孩子談談自我的價值,「你怎麼看考試的?你怎麼看你這次的考試?」在考前聊的是,孩子的準備、對考試的期待;考後則是聊,當初的期待和後來的表現是否一致,或是比預期的高或低呢?是什麼原因造成兩者之間的落差呢?Dos6調整對考試的定位和看法蘇益賢反問,為什麼孩子會如此看重考試成績,是否是大人的示範和期待造成的呢?「每個人一生中都會面對挫折,考試其實是練習面對挫折很好的機會,爸媽可以帶孩子好好練習思考跌倒的原因。
」爸媽平時可以利用「3P」模式和孩子聊他對考試的看法,「把考試當作『事件』,而不是你這個『人』。
」第一個P是「歸咎個人因素」(Personalization)。
考試成績好或壞,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還有其他客觀的環境因素,如考卷題目很難,不要全部歸咎是自己的問題。
第二個P是「永久的」(Permanence):一次考試不代表永遠、一科不表示全部,不要因為一次數學考壞,就覺得自己的數學就是不好,會一直爛下去。
第三個P是「全部面向」(Pervasiveness):不要把一次考壞就擴大到自己不是讀書的料,整個人生都完了。
雖然大考很重要,但並沒有大家以為的那麼影響重大。
教孩子把眼光放遠一點來看,加入時間軸的概念,就不會自己嚇自己,以為「大考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如果考試考砸了,自己的人生就完蛋了。
」蔡宜芳強調,「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人生很長,不管考好或考不好,都是生命的一個經驗和過程。
」爸媽可以分享過來人經驗,像是爸媽也曾經考不好,如何找到人生方向的。
Don'ts1不要把大人的焦慮傳遞給孩子爸媽不妨自問究竟是孩子或是大人很焦慮?蘇益賢觀察,許多爸媽因為自己的求學經驗,因此很看重考試和成績,「很多時候是大人自己過去累積的焦慮,但是大人的焦慮會去影響孩子。
」「通常大人怎麼看待考試,小孩就怎麼看待考試;大人怎麼看待休息,小孩就怎麼看待休息。
」「當大人在罵孩子休息、不念書時,其實罵的也是自己,當自己想休息時也會苛責自己。
」現在孩子念書的環境和方式,和過去爸媽求學經驗已經很不一樣,蘇益賢提醒,爸媽應留意有沒有把「自己的焦慮」傳給孩子,進而間接增加孩子的壓力。
Don'ts2、不要對成績過度反應考前會有各式大大小小的練習,當大考愈來愈接近,爸媽請學習接受眼前看到的成績。
即使孩子考得不好,也請忍住,不要有太大的情緒反應,或是大罵「這麼簡單的題目,你竟然還不會。
」這個時候爸媽的碎念或是過度反應,只會增加孩子的焦慮和煩躁感。
而且,很可能造成孩子的自信心降低,認為自己真的考不好,根本無法達到爸媽的期待。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達志
近期未來Family週刊
未來Family週刊Vol.83》爸爸陪伴更有愛
未來Family週刊Vol.82》怎樣愛孩子才公平?
未來Family週刊Vol.81》教孩子學收納,成就好習慣
2
大考前,爸媽千萬別說的話!與其說「加油喔」不如這樣說…封面故事
愈是接近大考,爸媽愈容易因「恨鐵不成鋼」而碎念孩子的成績,或是看不慣孩子休息。
心理師提醒爸媽,負面的語言只會造成孩子的壓力,不妨多說些正向鼓勵句,肯定孩子的努力表現。
文/羅梅英(未來Family記者)
打從進小學起,考試就是孩子學習很重要的一部份。
從一般的小考、段考、模擬考到會考、學測等升學大考,愈是重要的考試,孩子就愈容易緊張焦慮,家庭氣氛也因而緊繃。
尤其是家有國三或高三考生的家庭,爸媽更是如履薄冰,不理解自己說話為什麼會惹孩子不快。
究竟在考試倒數的日子裡,爸媽千萬不要說哪些話或做哪些事呢? 1「你這樣有像是考生嗎?你到底有沒有在看書?」愈是接近大考,爸媽愈容易因「恨鐵不成鋼」而碎念孩子的成績,或是看不慣孩子怎麼在休息。
《接住墜落的青少年》作者、諮商心理師蔡宜芳提醒爸媽,千萬要忍住,不要對孩子落井下石或是批評他不夠認真,「以前就叫你要好好念書,現在才來臨時抱佛腳。
」負面的語言只會造成孩子的壓力,爸媽不妨多多練習說些正向鼓勵句,肯定孩子最近的努力表現。
蔡宜芳指出,心理學有「自驗預言」(self-fulfillingprophecy),當孩子常聽到大人說自己的成績爛,很容易產生自動化思考,自己罵自己,覺得自己就是不行、能力不夠好。
因此,爸媽如何看待孩子很重要,若大人用正向的眼光看孩子,孩子會比較願意努力,有自信的去面對挑戰。
2「我相信你一定會考得很好」有些爸媽會鼓勵孩子,「我們相信你一定會考得很好。
」蔡宜芳指出,這句話聽在不同孩子裡會有不同的感受,有些孩子只會感到沉重的壓力,很擔心自己無法達成爸媽的要求,或是憂心是因為自己考得好、表現優異,爸媽才愛自己。
蔡宜芳建議,爸媽對孩子表現出「無條件積極關懷」,讓孩子知道不管他今天考得好或不好,爸媽都會在旁邊陪著他、支持他,對他的愛不會有任何改變,不是因為他考得好才被愛。
3「這沒什麼啦,不要想太多,好好念書就對了」當孩子考試成績不如預期,對此感到沮喪或難過時。
爸媽可能會安慰他「這沒什麼,你不要想那麼多,繼續念書就對了。
」初色心理治療所副所長、臨床心理師蘇益賢指出,其實這句話反映出家長的心態是「結果論」、看重孩子的成績。
孩子可能自己也不知道考不好的原因,家長可以陪孩子找出是什麼原因造成這個結果的,「每張考卷最有價值的地方在於,檢討的過程,一個個去找出哪裡不懂。
」並鼓勵孩子「沒關係,我們再努力。
」 4「你只要好好念書,其他事都不用做,多幸福」有時候大人本來是好意,想鼓勵孩子好好念書,但說出來的話卻不小心踩到孩子的地雷。
「你只要好好念書,其他事情都不用做,你真是不懂得惜福(或是人在福中不知福)。
」類似的話聽在孩子的耳裡會十分不舒服。
蘇益賢指出,這種話很類似「你這次分手還好,上次誰誰誰分得更慘」,沒有任何安慰和鼓勵的效果。
「每個人的痛苦都是痛苦,大人要去同理孩子,他現在的確很辛苦,正在面對和消化痛苦,不需要拿它和大人的痛苦做比較。
」他建議,爸媽可以對孩子透露出訊息:「我們知道你現在這個階段很辛苦,我們也曾經走過,如果你想要跟我們抱怨或吐苦水,我們很歡迎。
」「我們不希望你的壓力太大,考試就是盡力,當成試驗自己能力的一個機會。
」 5「上高中(或大學)之後,你就可以⋯⋯」蘇益賢舉自己的經驗為例,以前考高中和大學時,大人會跟孩子編織美好的未來,「等你考上高中(大學)就可以怎樣…」但當時自己正在水深火熱,明天可能要考的科目根本還沒讀完,這些未來美好生活的描述實在有點太遙遠且空洞,沒有什麼幫助。
而且,等到真的念了高中(或大學)後,才發現根本不像大人說的那樣子啊。
6「你要加油喔」大人最常對孩子說「要加油喔」,鼓勵孩子。
但有些敏感的孩子會心想「所以你覺得我的成績就是爛囉,」或「你是不是覺得我還不夠認真?」。
蘇益賢表示,如果是自己的話,大考倒數前幾天或是考試登場當天,會不太想聽到別人叫自己要「加油」。
「『加油』比較像是一種心意,但其實沒有什麼實質的幫助,這時加什麼油都沒有意義了,重點是你如何穩住、發揮平常的水準。
」他建議,與其說「加油」,不如跟孩子說「你盡力就好,爸爸媽媽相信你。
」考試當天告訴孩子「平常心、盡力就好,如果有什麼緊急狀況可以跟我們聯絡或是跟老師說,」這樣可能就夠了。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達志
近期未來Family週刊
未來Family週刊Vol.83》爸爸陪伴更有愛
未來Family週刊Vol.82》怎樣愛孩子才公平?
未來Family週刊Vol.81》教孩子學收納,成就好習慣
3
焦慮無所不在,心理師王意中:陪孩子練好5大招式,學會「覺察、轉念、行動」一生受用封面故事
焦慮其實是無所不在的,一個孩子,也不會只有一種焦慮,隨著年齡的成長,碰到的情境、狀況都不同,也不斷交錯。
比方說,段考、大考快到了,學業的焦慮就升起;過陣子,考完了,學業焦慮暫歇,人際的焦慮又浮上來……
文/黃啟菱(未來Family記者)
「我們並不是要把焦慮拿掉,而是要跟焦慮共處,讓焦慮在我們可負荷的狀態下。
」臨床心理師王意中說明,任何情緒都有存在的必要,焦慮也是,適度的焦慮,會讓我們有警覺心,更仔細地去注意眼前的事物,避免危險,也可能讓我們因為有準備,表現的更好。
焦慮是不可能消失的,大人的目標,應該是要讓孩子的焦慮適度,而且在可以負荷的狀態下,別讓焦慮影響孩子的生活。
王意中近日出版《覺察孩子的焦慮危機》一書。
他指出,不同年齡的孩子會遇到的焦慮情境不一樣,年幼時,孩子跟媽媽的分開很焦慮、遇到陌生人也焦慮;進入幼兒園開始跟老師、同學相處;小學之後,課業壓力進來了,也開始有分組人際的壓力;慢慢進入青春期,也開始常用社群媒體……「焦慮的情境,是一直在變化的,並不是我這一生,只會遇到這種焦慮。
」正因如此,大人應該試著去瞭解那些讓孩子焦慮的情境,釐清萃取孩子的壓力源,再去思考如何陪伴孩子學會因應之道。
》基本的因應之道:覺察➝轉念➝行動儘管焦慮情境多變,但在面對時,還是有些基本原則。
首先,要覺察。
王意中說,我們不能期待孩子會來按鈴告訴我們:「我現在焦慮了」,而是要細心的去觀察,看看孩子是否不對勁,例如,隨著考試的逼近,有的孩子會因為焦慮開始頻尿、盜手汗、專注力難集中等等。
大人要陪著孩子去留心自身感受,標定情緒,覺察到自身的焦慮,而且,還要試著去瞭解自己的「安全水位」在哪裡。
王意中用水庫的水量來形容焦慮,水位若是在孩子可以掌控的情況下,不造成威脅性,就是安全的;但如果焦慮水位快速上升,超出孩子可以控制的情況了,就得當心。
有時候,孩子沒有覺察到自身的焦慮,等到超過安全水位時,生活都已經受影響了,例如可能去不了學校,或可能考卷發下來時、整個人楞在現場,王意中提醒,覺察是最重要的第一步。
其次,要轉念。
外在的客觀事實,難以改變,但想法是自己可以決定的,王意中說,可以引導孩子對正在焦慮的事情「有多一點的解釋」,多一點彈性、多一點面向來看待眼前的事情,焦慮就可能會下降。
轉念並不容易,大人可以在生活中多多示範。
比方說,王意中住在宜蘭,每逢周末,總是容易塞車,很多大人碰到塞車這類情況時,會心情很差,但他就會想:「宜蘭果然是個好地方,一直都有好多人想來。
」當這麼想的時候,他的心情就舒服多了。
他強調,大人的身教影響很大,臨床上觀察,有負面思考傾向的孩子,通常身邊有愛抱怨的大人。
最後,要行動。
行動又分為兩種,一種是「舒緩情緒」,另一種是「問題解決」。
在舒緩情緒方面,王意中說,例如當孩子發現自己有點坐立難安時,可以問問孩子,要不要先去洗個澡、聽個音樂,或出去走一走、打打遊戲、跟別人聊聊天等等。
若是很嚴重的焦慮,例如過度換氣時,那可能就要看醫生,尋求專業協助。
情緒狀態不穩時,優先處理情緒,例如數學題目解不出來很焦慮,不如先去洗個澡;但,洗完澡,數學題目還是在那邊,問題並未解決,焦慮依舊存在,此時就得尋求解方,例如上網找教學資源、詢求專業協助等等。
》五個好招式,練習與考試焦慮共處考試前常是孩子最焦慮的時候,王意中建議,可以運用一些方法,有效降低焦慮的程度。
招式1:用合理化思考取代習慣性擔憂有一種焦慮情況,是擔心過度,特別容易發生在成績較好的孩子身上,主因是人原本就容易忽略「自己已經擁有的」。
王意中舉例,孩子成績挺好,但還是怕考不好,此時大人可以攤開孩子過去的表現,說:「過去10次考試,你有7、8次都在85分之上,那照機率來說,下次也很可能在85分以上。
」用具體的數字來說服孩子,別讓「不合理的想像」繼續被放大。
倘若孩子的過往成績不是太好,則可以著重在孩子已經努力的部分上,例如說:「這次考試範圍,你已經讀了三分之二了,離考試還有好幾天,你照原本的進度,一定可以讀完。
」王意中說,重點是讓孩子合理化的思考,不被災難化的想法牽著走。
招式2:增加「可以掌握與控制」的事情人如果可控制的部分變多,焦慮就會下降,可控制的愈來愈少,焦慮值就會愈來愈上升,王意中舉例,如果你和人約下午三點見面,稍微提前一點兒到,你對時間的掌控性高些,焦慮會低些。
以課業而言,如果明天就要考試或交報告,孩子一個月前就知道,卻沒有準備,前一天才開始焦慮,那其實,焦慮就是孩子該承擔的代價與後果;大人得讓孩子知道:「下次不想要如此焦慮,就得提前準備。
」王意中說,有些孩子焦慮,是因為都沒讀書,那應該馬上去讀,讀多少是多少,先從比較能得分的部分開始看;考試不外乎分數,先把有把握的分數拿到,焦慮會降低點。
當時間有限、焦慮太滿時,能思考的餘裕也不多,焦慮下降後,較能從容做準備。
招式3:訂定目標時,剛剛好就好孩子對學業成績的期待值,除了自己給自己設定的,也來自家長或老師,王意中強調,在設定對自我的期待目標值時,剛剛好就好,真的不用設太高,要求要表現得百分之百,「通常我自己會設定85%的狀態,中上程度,壓力也少一點。
」當然,每個人對自己的期待值都不一樣,但如今常見的狀況是,家長或老師,總對孩子有很高的期待,容易引發孩子焦慮、患得患失,建議大人要跟孩子共同面對,盤點現階段的狀況、討論出恰當的目標值,設定合理範圍,不太難、也不太簡單,既有挑戰性、又不侷限於舒適圈中。
招式4:設定專屬於自己的小儀式12年國民義務教育,加上大學4年,孩子要參加的考試有無數場,不妨建立一些專屬於自己的小儀式,例如,在考試的前一晚,留一段時間放空,或是閉目養神、或是泡個澡、或是抱抱自己喜歡的絨毛娃娃等等,只要是能讓心情安定、平靜下來,就是適合的儀式。
在考試前,不妨就靜下心來,先不急著跟同學說話或看書惡補,而是想像一下應考過程,告訴自己「會按照既定節奏進行的」,王意中說,有時這樣比較正能量的想像,確實能讓我們進入比較好的狀態。
招式5:跟孩子分享生命經驗,創造交集大人自身的求學過程中,大多也曾有過焦慮時刻,當有適當時機時,可以跟孩子聊一聊自己過往的經驗,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也曾像他一樣,對課業與考試有擔心、有焦慮,讓孩子瞭解到「自己並不孤單」。
當孩子發現,原來父母也曾有類似的經驗時,心中就會放鬆許多了。
王意中強調,大人本身,也要真心的去瞭解孩子,創造彼此的交集,而不是每次對話都很快跳到罵孩子或給孩子建議。
要記得,陪著孩子學會紓解焦慮,是孩子能安定成長的關鍵。
近期未來Family週刊
未來Family週刊Vol.83》爸爸陪伴更有愛
未來Family週刊Vol.82》怎樣愛孩子才公平?
未來Family週刊Vol.81》教孩子學收納,成就好習慣
4
會考倒數》北一女、台大醫雙學霸提點:考生必備9大高分心法,爸媽請只陪伴不質問!封面故事
國中教育會考即將登場,對於今年即將上戰場的考生,北一女學生李政澐分享了考前必收九大心法,涵括複習整備、作息心態與應考即戰;她也提醒所有考生家長:當大考迫在眉睫時,爸爸媽媽的角色,請由「督促者」轉為「陪伴者」,該給孩子的是鼓勵與支持,而不是壓力與焦慮。
文/黃啟菱(未來Family記者)
會考是多數孩子生平面臨的第一場大型考試,不少考生家長都會比考生本人還緊張,難免關心則亂。
對此,李政澐直言,通常考生的壓力都已經很大了,父母就別再每天都問複習進度了,第一天考完後,更別問「考得怎樣?」她建議,父母就站在「陪伴者」的角度,就行了,「如果真的很想做點什麼,可以準備一些好吃的食物、或維他命之類的補品。
」李政澐的爸爸也說,這段時間幫孩子顧好作息、顧好身體,就是對孩子最大的幫助。
北一女學生李政澐分享,在考前30天,最重要的信念就是「絕對不要放棄」,一個月的時間雖然很長,但也可以做很多複習。
剛從台大醫學系畢業的、家教經驗豐富的王郁翔則說,不管是會考或學測,在大考前,考生能在書桌前坐得住是最重要的;王郁翔常邀請各科系的畢業生上節目分享,希望幫助學生找到生涯發展方向,也分享許多應考策略、讀書經驗。
他觀察,有很多人在考前會很「飄」,為了排解壓力,就想要去打電動、玩遊戲,定力不夠,其實,只要穩得住,就能贏別人,30天還能複習很多東西,或至少維持實力不要往下掉;要記得,考試最重要的,除了仔細,就是熟練度。
以下九個重點心法,是跟李政澐跟王郁翔給考生的關鍵提醒: 1、按表操課讀書,每天早晚盤點當日計畫。
大考倒數一個月,最重要的當然是按照原本的讀書步調,穩紮穩打,王郁翔建議,每天晚上睡覺前或洗澡時,要想一下「今天從早到晚讀了些什麼」,在腦中順過一遍,這是種無形的複習。
隔天早上起床,搭公車或坐捷運去學校時,腦中也想一下今天的計畫,雖然有時計畫趕不上變化,但還是要有邏輯的規劃,才不會坐在書桌前隨便拿一本書來看。
2、多挪一點時間給弱科、但別全押。
考試當然要確保所有成績都拿到最高分,在考前的關鍵時刻,要多挪一點時間給比較弱的科目,李政澐以自己為例,她社會科比較差,就會在晚自習時,安排一個小時時間讀歷史;但她提醒,考前時間寶貴,如果要複習筆記,就看做過的就好,別再花時間做新的筆記。
「要多挪一些時間給弱科,但也不是把時間全押在弱科上。
」王郁翔觀察,很多考生可能會依照自己模擬考的成績,判斷自己哪一科較不足、一股腦的投入,但重點是每一科都要穩住、維持住,這點別忘了。
3、漸進式調整作息,預留緩衝與醒腦時間。
考前一天,通常會很緊張,李政澐直言,如果平常都半夜才睡覺,會考前提早上床,一定會睡不著的,所以要提早開始調作息,「我自己就是從半夜12點上床,提早到11點半,再提早到11點、10點半,慢慢調,一開始會躺在床上翻來覆去,也沒關係。
」第一堂是早上8點開始考,她就抓6點起床。
王郁翔則強調,考試當天除了有交通時間,也需要醒腦,早上時間別抓太緊;不只起床跟睡覺時間要調整,白天念書的時間如果能自己控管,也可以按照考試時程表來走,感受一下同步的時間節奏。
4、刷歷屆試題練手感,嚴控作答時間。
衝刺期間,最重要就是寫歷屆試題,李政澐說,歷屆試題的難易度與長度,都是最真實的。
寫題目時也要計時,國文是時間壓力最大的,可以抓60分鐘內寫完,留10分鐘當緩衝;數學則可以規定自己在30分鐘內寫完選擇題,剩下時間用來寫手寫題跟檢查選擇題。
5、把握第四次模擬考,檢視不足、排除粗心。
下週就是第四次模擬考,王郁翔說,模擬考有時間壓力跟空間壓力,模擬的並不只是考試本身,也包含考試氣氛,可以熟悉畫卡感、體驗緊張感;而且,每次模擬考都是檢視自己的機會,有錯時就得思考原因,「很多時候,會粗心其實是熟練度的問題,因為題目做多了,就知道這個章節哪裡會有陷阱,明明有坑,你還跳進去,代表你之前沒有跳過,可以趕快補強。
」李政澐提醒,模擬考當然要盡力,但別讓模擬考成績影響心情,通常模擬考會比會考難一點,所以如果錯稍微多題一點,也不要太緊張。
6、素養題目長,要有定力讀,可先看題目再讀題幹。
雖然今年的會考生還是舊課綱,但近年來的大考考題早已開始「素養導向」,生活應用題頗重視真實情境的鋪陳,題目字數明顯變多。
李政澐說,國文是最有時間壓力的一科,題目通常很長,要有耐心、有定力把題幹從頭到尾看完,「如果眼睛容易花掉,可以拿尺輔助,一行一行看,也要記得邊畫重點,還可以先看一下問題,再回來看題幹。
」至於社會、自然、數學,碰到字數多的題目時,也可以先看問題、再看題幹,李政澐用「拆包裝」來比喻,考生要努力讀懂題目,拆掉「生活情境」的包裝,知道「要考的知識點」是什麼。
7、數學手寫、寫作測驗絕不放棄,字要工整。
數學的手寫題與國文作文,都要盡量讓字跡工整。
王郁翔說,以國文作文為例,通常字數有到、該有的分段都有、字寫工整,分數就會有個基本盤;至於數學手寫,要有邏輯,「閱卷老師並不是只看你答案對不對,還要看你怎麼算,有沒有把該寫的都寫出來,所以要花一點心思。
」李政澐分享一個小絕招:如果數學手寫題完全都不會,還是要把腦中有想到、可以列出來的算式寫下來,通常還是會給個一分的基本分,要把握機會。
8、考試當天只看自己熟悉的素材,如講義、筆記等。
在考試的那兩天,每堂考科之間通常有休息時間,李政澐建議,這段時間除了上廁所之外,就是看自己的筆記,「記得不要看補習班在考場外面發的重點整理傳單,那些不是你看過的東西,會很沒有安全感,最好考前、一兩天就決定好要帶哪些筆記去考場複習。
」監考老師在準備考卷時,考生會有5到10分鐘的時間是在走廊外面等的,這時就不用去看筆記了,放輕鬆,舒緩一下心情。
9、平心靜氣,別受外在事物影響心情。
在兩天考試結束之前,切記不要跟同學討論剛考完的題目,也別對答案。
李政澐說,萬一考試當天遇到不順心、容易令人煩躁的事情,也要告訴自己:「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我要考試,不要被影響心情。
」「比方說,我自己在會考時,旁邊的同學一直在轉筆、掉筆,我又坐在最後一排,很靠近蒸飯箱,但我就告訴自己,別受影響。
」
王郁翔補充,萬一是碰到很誇張的情況,可以請監考老師處理,但如果是旁邊的人轉筆、抖腳之類的,就自己斟酌看看。
他強調,會考是台灣學生人生中的第一次大考,考前會緊張、會有得失心,都在所難免,但要努力穩下來,盡量發揮實力,「我也常跟家教學生或聽講學生分享,如果每天都紮紮實實過,在考前會得到心靈上的救贖,因為你可以坦然告訴自己:我已經盡最大的努力,無愧無悔。
」
近期未來Family週刊
未來Family週刊Vol.83》爸爸陪伴更有愛
未來Family週刊Vol.82》怎樣愛孩子才公平?
未來Family週刊Vol.81》教孩子學收納,成就好習慣
5
大學入學面試高分錄取》台大學霸:你談的內容要有故事性和關鍵性,幫教授創造記憶點!教育快報
大學個人申請第一階段篩選結果已出爐,各大學校系即將舉辦第二階段甄選。
台大學霸Youtuber王茹提醒,面試還是可以準備的,重點是在「創造記憶點」,否則堆疊許多豐功偉業、講了一大堆亮點,只會讓教授像「看萬花筒」,看完還是對你沒印象。
文/黃啟菱(未來Family記者)
個人申請第二階段即將登場,其中,5月21日、22日被視為超級黃金週,最多校系選在這天舉辦筆、面試,很多考生誤以為面試沒辦法準備,學霸Podcaster翔哥跟Youtuber王茹都認為,面試還是可以練習的,建議先準備好自我介紹、再掌握面試形式與題型。
重點是,回答時要能夠換位思考,站在教授的角度去想事情。
「你談的內容要有『故事性』,幫教授創造記憶點;也要有『關聯性』,讓答題內容跟科系所需要的人才有所連結,」翔哥強調。
翔哥本名王郁翔,台大醫學系畢業,主持Podcast節目《玖零柒nine_o_seven》,常邀請各科系的畢業生上節目分享,希望幫助高中生找到生涯發展方向,也分享許多應考策略、讀書經驗。
王茹的本名王楹茹,現正就讀台大醫科,當年個人申請面試時曾錄取台大、長庚、北醫、成大、高醫等五校的醫學系,堪稱「面試王」;她的Youtube頻道《王茹ElaineWang》分享許多學習方法,吸引眾多學生朝聖。
》面試的主要類型:個人、團體、跑關現在面試的形式很多元,王茹指出,最常見的有個人面試、團體面試、跑關面試三種。
其中,個人面試可能是一個考生對二至五位教授;團體面試可能有五到十個考生、對一或兩位教授;跑關就是一對一,通常一個小房間就是一個關卡,會有一位教授坐在裡面等考生。
無論是哪一種形式,都要記得保持禮貌、微笑、坐正、眼睛看著對方說話等等。
團體面試時通常會發給考生紙筆,王茹提醒,當大家輪流在自我介紹時,記得筆記下其他考生的名字,以便在贊同、延伸、或反駁對方說法時,可以有禮貌的稱呼對方。
》準備自我介紹,掌握三大重點一般而言,面試大多會問自我介紹,而在自我介紹後,教授會從中衍生問題、或翻備審資料邊問,王茹強調,自我介紹跟備審資料一樣,必得用心準備、鋪陳,「例如你講到或寫到你曾去匈牙利參加國際交流,就要有心理準備,教授可能會問你當時為什麼想參加這活動。
」反過來說,如果考生希望教授問特定問題,也可以在自我介紹中帶到埋梗。
準備自我介紹時,可以先掌握以下三大關鍵:1、挑三至五個重點妥善詮釋,避免「萬花筒」效應考生要體認到「我不可能用三分鐘講完過去18年發生的事情」,挑三到五個重點來講就好,不然內容會很亂;王茹曾多次陪伴學弟妹練習面試,她強調,不懂取捨的自我介紹,就像「萬花筒」,每個點看似都很亮、都在閃,但教授聽完了,卻沒有什麼記憶點。
無論挑了什麼事情來說,都要講事件的影響、讓自己學到什麼。
「有那些過去的你,才能成就現在的自己,即便是小事,也可能帶來大影響!」翔哥強調,重點在如何詮釋這些事件。
2、要有「故事性」與「關聯性」,鋪陳好梗在鋪陳自我介紹時的事件時,王茹說,可以按照時序來講,例如從小到大、或從高一到高三;也可以列點,例如從課業方面、興趣方面、比賽方面來講,讓教授聽起來比較有條理,不會「一坨東西擠在一起」。
翔哥則提醒,挑選要講的內容時,得考慮「故事性」與「關聯性」,讓教授聽了能入耳、有印象,不至於聽了之後,覺得「所以呢?」、「然後呢?」。
3、為自己下tag,並用實例佐證個人正面特質也可以運用一些關鍵字,為自己下tag,讓教授有記憶點。
王茹舉例,她當時在面試時,就說自己「能文能舞」,「文」是因為她高中讀高雄女中數理資優班(高瞻班),「舞」則是因為她很會跳舞、曾讀舞蹈班。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要強調自己的某個特質,那就得用一件事情來佐證,真實案例永遠比較有力量。
翔哥舉例,他在面試時,講自己「喜歡幫助人」,「我就用我辦過的活動、幫助過的人來舉例,再講到這些事情帶給我什麼影響,導致我想來這裡面試,整串是有邏輯的,是前後呼應的。
」 》三大常見題目類型,處變不驚是王道通常高中的輔導室會蒐集各校系的面試考古題,王茹建議,一定要多多善用,先看過題目,心中有個底。
她也歸納,近年來流行的面試題目,有以下三大類型:第一種是「情境題」。
王茹舉例:「今晚你是負責急診的醫生,突然有兩位急診病患送進來,分別是80歲跟18歲,但急診室只剩一台呼吸器,你要把呼吸器給誰?」情境題大多跟專業相關,是可以準備的,例如要面試醫學系,就得大致掌握醫生的工作環境、現行相關制度等等,其他科系當然也是。
第二種是「時事題」。
比方說:「小陳是原住民,原本在獵場合法使用槍枝,卻不小心超出獵場範圍,導致別人受傷,你覺得法律上有沒有什麼漏洞,或該不該懲罰小陳?」翔哥說,教授有時也想看看考生有沒有看新聞、關心社會,有沒有自己的思考能力、自己的價值觀。
第三種是特殊、奇怪的情況。
王茹舉例,她在面試成大醫學系時,有一關就是得一邊讀英文文章、一邊陪教授聊天,時間到,教授就問:「這篇英文文章在寫什麼?」也曾碰過,桌上擺著一碗紅豆跟一碗綠豆,教授要求她把紅豆用筷子夾到綠豆中,時間到了,嫌她夾得有點少等等。
還曾聽說,有考生進去面試現場後,發現裡面沒有教授,但有個簾子,伸手拉簾子後,被教授說沒禮貌;或者考場內有兩張椅子,一張是高級電腦椅、一張是學生椅,考生坐了學生椅之後,教授走進來說:「你怎麼坐我椅子?」王茹說,這類情境,就是要看考生的臨場反應,重點是要處變不驚,無論碰到什麼狀況,都要謙和有禮。
》四種臨場情況,學霸教你這樣應對在被問到情境題或時事題時,考生因為個人背景知識不同,應答的把握度也不同,而在不同的情況下,也要有不同的因應策略:情況1:有想法➝「分方面」,更有條理的陳述若是有明確想法,知道要回答什麼時,王茹建議,不妨就「列點」或「分方面」,更有條理的陳述。
以原住民獵槍題為例,可以說:「這件事情可以分短、中、長期來討論。
短期的話,或許我們要斟酌不要那麼嚴格的去懲罰…中期來說,可以修法…至於長期目標,則是透過怎樣的倡議去改變眾人想法…」除了用「時間軸」來切分,也可以用「影響到的人」來分,例如說:「這件事就政府方面來看…就原住民的角度來看…至於一般民眾的觀點…」王茹強調,運用這樣的小技巧,能把自己的想法更有條理的表達出來,而且這是可以練習的。
情況2:有想法,想出奇制勝➝跳脫框架,展現獨立思考力如果對教授的提問有想法、有把握,想要「放大招」拚拚看能否出奇制勝,翔哥提醒,可以把握「跳脫框架」的原則;王茹舉例,以急診的題目來說,考生的答案不一定要二選一,「例如你可以回答,要打電話去別間醫院借呼吸器、或看看能否幫病人轉院等等,這種『不順著毛』的回答,教授就會有記憶點。
」「平常就要打開耳朵去聽別人講什麼,多接觸各種聲音。
」翔哥說,這是拓展想法與觀點最快的方法,也能培養獨立思考、批判思考的能力,而這是教授很喜歡的特質。
情況3:一時沒想法➝善用「有道理的廢話」,爭取思考時間假如教授提問後,考生腦中一片空白,王茹分享,可以善用一些拖延小技巧,爭取思考時間。
以原住民題為例,可以先說:「針對剛剛這一題,在探討原住民跟其他人之間的權益,根據我看到的新聞介紹,跟我自己的背景知識,我認為…」王茹強調,就先重複問題一下,爭取一點時間,不至於讓空氣凝結,否則現場愈安靜、考生就愈容易緊張。
情況4:完全沒想法➝承認自己的不足,誠實至上萬一是自己完全沒想法的題目,王茹建議,可以回答說:「關於這個題目,我其實沒有很了解,我會依照我目前所知道的來回答,如果有錯希望教授給我一些提點…」誠實至上,別不懂裝懂,如果很不巧的被教授質疑缺點,例如「高一成績怎麼那麼差?」那也得面對,王茹舉例,可以說:「我高一時比較想發展我對社團的興趣,確實有點耽誤課業,但後來我有彌補回來,以至於學測成績還不錯,可以在這裡面試;我社團發展的也不錯…」就開始把話題導向社團帶給自己的收穫。
或者說:「我剛進高中時,確實不太能掌握讀書方法,但後來就找到方法…」翔哥強調,重點在「把故事合理化,導向正面的影響,要記得,有過去的你、才能成就現在的你,把連結做好,說不定還能加分,展現『跌倒了,再爬起來』的精神。
」圖片來源:photo-ac
近期未來Family週刊
未來Family週刊Vol.83》爸爸陪伴更有愛
未來Family週刊Vol.82》怎樣愛孩子才公平?
未來Family週刊Vol.81》教孩子學收納,成就好習慣
6
從小愛在課本塗鴉,媽媽沒責罵還鼓勵》台灣首位「視覺教練」邱奕霖:我也曾覺得自己沒天分,但敢作夢才是重點精采人物
邱奕霖很愛畫畫,卻在美術班考試前摔傷手,只得讀普通班,出社會幾年後,他才重新追夢,辭掉鐵飯碗,成了台灣第一位視覺教練,不但是百大企業講師,還出書、開課;之所以勇敢破框,打造夢幻職業,全因父母從小就放手信任。
文/黃啟菱(未來Family記者)
結合興趣與工作,是多數人夢寐以求的境界,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卻少之又少。
邱奕霖是台灣第一位「視覺教練」,這個職業,其實是他為自己量身打造的,工作內容顧名思義,就是協助更多人以視覺化的、圖像的方法,解決各種問題。
起初,他在網路上分享自己的視覺筆記、圖像紀錄,教人做懶人包、圖卡等等,並在臉書上創辦了視覺筆記社團,吸引了三萬多人入社;後來,他找到了商業模式,針對課程、論壇、研討會等,做即時的視覺紀錄。
邱奕霖也開始為企業、學校等,進行圖解思考、圖像溝通等課程,曾受邀到廣達、新光、富邦、信義等,至今已累積百場以上的培訓與演講。
近來,他還出版新書《塗鴉吧!用視覺模板翻轉人生》,分享如何用圖像搭配文字與模板,進行思考、溝通、表達,並用於學習與工作。
「我以前還真的沒想過,塗鴉竟然能當飯吃!」邱奕霖坦言,自己雖然愛畫畫,但並非才華洋溢,甚至在國小時就曾覺得「天分碰到天花板了」,不過,真正踏上追夢旅途之後,他才發現,天分不是藉口、堅持才是關鍵。
圖為某企業在開共識營時,邀請邱奕霖來紀錄會議過程,並且教員工該如何運用圖像式思考,來激發想像、促進溝通。
網路時代,很多人有做懶人包、圖卡的需求,邱奕霖很擅長教人製作。
從小就愛畫畫,卻在美術班考試前手骨折早在幼兒時期,邱奕霖就很愛畫畫。
他回想,媽媽平常沒事時,就喜歡畫圖,用原子筆畫點素描、靜物等等,他爸爸在高中則是讀工程繪圖的,對畫畫也有些概念。
他家中有三兄弟,在耳濡目染下,畫畫變成了三兄弟最愛的活動,父母也常帶著他們去參加寫生比賽,而且還因為三兄弟都是左撇子,總自覺對藝術是有天分的。
起初,邱奕霖也常在比賽中得名,但漸漸地,他開始不愛比賽了,「因為我對於『把風景畫得很像』這件事情沒興趣,畫久了,覺得無聊,便會把漫畫角色畫進去,當然就不會得獎;沒得獎,就對比賽更沒興趣。
」小學六年級時,學校老師建議邱奕霖去報考美術班,當時他並沒有特別的想法,就乖乖聽話、報名去了。
很不巧的,在術科考試前一周,他參加母親節路跑活動時,被其他參賽者撞倒、手腕骨折,與美術班擦身而過後,他從此打消了走美術這條路的念頭。
喜歡在課本塗鴉,意外展開視覺筆記之路但,邱奕霖還是愛畫畫,在課本塗鴉的習慣依舊,上了國中後,他愈畫愈起勁,甚至在課本上畫起漫畫連載,常吸引同學傳閱,在升學至上的國中階段,這件事免不了招來老師責罵,不過,邱媽媽卻挺寬容的,覺得這也不是什麼嚴重的壞事。
邱媽媽還試著引導兒子,把畫圖運用到學習上,「我記得,那時在學台灣地理,有很多要背的資訊,我媽就先畫了個台灣地圖,然後把河流、山脈、縣市、東北季風怎麼吹之類的資訊,全整合成一張圖。
」當時邱奕霖覺得媽媽超威,把媽媽畫的地圖帶到學校,還引發風潮。
除了邱媽媽之外,邱奕霖的導師也循循善誘,跟他說:「你喜歡畫圖,那要不要在聯絡簿空白的地方,畫班上發生什麼的事情?」邱奕霖真的照辦,開始在聯絡簿上畫班級日記,還試著抓同學的神韻,讓他人像愈畫愈快、表情愈畫愈到位。
國三畢業前夕,他原本想把這些畫了圖的聯絡簿拿去回收,「沒想到導師對我說,希望我把聯絡簿送給她,當作紀念禮物,這讓我第一次感受到,圖像紀錄是有價值的、是被肯定的。
」 「用輸出來提升輸入」,讓時間複利帶來累積現在回想,用畫圖來紀錄生活,讓邱奕霖發現了「用輸出來提升輸入」的威力。
為了要畫得出來,無形中就會多練習一些人物畫法或表情;為了要有東西可以畫,對日常生活的觀察、敏銳度就會大幅提升;為了要每天都不一樣,就得天馬行空的發想,整合腦中的資訊;為了要在有限的空間畫出來,就得學習篩選重點、精簡資訊內容;為了要快速畫出來,就得掌握方法、流程,讓自己更有效率。
邱奕霖分享,這些技巧套用到寫作、簡報、錄音等其他表達形式,都同樣適用,這也是他目前教學的重點之一,他真心推薦大家從小建立一個自己喜歡的輸出形式,在時間複利的加持下,能帶來很多累積與收穫。
順利升學、就業,雖捧鐵飯碗卻不開心在考大學時,邱奕霖選了體育大學的休閒產業經營學系,因為離家近,又是公立學校、學費便宜,而且看起來蠻好玩的;畢業後,他也順利進到救國團工作,負責營隊活動、義工經營等等,算是學以致用。
雖然工作穩定,他也結婚生子,算是走在主流的人生軌跡上了,但邱奕霖心中,還是想要畫畫;不過,當主管得知他擅長畫畫之後,就常常要他設計海報、簡章等,彷彿把他當成免費美工,讓他頗為氣餒。
2016年時,他看到網路上有視覺藝術的工作坊,才知道國外有「視覺記錄師」這個職業,就開始進修、創作,甚至立下「一年閱讀一百本書、畫完一百本視覺筆記」的目標,也順利達陣;在網路上慢慢闖出名氣、找到商業模式後,他就勇敢的離職,投入為自己量身打造的夢幻職業。
光明正大地塗鴉,是世界上最熱血的事對於邱奕霖的創業歷程,他的朋友暢銷作家、Super教師歐陽立中形容:「光明正大地塗鴉,是世界上最熱血的事情了。
」邱奕霖則坦言,他也有兩個小孩要養,要「把塗鴉當飯吃」,起初當然會緊張,畢竟,雖然他看過有人以心智圖為主當講師,但自己是從「視覺」出發,面向比較廣,也沒有前例可循。
創業過程也並非一帆風順,例如,前兩年疫情嚴重,找他做視覺紀錄的活動與實體培訓課程都變少,他的收入也腰斬,於是,他迅速轉向,開始錄製線上課程推出,也拓展觸角跟大陸的管顧公司合作等等,疫情是個危機,但也是轉機,因為許多人都開始習慣線上交流了,反而能讓受眾打破地理上的限制。
而邱奕霖之所以敢破框追夢,是因為爸媽從小就很信任他,「他們的寬容度很高,覺得只要我不做壞事,想做什麼都可以;而且,我爸在工廠上班,下班就跑去農場種花,看得出來他是一有空就去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所以他也很鼓勵我們追求興趣。
」 曾覺得自己沒天分,但勇敢與堅持才是重點很多愛塗鴉、愛畫畫的人,常自認天分不足,所以不敢朝這一塊發展,邱奕霖說,他在國小階段就有「天分已經到天花板了」的感受,覺得自己沒有藝術天賦,但還是很愛畫。
一路走到今天,他才發現,勇敢與堅持或許才是關鍵。
他也分享,「愛畫畫」的範疇很大、很廣,如果小孩愛畫畫,父母不妨陪著小孩多方嘗試,去做更細緻的探索。
以邱奕霖自己為例,小時候參加寫生比賽,就知道自己「不喜歡只是畫很像」;國中時常被推派去參加海報比賽,畫的過程中,他便發現,自己不想畫中規中矩、很制式的東西。
高中時,他參加漫畫研究社,正規的漫畫要用沾水筆,握筆姿勢也很講究,還要貼網點等等,雖然他學到了很多技術,但也知道這不適合自己,因為他還在畫這一格的時候,已經想到後面很多格的劇情了。
如今回頭看,邱奕霖才發現,原來他喜歡的,就是很快速的用圖像捕捉創意、紀錄想法。
下次看到小孩在課本上塗鴉,先別急著罵人,因為人生有無限可能、各種玩法。
照片提供:邱奕霖
近期未來Family週刊
未來Family週刊Vol.83》爸爸陪伴更有愛
未來Family週刊Vol.82》怎樣愛孩子才公平?
未來Family週刊Vol.81》教孩子學收納,成就好習慣
7
跨越身體先天限制,樂觀正向開創豐富人生!專題企劃
2021年桃園市共有兩位國中生榮獲「2021總統教育獎」殊榮,為桃園品格教育立下本年度的最佳典範。
就讀中興國中的藍睿瑜以及竹圍國中的楊季湄,他們因先天身體的問題,自小得面臨許許多多的障礙,但堅強如他們,總能迸發出非比尋常的熱情,並以驚人的毅力,寫下自己精彩的人生故事。
文/桃園市政府教育局(未來Family整合行銷部企劃製作)
就讀中興國中的藍睿瑜罹患罕見疾病「馬凡氏症候群」,因基因缺陷,導致骨骼、心臟及視力都大受影響,得常跑醫院,也無法和一般孩子一樣自在的奔跑。
但樂觀正向的他,並不氣餒,反而處處加倍努力,認真課業、投身參與罕見疾病基金會的各種公益活動,跨越身體的限制,開創豐富人生。
藍睿瑜──不怕麻煩,加倍努力展現學習精神在「馬凡氏症候群」的影響下,藍睿瑜骨骼鬆軟易受傷、具有高度近視,脆弱心臟也有主動脈剝離的風險,上體育課時總需要父親的陪伴與老師及同學的照護,無法和同學一起打籃球,只能在場邊打著一個人的籃球,但樂觀正向的他,卻在自傳中幽默寫下:「我是馬凡,不是麻煩。
」圖說:藍睿瑜不畏身體障礙,加倍努力。
縱然身體狀況有諸多限制,藍睿瑜絲仍秉持一貫的積極與樂觀,他向老師表示,「書本看不清楚,我就多花一點時間唸書。
」而身為數理資優生的他,面對困難的課業,也勇於接受挑戰,花費加倍的努力,以堅強的意志力,扎實學習、認真反思,展現超凡的學習態度,不但在班上成績名列前茅,更獲桃園市110年度3Q達人故事甄選AQ類第1名、109、110年度慈濟新芽獎學金、109、110年罕見疾病基金會奮發向上獎及成績優良獎肯定,成績斐然。
圖說:藍睿瑜獲頒2021總統教育獎。
樂觀正向,以公益奏響生命樂章儘管得定期回醫院追蹤檢查心臟、視力等問題,但藍睿瑜樂觀的表示,醫生說沒有退步,這樣就已經很好了。
而他也在專注國中繁忙的課業之餘,在父親的陪伴下,付出自己寶貴的時間,他謙虛的認為,有需要他的時候,他一定要站出來幫忙。
因此,他投身「大愛探索週報」、民視異言堂「高人一等的麻煩病」等影片拍攝,向大眾宣導馬凡氏症。
熱愛音樂的他,也參加罕見天籟合唱團,在課餘時間辛苦練唱,在感恩音樂會中與其他病友齊心獻唱,為大家唱出生命的動人樂章。
此外還參加繪畫班、棒球隊等,為生活與青春揮灑出豐富的顏色。
★藍睿瑜心靈小語:遇到困難不要害怕,也不要逃避,要勇敢面對,積極解決。
楊季湄──生活充滿挑戰跨越困難成了日常就讀竹圍國中的楊季湄因罹患先天罕見的Nager症候群(又稱「軸前面骨發育不全症候群」)外貌異於常人,手部與腳部也因骨骼發展不完全而彎曲,握筆、行走等他人的日常,對季湄卻都是挑戰。
但季湄卻樂觀面對,堅強且積極的學習,展現優異的成績與多元的學習成果,認真活出精彩的每一天。
很難想像日常生活處處都是挑戰時,我們將如何自處?楊季湄以行動來告訴我們答案。
她耳朵聽不清楚、牙齒咬合不正、眼睛看不清楚、手腳不能行動自如,然而她卻寫得一手好字,上課專心聽講,成績更是位居班上前三名。
季湄進入竹圍國中時,雖有助理員入校協助,但堅毅又渴望獨立的她,在熟悉校園環境後,就沒有再申請助理員幫助,而是靠著同學的扶持以及自己的毅力,在校內努力自主打理生活點滴,無論是上下樓梯、或是閱讀書寫,季湄的生活天天都充滿挑戰,卻堅強的一一跨越,讓克服困難成了日常。
圖說:樂觀的楊季湄,無畏生活中的挑戰,堅強而認真。
珍惜當下,豐富精彩人生由於季湄的身體先天狀況不佳,剛出生時的存活機率甚至不被看好,因此也讓她養成即時努力的習慣,她向各種不同面向張開學習觸角,積極吸收新知、學習新技能,因為她喜歡做的事、想要做的事,得趕著做完。
季湄的媽媽細心陪伴季湄學習,也嚴格要求她必須學會自理自處,以獨立自主工作為未來目標。
另一方面季湄也在繪圖與電腦程式語言設計方面施展自己的潛能,曾獲108學年度網路競賽一般軟體繪圖組第2名及scratch程式設計競賽遊戲設計組優等佳績,多元的興趣與豐富的技能,點亮季湄的生命。
愛畫畫的她,希望未來能以插畫繪圖為目標,繪製精彩的圖畫,帶給人們快樂。
圖說:楊季湄勇敢嘗試、積極吸收新知。
★楊季湄心靈小語:看看世界上比自己可憐的人,並珍惜自己現在的樣子。
●更多關於品格教育:https://bit.ly/3uk8qHR 本文圖片:由桃園市政府教育局提供
近期未來Family週刊
未來Family週刊Vol.83》爸爸陪伴更有愛
未來Family週刊Vol.82》怎樣愛孩子才公平?
未來Family週刊Vol.81》教孩子學收納,成就好習慣
8
李崇義》爸媽們,別再說「不可以」了,試著改變說法,給孩子積極正向的回應,他們會更願意與父母合作名家專欄
我們可以把說「不可以」的語言,置換成「積極、正向」的語言,讓孩子能夠感受到,父母時時跟他們站在一起面對問題,而且是樂觀、開明地看待這些需要解決的事物。
文/李崇義
變換語言,積極應對
「你不要再吃零食了,等一下正餐吃不下。
」「我不是說過今天會變冷要多帶一件外套嗎?」「下了課趕緊回家,別跑出去鬼混。
」
這些語言很多時候我們不陌生,打從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在管教我的時候,他們就會告誡或是命令我要做到他們說的期待,而每一次父母在開口管教的時候,我總覺得他們囉嗦,一張嘴就是要說教或是指責的樣子,我通常是耳朵塞住,充耳不聞。
社會心理學家JackBrehm很早就提出心理抗拒一詞,說明著人類很常時候會有抗拒的心理,如果我們在語言上能夠避免掉一些誘導與暗示,我們可以讓對方避免掉抗拒的機會。
心理學家做過很簡單的例子就是,當被告知「請不要思考粉紅色的大象」時,人的腦袋裡立馬就會出現「粉紅色大象」的樣子,這個就是語言上的誘導。
又例如,如果我跟同事說:「這個文件裡有一個公司的秘密,你別看,直接拿去攪碎機軋掉。
」很多人會被這句話所驅使,雖然不一定會真的打開文件來看,但好奇心會被打開,激發下一步的行動。
既然語言有這麼多的魔力,我們更要懂得善用語言,往積極、正面的方向引導,才不至於造成彼此之間的隔閡。
尤其在親子教養上,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著孩子,建構孩子的內在機制,在孩子的心裡築成一個內化的家庭系統,在成年後這些內化的系統會一點一滴地影響著他們對人際關係、伴侶關係甚至將來他們的親子關係。
幾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可以把說「不可以」的語言,置換成「積極、正向」的語言,讓孩子能夠感受到,父母時時跟他們站在一起面對問題,而且是樂觀、開明地看待這些需要解決的事物。
「你如果不把飯吃完,就別想要玩iPad。
」可以改成:「你吃完飯後很快就可以玩iPad了唷。
」 「請把鞋子穿上再出去,不然就不要去公園玩了。
」可以改成:「把鞋子穿上,我們很快就可以去公園玩了。
」 「你要是不穿好衣服,我們就別出去吃飯了。
」可以改成:「穿好衣服後,我們就可以趕快出門吃飯了。
」 「叫你記得帶水壺都沒在聽,再忘記就別去滑直排輪了。
」可以改成:「戴上水壺、穿好裝備,就可以一起去公園滑直排輪了。
」 這幾句語言有一個很基本的概念就是把負向、消極的話語,轉變成積極、正向的語言,讓孩子可以感受到父母對於接下來的事項是很期待與興奮的,而且在形象中彷彿跟孩子同在,而不是處處推開孩子。
如果語言上都是命令、劃界線,孩子看到我們彷彿就是看到一座難以跨越的山,我們變成是一個無法超越的障礙,而不是尊重他們的自主權。
相反地,如果語言上改成正向,孩子會認為我們跟他們站在一起,他們也會更願意與父母合作,因為父母給予了他們自主的選擇,他們也漸漸會為自己負責。
一點一滴修正說話的方式,我們可以將原本跟孩子對立的圖像,轉變成合作、共創未來的畫面。
Photo:shutterstock/達志
數位編輯:黃晨宇
近期未來Family週刊
未來Family週刊Vol.83》爸爸陪伴更有愛
未來Family週刊Vol.82》怎樣愛孩子才公平?
未來Family週刊Vol.81》教孩子學收納,成就好習慣
9
別再當女超人了!》如果妳當媽太強,妳小孩就會弱;如果妳當老婆太刻苦,妳老公鐵定很輕鬆熱門精選
不要再當女超人了,妳不是超人,別一直苦撐下去,因為遲早有一天會爆發,不要害怕爭取、也不要害怕放手,物極必反……
文/口罩男
不要有公主病,但也不該逆來順受 老婆回台北有一段時間了,這段時間在FB上分享了一些我跟小孩的日常,但底下也收到了一些朋友的意見,例如:「媽媽都不會想小孩喔、媽媽怎麼狠心離開小孩這麼多天、媽媽玩太久了吧、爸爸也太辛苦了,要工作又要照顧小孩?」我老婆本來就不是個逆來順受的人,但不是她有公主病,而是孩子本來就是夫妻共同的責任,夫妻就是互補,沒有誰賺錢誰是老大、誰照顧小孩時間多誰就比較愛孩子,小孩在成長的過程中也需要獨立,也該逐漸適應父母有一方不在身邊的日子。
其次是,我不想小孩在未來的記憶中,爸爸就只能淪為賺錢的工具,沒有任何陪伴、歡笑跟照顧的畫面,而媽媽也不該成為小孩的貼身傭人,好像小孩一沒有媽媽在身邊就完蛋。
妳心態要先自由,婚後才能依舊擁有自由的生活。
除非妳打從心底就認為,老公有賺錢養家就已足夠,其他事情本來就是女人該做的,妳這輩子無怨無悔,那不妨直接跳過這篇文章;但如果妳心裡覺得這樣並不公平,那就把「爸爸照顧小孩不行、爸爸照顧小孩我不放心、媽媽不能離開小孩太多天」的想法,慢慢拋棄。
有時候先別怪罪男人不會當爸爸,而是他們只是複製了上一代的教養方式,母親在家無怨無悔的照顧小孩跟家務,父親就是認真在外打拚賺錢,但妳可以反問他一下,請他回憶起當年的兒時記憶,那時父親在自己心中的模樣,真的是你想要傳達給小孩現在的模樣嗎?我想不是的,你一定也渴望父親下班後能陪你玩耍、陪你聊天、陪你吃飯、哄你睡覺,那為何現在不做?另一種原因是因為,在他的世界裡,小孩的責任永遠都被媽媽所承擔,他沒有機會學習,導致在他的認知裡,我就是工作、有賺錢就好,其他有關小孩的事情,反正我老婆老嫌我做得不好,都會處理得服服貼貼,所以他下班不會主動照顧小孩,他休假習慣把時間用在自己的興趣跟朋友身上,因為他被妳寵壞了,他不知道原來照顧一個家是兩個人的事,家務更是住在裡面大家的事。
老公就像一個大男孩是可以訓練的,當妳培養他們有照顧孩子的心態時,很多人甚至做得比媽媽還好,在小孩的成長過程中,更能添加許多媽媽所無法帶給他們的色彩跟豐富性。
不要再當女超人了,妳不是超人,別一直苦撐下去,因為遲早有一天會爆發,不要害怕爭取、也不要害怕放手,物極必反…… 如果妳當媽太強,妳小孩就會弱;如果妳當老婆太刻苦,妳老公鐵定很輕鬆。
「一個豬隊友的背後,往往也有一個耐操、有檔頭的好隊友」,能怪誰呢?要怪就怪自己什麼都攬在自己身上做,把對方寵壞了,妳看女人多辛苦,把對方寵壞還要自己反省說:「天公伯啊,我老公這麼弱,都是我的錯啊!」最後,婚姻就像公司,公司最喜歡什麼,那種不吵不鬧叫他往東不敢往西的員工,問問妳自己,妳想要當這種員工嗎?還是要當一個班照上、事照做,但該休假我要休,下了班就是我自己的時間,該員工旅遊我要去,該出國考察我要飛,妳婚前就是這樣,婚後的權益不該因為變成媽媽就消失,記住,有快樂的媽媽,才會有更快樂的孩子。
大家都很喜歡說我為了孩子怎麼樣,雖然我不太喜歡,但換個方式套用在這裡,為了讓孩子快樂,所以媽媽這輩子的任務就是要想辦法讓自己更快樂!懂了嗎?摘自 口罩男《你這麼可愛,留給懂的人來愛:口罩男寫給女孩們的「新‧愛情童話」》/三采Photo:三采提供數位編輯:陳妍羽
近期未來Family週刊
未來Family週刊Vol.83》爸爸陪伴更有愛
未來Family週刊Vol.82》怎樣愛孩子才公平?
未來Family週刊Vol.81》教孩子學收納,成就好習慣
看更多未來Family週刊
未來Family週刊Vol.83
爸爸陪伴更有愛
發表日期2022-08-03
未來Family週刊Vol.82
怎樣愛孩子才公平?
發表日期2022-07-27
未來Family週刊Vol.81
教孩子學收納,成就好習慣
發表日期2022-07-20
訂閱未來Family週刊
送出
本期目錄
延伸文章資訊
- 1[筆記] 考試,在考前一天就開始 - eru 的英文筆記本
- 2孩子考前容易緊張?考前焦慮症?提供父母協助的10招(考學測 ...
孩子考前容易緊張?考前焦慮症?提供父母協助的10招(考學測會考要看) · 一、強化或重建與孩子的溝通管道 · 二、對考試定位的心態調整 · 三、有意識地降低溝通中 ...
- 3如何克服考前焦慮?掌握6 個技巧,助你穩定心情
如何克服考前焦慮?掌握6 個技巧,助你穩定心情 · 建議一:每天結束時,問問自己「有沒有好好利用這一天?」 · 建議二:該結束的總會結束 · 建議三:讓自己能 ...
- 4未來Family週刊- 告別考試焦慮有方法
愈接近大考,孩子愈焦慮?心理師教6個方法,降低考前焦慮;爸媽千萬不要做太多,維持平常心就好封面故事.
- 5心理醫生教你如何化解考試焦慮 - 教育
考試焦慮分為考前焦慮、考試中的焦慮和考后焦慮。考前焦慮一般表現為:在重要考試前,學生心理緊張,出現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學不下去、坐臥不安的 ...